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经济波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任何
价格之外的影响因素均能导致)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消费变动引起:
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变动
投资变动引起:
利率、利润预期、通胀预期
政府购买变动引起;
净出口变动引起:
汇率、进出口政策、国内外收 入
结论:如右图示
凡价格之外因素所引起的总 需求增加,均表现为AD曲 线的右移;
投资需求 I , 主要取决于利率水平,有: i=i0 – dr,其中: i0 为自主投资, d为投资的利率系数,“-”表示投资与利率负相关。
政府的购买需求 G:由政治过程决定; 外国对本国产品的净需求 NX:NX=EX-IM
等于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表现为出口EX)减去本国对外 国产品需求(表现为进口IM)后的差额;
B、凯恩斯的利率效应——时际替代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更多的投资支出,从而增加了对物品 和劳务的需求:即若:P ↓ →交易货币需求↓ →利率↓ →投资需求↓ → AD ↓ 。反之,物价上升,则利率升,投资升,总需求量升;
C、蒙代尔·弗来明的汇率效应——空际替代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引起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汇率下降本币贬值,刺激出口 减少进口,从而增加国外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原因(2)
三种不同的解释强调的都是暂时的情形: 相对价格错觉、粘性工资和粘性价格都不会持久, 最终人们会调整其预期,使上述三个方面得到调整, 从而恢复到长期供给水平。 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企业会愿意供给更多的产品 与劳务,但这种供给增加不是无限制的,最终会受 制于其极限的生产能力,从而变成垂直线。
短期均衡的含义:
均衡收入YE,表示在PE 这一 物价水平下,对实际收入 (产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 相等; 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状 态;
若有:
P>PE,则有:YS>YD, 供 给过剩,价格会自动下降, 直到PE;
P<PE,则有: YS<YD,供不 应求,价格会自动上涨,直 到PE。
物价
凡能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 因素也会引起SAS的水平移动;
B、投入品价格变动,引起SAS上下 垂直移动;
主要有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右下图示。


练习一
物价
SAS1 SAS2
物价
总收入
总收入
投入品价格变化引起SAS上 下移动
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短期均衡:
实际Y与物价水平的决定
条件:AD = SAS;
改进途径:

增加总需求;
增加总供给;


LAS SAS
AD YE Y*
总收入
高于充分就业均衡(经济失衡 之二:过热)
条件:AD=SAS >LAS 经济意涵:过热
均衡收入YE即现实产量高于长期 供给(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水 平Y*;
物价

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 ;
高物价高通胀;
有生产函数:Y= A f (N,K,L,H)
LAS曲线的位置:
与资本、劳动力的供给及生产 技术水平、自然资源有关,资 配与劳动力供给越多,技术水 平越高,LAS越靠右
处于资本与劳动力都充分就业 时的产量水平(即只有自然失 业时的产量水平)。
物价

LAS1
LAS2

Y低 Y高 总收入

LAS
SAS

PE

AD
自然生产能力Y* 总收入
失业均衡(经济失衡之一:不足)
条件:AD=SAS<LAS 经济意涵:衰退状态
均衡收入YE也即现实产量低于 长期供给时的产量水平;
物价

经济中有非自愿的周期性失 ;
一种需要改善的经济情;
原因:
总需求AD不足(I、C、NX降); 投入品价格上升至SAS减少(上移);
P ↓ →利率↓ → 外汇市场本币供给↓ → 本币贬值 →出口增加→净出 口增加→总需求量增加。反之,则总需求量减少。
总需求量与物价负相关(AD曲 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2)
原因小结:
上述三种原因同时起作用,分别影响C、I、NX, 从而导致总需求AD随物价下降而增加;
其中: 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最大 而庇古的财富效应最不重要,因为货币持有量只 占家庭财富的一小部分。
2. 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均衡
2.1 总需求AD:
总需求的涵义与构成 总需求曲线:含义与形状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原因及具体影响因素
2.2 总供给AS
总供给的涵义 总供给曲线:含义与形态 总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2.3 宏观经济的均衡:AD=AS
均衡的条件与含义 均衡的三种类型:
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基本事实:
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并且不可预测的; 事实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但变动幅度不同
衰退时,C、I、G、Nx通常都随GDP变动而变动,但其中C较为稳定,I变化最 大
一般而言,经济状况的恶化,大部分下降是由于新工厂、住房和存货支出的减少 而引起的
与物价水平负相关的原因:
(1), (2)。
物价



0
AD 总产出(总收入)
总需求量与物价负相关(AD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1):
A、庇古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物价水平的下降使消费者感觉更富裕,这会鼓励他们更多消费,消费支 出的增加意味着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更大,即若:P↓→感觉更富裕 →消费支出↑ → 总需求量↑。反之 则感觉更贫穷,从而减少消费导致 总需求量下降
影响因素: 资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价格、劳动;
2.2(2)总供给曲线(AS曲线)
一条表示物价水平与企业愿意的总 物价 产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 (假定
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既定);
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是条垂线:
表示:长期中,经济的供给即为经济 的生产能力,与物价水平无关。
说明:
LAS2代表着更高的生产能力 与自然产出率。
短期总供给量与物价水平正相 关的原因(1)
原因:短期中,货币中性不成立,价格变化导致企业生产 意愿变化:
A、相对价格错觉(弗里德曼):
低物价会引起相对价格错觉,这些错觉导致供给者对较低物 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和劳务的生产;
B、凯思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
3.2 总供给移动的影响:
(1)总供给的正常移动:增长(右移) (2)总供给不利的移动:
战争与自然灾害、工资和投入品价格上升
3.1 (1)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 波动
总需求的增加

