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2), 91-97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10.12677/tcm.2019.82018

Review on Treating Post-Stroke Depression with Acupuncture

Anqi Ma*, Bin Xiao, Zhengyu Li#

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n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Feb. 12th, 2019; accepted: Feb. 27th, 2019; published: Mar. 5th, 2019

Abstract

Post-stroke depression is a secondary depression, which refers to a kind of affective disorders af-t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o depression with the main feature of depression, hypofunction of activity, and slow thinking, and it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stroke and belongs to “Melancholia” in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Currently, the clinical treatments of stroke sequelae have improved well, but mostly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basic functions of sports and other damages, while ignoring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of stroke patients. Due to lack of at-tention, nowadays, the treatme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substantially take treating primary depression as a guide, and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 Actually, acupuncture therapy has curative effects with less side effects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s of western medicine. This study will initially clarify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PS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SD by sorting the studies of the PSD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order that it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clinical practices.

Key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 Acupuncture, Review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马安琪*,肖彬,李征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2月12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5日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马安琪 等

卒中后抑郁是一种继发性抑郁,是指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活动机能减退、思维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性疾病,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郁证”范畴。目前临床对于卒中后遗症的治疗已经日益完善,但多数集中于运动等基本功能损害,而忽视了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由于缺乏关注,现今对于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基本以治疗原发性抑郁症为指导,大多以西药治疗为主。而针灸疗法干预卒中后抑郁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便于操作的特点,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将通过整理近十年来对PSD 的研究,初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分析总结针刺治疗PSD 的发展概况,以期能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针刺,综述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1],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中风患者伴发抑郁,对卒中后临床症状的恢复影响较大,通过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并导致死亡的危险性增加等[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精神性疾病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疾患之一。卒中后抑郁作为一种继发性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郁证”范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甚至危及生命。而长期以来,临床医师更多的注意到患者运动、感觉及反射等基本功能的损害,常常忽视卒中后的精神障碍[3]。而根据国内外PSD 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研究有文献报道,抗抑郁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变态反应和撤药综合征,而毒副反应较小的中医药治疗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4],而中医药疗法尤其是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便于操作的特点,逐渐成为临床应用的重点。现就近十年针刺治疗PSD 的文献进行综述。

2. 单纯针刺治疗

么俊鹏[5]等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抗血小板、降脂保护心脑血管等基础治疗,针对基础疾病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组:在口服盐酸舍曲林片的基础上,增加针刺选穴:内关(双侧)、印堂、百会、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合谷(双侧);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暴露针刺部位并消毒,采用0.25 mm × 40 mm 的毫针。双侧内关直刺1.0~1.5寸,采用提插捻转泻法,施术1分钟;印堂向下斜刺0.5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百会向后平刺0.5寸,双侧三阴交直刺0.5~1.2寸,采用提插补法1分钟,双侧太冲、合谷均直刺0.5寸,平补平泻,留针1分钟。每穴均留针20分钟,每天针刺治疗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DRS 和MADRS 评分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RS 和MADRS 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Open Access

马安琪等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肖顺琼等[6]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卒中治疗,即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和一般体穴(取患侧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另用其他针灸治疗,取百会、神门、四神聪、印堂为主穴,配穴随证加减,主穴进针后捻转,至局部酸胀感;配穴随症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星期连续针刺6次,休息1日;对照组给予百忧解口服,每次20 mg,日1次,晨起服。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针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西药百忧解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中治疗组0例不良事件,对照组10例(6.6%),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显示单纯针刺辨证取穴治疗PSD疗效不弱于甚至略强于西药口服,且更安全。

付磊[7]等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刺治疗,主穴为四神聪及五脏背俞穴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药治疗。结果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5%、90%,对照组分别为4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MA评分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HD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中5-HT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期间SE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亦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及厌食1例。结论针刺四神聪及五脏背俞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疗效。

王勇军[8]等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30例,针刺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经皮穴位电刺激组选用波形为非对称双向脉冲波,采用疏密波,频率取2/100 Hz,波宽0.2 ms,强度为10~50 mA;选取双侧太冲、足三里、内关、百会及神庭,分别贴上电极片。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针刺组选取相同穴位,并在上述穴位进行针刺,进针深浅根据患者穴位处肌肉丰厚程度,各穴均运针至得气,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只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宣教,电极片贴于穴位但不通电,类似于假针刺,每日1次,共14 d。各组治疗后汉密尔顿量表组内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1);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及针刺组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 < 0.01)电刺激组与针刺组治疗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证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和针刺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

周亚芬[9]釆用随机对照、盲法评价的研究方法,将15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加用针剌治疗,常规治疗组不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取头皮针和体针,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评价疗效指标。两组受试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2个月后,针刺组的HDMA量表、Barthel量表以及FMA量表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NIHS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时,各项指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可证明加用针刺治疗可以改善卒中后患者状态。

Li HJ [10]采用随机双盲试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安慰剂的基础上,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和太冲;对照组取非穴点(观察组所选穴位旁5 mm)进行针刺,口服盐酸氟西汀。所有治疗持续6周,以HAMD评分和Asberg抗抑郁药副作用评定量表(ASES)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针刺治疗PSD 的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似,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 特定针刺治疗

3.1. 醒脑开窍法

“醒脑开窍”针法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指通过针刺以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恢复其具有的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的作用,本法以“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辅”的治疗原则,以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且手法操作有严

马安琪等

格的量化要求。以往临床实践表明,“醒脑开窍”针法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精神状态[11]。杨伟先[12]将48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实验组予以醒脑开郁针+ 耳穴压豆,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2组HAMD评分、生活质量(GQOL-74)。治疗后实验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申鹏飞等[13]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组:先刺双侧内关,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施术1分钟;前3天针刺水沟,雀啄手法,致眼球湿润为度,3天后改为针百会、印堂,百会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印堂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三阴交施捻转提插补法1分钟,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30天。

