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翻译学文献综述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自中国本土衍生而来的一种翻译学理论,正处于初创和发展阶段,虽仍存在有许多不足,但其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里却有着卓越的成就。从其立论视角、哲学理据、以及研究状况这几个方面对生态翻译学进行综述型整合性研究,以系统地探讨有关生态翻译学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本土衍生而来的一种翻译学理论,至今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它借鉴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从“选择”和“适应”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和方法等方面作出了新的阐释,论证并构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的翻译学理论(胡庚申2004:1)。生态翻译学是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研究翻译问题的,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它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它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共性,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理论发展的多样性。

对于过去的这十几年来,生态翻译学所取得的成绩无疑是瞩目的。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理论,它的前进仍需脚踏实地的耕耘。下面,本文将从其立论视角、哲学理据、以及研究状况这几个方面,对生态翻译学进行综述型整合性研究,以系统地探讨有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

一立论视角:翻译活动与自然界的生态特征

生态翻译学是于2001年由胡庚申教授提出来的。在2010年的第二届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上,胡庚申在其论文中详细阐明了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立论基础,分别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以及“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2010)。

众所周知,翻译的过程即为对语言进行转换的过程,通常会受到文化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人类的文化创造与语言符号的活动密切相关,文化活动必然与人类相关,加之人类又是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类通过长期的交际活动所形成的文化需要以语言作为其传播的媒介,而翻译活动又是保证其传播媒介得以实行的关键。这样,一条从“翻译”到“自然界”的链条便得以形成。事实上,这条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链条,就是“关联序链”(胡庚申)。它体现的是翻译活动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胡庚申在国外著名学术刊物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年的第4期中,图示了“关联序链”。

该图示详细的阐明了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关联序链”可以看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存在有共通互动的基本特征(胡庚申2010:65)。这种共通互动的关系不仅体现了翻译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从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翻译

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却存在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同构性。所谓的类似与同构关系,事实上是基于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与生态学交叉所形成的产物这个假设的。它指的是翻译活动与自然界的生态体系之间在某些方面,例如客观规律、运作机制以及体系特征等具有类似与同构的意义(胡庚申2010:1)。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二者之间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使之有规律可循。

“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是另一个生态翻译学的立论视角。在提出生态翻译学之前,胡庚申曾发表了一本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探讨的便是适应/选择这个理论体系。书中表明,“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即为“适应/选择”学说,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中主要观点的(2004:8)。在他发表在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的论文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中,胡庚申图示了在翻译过程中适应与选择的两个阶段(2003:285)。

这两个阶段分别是翻译的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的阶段与译者以翻译的生态环境这个身份来选择或决定最终目标语文本形式的阶段。它强调的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选择学说。适应的目的是求存,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方法是“汰弱留强”(胡庚申2011:8)。

总的来说,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立论视角都是客观的、有可靠的依据的,它们都是支撑着生态翻译学发展所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前提。

二哲学渊源:生态翻译理论的中国特色

生态翻译学是由中国本土衍生而来的一种翻译学理论,那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呢?这便是得益于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它在于“中国有着可资借鉴的丰富的古代生态智慧”(胡庚申2008:12)。

自远古以来,中国便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大部分人民多为靠天吃饭,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与大自然的给与息息相关。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这是《庄子·达生》中的话。在《易经》中也有提及到”三才之道”,即将天、地、人并为一体,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地人虽各行其道,却时时刻刻无不在相互联系着、相互影响着。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有着一致性与共通性,应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其重点便在于主客观的相互和谐统一。将其运用至生态翻译学中,则体现为“致力于追求译者与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胡庚申2010:63)。译者往往为了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一系列的翻译理论或是翻译技巧来做出适应和选择,达到译者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除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外,生态翻译学还吸取了诸如“道法自然”、“以人为本”、“中庸之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道法自然”强调的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着规律可循,要想生存,就必须做出适应与选择;“以人为本”注重的便是以人为中心,这一点运用在翻译方面则为“以译者为中心”;而“中庸之道”则旨在当人们在做出选择与适应的时候,为人们提供优化决策的方法指导。

这些有关生态的思想及观点,说明的都是人类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当被用及至生态翻译学中,则主要是指译者与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翻译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被很好的运用至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中,不仅仅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同时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操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方法论指导性作用。

或许有人会认为,生态翻译学中的某些观点并不全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现象确有存在,但是却“情有可原”。虽然某些研究仍然具有其特定的地域特点,但究其理论研究与运用方面,却也还是有一定共通性的。在现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域和时间都已不再是人类进行各种研究的阻碍了,更多的是推进各文化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也正是生态翻译学的研究重点所在。

三研究状况:跨学科研究的整合

自2001年胡庚申教授在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第一次提出“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以来,相关话题一直成为翻译学领域的研究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