由:C、I、G、NX增加引起,
导致 :AD0右移至AD1
短期中有:
均衡收入上升
就业增加
均衡价格上升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长期中有:
随着经济从E0至E1点, 物价上涨,投入品价格上 升,导致SAS往上移直至 E3点达到长期均衡止,收 入回落,但是价格更高。
结论1:
结论1:总需求增加引起物价 上涨
总需求增加会导致短期内实际收入增加, 物价上涨(投资过热、消费过热);
一种难以持续且物价过高的情形, 需要加以控制。
Leabharlann Baidu
原因:

总需求过多(I、C旺盛);
改进途径:

抑制总需求过快增长;

增加总供给;
LAS SAS
AD Y* YE
总收入
3.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3.1 总需求移动的影响:
(1)总需求增加导致经济过热与物价上升 (2)总需求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3)乘数效应与总需求的变化
凡价格之外因素所引起的总 需求减少,均表现为AD曲 线的左移;
物价

总收入

(a) 总需求增加,AD右移
物价

总收入

(b) 总需求减少,AD左移
2.2(1)总供给AS
含义: 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对物品和劳务的供给总量,也用 产量或收入来表示。 表示企业有生产能力的供给意愿,即计划(意愿) 总产出、总产量;
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而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 使就业对生产不利,从而企业减少物品和劳务的供给;
C、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并非所有价格都能根据物价变动迅速调整,未预期的物价水 平下降会使一些企业产品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 合意水平的价格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生产其物品和劳务;
2.2(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非 物价因素对总供给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线LAS 的移动:

任何改变经济生产能力的非物价因素 变化,都可改变自然产量水平,因而 都可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正常趋势:向右移动。
短期总供给曲线SAS的移动:

A、生产能力的变化:引起SAS水平
移动,如右上图示;
长期经济分析的逻辑(古典经济理论的三个基本点)
产出由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把资本与劳动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所决定; 在任何一个既定产量水平,利率的调节使可货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相等; 物价水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即价格弹性)。
短期视角:价格刚(粘)性,货币中性不成立 物价水平固定在某个水平上,且在短期中对变动的经济状况反应较 慢。 货币中性不再成立,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相互影响。
充分就业均衡、失业均衡、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2.1(1)总需求的涵义与构成
总需求: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也即整 个经济社会对实际产出(或收入)的需求总量,用AD表 示。
由四个部门的需求构成:
消费需求C,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与消费倾向,有:C=C0+aY, 其中,C0自发消费,a为系数,即边际消费倾向;
PE

0

SAS
E AD
YE 总收入(总产出)
充分就业的均衡
条件:
三线相交,即: AD=SAS=LAS;
此时:
经济(生产)处于其长期 总供给曲线上,也即处于 其长期生产能力水平;
经济中的失业率为自然失 业率。
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既无衰退,也无过热。 无需干预。
物价水平
第八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
1、短期中的经济波动 1.1 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三个事实; 1.2 经济波动是短期经济分析的范畴;
2、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宏观经济均衡 3、短期中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4、本章结论:经济衰退的原因 课堂练习与本章作业
1.1 短期中的经济波动
取决于汇率、本国收入、他国收入、技术与比较优势。
即有:AD=C+I+G+NX
2.1(2)总需求曲线(AD曲线)
一条表示总需求量与物价水平 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假定其 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既定);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表明物价与需求总量负相关, 即随着物价水平下降,整个经 济社会对产出的需求越多,反 之则需求越少;
事实3:随着产量的减少,失业会增加。
1.2 经济波动是短期经济分析 的范畴
长期与短期:两种不同的分析视角 长期视角:货币中性,产量既定(与价格无关) 关注趋势:资本存量、人口、技术均为可变; 实际变量遵循货币中性,不受货币供给的影响:
实际GDP、生产率、实际利率、失业率、实际汇率、贸易余额。
短期中经济的波动:
经济波动的意涵:
衰退、萧条、复苏、繁荣 衰退:原指实际国民收入下降和失业的增加,但现在一般指经济不能 维持正常(长期生产能力的增长)增长速度。 萧条:指严重的衰退; 繁荣:指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过热) 复苏:指从衰退走向繁荣的阶段;(扩张)
经济波动: 经济不总是一直增长,而是循环反复的经历:繁荣、衰退、萧条、复 苏的经济周期。
短期总供给曲线(SAS)是一条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表明物价与供给总量正相关,即随着

物价水平上升,整个经济社会对产出 的供给越多,但达到的供给的极限时,
0
则不再增加。反之则越少,;
原因(1)、(2);
LAS SAS 总产出(总收入)
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是条垂线
原因:
长期中,总供给受制于经济的 总生产能力——资本、劳务的 供给与生产技术等因素而与物 价水平无关,即遵循货币中性 假设;
但若经济的生产能力未变(即其他影响因 素未变),则经济最终会回落到均衡点E3, 此时产量仍保持在长期供给水平,但物价 较原来更高。
3.1(2)总需求的减少与经济 波动
总需求减少:
由:C、I、G、NX的减少引起 导致致:AD0左移至AD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