治疗组口服阿米替林,开始时给药5 mg,每晚1次顿服,3天后每天增加25 mg,直至每天200 mg。治疗前后疗效评定,针刺组有效率为72.8%,西药组有效率为56.6%,针刺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 < 0.05)。结果提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Kong [14]将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法”,配合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先刺双侧内关,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施术1分钟;前3天雀啄手法针刺水沟,致眼球湿润为度,3天后改为针百会、印堂,百会补法,施术1分钟代替;三阴交施捻转提插补法1分钟,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30天。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30天。结果采用SDS和HAMD评定,结果表明,在改善抑郁和悲伤的精神症状方面,针刺组要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刺激情绪方面,对照组更佳。

3.2. 通督醒脑法

王重新[15]以通督醒脑法针刺30例PSD患者,取穴内关、人中、上星、百会、四神聪、华佗夹脊穴。

先针刺双侧内关,施捻转泻法,施术1 min,人中向鼻中隔施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内关、人中不留针,人中穴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上星、百会均沿皮平刺,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手法,施术1 min,四神聪平针平泻,华佗夹脊穴针入得气后平针平泻。隔日1次,留针20 min。对照组30例患者,原发病治疗同治疗组,针对PSD予百忧解20 mg口服,每日一次。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4周为1个疗程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90.0%,且治疗组起效快,缩短了疗程,疗效优于对照组。何俊希[16]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118例予以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对照组113例给予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总有效率针刺组为92.37%,对照组为76.11%。上述结果说明通督醒脑针刺法在临床上有明确疗效。

3.3. 调理神气法

李岩[17]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6例,对照组36例。针刺组采取调神理气法组穴针刺,取人中、百会、神庭、四神聪、上星、神门(双)、内关(双)、三阴交(双)、太冲(双)、悬钟(双)。各穴得气后均行提插捻转1 min,留针30 min,对照组服用百忧解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MAD)评分,对比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治疗结果针刺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差异,但针刺组副作用较少。可得出结论调神理气法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是切实可行的,与西药的疗效相当,且毒副作用更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Chen SX [18]选取9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标准治疗加心理干预,针刺组除标准治疗和心理干预外,另加调神开郁针刺。针刺组选用四神聪(EX-HN 1)、百会(GV 20)、印堂(EX-HN 3)穴位。每周治疗5次,共6周。治疗后自评抑郁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四项指标均较针刺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 < 0.01)。针刺组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针刺组HAMD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马安琪等

组(P < 0.01)。在针灸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的HAMD和FMA评分(r = 0.332, P < 0.01)和HAMD和MBI 评分(r = 0.356, P < 0.01)呈正相关。说明调神开郁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比单纯心理干预治疗更有效。疗效与脑卒中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轻度抑郁得分有关。

3.4. 智三针法

“智三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靳瑞所创的“靳三针”之一,由神庭(单)、本神(双),共三个穴位组成,因其主治小儿智力低下、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健忘等有关智力方面的疾病,因而冠以“智三针”之名[19]。田小文等[20]选择3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8例和药物组18例。针刺组取智三针为主穴治疗,肝气郁结型加双侧太冲、内关;心脾两虚型加双侧公孙、内关。每次治疗根据临床症状选用,留针30 min,15 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每星期休息2天。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0 mg顿服,每日1次。均以4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使用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定。治疗后根据PSD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针刺组总有效率83.3%,药物组总有效率88.9%,但是从显效率上来看,针刺组显效率高达77.8%,而药物组仅有38.9% (显效:治疗后HAMD (17项)总分减少> 50%。有效:治疗后HAMD (17项)总分减少> 25%且< 50%。),提示无论是智三针为主的针刺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对于卒中后抑郁症的症状均有缓解效果,但是针刺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说明针刺疗效更好。

3.5. 薄氏腹针

冯勇等[21]等观察薄氏腹针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将65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薄氏腹针(以薄氏腹针中“引气归元”、“天地针”及“八廓辨证”取穴为主,配合各风湿点。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外陵(双)、上风湿点(右/患侧)、上风湿外点(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体针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HAMD和NSD评分均减少,治疗后两组抑郁症临床疗效、卒中病临床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 0.05﹚,但是治疗组治疗期间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 < 0.05)。说明薄氏腹针疗法对于卒中后抑郁症有着确切的疗效,同时针刺意外和患者不适感较少。

4. 头针疗法

袁萍等[1]观察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采用计算器随机法,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针灸组选取头穴百会透太阳为主穴,随症配穴并施以补泻手法,西药对照组口服百忧解组每日20 mg,每日上午1粒,用药时间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组4周总有效率为80.0%,8周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66.66%及83.33%,针灸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西药对照组有个别病例出现恶心等副作用,而针灸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沈琴等[22]用头部矩阵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传统头针疗法进行对照,将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头部矩阵针法(治疗组) 30例与传统头针疗法(对照组) 30例。治疗48次后,比较两组结果。针灸组主穴取四神聪、风池双、头颞穴(双侧太阳穴后1寸与耳尖平行处),常规头针治疗组取主穴顶中线、额中线。观察表明,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以上可说明头针对于改善PSD症状来说是安全而有效的。

5. 电针疗法

王忠华[23]将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氟西汀(百忧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电针治疗,取头穴额中线、顶中线、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体穴内关、神门、阳陵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配穴取丰隆、期门、太溪、中脘、太冲等。连接电疗仪,

马安琪等

频率1 Hz,用疏密波,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 min。1次/d,治疗5次/周,休息2 d/周,10次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在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都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提高也较对照组明显(P < 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戴伟[24]选取主穴:百会、上星、印堂、四神聪。配穴:内关(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丰隆(双)、三阴交(双)、太冲(双),运针得气后接电针仪,选择疏密波,频率15 HZ,电压6 V,强度以局部皮肤感觉有轻微跳动,患者能耐受为度。配穴根据病情随症选用2~4穴,行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每次45 min,每周连续治疗6次。对照组予黛力新口服,10.5 mg,每早、中各1次。以上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平,平均起效时间7.8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平均起效时间13.5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平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电针疗法可以促进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改善。

