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写作20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花木兰,穆桂英:女英雄实现的恰恰是男性建功立 业的理想
❖ 焦仲卿妻,梁祝,虞姬:“死同穴”的爱情模式必 须有“夫”的认可才具有意义
❖ 崔莺莺却没有资格殉情。 ❖ 女子的出路:女扮男装花木兰,或者成为某妻。
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 简·爱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 ❖ “空白之页”(伊萨克·迪尼森)葡萄牙修道院亚麻
❖ 长不大的女儿:冰心。闺阁女子:凌叔华 ❖ 30年代:新的社会秩序重建,新女性或者回
到家庭,或者重新成为欲望化对象(丁玲的 选择)——走向革命(消除差异的性别平等)
口号:我是我自己的
❖ 我是谁?我自己是谁? ❖ 女性并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反传统的语汇系
统。——“我是和你一样的人”,准男人。 ❖ 新文学给与女性说话的权利,女性却并没有因此
血迹斑斑的故事 ❖ 波夫娃《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造成的。 ❖ 沃尔夫《自己的一间屋》,自己的空间——自己的
信用卡 ❖ 沃尔斯通拉夫特:《女权辨》要求男女平权
❖ 女权主义——女性主义
❖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揭示文化中 被压抑的女性本质、建构女性美学)
❖ 性别成为一种立场,一种否定性的,反秩序 的,反异化的立场
❖ 80年代中后期,社会秩序重建,女性角色的变动导 致男性角色相应的变动,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中国男子汉缺乏阳刚之气,只有阴柔之身,高仓健 成为偶像
女性主义的困境
❖ 妇女解放运动本身是否是一场权力之争。
❖ 通过通过书写女性经验是否能建构女性美 学。——女性与身体写作
五、反思女性主义
❖ 如果我们先悬置性别规范派生出来的男尊女卑的价值标准, 我们会发现
获得自己的话语。 ❖ 男女平等的症结:女人跟男人平等,而不是男人
跟女人平等。女性没有建立起一套自身的价值标 准而是依照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定自身。
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问题
❖ 周恩来:妇女解放须从民族解放中得来 ❖ 女性是否是妇女运动中的主体? ❖ 享有公民权的女性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解放意义上
的自主和自由? ❖ 妇女解放运动给女性带来的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强
也会依照性别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 90年代商品化的社会,性别角色被重新定义, 某种程度上似ຫໍສະໝຸດ Baidu达到了男女平等:
❖ 选美活动,娱乐消费品,F4和美人关
❖ 择偶——郎财女貌 漂亮的林道静找革命者, 漂亮的女孩子找有钱人(我不能因为他有钱 而不爱他),征婚——富翁与女研究生。
❖ 大学里女生的态度。
六,结论
❖ 男人也不是天生的,也是被造成的。 ❖ “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 ❖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
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 女性要从父母,和周里,顺舅姑的同时,男性要修齐治平 ❖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则要有才。郎才女貌 ❖ 如果我们有孩子,我们教育他要正直、善良、坚强的同时,
❖ 我不否认这是个男权中心的社会,一整套价值标准都是男权 中心的标准。
❖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第四种人 ❖ 一个一事无成的女人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 一个有男孩气的女孩更容易博得人们的好感。 ❖ 肖瓦尔特:如果女性主义只强调女性美学,变成一种新的性
❖ 女性的话语行为:《红楼梦》中贾母
❖ 人伦之始
❖ 伦:主次,上下,尊卑,等级
❖ 五伦:男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有所错《易》
❖ “夫妇之道为人伦之始”,“君臣之道造端于夫 妇”。《中庸》——父权社会统治秩序的产生过 程。
❖ “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业,以礼屈服” 《白虎通》
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 Women: 女子、女性(清末,强调社会角 色)、妇女(生产劳动和政治功能)
❖ 秋瑾的时代起,代表新的社会力量的新女性 出现(活动家,革命家,战士)《中国女 报》,女留学生,女作家。女性通过否定男 权来肯定自身:女人不是花瓶,玩物……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合与分歧。
❖ 五四:娜拉、子君、叛逆之女,以爱情的名 义 如 庐隐,冯沅君
❖ 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自喻
❖ 曹植《美女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曹丕《燕歌行》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 守空房,忧愁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 政治抒情诗,臣子=女性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想象
❖ 女性形象物品化:如花似玉,弱柳扶风,软玉温香, 冰肌玉骨——欲望的对象,可摘菜,可攀折,可把 玩。——女性的欲望被摈弃
女性主义理论如何成为可能?
