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三级计算题

用电检查三级计算题
用电检查三级计算题

用电检查三级计算题

用电检查三级题库计算题(共15题)

1、 某用户安装三相四线电能表,电能表铭牌标注3×380/220V 、3×1.5(6)A ,配用三只变比为150/5的电流互感器。本月抄表示数3000,上月抄表示数2500。求本月实际用电量是多少?

答案:解:由题意知表头变比B =1

互感器变比B =150/5=30

W =(W 2-W 1)B

=(3000-2500)×30=500×30=15000(kWh )

答:本月实际用电量为15000kWh 。

2、某一高供高计用户,本月抄见有功电量为W P =1582000kWh ,无功电量为 W Q =299600kvarh 。求该户当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答案:解:根据题意

c o s ?=+=+=1111299600158200009822W W Q P .?? ????? ???

答:该户当月加权平均功率因数为0.98。

3.某供电所2000年10月份新发生电费为

450000.00元,11月5日在电费抽查中,发现10月份少收基本电费17000.00元,其中,多收A 客户3000元,少数B 客户20000.00元,求该所10月份电费差错率?

答案:解:电费差错率=|电费差错额|÷应收电费总额×100%

=4500003000

2000+×100%

=5.1%

答:该所10月份电费差错率为5.1%。 4、某电力公司为鼓励居民用户用电,采取用电量

超过200kW·h的一户一表用户超过部分降低电价0.10元/(kW·h)的优惠政策。已知优惠前年总售电量为1000000kW·h,售电均价0.50元/(kW·h);优惠后年总售电量为1200000kW·h,售电均价为0.48元/(kW·h)。设年居民用电量自然增长率为8%。试求采取优惠政策后增加售电收入多少元?

解:假设无优惠的售电收入=1000000×(1+8%)×0.05=540000(元)

优惠后的售电收入=1200000×0.48=576000(元)

电力公司增加的售电收入=576000-540000=26000(元)

答:采取优惠政策后增加售电收入26000元。

5、一城市公园380V供电,某年4月份由经营性改为公益性,不再收取门票。已知该公园3、4月份园内路灯用电量分别为3000kW·h和

4000kW·h,请计算其路灯电费。(电价标准:商业电价为0.792元/(kW·h),非居民照明电价为0.557元/(kW·h))

解:根据国家有关电价政策,该用户路灯用电3

月份应执行商业电价标准,4月份应执行非居民照明电价标准,则

3月份电费=3000×0.792=2376.00(元)

4月份电费=4000×0.557=2228.00(元)

答:该用户3、4月份电费分别为2376.00元和2228.00元。

6、某供电所2000年3月累计应收电费账款1250500.00元,其中应收上年结转电费500000.00元。至月末日,共实收电费980000.00元,其中收回以前年度电费340000.00元。求其该时期累计电费回收率、本年度电费回收率和以前年度电费回收率(保留1位小数)。

解:电费回收率=(实收电费÷应收电费)×100%,则

累计电费回收率=(980000÷1250500)×100%=78.4%

本年度电费回收率=[(980000-340000)÷(1250500-500000)]×100%=85.3%

以前年度电费回收率=(340000÷500000)×100%=68%

答:该所累计电费回收率、本年度电费回收率、以前年度电费回收率分别为78.4%、

85.3%、68%。

7、某淡水鱼研究所,10kV受电,变压器容量为250kV·A,某月电量电费是10000元,cos=0.75。请查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计算该用户的功率因

数调整电费。

解:根据国家有关电价政策,该用户属非工业用电性质,其电费应执行0.85功率因数调整标准,查表知调整率为+5%,则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10000×0.05=500.00(元)

答:该用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为500.00元。

8、某居民用户,按月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电价分档如表一所示,2012年9月的当月抄见电量为458 kW·h,计算该客户9月份应交电费。

表一:阶梯电价表

解:采用“递增法”计算

基础电费=458×0.60

=274.8(元)

第二档递增电费=(350-180)×(0.65-0.60) =8.5(元)

第三档递增电费=(458-350)×(0.90-0.60) =32.4(元)

合计电费=274.8+8.5+32.4

=315.7(元)

答:该客户9月份应交电费315.7(元)

9、某居民用户,按月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电价分档如表一所示,峰段电价在基础电价上浮0.03元/ kW·h,谷段电价在基础电价下浮0.12元/ kW·h ,2012年8月的当月抄见总电量588 kW·h,其中峰电量为310 kW·h,谷电量为278kW·h,计算该客户8月份应交电费

解:基础电费=310×(0.6+0.03)+278×(0.6-0.12)

=328.74(元)

第二档递增电费=(350-180)×(0.65-0.60) =8.5(元)

第三档递增电费=(588-350)×(0.90-0.60) =71.4(元)

合计电费==328.74+8.5+71.4

=408.64(元)

答:该客户8月份应交电费408.64(元) 10、某农场10kV 高压电力排灌站装有变压器1台,容量为500kV ·A ,高供高计。该户本月抄见有功电量为40000kW ·h ,无功电量为30000kW ·h 。排灌电价为0.62元/kW ·h ,求该户本月应交电费为多少?