康伟格和杨宝刚[25]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各40例,电针组给予智三针及电项针治疗,药物组给予口服抗抑郁药治疗,经过四周治疗后,电针组药物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改善更明显,焦虑状态改善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电针组与药物组抗抑郁效果相当,且对于基础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Dai W [26]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用百会、上星、印堂、四神聪作为助学,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和太冲作为配穴,用g6805-ii电针仪连接,疏密波,频率15 Hz,电压6 V。每天一次,每次45分钟,每周治疗六次。对照组给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两组治疗4周为一疗程,疗效评定采用HAMD量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平均有效时间为7.8 d,对照组为83.3%和13.5 d,说明电针疗法在疗效更好的治疗PSD的有效性和快速,以较小的或更少的不良反应,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和PSD也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6. 讨论与展望

针灸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治疗手段多种多样,而且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也小于西药治疗,简单易于操作,也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另外,上文提到,经针刺治疗后患者5-HT 含量升高,可以推测针刺后激活脑内愉悦回路,改善抑郁症状。有章显宝[27]等将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经治疗后模型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 < 0.01),NEα2 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 < 0.01);海马、中缝核中5-HT1A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 < 0.01),蓝斑核5-HT1A 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 < 0.01),NEα2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 < 0.01);海马中5-HT1A R 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 < 0.01),中缝核、蓝斑核5-HT1A 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海马、中缝核以及蓝斑核5-HTT蛋白、5-HT1A R蛋白、NEα2R蛋白表达无显著增加(P > 0.05)。可以得出针刺能降低PSD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1A R和NEα2R的表达量,提高5-HTT的含量,进一步提示针刺能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NE)的含量或转运率。从而发挥针刺抗抑郁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针灸治疗的不足之处:①针灸治疗PSD虽然有效,但是尚没有治疗PSD的诊断及疗效判断的明确标准,这造成了研究者在判断针灸对于PSD的疗效方面可能产生较大差异。②现阶段的针灸治疗PSD临床研究样本量普遍较小,仅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总结和疗效观察上,缺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同时关于针灸治疗PSD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缺乏相关基础实验,可能与激活脑内相关奖赏回路相关。③众所周知,手法、时机等会影响针灸疗效,但实际上关于针刺介入时机、

马安琪等

时间,疾病临床分型等依然存在不同的观念,致使治疗时选穴、刺激量等都无法得到规范。因此,卒中后遗症的治疗在充分发挥针灸优势的同时,也应明确PSD的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并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合理的科学实验,避免出现学者的主观误判,以更完善的研究方式促进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袁萍, 张亚娟, 东贵荣. 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22(11): 3-4.

[2]张玉红. 中风后抑郁症的针灸治疗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1(24): 104-105.

[3]武娜, 张汉伟. 浅析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优势[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4): 43-44.

[4]介小素. 庞勇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近况[J]. 四川中医, 2006, 24(11): 37-39.

[5]么俊鹏, 马显军.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 2018, 32(11): 161-162.

[6]肖顺琼, 李国俊.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杂志, 2014, 30(2): 134-135.

[7]付磊, 刘未艾, 李向荣, 李丹丹, 林旭明, 叶海敏, 吴清明.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0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

杂志, 2013, 29(9): 84-86.

[8]王勇军, 何佳, 孙长城, 张义敏, 杜金刚, 赵建国.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 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29(8): 751-753.

[9]周亚芬.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

[10]He, X.J., Tan, J.L., Wang, B.G. and Lai, Y.Y. (2005) Effect of Acupuncture Using Xingnao Kaiqiao Needling Method

o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11, 467-468.

[11]贺军, 申鹏飞.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研究[J]. 针刺研究, 2007, 32(1): 58-61.

[12]杨伟先. 醒脑开郁针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抑郁24例[J]. 光明中医, 2018, 33(10): 1448-1449.

[13]申鹏飞, 孔莉,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 中国针灸, 2005, 25(1): 11-13.

[14]Kong, L. and Shen, P.F. (2007)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s in Treatment of 180 Case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by Mind-Refreshing and Orifice-Opening Needling Method. Xin Zhong Yi, 39, 27-28.

[15]王重新. 醒脑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5): 601-602.

[16]何希俊, 赖新生, 谭吉林. 通督醒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118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06, 38(8): 60-61.

[17]李岩, 刘睿, 王颖. 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6例[J]. 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1): 22-23.

[18]Chen, S.X. and Liu, F.F. (2018) Effect of Tiaoshen Kaiyu Acupuncture (Regulating Vitality and Dredging Stasi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of Mild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cupuncture Research, 43, 39-43.

[19]李永春. 智三针临床应用集萃[J]. 针灸临床杂志, 2005, 21(4): 31.

[20]田小文, 张全明, 智三针为主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价[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10): 663-665.

[21]冯勇, 肖慧玲, 林仁勇. 薄氏腹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10): 33-35.

[22]沈琴, 邱建忠, 黄泳. 头部矩阵针法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7(4): 718-720.

[23]王忠华.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 23(11): 1032-1034.

[24]戴伟.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09, 31(9): 22-23.

[25]康伟格, 杨宝刚. 电针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11): 35-37.

[26]Dai, W. (2009)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1, 22-23.

[27]Xiao, W., Zhang, X., Wang, Z., et al. (2017) Effec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Gene Expression of Neurotransmit-

ters of Brain Tissue in Ra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37, 637-641.