❖ 弱势群体的标识:女性、少数民族 ❖ 托尔斯泰: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 张洁: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一,女性在文化上的弱势地位
❖ 1,关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 男耕女织与父子相继——男性在耕作中的决定性地位决定男性占有生产 资料。
❖ 核心家庭的建立:子承父业。规定了男性的权利和女性的义务 ❖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经济和
心理方面从于人) ❖ “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女性与社会生活无缘 ❖ “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家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 ❖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
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2《释名》与男性话语权
❖ 天子之妃曰后,后者,言在后不敢以副言也 ❖ 诸侯——夫人,夫,扶掖,扶助其君也 ❖ 卿——内子,在闺门之内治家也 ❖ 大夫——命妇,妇,服也,服家事也 ❖ 士庶人——妻,夫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
制身份? ❖ 女性的心理—生理经验是否进入人们的视阈?
五:男女平等与当代性别经验的错位
❖ 50—70年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事 女同志也能做到:三八红旗手,铁姑娘——劳动力 与 女性的体能问题被忽视
❖ 80年代早期,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艰难选择。张 洁《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女性现实生 存的尴尬:她们即希望生活得像个男人,又希望生 活得像个女人
也
❖ 所有关于女性的评价,规范都是男性的话语行为 ❖ 《说文解字》男,从田从力,丈夫也。妇,服也,
从女持帚洒扫也。 ❖ 司马光《训子孙文》“夫,天也;妻,地也;日,月;
阳,阴;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 有圆缺,阳畅而生物,阴和而成物” ❖ 乃生男子,寝之床,衣之裳,弄之璋;乃生女 子……
❖ 焦仲卿妻,梁祝,虞姬:“死同穴”的爱情模式必 须有“夫”的认可才具有意义
❖ 崔莺莺却没有资格殉情。 ❖ 女子的出路:女扮男装花木兰,或者成为某妻。
二,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 简·爱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 ❖ “空白之页”(伊萨克·迪尼森)葡萄牙修道院亚麻
❖ 长不大的女儿:冰心。闺阁女子:凌叔华 ❖ 30年代:新的社会秩序重建,新女性或者回
到家庭,或者重新成为欲望化对象(丁玲的 选择)——走向革命(消除差异的性别平等)
口号:我是我自己的
❖ 我是谁?我自己是谁? ❖ 女性并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反传统的语汇系
统。——“我是和你一样的人”,准男人。 ❖ 新文学给与女性说话的权利,女性却并没有因此
血迹斑斑的故事 ❖ 波夫娃《第二性》,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造成的。 ❖ 沃尔夫《自己的一间屋》,自己的空间——自己的
信用卡 ❖ 沃尔斯通拉夫特:《女权辨》要求男女平权
❖ 女权主义——女性主义
❖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揭示文化中 被压抑的女性本质、建构女性美学)
❖ 性别成为一种立场,一种否定性的,反秩序 的,反异化的立场
❖ 80年代中后期,社会秩序重建,女性角色的变动导 致男性角色相应的变动,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中国男子汉缺乏阳刚之气,只有阴柔之身,高仓健 成为偶像
女性主义的困境
❖ 妇女解放运动本身是否是一场权力之争。
❖ 通过通过书写女性经验是否能建构女性美 学。——女性与身体写作
五、反思女性主义
❖ 如果我们先悬置性别规范派生出来的男尊女卑的价值标准, 我们会发现
获得自己的话语。 ❖ 男女平等的症结:女人跟男人平等,而不是男人
跟女人平等。女性没有建立起一套自身的价值标 准而是依照男性的价值标准来衡定自身。
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问题
❖ 周恩来:妇女解放须从民族解放中得来 ❖ 女性是否是妇女运动中的主体? ❖ 享有公民权的女性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解放意义上
的自主和自由? ❖ 妇女解放运动给女性带来的是一种权利还是一种强
也会依照性别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 90年代商品化的社会,性别角色被重新定义, 某种程度上似ຫໍສະໝຸດ Baidu达到了男女平等:
❖ 选美活动,娱乐消费品,F4和美人关
❖ 择偶——郎财女貌 漂亮的林道静找革命者, 漂亮的女孩子找有钱人(我不能因为他有钱 而不爱他),征婚——富翁与女研究生。
❖ 大学里女生的态度。
