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94-01
在教育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必须克服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实施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历史教学中所追求的家国情怀,
是指通过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其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家乡的认
同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容忽视的重要性,这已
是社会共识。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是需要开辟多条途径的,如果仅仅抱着课堂传授一条途径,
到头来只会在历史教学中严重地影响素质教育的落实。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地方传统文化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被遗忘、淡化或走形变味,使得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越来越陌生,培养家国情怀就更无从谈起了。

笔者结合自己历
史教学中所开展的地方特色课程,谈谈如何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突破教材限制,融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课堂教学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笔者结合教学的现实情况,做了许
多大胆的尝试,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之外,开设了许多符合学生成长需求,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选修课与校外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常规学习之外能
有更多的收获。

而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正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最好选择。

本土
历史文化课程资源,既是我们进行历史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鲜活资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实施本土化开发,可加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凸显本土文化特征,优化历史教学课
程的自身建设,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1]
以江安县国立剧专为例,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为中央戏剧学院前身之一)在现代中国,当属
第一所由国家创办,且办学时间最长、师资力量最强、培养话剧人才最多的戏剧高等学府。

抗日战争爆发后,剧专于1939年4月8日迁来江安,1945年7月离去,这段时间是剧专14
年办学历史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是其发展史上最艰难,最关键的黄金时期,是师生创作
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剧专培养人才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校生活最丰富的时期。

[2]
该剧专建筑遗址在县城内,许多学生每天上下学都会从此路过,但真正了解剧专文化的却很少,近在咫尺的历史却被遗忘,不得不说是本土文化教育的遗憾,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也
是很不利的。

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可以开设特色课程,把与之相关的“南渡北归--抗战时期的民
族文化”,将国立剧专的历史与抗战联系起来,这不仅是教材知识的拓展,更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一座略显沧桑的建筑,却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将教材知识与历史建筑
联系起来,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使学生们对自己的家乡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家门口的历史
就是最好的教材。

二、参观探寻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历史体验实践活动中成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研
修行活动,通过参观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历史体验实践活动中成长。

比如,以李庄
古镇研修行活动为例,就是一次很好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机会。

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还
给学生们一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意义深远。

宜宾的李庄古镇,一个文化和历史遗
迹沉淀的小镇,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小镇,一个能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民
族精神的小镇。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的,学生们带着对古老小镇的无限憧憬踏上了
探寻历史文化的旅程。

走进禹王宫,感受佛家文化;瞭望奎星阁,品赏建筑艺术;伫立同济
遗址,聆听抗战故事;参观梁林故居,追寻大师踪迹;穿梭幽谧小巷,领略人文魅力;安坐
长廊藤椅,静听江畔风声......
漫步古镇街头,孩子们可以在厚重的传统文化中感受淳朴民风;触摸历史遗迹,孩子们可以
在壮丽的抗战诗篇中得到精神的洗礼。

李庄之行,真可谓不虚此行,孩子们在历史文化的浸
润下慢慢褪去稚嫩,走向人生的成熟与笃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

[3]通过研修行活动,学生不仅掌握和深化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知识,而且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三、引导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增强学生保护文化
遗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直接与地方发展相联系,学生相对熟悉,没有距离感。

通过利用本土历史
资源来考察历史,不仅能从微观上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真相的体察,而且学生在体验过程中
还有利于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

比如,江安县内的夕佳山民居建筑是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川南农耕文化的缩影。

为了让学
生更好地了解夕佳山民居文化,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记录来考察夕佳山民居建筑的特点,
把中国建筑风水学、川南农耕文化的特点,并与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从某一角
度上来切入到自己考察研究的范围。

如某一学习小组,不仅通过对夕佳山民居的建筑特征和
建筑风格进行了解,还透过器物,对建筑的艺术,以及建筑、雕刻、书法等艺术作品所表达
的民族精神进行阐述,深刻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同时,通过现场考察,把建筑风格特点与
民居主人的思想境界结合起来,因为从事农业耕作的黄家主人,同时又是饱读儒家思想经典
的读书人,建筑风格所体现出来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尊卑等级、中庸之道等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通过史料研究去验证自己的考察结论,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同时
在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激发了孩子们的自豪感,增强了学生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责任心,从而增进了学生热爱家乡
和建设家乡的使命感。

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可以说,家国
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衍生出的一整套独特的思维和
生活方式,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

[4]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不仅要讲授课本
知识,还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加强历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因素,与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走出课堂,融入历史,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激发学生勇担民
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云峰.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本土化策略与实践探讨.《教学与管理》[J],2012(08):82~83.
[2]引用自国立剧专官网介绍.
[3]徐伟.宜宾李庄古镇启动43个项目升级再现抗战风云.中新网.2015-03-30.
[4]王欢.让家国情怀扎根学生心灵.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年01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