知网检索的两种方式: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6-6067,即可查询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tcm@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价值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价值。方法:45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两组都治疗14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标签:针刺;脑卒中;抑郁 当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伤残的重要病因[1]。而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以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严重可伴自杀倾向甚至自杀行为。在治疗中,药物治疗的效果一直不太好,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普遍认为针灸可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具有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2]。本文具体探讨了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45例,纳入标准:符合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近两周内未服用其它抗抑郁药物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在18~65岁。排除标准:肝、肾等全身器质性病变;哺乳期、妊娠或有可能在试验期间怀孕的妇女;伴有严重的或不稳定的内科疾病者;对试验药物敏感者。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22±2.94)岁;平均病程(10.27±3.24)个月;平均体重指数为(22.14±3.19)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选择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美国礼来公司生产),每次20mg,每天1次,早饭后顿服。2)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选择的穴位包括太阳穴、肩髑、外关、合谷、悬钟、昆仑,采用长25mm毫针,直刺或斜刺以快速进针手法进针,以得气为止,每天1次。两组都治疗14天。3)同时两组都给予抗凝、改善脑血循环、降纤、脑保护营养脑神经和理疗及康复训练。 1.3评价标准 1)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

抑郁症讲稿完整版87052

抑郁症讲稿 大家好!我是维英,很高兴代表我们组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至于学习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视频)相信看完视频你们已经猜到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了吧。(学生回答抑郁症)那一讲到抑郁症大家会想到哪个明星呢?没错,就是他(乔任梁),他给予我们的一直都是阳光开朗的一面,但当他离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抑郁症一直困扰着他,抑郁症也是造成他自杀的罪魁祸首,或许你们会觉得抑郁症只会发生在张国荣、乔任梁这些明星身上,其实不然,抑郁症离我们很近。 就在今年年初,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孙腾霄在与工商银行签约前11小时从宿舍爬上了10楼,结束了他的生命.孙腾霄是校园风云人物,被称为“孙神” .无论在哪个区域成就都非常厉害,本应该在去年毕业并和中国银行签约,可是在论文那关被怀疑有抄袭的可能。于是延迟毕业一年. 在被延迟的那年里,其他同学都顺利毕业就职,而自己却被滞留,陷入了低谷,当每次联系同学和女朋友时候,其他人都在忙,没有很多时间和他聊天.后来他渐渐不与大家沟通,失眠,厌食,去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当他很辛苦地熬过了一年,快顺利毕业并和工商银行签约,可在结果出来的前一天,他担心自己会出现同样的状况,于是凌晨留在了

“活着真的很痛苦,不想再伤害家人了...”从10楼跳下.正如案例一样,随着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对学生要求越来越高,使高校学生课程增多负担加重,尤其对于我们医学生而言,更是年年期末似高考,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触。在备考的时候,面对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我们难免会心情烦躁,这算不算抑郁症的早期症状?也许很多人对抑郁症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今天我就跟大家来学习抑郁症,通过学习后大家就能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对于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的内容大家看一下。 那我们现在先来了解一下抑郁症流行病学的相关信息。抑郁现在是世界第四大健康问题,而至2020年,抑郁将成为第二大健康负担,影响全球的健康问题。抑郁症具有三高的特点:发病率高,危险性高,复发率高。(图表) 说到底什么才是抑郁呢? 1.抑郁症的概念: 抑郁障碍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并伴有减低,主动性下降等精神运动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症。这张图表现的是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大家也可以看一下(图片)

卒中后抑郁治疗概述

卒中后抑郁治疗概述 发表时间:2015-11-16T14:42:33.4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作者:张红利白金娟 [导读] 郑州人民医院 PSD心理干预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放松疗法、暗示疗法。 张红利白金娟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卒中后抑郁(post - str oke dep ressi on,PS 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卒中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临床方法很多,本文概述近3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综述 卒中后抑郁(post - str oke dep ressi on,PS 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症状持续2周以上,其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厌世、缺乏主动性以及全身疲劳等症状,不能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脑卒中康复时间延长,并可使致残率、自杀率及死亡率上升。Williams等[1]研究发现卒中后抑郁使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故积极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好处,而且能降低死亡率。现就3年来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中医发病机制 随着对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形成以及脑卒中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是卒中后抑郁属 “因病而郁”,“郁证” 为 “中风” 之变证,出现抑郁[2]。金普放[3].认为卒中后抑郁基本病因责之为情志内伤,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刘庆宪等[4].认为 PSD 系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脾气亏虚、心血暗耗致心失所养而出现神志失常的各种精神症状,虚为本,郁为标。 关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具体机理至今未能明确,主要有两种学说:(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病变损害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传导通路,使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下降而致抑郁[5],也是目前开发及应用抗抑郁药物的理论基础。(2)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反应性抑郁。 2 中药治疗 刘福友[5]等研究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中药组成的郁乐疏胶囊可加快 PSD 大鼠体重的增加,增加 PSD大鼠糖水消耗量,显著改善敞箱活动异常,并可增加大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陈眉等[6]研究涤痰开窍法可提高大鼠自发行为次数,降低海马区 c2 fos 蛋白和 c2jun 蛋白表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症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了涤痰开窍法治疗 PSD 的机制。戴其军等[7]予以疏肝解郁,涤痰开窍为治疗原则,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成解郁涤痰汤。诸药配合能改善氟西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口干、食欲减退、恶心、失眠、焦虑、头痛等症状。徐益平[8]将本病分为 4 型:肝气郁结证,痰气交阻证,心脾两虚证,阴虚肝旺证。纵观研究现状,认为本病病位在脑,涉及肝、肾、心、脾,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气虚、肾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这些病因病机的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了理论基础。 3.针灸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时脑血管常见并发症,针灸治疗在于调气而通经络,通过穴位刺激经络系统而对全身产生调节作用。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简便易行、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已经引起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李岩等[9]采用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6例,主取督任脉经穴人中、百会、神庭、上星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配以四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健脾调神,安神宁志,设服用百忧解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MAD)评分,对比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疗程后观察到调神理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与百忧解治疗疗效等同,但调神理气针刺法毒副作用少,起效时间快,安全性好,耐受性强,复发率低, 冯玲等[10]通过选取额中线、顶中线、双侧额旁l线、病灶侧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头针治疗预防卒中后抑郁的近期疗效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卒中后抑郁均有发生,但治疗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认为针刺可通过兴奋下丘脑5-HT系统,起到抗抑郁作用,其近期疗效肯定,推测其作用与头针直接的抗抑郁功能及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功功能、ADL能力相关。 贾军丽[11]采用电针百会及人中治疗中风后抑郁,百会穴针尖向前方斜刺5~8分。后者向上斜刺5~8分,采用G6805电针治疗仪,电量6V,疏密波型,频率2Hz,调节至患者感到能耐受而穴位局部肌肉轻微抽动为宜,与传统针刺对比,疗程后观察到电针组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56.7%(p<0.01),电针组SDS量表评分及SCAG量表评分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认为该方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无药物副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在中医里属于情志疗法,是立基于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早期心理干预也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重要手段[15]。情志疗法是透过医务人员的语言、行为来改善患者的神情失常,以达到减轻症状或快速治愈的目的,通过改善患者消极的观念,唤起其坚强的意志和康复的愿望,使之配合治疗和康复锻炼,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起积极的作用。PSD心理干预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放松疗法、暗示疗法。李军祥等[16]的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也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四讨论 目前关于 PSD 的治疗有多采用药物疗法结合非药物疗法,如抗抑郁药结合针灸、抗抑郁药结合高压氧、抗抑郁药结合心理疗法等,效果明显,但仍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药物治疗中,中西药各有其优劣势,由于现代化学合成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在治疗 PSD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患者被迫停止治疗有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于 PSD 的疗程问题,目前尚未取得一致认识,推荐抗抑郁治疗持续 4- 6 个月然后逐渐停药[17]。但面临21世纪的医学发展和临床需求,仍有许多不足,如对 PSD 的发病机制认识尚不统一,研究缺乏深度;因此亟待人们寻求更合理有效的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Williams LS,Ghose SS,Swindle RW,et al.Dep ression and othermental health diagnoses increase mortality risk after