答案:解:因电力排灌站不属大工业,因此不应收基本电费,但应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则 电度电费=40000×0.62=24800 (元) 功率因数

8.040000300001111

cos 22P Q =+=+=??? ?????? ??W W ?

功率因数调整标准为0.85,查表得功率因数

电费调整率为2.5%,所以

总电费=24800×(1+2.5%)=25240(元)

答:该用户本月电费为25240元。

11、客户A2001年4月计费电量100000kW·h,其中峰段电量20000kW·h,谷段电量50000kW·h。客户所在供电区域实行峰段电价为平段电价的160%,谷段电价为平段电价的40%的分时电价政策。请计算该客户4月份电量电费因执行分时电价支出多或少百分之几?

答案:解:设分时与不分时电费支出分别为E1、E2,平段电价为1元/(kW·h),则

E1=160%×20000+30000+40%×50000=82000(元)

E2=100000(元)

∵E1<E2

∴执行分时电价后少支出电费

答:少支出电量电费18%。

12、某工业用户装有SL7-50/10型变压器1台,采用高供低计方式进行计量,根据供用电合同,该户用电比例为工业95%,居民生活5%,已知4

月份抄见有功电量为10000kW·h,试求该户4月份的工业电费和居民生活电费各为多少?总

电费为多少?(假设工业电价为0.5元/(kW·h),居民生活电价为0.3元/(kW·h),SL7-50/10

型变压器的变损为435kW·h。)

答案:解:(1)先计算电量:

该户当月变损电量为435kW·h

该户工业用电量=(10000+435)×95%=9913(kW·h)

该户居民生活用电量=(10000+435)×5%

=522(kW·h)

(2)计算电费:

工业用电电费=9913×0.50=4956.50(元)

居民生活用电电费=522×0.30=156.60(元)

总电费=4956.50+156.60=5113.10(元)

答:该户4月份的工业用电电费为4956.50元,居民用电电费为156.60元,总电费为5113.10元。

13、某市第二人民医院,10kV供电,配电变压器容量315kV·A(普通型),供医护人员生活及医疗用电。2000年5月用电量见表D-8。营业区电价标准见表D-2。计算其应交电量电费、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基本电费、电建基金、三峡基金等分别是多少?[不分时计费,三峡基金、电建基金标

准分别为0.015、0. 02元/(kW·h)。]

表D-8 用户月用电量统计表

有功(kW·h)无功(kvar·h)备注总计量点

1000000750000

其中:居民生活用电100000分表

答案:解:(1)居民生活用电电费=100000×0.40=40000(元)

电建基金=100000×0.02=2000(元)

三峡基金=100000×0.015=1500(元)

(2)医疗用电执行非工业电价,其基本电费为0。

电量电费=(1000000-100000)×0.464=417600(元)

实际功率因数=,而其标准为0.85,查表知调整率为2.5%,则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417600×2.5%=10440(元)

电建基金=900000×0.02=18000(元)

三峡基金=900000×0.015=13500(元)

(3)应交电费

总电量电费=417600+40000=457600(元)

电建基金=18000+2000=20000(元)

三峡基金=13500+1500=15000(元)

答:电量电费为457600元,功率因数调整电费为10440元,基本电费为0,电建基金为20000元,三峡基金15000元。

14、某用户当月工业用电电量为18000kW·h,电费为9342元,其中三峡基金270元,电建基金360元;生活用电3000kW·h,电费1371元,其中三峡基金45元,电建基金60元。试求该用户当月平均电价?

解:计算平均电价应扣除各种代收费,所以该用户当月的平均电价为

[(9342-270-360)+(1371-45-60)]÷(18000+3000)=0.475[元/(kW·h)]

答:该用户当月平均电价为0.475元/(kW·h)。

15、某企业装有35kW电动机一台,三班制生产,居民生活区总用电容量为8kW,办公用电总容量14kW,未装分表。请根据该企业用电负荷确定该用户用电比例。

解:根据用电负荷不同的用电特性,生产用电应按24h、生活用电应按6h,办公用电应按8h计算

其用电量,则理论计算电量为

24×35+6×8+8×14=1000(kW·h)

