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思考
【摘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了不良冲击和诸多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网络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克服网络心理障碍,成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网络心理障碍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安全成才,事关国家的兴衰与繁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给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冲击,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网络心理障碍。网络心理障碍是指因无节制地上网而导致的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失调等。其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精神不足、能力下降、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自我评价降低、社会活动减少等。病情严重者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产生自杀想法和行为。
1.网络心理障碍的类型
网络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1网络依赖
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普及,网络依赖型人格障碍者人数不断增多。当陷入网络后,部分人就会觉得聊天与网络游戏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会不由自主的去接触网络。而且用网越久,就会产生越强的依赖,一旦没了网络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迷恋,会导致个人生理受损,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
1.2网络孤独
这一心理主要是希望通过上网获取大量信息、网上人际交往、网络娱乐来排遣孤独或改变自己,但上网不能解除孤独,甚至会加重原有的孤独,从而引发孤独感这样一类不良的心理状况。一些大学生(女生居多)由于性格内向,自卑,不愿意或不善于与他人交流,试图借助网络来排泄自身的孤独时,网络所能给的只能是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所造就的书面语言,这使得他们感到网络对孤独抑郁的排解只是“隔靴搔痒”。
1.3网络恐惧
大学新生特别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互联网或接触很少。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世界,一部分学生感到害怕和迷惘。他们害怕自己学不会或学不好计算机而被他人嘲笑,以至于不能有效利用网络来学习生活,甚至可能成为“网盲”。另外一些对网络比较熟悉的大学生也有这样的心理障碍,他们对网络的畏惧主要是害怕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怕掌握不了新的网络技术而被淘汰,这种恐惧会伴着很多大学生走过大学四年。
1.4网络自我迷失
大学生上网者在表现个人自我时,把社会自我抛得越来越远,甚至企图借助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凸显自我,将自我凌驾于社会之上。在大学生网络犯罪中,不
经允许而侵入他人网络的事件经常发生。而且在“黑客”中,大学生的比例比较大,他们通过制造和散布电脑病毒,恶意破坏网络用户资料,利用网络进行盗窃、诈骗。此外,某些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愤懑不满,他们想通过上网发泄不满,逃避社会,希望在网上有一个“清洁”的交往环境,构建一个良好的自我。然而网上充斥的脏话、无聊的帖子、庸俗的话题,使他们在对社会产生失望之后又对网络产生了失望。
1.5网络沉溺综合症
网络成瘾综合症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网络成瘾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亿和思念,而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而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成年后,当遇到挫折,如学业上失败、工作上的失落、社会交往恐惧、失恋、家庭打击等,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使这种埋藏在潜意识中的压抑得到释放。据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2.网络心理障碍的预防
2.1形成正确的网络认知
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看到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世界并非真实的社会,虚拟的情感宣泄和满足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大学生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的面对网络,合理的使用网络资源,准确把握自我,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处理好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关系,避免网络心理问题的产生。
2.2自律与自我管理
在网络世界里,由于信息含量十分巨大,各种文化与价值理念纷繁复杂,各种论断莫衷一是,各种诱惑比比皆是。同时网络社会又是一个充满自由的社会,缺乏强大的外在约束。所以,在网络社会,自律的重要性与意义尤为突出。大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学习规律,控制上网时间。同时要敢于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
2.3加强心理锻炼
面对这些网络心理问题,并不是要求大学生永远离开网络,而是应该加强心理锻炼,形成正确的上网观念,才能在使用网络时不至于陷入心理障碍的困境。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把握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集体活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2.4丰富课余生活
大学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讲座、学术报告、社团活动、文娱活动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如唱歌、演讲等,这样可以使生活充实丰富,为人生增添无穷乐趣,也有利于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避免了因生活空虚单调而陷入网络无法自拔,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2.5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
适应网络特点,改善高校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开展网络咨询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网络快捷、保密性好、传播面广的优势,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知识,开设在线心理咨询(利用E-mail、qq、飞信等方式)。另一方面抓好大学生上网的心理,进一步对网络心理障碍、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