针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针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3T14:43:57.25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树泉马瑞晨 [导读]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自杀行为高的精神疾病,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中图分类号】R1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15-01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自杀行为高的精神疾病,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0%~60%,直接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国外文献报道,中风后最初几个月抑郁得到改善的病人,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比抑郁持续的病人要好。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炙结合火罐及药物对照观察治疗该病,现总结如下: 1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0例病人均为笔者2008年~2009年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8岁,发病时间:脑卒中后15-30天者26例(占65%),,30~60天后者14例(占35%),脑梗死24例,脑出血16例。40例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详见表1。 表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诊断标准: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主要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凡是持续情绪低落在2周以上具同时具备以下9项中的4项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其症状群可概括为机能(前3项),心理(中3项)和躯体(后3项)三方面。①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退;④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程度;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维能力明显下降;⑥反复出现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⑦失眠,最常见的是患者难于入睡,或早醒,醒后难于入睡,多梦;⑧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明显减退。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标准”将抑郁症分为肝郁气结、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肾阳虚四型。排除既往有抑郁病史,使用含利血平等可致抑郁症状的药物者以及急性期意识障碍不能完成HAMD量表评定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药物治疗:氟西汀20mg,每日早晨一片,连服6周;治疗开始停用其他具有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 2.1.2针炙治疗:内关、神门、太冲、人中。肝郁气结加膻中,合谷、曲池;肝郁痰阻加合谷、曲池、三阴交、丰隆;心脾两虚加四神聪、印堂、膻中、大椎、三阴交;肝肾阳虚加四神聪、印堂、三阴交、本神。取长1~1.5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进针后小幅度捻转,至局部酸胀感;肝郁气结,肝郁痰阻以泻法为主;心脾两虚,肝肾阳虚以补法为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5次治疗后,休息2天。 2.1.3火罐治疗:每次起针后,嘱病人俯卧位,在病人背部先进行闪罐,后沿督脉及膀胱经两条线自上而下走罐,至皮肤发红为止;最后在两侧膀胱经上留罐,约5~10分钟。火罐治疗与针炙治疗结合,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5次治疗后休息两天。 2.2对照组。针对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同治疗组)。氟西汀20mg,每日早晨1片,连服6周。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痊愈:抑郁症的三大核心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言语及动物减少)消失,积极配合治疗。显效:抑郁症的三大核心症状基本消失,能在肢体功能许可的范围内自理生活,能主动进行功能训练,但兴趣未达到完全正常。有效:抑郁症状有所改善,能在肢体功能许可的范围内自理生活,不能主动进行功能训练。无效:抑郁症状无改善。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同时作HAMD抑郁量表评定。 3.2治疗效果: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HAMD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症”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导致气机郁滞,痰瘀内阻,扰及脑神,脑失调控;或病久气血精微