其用电比例为

工业用电比例=840/1000=84%

居明生活用电比例=48/1000=4.8%

非居民照明用电比例=112/1000=11.2%

答:该用户的用电比例应为工业84%,居民生活4.8%,非居民照明11.2%。

统计学各章计算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统计学各章计算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组距式数值型数据众数的计算:确定众数组后代入公式计算: 下限公式:M0=M+?1 ?1+?2×M;上限公式:M0=M??2 ?1+?2 ×M,其中,L为 众数所在组下限,U为众数所在组上限,?1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2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d为众数所在组组距 2.中位数位置的确定:未分组数据为M+1 2;组距分组数据为M 2 3.未分组数据中位数计算公式:M M={ M (M+1 2 ) ,n为奇数 1 2 (M M 2 +M M 2 +1 ),n为偶数 4.单变量数列的中位数:先计算各组的累积次数(或累积频率)—根据位置公式确 定中位数所在的组—对照累积次数(或累积频率)确定中位数(该公式假定中位数组的频数在该组内均匀分布) 5.组距式数列的中位数计算公式: 下限公式:M M=M+M 2 ?M M?1 M M ×M;上限公式:M M=M? M 2 +M M+1 M M ×M,其中, M M为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M M?1为中位数所在组前一组的累积频数,M M+1为中位数所在组后一组的累积频数 6.四分位数位置的确定: 未分组数据:{下四分位数:M M=M+1 4 上四分位数:M M=3(M+1) 4 ;组距分组数据: {下四分位数:M M=M 4 上四分位数:M M=3M 4 7.简单均值:M???=M1+M2+?+M M M =∑M M M M=1 M

8. 加权均值:M ???= M 1M 1+M 2M 2+?+M M M M M 1+M 2+?+M M = ∑M M M M M M =1M =∑M M M M =1M M M ,其中,M 1, M 2…M M 为各组组中值 9. 几何均值(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M ???=√M 1×M 2×…×M M M =√∏M M M M =1M 10. 四分位差(用于衡量中位数的代表性):M M =M M ?M M 11. 异众比率(用于衡量众数的代表性):M M = ∑M M ?M M ∑M M =1?M M ∑ M M 12. 极差:未分组数据:R =MMM (M M )?MMM (M M );组距分组数据:R =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 13. 平均差(离散程度):未分组数据:M M = ∑|M M ?M ???|M M =1M ;组距分组数据: M M =∑|M M ?M ???|M M =1?M M M 14. 总体方差:未分组数据:σ2 = ∑(M M ?M ) 2M M =1M ;分组数据:σ2 = ∑(M M ?M )2M M =1?M M M 15. 总体标准差:未分组数据:σ=√∑(M M ?M ) 2M M =1M ;分组数据:σ=√ ∑(M M ?M )2M M =1?M M M 16. 样本方差:未分组数据:M M ?1 2= ∑(M ?M ???)2M M =1M ?1 ;分组数据:M M ?1 2= ∑(M M ?M ???)2?M M M M =1M ?1 17. 样本标准差:未分组数据:M M ?1=√∑(M ?M ???)2M M =1M ?1 ;分组数据:M M ?1= √ ∑(M M ?M ???)2?M M M M =1M ?1 18. 标准分数:M M =M M ?M ???M 19. 离散系数:M M = M M ???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 M M 2 的估计值: 2. 不同情况下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用电检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题库(计算题)

1.1.1.1 计算题 试题编号:KB-1C-J001 知识点:电力基础知识 已知星形连接的三相对称电源,接一星形四线制平衡负载 Ω+=43j Z ,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 ,问A 相断路时,中线电流是多 少?若接成三线制(即星形连接不用中线),A 相断线时,线电流是多少? 解: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当A 相断开时,非故障相的相电压不变,相电流也不变,这时中线电流为 ()A j j I I I C B 00 009.126444 312022043120220∠=+∠++-∠=+= 若利用三线制,A 相断开时 ()A Z U I I I C B 384 323802,0221=+==== 答: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A 相断开时,中线电流为44A ;若接成三线制,A 相断开时,B 、C 两相均为38A 。 试题编号:KB-1C-J002 知识点:电力基础知识 试利用如图D-1所示的桥式电路,求电感L 值。(为检零计,R 1及R 2为无感电阻,L 及电容C 无损耗。)

图D-1 解:因电桥平衡,G 中无电流流过,因此流过R 1及C 中的电流相等,流过R 2及L 中的电流相等,即 I R I L I C I R ?????????1121 221 ==j j ωω 联合求解得 I R I C I L I R CR C R ??=?=? 111 22212 1j j j j ωωωω 所以L =R 1R 2C 答:电感L 值为R 1R 2C 试题编号:KB-C2-J001 知识点:电力法律法规 由供电局以380V/220V 供电的居民张、王、李三客户,2000年5月20日,因公用变压器中性线断线而导致张、王、李家电损坏。26日供电局在收到张、王两家投诉后,分别进行了调查,发现在这事故中张、王、李分别损坏电视机、电冰箱、电热水器各一台,均不可修复。用户出具的购货票表明:张家电视机原价3000元,已使用了