六,结论
❖ 男人也不是天生的,也是被造成的。 ❖ “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 ❖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
不出,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 女性要从父母,和周里,顺舅姑的同时,男性要修齐治平 ❖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则要有才。郎才女貌 ❖ 如果我们有孩子,我们教育他要正直、善良、坚强的同时,
❖ 我不否认这是个男权中心的社会,一整套价值标准都是男权 中心的标准。
❖ 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第四种人 ❖ 一个一事无成的女人更容易被社会接纳 ❖ 一个有男孩气的女孩更容易博得人们的好感。 ❖ 肖瓦尔特:如果女性主义只强调女性美学,变成一种新的性
❖ 女性的话语行为:《红楼梦》中贾母
❖ 人伦之始
❖ 伦:主次,上下,尊卑,等级
❖ 五伦:男女,夫妇、父子,兄弟,君臣——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有所错《易》
❖ “夫妇之道为人伦之始”,“君臣之道造端于夫 妇”。《中庸》——父权社会统治秩序的产生过 程。
❖ “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妇者服业,以礼屈服” 《白虎通》
三,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
❖ Women: 女子、女性(清末,强调社会角 色)、妇女(生产劳动和政治功能)
❖ 秋瑾的时代起,代表新的社会力量的新女性 出现(活动家,革命家,战士)《中国女 报》,女留学生,女作家。女性通过否定男 权来肯定自身:女人不是花瓶,玩物……
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合与分歧。
❖ 五四:娜拉、子君、叛逆之女,以爱情的名 义 如 庐隐,冯沅君
❖ 屈原《离骚》以香草美人自喻
❖ 曹植《美女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 曹丕《燕歌行》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 守空房,忧愁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 政治抒情诗,臣子=女性
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想象
❖ 女性形象物品化:如花似玉,弱柳扶风,软玉温香, 冰肌玉骨——欲望的对象,可摘菜,可攀折,可把 玩。——女性的欲望被摈弃
女性主义理论如何成为可能?
❖ 弱势群体的标识:女性、少数民族 ❖ 托尔斯泰: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 张洁: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一,女性在文化上的弱势地位
❖ 1,关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 男耕女织与父子相继——男性在耕作中的决定性地位决定男性占有生产 资料。
❖ 核心家庭的建立:子承父业。规定了男性的权利和女性的义务 ❖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礼记》(经济和
心理方面从于人) ❖ “夫受命于朝,妻受命于家”:女性与社会生活无缘 ❖ “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家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 ❖ “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阁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男不
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2《释名》与男性话语权
❖ 天子之妃曰后,后者,言在后不敢以副言也 ❖ 诸侯——夫人,夫,扶掖,扶助其君也 ❖ 卿——内子,在闺门之内治家也 ❖ 大夫——命妇,妇,服也,服家事也 ❖ 士庶人——妻,夫贱不足以尊称,故齐等言
制身份? ❖ 女性的心理—生理经验是否进入人们的视阈?
五:男女平等与当代性别经验的错位
❖ 50—70年代,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事 女同志也能做到:三八红旗手,铁姑娘——劳动力 与 女性的体能问题被忽视
❖ 80年代早期,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之间艰难选择。张 洁《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女性现实生 存的尴尬:她们即希望生活得像个男人,又希望生 活得像个女人
也
❖ 所有关于女性的评价,规范都是男性的话语行为 ❖ 《说文解字》男,从田从力,丈夫也。妇,服也,
从女持帚洒扫也。 ❖ 司马光《训子孙文》“夫,天也;妻,地也;日,月;
阳,阴;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日无盈亏,月 有圆缺,阳畅而生物,阴和而成物” ❖ 乃生男子,寝之床,衣之裳,弄之璋;乃生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