抑郁症

抑郁症 抑郁症定义 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的定义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抑郁症的表现错从复杂、抑郁症的病因不明确、抑郁症治疗难度大、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共病现象,还有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不统一等等,总之,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定义是:抑郁症是一组以情感持续性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可伴有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并常常出现失眠、食欲减退、口干、便秘、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此病昼重夜轻,初次发病有的患者会不治之愈,受外界不良刺激等不明因素作用,容易复发,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直到患者不能自拔。 抑郁症表现 1、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 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如果让抑郁症患者描述他的心情,他往往会说:“郁闷、无助、绝望、孤单、不幸、垂头丧气、无价值、丢脸、惭愧、闷闷不乐、羞愧…”虽然抑郁症患者的基本情绪是抑郁,但他们的心情,或者说他们的抑郁情绪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使是在一天的时间里也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抑郁症状在早晨最明显,患者往往觉得几乎没有力量从床上起来,随着一天的推移,情绪会慢慢好转一些,晚上的心情相对最好。几乎和抑郁一样普遍的另外一个情绪症状是兴趣的消失:抑郁症患者往往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过去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参加的活动,现在一点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的丧失往往是从某一些活动开始的,比如,工作、学习。但是,随着抑郁症状的发展,慢慢病人对几乎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2、认知症状: 主要体现在无端地自卑、自责、自罪,夸大自己的缺点,缩小自己的优点,表现了一种认知上的不合逻辑性和不切实际性。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思维,为他眼中的自己和未来,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 3、动机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动机症状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不要说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自己,他们要开始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需要作巨大自我斗争。严重的抑郁症病人,每天会披头散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终日茶饭不思,眉间紧锁,寡言少语,甚至以泪洗面。 4、躯体症状: 随着抑郁症状的发展,一切生物的、心理的快感都遗失殆尽。抑郁症病人常常会变得消瘦,睡眠也出现各种问题,晚上难入睡、早上又早早就醒了,即使睡着了,睡眠的质量也很差。胃口不佳,渐渐病人就会变得虚弱、疲劳。抑郁症病人的性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抑郁症的病因 抑郁症的病因还是不十分清楚,抑郁症的发生大致与生物(遗传、神经递质、内分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 1、前言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得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得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就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得方法,也就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得关键环节[2]。现代康复理论与实践证明,有效得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得残疾,提高患者得满意度,加速脑卒中得康复进程,降低潜在得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神经科学得发展,国内外脑卒中康复领域专家对脑卒中得康复机制、医学管理与康复理念、康复治疗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不少新成果。同时,越来越多得国内外专家从循证医学得角度来选择针对脑卒中得评价方法与康复手段。苏格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出版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用于指导本地区得脑卒中康复治疗[6-7]。 制订康复指南最重要得目得就是为康复治疗得实施与评价提供一个科学得证据基础,规范脑卒中康复 得治疗行为,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医学支持得治疗方案进行操作,提高康复疗效,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得 功能改善与最大限度得自理能力,并且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得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指南能够确定新技术与研究得效果,并合理分配治疗资源。在实践基础上,随着更多数据与评价结果得收集,将会出现新得证据。 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最新进展得循证医学,推荐临床评价与治疗得共识性意见、证据水平(A、B、 C、D)以及推荐级別(I、Ⅱ、Ⅲ、Ⅳ)。见表1。 表1 推荐级别与证据水平标准 推荐级别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得共识(如不能做随机对照试验得情况)Ⅱ级基于B级证据或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或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或专家共识治疗措施得证据水平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得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一个样本量足够大得随机对照试验(高质量)B级至少一个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良好得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得对照试验D级无同期对照得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诊断措施得证据水平A级采用金标准与盲法评价得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大得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B级采用金标准与盲法评价得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 良好得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较高质量)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得对照研究D级无对照得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注:该表内容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得相关标准[8]。 1 脑卒中康复得管理 脑卒中康复得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得合作,包括脑卒中得三级康复体系、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得二级预防与脑卒中得康复流程[9]。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网络得研究表明,脑卒中得三级康复可以使患者获 得更好得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减少并发症,就是我国现阶段适合推广得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5,10]。“一级康复”就是指患者早期在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得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二级康复”就是指患者在康复病房或康复中心进行得康 复治疗;“三级康复”就是指在社区或家中得继续康复治疗。 卒中单元(strokeunit)就是脑卒中住院患者得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得团队工作方式,强调早期康复治疗。除脑卒中常规治疗外,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ADL训练、认知训练、心理治疗与健康教育等全面得管理与系统得康复。卒中单元模式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康复单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等。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得病死率与致残率[11]。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9, 8(2), 91-97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journal/t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a6302290.html,/10.12677/tcm.2019.82018 Review on Treating Post-Stroke Depression with Acupuncture Anqi Ma*, Bin Xiao, Zhengyu Li# Colleg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na,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Feb. 12th, 2019; accepted: Feb. 27th, 2019; published: Mar. 5th, 2019 Abstract Post-stroke depression is a secondary depression, which refers to a kind of affective disorders af-ter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o depression with the main feature of depression, hypofunction of activity, and slow thinking, and it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stroke and belongs to “Melancholia” in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Currently, the clinical treatments of stroke sequelae have improved well, but mostly are concentrated on the basic functions of sports and other damages, while ignoring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 of stroke patients. Due to lack of at-tention, nowadays, the treatment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substantially take treating primary depression as a guide, and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western medicine. Actually, acupuncture therapy has curative effects with less side effects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which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s of western medicine. This study will initially clarify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PSD,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SD by sorting the studies of the PSD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order that it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n clinical practices. Key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 Acupuncture, Review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马安琪*,肖彬,李征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2月12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7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5日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脑卒中研究进展

脑卒中研究进展 脑卒中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甚至伴发意识障碍。 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发病率为()/万患病率为()/万死亡率为()/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存活者中%遗留严重残疾。 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①依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将不足小时者称为TIA超过小时者称为脑卒中。 ②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③依据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一)文献报道有风、火、痰、瘀、虚多种认识。 经历了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 唐宋以前医家多主外因论金元以后的医家多持内因论。 现代认为由内风所致。 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提出脑卒中是在气血内虚基础上因忧思恼怒、劳倦内伤、嗜食烟酒等诱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生的。 毒邪的作用。 (二)脑卒中的病因:平素积损正衰精气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为发病基础情志失调、饮酒饱食、劳逸不当为致病之因。