最新工厂供电计算题答案文件.doc

工厂供电计算题答案 1 第一章 1 2 3 4 第二章 1 2 3 6 8 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 52 台,共 200kw ;行车一台,共 5.1kw( ε=15%; 通)风机 4 台,共 5kw ; 点焊机 3 台,共 10.5kw(ε=65%。)车间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 TN-C )配电。试确定该车间计 算 负 荷 P 30、Q 30、S 30 和 I 30。 解:①对于冷加工机床, P e =200kW ,K d =0.2,cos =0.5,tan =1.73 P 30(1)=K d P e =0.2 ×200kW=40kW Q 30(1)=P 30tan =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 P e =P N N =5.1 15% 25% =3.95Kw,K d =0.15, cos =0.5, tan =1.73 25 P 30(2)= K d P e =0.15 ×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0.59 ×1.73=1.02kvar 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0.8, tan =0.75 P 30(3)= K d P e =0.8 ×5Kw=4kW Q 30(3)= P 30tan =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N =10.5 ×65%100% =8.47 kW ,K d =0.35, cos =0.6, 100 tan =1.33 P 30(4)= K d P e =0.35 ×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 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 Q 30=(Q 30(1)+Q 30(2)+ 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 S 30= 2 P 30 Q 30 2 = 2 77 .3 2 42.8 =84.9 视在电流为: I 30=S 30/ 3 U N =84.9/(1.732 ×0.38)=129 2-3 有一 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 量的电动机有 7.5kW ,4kW3 台, 3kW12 台。试分别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确定其计算负荷 P 30、 Q 30、 S30和 I 30。 解:㈠需要系数法 对于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取 K d =0.2,cos =0.5,tan =1.73 P 30=K d P e =0.2 ×85kW=17kW Q 30=P 30tan =17×1.73kvar=29.4kvar S 30= P 30/ cos =17/0.5kv A · =34 kvA ·

计算题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方法 近几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在这一块知识比较容易出错,一来自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另外来自于学生没有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学生对此块知识模糊不清,做题感到紧张。为此在高考中花去大量时间去解这一道题而本末倒置,影响后面答题的速度。虽然此处只有4分,但要求我们势在必得。因为突破这些计算题往往成为我们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现将经济常识中涉及计算的十多个知识点,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进行归纳,并作简要举例分析。 1.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例(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 商品数量为10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答案为B。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计算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例】(2008年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1+25%)=0.80元,故选B。 【解题技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则有公式:现在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依据该公式,只要已知其中两个量,则可以求出另一个量。 〖变式题〗2009年某部门生产某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如果2010年该部门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那么该部门2010年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高了() A.50% B.35% C. 60% D. 45% 【解析】2009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2010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依据上面的公

最新电学综合计算题(含答案)30道题

电学综合计算题(含答案) 30道题 1、研究表明,有些金属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理学中利用这类金属的特性可以制成金属电阻温度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很高的温度,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15mA(不计其电阻),电源的电压恒为3V,R′为滑动变阻器,金属电阻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探头,在t≥0℃时其阻值R t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为 R t=100+0.5t(单位为Ω). (1)若要把R t放入温度为0℃处进行测量,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量程,既电流为15mA,则这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2)保持(1)中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当被测温度为600℃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大? (3)若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盘换为对应的温度刻度盘,则温度刻度的特点是什么? 2、小红学了电学知识后画出了家里的电吹风的电路图(甲图),她认识只闭合开关S1时,电吹风吹冷风,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芬同学看了她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只闭合S2,会出现电热丝R工作时

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造成损坏,小芬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工作时,电动机就一定在工作,从而使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乙图为电吹风机的铭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芬应该把那个开关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为什么? (2)电吹风正常工作且吹热风时,流过电热丝的电流多大? (3)电热丝R的阻值多大(电热丝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计)? 3、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一项技术,使一种名贵的花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生长,决定搭建一个微型温室,温室内需要安装一个电发热体.根据设计,该发热体用36V电压供电,发热功率为 200W(设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1)电发热体不采用220V电压而用36V电压供电的考虑是什么? (2)采用36V电压供电,电发热体需要自制,现决定用镍铬合金丝绕制,则绕制成的电发热体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为多大?

