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唾液腺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
(一)病因
▪ 1、局部因素:
▪
咬伤导致导管狭窄(多见);
▪
结石或异物阻塞。
▪ 2、唾液淤滞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二)临床表现: 1、单侧多见,中年; 2、病史:腮腺反复肿胀,半数与进食有关; 有的与进食无关,晨起明显; 按摩腺体有咸味分泌物流出,随之松 快。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五)治疗: ▪ 3、 其他保守治疗:
(1) 早期:热敷、理疗; 酸性饮料,口含维生素C,服用1%毛 果芸香碱,促进分泌;
慢性期:腺体按摩,促进导管分泌通畅 (2) 漱口剂漱口
4、如脓肿形成,需作切开引流
切开引流示意图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
▪ 3、 加强营养及抗感染;
▪ 4、鼓励咀嚼运动,给酸性饮料或食物刺激
▪
唾液分泌,增强冲洗自洁作用。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六)治疗:一经诊断,积极治疗。
▪ 1、病因治疗(手术后急性腮腺炎):
▪
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 乱;
▪
必要时输少量新鲜血以增 强机体抵抗
▪
力。
▪ 2、抗生素:早期、足量、有效;
即唾液(1000—1500ml/24h)。据统计, 90%的唾液来自腮腺和颌下腺,5%来自舌 下腺,5%来自小涎腺。
解剖生理
▪ 唾液功能: ▪ 湿润粘膜,溶解食物和促进消化。 ▪ 对于吞咽、消化、味觉、语言、口腔
粘膜保护、龋病预防有密切关系。
解剖生理
▪ 腺泡: ▪ 浆液性腺泡 ▪ 粘液性腺泡 ▪ 腮腺:纯浆液腺 ▪ 颌下腺: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 ▪ 舌下腺:混合腺,粘液性腺泡占多数
▪
终身免疫;
▪
无反复肿胀史。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四)鉴别诊断: ▪ 2、舍格伦综合征:
(1)中年女性,无自幼发病史; (2)口干、眼干,自身免疫病; (3)造影: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
糙,呈葱皮样或花边样改变。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五)治疗 有自愈性,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
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 ▪ 1、多饮水,按摩腺体; ▪ 2、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刺激分泌; ▪ 3、抗生素 ▪ 4、造影有治疗作用。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 唾液腺炎症的分类 ▪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 病毒性 特异性 部位: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炎症发病率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
▪ 一、急性化脓性(手术后)腮腺炎
▪ (一)病原菌及病因:
解剖生理
腮腺: 倒置锥体。 腮腺导管:开口于
上颌第二磨牙相 对应的颊粘膜。 体表投影:耳屏下 缘至鼻翼根和口角 连线的中点的连线 的中1∕3段
解剖生理
▪ 颌下腺开口:
▪
舌下阜
▪ 舌下腺 开口:
▪
舌下襞(bi)
▪
舌下阜(fu)
颌下腺位于颌下三角内,面神经下颌缘支位于颈 深筋膜层的表面,手术时应先分离。
(一) 病因:复杂 ▪ 1、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倾向,有家族史。 ▪ 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 3、细菌逆行感染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二)临床表现:
▪ 1、5岁左右儿童多见,男多于女;
▪ 2、腮腺区:反复肿胀,伴不适,肿胀较轻,
▪
皮肤可潮红;
▪ 3、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少数有脓
▪
肿形成;
唾液腺常见疾病
学习要求
一、了解唾液腺的解剖生理。 二、了解急慢性腮腺炎、涎石病、颌下腺
炎的病因与临床特点。 三、了解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四、了解唾液腺良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
点。
解剖生理
唾液腺的组成:
大:
三对 腮腺 颌下腺 舌下腺
小:
唇、颊、腭、舌粘膜下 腺等
解剖生理
唾液腺的功能:分泌唾液。 ▪ 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流入口腔,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二)临床表现: 3、腮腺区:肿大,质中,轻微压痛; 4、导管口:稍红肿,挤压腺体从导管口流 出浑浊 的“雪花样”或粘稠的
蛋 清样液体;导管呈条索状。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三)诊断:
▪ 1、临床表现;
▪ 2、造影: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
▪
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四)鉴别诊断:
▪ 2、咬肌间隙感染:
▪
牙源性多见,有牙病史;
肿胀及压痛点以下颌角为中心;
张口受限明显;
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无清亮。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五)预防:主要是脱水及逆行性感染引起
▪ 对重病及腹部大手术后的病员应做到:
▪ 1、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
▪ 2、 保持体 液平衡,
▪ 4、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年龄越小,间
▪
隔期越短,越易复发。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三)诊断:
▪ 1、临床表现;
▪ 2、腮腺造影: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排空
▪
迟缓,主导管、腺内导管正常。
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四)鉴别诊断:
▪ 1、流行性腮腺炎:双侧同时发生;
▪
伴发热,肿胀更明显;
▪
分泌正常;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四)鉴别诊断: ▪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1)幼儿发病史; (2)造影不同。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四)鉴别诊断: ▪ 2、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
▪ 1.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链
▪
球菌。
2. 病因:腹部大手术术后(逆行感染)
▪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
▪
邻近组织急性炎症扩散
▪
损伤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二)临床表现:
▪ 1、单侧多见,双侧少见;
▪ 2、早期:
▪
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
▪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3、晚期(化脓期) 腮腺区: 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垂被上抬) 导管口:红肿、溢脓; 邻近组织:腮腺间隙感染 全身症状:T 升高,呼吸、脉搏增快 血常规:WBC及N升高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三)诊断:
▪
病史
▪
临床检查
▪
血常规
▪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禁忌作腮腺造影
Baidu Nhomakorabea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 (四)鉴别诊断:
▪ 1、 流行性腮腺炎:
▪
双侧多见
▪
儿童(5—15岁)多见
▪
有传染病接触史(终身免疫)
腮腺肿大、充血、疼痛
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清亮
WBC正常,淋巴细胞升高
血、尿淀粉酶升高(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