情志失调:平素忧郁恼怒风阳上亢。 或烦劳过度志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亢盛肝风内动此外素体阳盛心肝火旺之青壮年亦有骤遇怫郁而阳亢化风以致卒然发病者。 饮食不节:精气亏虚:中风诱因:①情志剧变:如暴怒、暴喜或过悲等②劳倦过度:包括房劳、排便用力等③暴饮暴食:如饮酒过多特别是饮烈性酒或饮食过饱等④跌仆。 前三点既是中风的诱发病因也是中风的原发因素。 一般说来中风的发病都有明显的诱因。 (三)脑卒中的病机变化病位在脑: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两者互为因果: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恢复期因气血失调血脉不畅而后遗经络形证:二、现代医学有关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一)病因: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血管壁病变①动脉硬化:是一种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甚至完全闭塞或易于破裂。 ②动脉炎:结核、梅毒、结缔组织疾病和钩端螺旋体等。 ③先天性血管病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先天性狭窄。 ④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损伤。 ⑤药物、毒物、恶性肿瘤等所致的血管病损等。 、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或血压的急骤波

有关抑郁症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疑病素质论。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某种共同的素质倾向,称为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其表现是: (1)精神内向,所谓精神内向,是指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精神外向,是指精神活动趋向外界追逐现实,目的明确。有时表现轻率,这种人热情,常因事业的追求,无暇关注个人身体疾病等。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时常向内活动,从而封闭在自我身心内部的人,易成为神经症;精神经常向外活动的人,就不会得神经症。 (2)疑病症。所谓疑病症,即害怕疾病的意思,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其实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神经质的人只不过是程度过强而已。森田认为神经质是一种先天性素质,是一种侧重于自我内省、很容易疑病的气质。 2、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1)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例如神经性头痛,由于过劳紧张会因头部有异常感觉而使本人的注意倾注于此,注意与感觉的相互作用越发引起敏感。即便是过劳或紧张情况早已消失之后,由于预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着状态,会遗留下痛苦的感觉,形成习惯性头痛。 (2)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主要指应该如此和事实如此之间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事实也包括自身的自然现象,例如从理智上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

脑卒中后抑郁症35例临床报告

脑卒中后抑郁症35例临床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及保健对策。方法回顾性 分析驻湛军休所2003年3月~2010年10月确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35例患者干 预措施及预后。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最初症状并不典型,当患者表现出情绪 低落、消极厌世、坐立不安、躯体不适、自觉症状增多时才由专科医生确诊。对 于非心理科医师容易漏诊。药物治疗配合积极的综合干预措施,能较好地控制抑 郁症状的进展。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是一个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除积极的 药物治疗外,更需要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减少抑郁心态,控制好病情,提 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 PS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and countermeasure of health care.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tervention study and prognosis of 35 definite patients with PSD in Zhanjiang garrison rest station during March, 2003 to October, 2010. Result: The initial symptom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were not typica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hile the increasing emergence of depression, passive, restless, upset, subjective symptoms were showed. With regard to non-psychiatrist, they easily miss diagnosis. Drug treatments combined with positiv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can controlled the progres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satisfactorily. Conclusion: As post-stroke depression become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esides active drug treatment, more and more positiv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re essential, in order to prevent or relieve depression, control the state of illness satisfactorily, and rais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ve disorder PSD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 率为25~80%[1]。而脑卒中后抑郁它是继发性抑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由于老年人 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不典型,又常合并有其它内科疾病,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而医生对 抑郁症的认识普遍不足,所以常常得不到重视。目前脑卒中后抑郁症患病率为47%。在军队 离退休老干部中也有较高的发病率。他们的主要表现为悲观失望,情趣低落,表情淡漠,反 应迟钝,个别患者发作时自觉全身不适,甚至想用自杀方式寻求解脱。现将我所2003年3 月~2010年10月确诊的脑卒中后抑郁症35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三甲以上驻军医院和地方医院确诊脑卒中,既往无精神病史,无精神病家族史。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66岁~82岁,平均77.6岁。25例为缺血性脑卒中,10例为出血性脑卒中,反复两次以上卒中病人1人。均经螺旋CT或磁共振(MRI)检查明确诊断。脑卒中后产生抑郁病程平均为4.2年,均为地方医院神经科确诊,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结果。见附表。 1.2 临床特征 本组的35例军休老人一向身体健康,一开始都很难接受事实,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 障碍很难走出痛苦的阴影。脑卒中病人由于病情的演变,不少人最初抑郁症状并不太重。但 随着梗死区域水肿的加剧,肢体瘫痪会越来越重。当希望渐渐破灭,他们便开始普遍表现出 消极、悲观、恐惧、烦躁的心理,进入绝望和忧郁状态。由于长期需要家庭成员的照顾,或 需要聘请家庭陪护,这样花去了家庭很大的一笔开支。于是他们认为自己不中用了,还成了 家庭的累赘而感到自责、内疚。随着病程的延长,低落的情绪就会伴随焦虑,睡眠障碍,躯 体不适。生活质量的下降导致自我评价的下降,甚至产生厌世心理,自杀倾向严重。 1.3 干预和预后 1.3.1 护理干预 措施包括健康教育[3]、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具体措施有:讲解疾病保健知识,以便消 除抑郁情绪,使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重点是打破他们与社会隔离的窝居生活惯性,尽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节约社会资源。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规范的康复流程和康复治疗方案对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参考2012年《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简化版》[3]的主要内容,面向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师,按照简单实用性的原则,推荐临床评价和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便于在我国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推广普及脑卒中早期康复。证据水平(A、B、C、D)和推荐强度(4级)参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的相关标准[4]。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组织管理