工厂供电试题及答案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8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低压线路的接线方式主要有 树干式 、 放射式 、 环型 。 2、 单相 短路形式的几率最大, 三相 短路形式的危害最为严重。 3、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参数 电压 和 频率 ,一般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 频率为 50HZ 。 4、安全电流我国规定为 30mA ,但是触电时间应按不超过 1S , 安全特低电压不超过 50V 。 5、短路计算采用 欧姆制 和 标么制 两种方法。 6联结。 7、按规定裸导线A 、B 、C 三相涂漆的颜色分别对应于 黄 、 绿 、 红 。 8、工厂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为 连续工作制 、 短时工作制 、 断续周期工作制 。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我国目前所规定的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是( B )。 A. ±5% B. ±7% C. +5%~+10% D. ±10%。 2、电气设备的接地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 B )。 A. 工频接地 B. 重复接地 C. 小电流接地 D. 冲击接地 3、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 B )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 导体的依据。 A.20min B.30min C.60min D.90min 4、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悬殊时,宜采用( C ),一般用于干线、 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A.二项式法 B.单位面积功率法 C.需要系数法 D.变值需要系数法 5、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 D ) 。 A .先分母线隔离开关,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B .先分线路隔离开关,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 C .先分断路器,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线路隔离开关 D .先分断路器,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母线隔离开关 6、下列设备中仅能开断正常负荷电流的是( A )。 A.负荷开关 B.隔离开关 C.熔断器 D.断路器 7、在不接地电网中,当一相接地发生故障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将( C )。 A.为0伏 B.比原来的电压低 C.升高到线电压 D.电压保持不变。 8、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B )1。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9、工厂供电系统对第一类负荷供电的要求是( B )。 A. 要有两个电源供电 B. 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C. 一个独立电源供电 D. 都不对 10、一般三相负荷基本平衡的低压线路中的中性线截面不少于相线的( B )。 A.100% B.50% C.75% D. 25%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 题,每小题10分,共 40分) 1、一般动力系统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再校验其他条件?照明线路宜先按什么条件选择再校验其他条件?为什么 答:一般动力系统宜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再校验其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照明线路宜先按允许电压条件选择再校验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因为其对电压水平要求很高 2、什么是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什么是年最大负荷和年平均负荷?什么是负荷系数? 答: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负荷Pmax(或P 30)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年度最大负荷max P :全年中负荷最大工作班内消耗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又 叫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年平均负荷Pav 就是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t 内平均消耗的功率,也就是电力负荷在 该时间t 内消耗的电能Wt 除以时间t 的值。 负荷系数又叫负荷率,它是用电负荷的平均负荷Pv 与其最大负荷Pmax 的比值。 3、电压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为什么不能短路?互感器二次侧有一端为什么必须接地? 答: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都是在并联状态下工作的,当发生短路时,回路电阻和剩余 阻抗均很小,使短路电流可达额定电流的几十倍,此电流将产生很高的共振过电压,所以

小学计算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和思路

小学计算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和思路 一、巧算与变通 【例1】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长子的年龄比父亲的1/2少7岁,次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少3岁,三子年龄的6倍比父亲多6岁,幼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21。则父亲今年的年龄是( )。 A.36 B.42 C.48 D.84 【思路分析】由题干中两个分数可得,父亲的年龄既是2又是21的倍数,排除A、C,再由题干中“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可知,父亲的年龄不可能为84,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例2】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A.17 B.16 C.15 D.14 【思路分析】这个四位数可以被3整除,则四个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只有C符合。 【例3】今天星期六,再过2020天是星期几? 【思路分析】这是余数问题的经典应用。星期数变化有一个规律,一个星期七天,每过七天星期数不变,2020÷7=288……4,表示2020包含288个整的星期,对星期数没有影响,余数为4,星期六往后推4天,则再过2020天是星期三。 二、数学常识秒杀 【例1】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为14,假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20 B.22.5 C.24 D.24.5 【思路分析】直角三角形具有特殊性质,可运用勾股定理,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运用这个数学常识即可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6,8,10。经验证满足题干条件,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所以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为C。

【例2】某草莓种植基地利用恒温库储存草莓准备反季节销售。据测算,每储存1斤草莓可增加收入2.5元。小王去年收获草莓5吨,当时市场价为每斤3元,如果都利用恒温库储存,小王的草莓收入可以达到( )。 A.27500元 B.32500元 C.45000元 D.55000元 【思路分析】此题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快速解题。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所以1吨=2000斤,计算5.5×5×2000=55000元。如果没有此类常识,很多考生就会误选为A 选项,正确选项为D 。 三、速解时钟问题 【例1】小红上午8点多钟开始做作业时,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合在一起。10点多钟做完时,时针与分针正好又重合在一起。小红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思路分析】从开始做作业到完成作业,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圈即720度,所以t =5.5720=1110130 。 【例2】9点过几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分别在“9”的两边? 【思路分析】从9点整到时针和分针与“9”等距离的状态,路程和为270度,所以t = 5.06270 =5.6270=13540=13 741。 小结:不管是时钟的追及问题还是相遇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如果知道路程差,我们就找对应速度差求解,若能知道路程和,我们就找速度和来解题。 四、必看蒙题技巧 【例1】(1+1)+(2-1)+(3+1)+(4-1)+…+(50-1)的值是( )。 A.1200 B.1250 C.1275 D.1280 【思路分析】常规方法:题干2+1+4+3+…+49=1+2+3+4+…+50=1275。 蒙题方法:题干中有25个奇数、25个偶数,所以加起来的和一定是奇数,四个选项中只有C 为奇数,所以选择C 。

用电监察(检查)员-技师-计算题

1.(计算题,基础知识,中等) 如图D-5所示:E=6V,R1=8Ω,R2=4Ω,R3=6Ω,C=1F。求R1、R2、R3两端的电压。 图D-5 答案:解:电容器C阻隔直流,R3上无电流流过,I R1=0,则 U R1=I R1R3=0×3=0(V) U R2=2.4(V) U R3=3.6(V) 答:R1两端的电压为0,即U R1=0V,U R2=2.4V,U R3=3.6V。 2.(计算题,基础知识,易) 有一三相对称负荷,接在电压为380V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每相负荷的电阻R=16Ω,感抗X L=12Ω。试计算当负荷接成星形和三角形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各是多少? 答案: 解:负荷接成星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即相电压为 =220(V) 负荷阻抗为 Z==20(Ω) 所以每相电流(或线电流)为

=11(A) 负荷接成三角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 U△ph=U△p-p=380V 流过每相负荷的相电流为 I△ph==19(A) 流过每相的线电流为 I△p-p=I△ph=32.9(A) 3.(计算题,专业知识,易) 两支等高避雷针,其高度为25m,两针相距20m,计算在两针中间位置、高度为7m 的平面上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是多少米? 答案:解:已知两支针高均为h=25m,两支针距离D=20m,被保护设备高度h x=7m 当h≤30m时,取P=1,则两针保护范围上边缘的最低高度为 h0=h-=25-≈25-3=22(m) 所以两针中间7m高度平面上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为 b x=1.5(h0-h x)=1.5(22-7)=22.5(m) 答:最小宽度是22.5m。 4.(计算题,专业知识,较易) 有两台100kVA变压器并列运行,第一台变压器的短路电压为4%,第二台变压器的短路电压为5%。求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负载分配的情况?

工厂供电_第四版 课后习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 1-1 试确定图1-23所示供电系统中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 解:T1:6.3/121kv ;WL1:110KV ;WL 2:35KV 。 1-2试确定图1-24所示供电系统中各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解:G :10.5kV ;T1:10.5/38.5kV ;T2:35/6.6kV ;T3:10/0.4kV 。 第二章 习题 2-2 某机修车间,拥有冷加工机床52台,共200kw ;行车一台,共5.1kw(ε=15%);通风机4台,共5kw ;点焊机3台,共10.5kw(ε=65%)。车间采用220/380v 三相四线制(TN-C )配电。试确定该车间计算负荷P 30、Q 30、S 30和I 30。 解:① 对于冷加工机床,P e =200kW ,K d =0.2,cos φ=0.5,tan φ=1.73 P 30(1)=K d P e =0.2×200kW=40kW Q 30(1)=P 30tan φ=40×1.73kvar=69.2kvar ②对于行车组,P e =P N 25 εεN =5.1% 25% 15=3.95Kw,K d =0.15, cos φ=0.5, tan φ=1.73 P 30(2)= K d P e =0.15×3.95kW=0.59 kW Q 30(2)= P 30tan φ=0.59×1.73=1.02kvar ③对于通风机组, P e = P N =5 kW, K d =0.8, cos φ=0.8, tan φ=0.75 P 30(3)= K d P e =0.8×5Kw=4kW Q 30(3)= P 30tan φ=4×0.75kvar=3kvar ④对于点焊机组, P e = P N 100 N εε=10.5×% 100% 65=8.47 kW ,K d =0.35, cos φ=0.6, tan φ=1.33 P 30(4)= K d P e =0.35×8.47 kW=2.96kW Q 30(4)= P 30tan φ=3.94 kvar=3.94 kvar 取需要系数 K ∑p =0.9,K ∑q =0.95 总的有功计算负荷为:P 30=(P 30(1)+P30(2)+P 30(3)+P 30(4))×K ∑p =(40+0.59+4+2.96)×0.9 =42.8(kW ) 总的无功计算负荷为:Q 30=(Q 30(1)+Q 30(2)+Q 30(3)+Q 30(4))×K ∑q =(69.2+1.02+3+3.94)×0.95 =77.3(kvar ) 视在计算负荷为:S 30=2 2 3030Q P + =2 23.778.42+ =84.9 视在电流为:I 30=S 30/3U N =84.9/(1.732×0.38)=129 2-3 有一380v 三相线路,供电给35台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总容量为85kW ,其中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有7.5kW ,4kW3台,3kW12台。试分别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确定其计算负荷P 30、Q 30、S30和I 30。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浓度差、溶解度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例1】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Cu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4溶液,不能轻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2 率地认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应,析出铜为25.6g),也不能认为22.8-22.4=0.4g 就是铜。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Cu x g,FeSO4 y g Fe+CuSO4 =FeSO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 y x 22.8-22.4=0.4 www.k@s@5@https://www.360docs.net/doc/ea9354826.html, 高考资源网 故析出铜3.2克 铁片质量增加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0.4g,为 500-0.4=499.6g。 【巩固练习】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mol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方法一设起始时N2气为a mol, H2为b mol,平衡时共消耗N2气为xmol N2+3H22NH3 起始(mol) a b ?0 变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a-x b-3x 2x 起始气体:a+bmol 平衡气体:(a-x)+( b-3x)+2x=(a+b-2x)mol