脑卒中患者一般入住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救治。脑卒中康复管理应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除常规的脑卒中抢救治疗外,还应该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全面的管理和系统康复。脑卒中早期康复管理团队需要以神经内科医生或神经康复医生为治疗组组长,由肢体康复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康复护士等成员参加,共同完成脑卒中的早期抢救治疗和康复任务[2]。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脑卒中有效的组织化医疗和康复管理模式,注重早期康复是其特点,受到各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普遍推荐。卒中单元模式包括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综合卒中单元、卒中康复单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等,系统评价已证实卒中单元至少能降低20%的脑卒中患者致死率和残疾率[5]。因为脑卒中早期病情不稳定以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所以早期康复住院时间至少需要25d。 推荐意见: (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住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后,应立即给予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成立由多学科组成的脑卒中康复治疗小组(I

进展性卒中病因及治疗

进展性卒中病因及治疗 概念: 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表现为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或出现同一血管供血区受损的新症状,可持续数天至2周以上,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 发生率: 国内的资料则显示前循环SIP约为28%,后循环SIP约为54%。另外,SIP 最常见于腔隙性脑梗死和大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少见于栓塞性脑梗死;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加重并非是腔梗,而是再次梗塞。并且,在发生病情恶化的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中,有50%以上的病人是在发病后最初24h 内出现的。 危险因素: SIP的危险因素和发生发展过程较为复杂,目前认为SIP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发挥不同作用所产生的多样状态的组合。 1、糖尿病 高血糖作为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能够导致或加重脑梗死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首先,高血糖能够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损害内皮屏障,进而导致血管壁的破坏,加重脑梗死症状。 再者,长期糖尿病可使脑血管发生弥散性病理改变,动脉弹性降低,血流灌注减少,同时高血糖症易出现血粘度改变,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从而影响脑微循灌注,使脑梗死加重。 另外,近年来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还发现,在超负荷血糖的条件下,机体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的表达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的含量增加,这将造成广泛的微血管损伤,导致糖尿病性“腔梗”的发生,而糖尿病性“腔梗”所致的脑组织缺血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ICAM的表达,这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严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这可能是糖尿病导致SIP的一个重要机制。 2、缺血区的脑血流量降低 临床上脑梗死患者早期血压下降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可能为:①不适当的降压治疗;②发病后血管调节功能障碍。 血压下降所致脑梗死加重的机制可能是脑动脉硬化病变(尤其是大血管的病变)可导致狭窄远端血流灌注减低,从而使侧支循环不良的部位易发生梗死,故有些患者尽管血压很高,但血压略有下降症状即可加重;特别是脉压差小的患者血液动力学机制可加重半暗区的缺血,有关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发现SIP组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为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或颈内动脉末端狭窄。目前认为SIP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现已有证据表明,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两种病变共存的患者合并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比率远较正常人为高,从而进一步发展为进展性卒中,由此认为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是SIP的主要病因之一。 另外,动态血压监测证实,急性脑卒中后开始24小时血压波动明显,1周

中医与抑郁症有关的9个病名

中医与抑郁症有关的9个病名 1.不寐 情志失常 症状: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甚至彻夜不眠,或心烦,或急躁,伴头晕,或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倦怠乏力, 2.健忘 亦称喜忘、善忘、多忘 症状:健忘失眠,心悸神倦 3.癫病 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 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不思饮食,善悲欲哭 4.厥证 气厥(实证):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血厥(实证):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 5.郁证 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6.脏躁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 7.百合病 或由外感热病后期余邪未尽,余热内扰,复由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或由七情内伤,五志化火,灼伤心阴,神不守舍等引起。皆以心神病变为核心,故可出现一些无可凭定之征。 8.梅核气 以咽中异物感,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痰气互结。“痰”与“气”互结的原因与情志变化关系密切。《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治咽喉中如有物妨闷诸方》:“亦有忧愁思虑,五脏气逆胸膈痰结,则喉中如梗。”《金匮玉涵要略辑文·卷五》:“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9.奔豚气 奔,即急走、快跑之意,豚指小猪。因奔豚气病发作时,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或咽,令人痛苦不堪,当气复返于下,则病人痛苦亦解,病常时作时止。气上冲时若小猪之奔跑,故名曰奔豚。 奔豚气病的病机是气机逆乱。关于奔豚的病因,《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指出内因当责之于肾虚而气上逆;张仲景提出情志因素如惊恐和感受外邪;《诸病源候论》认为除惊恐所致外,尚有因忧思而发者。 情志内伤、肝肾气逆和心肾阳虚、寒水上逆两个基本证型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十一五课题组全国脑防办张通赵军 前言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康复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 脑卒中康复指南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可以规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更有效的发挥康复疗效。 改变目前我国脑卒中康复的无序状态,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高治疗水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发展我国脑卒中康复事业。 说明: 推荐强度:Ⅰ级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如不能做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Ⅱ级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Ⅲ级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Ⅳ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治疗措施的证据水平: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诊断措施的证据水平:A级多个或一个样本量足够的采用了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B级至少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和专家意见。 一、脑卒中康复的管理 (一)脑卒中的康复体系 1、三级康复网(Ⅰ级推荐,A级证据) 2、急性期康复(Ⅰ级推荐,D级证据) 卒中单元(Ⅰ级推荐,A级证据) 3、专门康复机构的康复 ①医院康复科康复(Ⅰ级推荐,A级证据) ②专门的康复医院或中心(Ⅰ级推荐,D级证据 4、社区康复 社区康复具有与医院康复相似的疗效,费用低等优点,发展社区康复是十分必要的。(Ⅰ级证据,A级推荐) (二)脑卒中康复的流程 1、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流程 ①建议在发病/入院24小时内应用(NIHSS)评价卒中的缺损情况。(Ⅰ级推荐,A级证据) ②建议入院后立即启动脑卒中2级预防,并预防并发症。(Ⅰ级推荐,A级证据)为保障获得最好的效果,患者都应当接受有经验的、多学科的康复小组的治疗,其治疗方案应当持续到患者出院后门诊治疗或社区康复 2 评定和检查 ①建议临床人员应用标准有效的量表来评价患者卒中相关的障碍和功能情况。(II级推荐,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