工厂供电-刘介才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工厂供电对工业生产有何重要作用?对工厂供电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电能应用的基础之上的,电能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等工业外),其重要性是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如果工厂供电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某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工厂,即使是极短时间的停电,也会引起重大设备损坏,或引起大量产品报废,甚至可能发生重大的人身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重大损失。 基本要求: 1、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即连续供电的要求。 3、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并尽可能地减少有色金属消耗量。 2、工厂供电系统包括哪些范围?变电所和配电所的任务有什么不同?什么情况下可采用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直配方式? 工厂供电系统是指从电源线路进厂起到高低压用电设备进线端止的电路系统,包括工厂内的变配电所和所有的高低压供电线路。

配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不改变电压;而变电所的任务是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 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直配方式,可以省去一级中间变压,简化了供电系统接线,节约投资和有色金属,降低了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提高了供电质量。然而这要根据厂区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35kV架空线路深入负荷中心的“安全走廊”要求而定,否则不宜采用。 3、什么叫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建立大型电力系统有哪些好处? 电力系统:由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将一些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电网:电力系统中各级电压的电力线路及其联系的变电所,称为电力网或电网。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加上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及其热能系统和热能用户,就称为动力系统。 建立大型电力系统或联合电网,可以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减少燃料运输费用,减少电能消耗,降低发电成本,保证供电质量(即电压和频率合乎规范要求),并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4、我国规定的“工频”是多少?对其频率偏差有何要求? 工频:一般交流电力设备的额定频率为50HZ。 规定:频率偏差正负0.2Hz

用电监察员高级工鉴定计算题

1、某户内装一日光灯照明,电路如图,已知其端电压V=220V ,频率f=50HZ,日光灯的功率P=20W ,开灯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I=0.3A ,试求该路的等效电阻,以及电感L 、功率因数值?如果要将该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5,问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容器? R 解:P=I 2 R ,则 2223 .02022I P R 699222)3 .0220( 22 222 2R Z X X R Z L L 则 H X L L 23.2314699 303.03 .022020 cos S P 如果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85,需并联电容器 已知 303.0cos 1 36.721 85.0cos 2 799.312 F F tg tg tg tg V P C 3.3103.3)79.3136.72(220 5014.3220)(6 2 212 答:需要并联F 3.3的电容器,R 为222欧姆,L 为2.23H ,为0.303 2、某电源的开路电压Uoc=10V ,当外电阻R=5Ω时,电源的端电压U=5V ,求电源的内阻Rs 的值。 解:该电源可用电压为Us 的理想电压源与内阻Rs 的串联的模型来等效。 Us=Uoc=10V R Rs Us I 55Rs R Rs Us R RI U I

R R U s 答:电源的内阻R S 的值是5Ω 3、 已知某变压器铭牌参数为:S e :100kVA,U e :10±5%/0.4kV ,当该变压器运行档位为I 档时,试求该变压器高低压侧额定电流(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由于该变压器运行档位为I 档,所以该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为10.5kV 。 高压侧额定电流A U S I e e e 499.55 .1031003 低压侧额定电流A 35.144)4.0/5.10(499.5 答:高压侧额定电流为5.499A,低压侧额定电流为144.35A 。 4、 一客户电力变压器额定视在功率 S e =200kVA ,空载损耗 P 0=0.4,额定电流时的短路损耗 P k =2.2kW ,测得该变压器输出有功功率 P 2=140kW 时,二次侧功率因数cos Φ2=0.8,求变压器此时的负载率β和工作效率η。 解:因 %100cos 22 e S P 98.5% 100%8)(140/142.0 1.1422.2)875.0(4.0140P 100% )/P (P % 5.87 % 100)8.0200(140%100)cos (220211222 所以kW P P P S P K e 答:此时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分别是87.5%和98.5%. 5、有一R 和L 的串联电路下图,已知tV U V U sin 230,501 ,试用相量图求出电感线圈上电压降2 U 。 1 U 2 1 解:

常见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肖素娟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计算题,其主要功能是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一般情形下计算题的题目较长,所含信息较多,不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有不少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愿意动手做题。其实化学计算题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以下就高一化学常见计算题的解题方法的小结,包括了关系式法、差值法、分析讨论法、平均值法、公式法。 1.关系式法 所谓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概念、物质组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利用关系式的解题,可使运算过程大为简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所谓“守恒”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运用守恒法解题可避免在纷纭复杂得解题背景中寻找关系式,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例1、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g该样品投入25mL2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KOH+HCl=KCl+H2O K2CO3+2HCl=2KCl+H2O+CO2↑ 若根据反应通过所给出的量计算非常繁琐。 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0.025L×2mol/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 例2将纯铁丝5.21g溶于过量稀盐酸中,在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去氧化溶液中Fe2+,待反应后剩余的Fe2+离子尚需12mL0.3mol/L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则KNO3被还原后的产物为 ( ) A、N2 B、NO C、NO2 D、NH4NO3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相等,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 设n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 (5.21g÷56g/moL)×(3-2)=0.012L×0.3mol/L×(7-2)+(2.53g÷101g/mol)×(5-n) 解得 n=3 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答案为(B) 2.差值法 差值法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 差值法解题方法:此法将“差值”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按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或解题完全一样。 例1、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1)未分解的NaH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

电力行业技能鉴定题库(用电监察(检查)技师)

《用电监察(检查)员(第二版)》技师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32题) 1. 应用右手定则时,拇指所指的是()。 (A)导线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 (B)磁力线切割导线的方向; (C)导线受力后的运动方向; (D)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答案:A 2. 在并联的交流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的()。 (A)代数和; (B)相量和; (C)总和; (D)方根和。 答案:B 3. 设U m是交流电压最大值,I m是交流电流最大值,则视在功率S等于()。 (A)2U m I m; (B)U m I m; (C)0.5U m I m; (D)U m I m。 答案:C 4.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是用()。 (A)左手定则; (B)右手定则; (C)楞次定律; (D)安培定则。 答案:D 5. 三相变压器铭牌上所标的容量是指额定三相的()。 (A)有功功率; (B)视在功率; (C)瞬时功率; (D)无功功率。 答案:B 6. 几个试品并联在一起进行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应按各试品试验电压的()选择。 (A)平均值; (B)最大值; (C)有效值; (D)最小值。 答案:D 7.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 (A)防止感应雷击电力设备; (B)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 (C)防止感应雷击电力线路; (D)防止感应雷击电力设备和防止直接雷击电力设备。 答案:B 8. 对于单侧电源的双绕组变压器,常采用带制动线圈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其制动线圈应装在()。 (A)电源侧; (B)负荷侧; (C)电源侧或负荷侧; (D)保护需要处。 答案:B 9. 计算线损的电流为()。 (A)有功电流; (B)无功电流; (C)瞬时电流; (D)视在电流。 答案:D 10. 采用直流操作电源()。 (A)只能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B)只能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C)只能用于直流指示; (D)可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可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 答案:D 11. 过流保护加装复合电压闭锁可以()。 (A)扩大保护范围; (B)增加保护可靠性; (C)提高保护灵敏度; (D)扩大保护范围,增加保护可靠性。 答案:C 12. 电磁式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大修后,其跳、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A)1000Ω; (B)1MΩ; (C)2MΩ; (D)5MΩ。 答案:B 13. 断路器液压操动机构的贮压装置充氮气后()。 (A)必须水平放置; (B)必须直立放置; (C)必须保持15°倾斜角度放置; (D)可以任意放置。 答案:B 14. 将有效长度为50cm的导线与磁场成30°角放入一磁感应强度为0.5Wb/m2的均匀磁场中,若导线中的电流为20A,则电磁力为()。 (A)1.5N; (B)2.5N; (C)5N; (D)7.5N。 答案:B 15. 理想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匝数为1500,二次绕组匝数为300。当在其二次侧接入200Ω的纯电阻作负载时,反射到一次侧的阻抗是()Ω。 (A)5000; (B)1000; (C)600; (D)3000。 答案:A 16. R、X和|Z |是阻抗三角形的三个边,所以,在RLC串联电路中有功功率因数等于()。

工厂供电刘介才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1-1 试确定图1-23所示供电系统中变压器T1和线路WL1、WL2的额定电压。 图1-23 习题1-1的供电系统 解:如果变压器的二次侧接高压线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10%,一次侧与发电 机(或电力线路)相联,则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于是: 因为2220/38.5T N U =kV 所以121220WL T N U U ==kV; ()22238.5 35110% 1.1 T N WL U U = ==+ kV 同理:1110.5T N GN U U ==kV;()121110% 1.1220242T N WL U U =+=?= kV , 110.5/242T N U = kV 。 1-2 试确定图1-24所示供电系统中发电机和各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6KV 电网 电网 图1-24 习题1-2的供电系统 解:如果变压器的二次侧接低压线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5%,二次侧接高压线 路,则其二次侧电压高于线路电压10%;一次侧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相联,则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5%。则有: 发电机额定电压:()15%1010.5GN U =+?= kV ; 变压器T 1的额定电压:1110.5T N GN U U ==kV ;()12110%3538.5T N U =+?=kV ; 110.5/38.5T N U =kV ; 变压器T 2的额定电压:2135T N U =kV ;()2215%6 6.3T N U =+?=kV ; 235/6.3T N U =kV ; 变压器T 3的额定电压:3110T N U =kV ;()3215%3800.4T N U V =+?=kV ; 310/0.4T N U =kV ;

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力学专题.力学综合计算题

专题2.7 力学综合计算题 一、解决力学体系内综合计算题需要用到的公式 1.根t s v = 可求路程vt s =和时间v s t = 2.重力的计算公式:G =m g ,(式中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N /k g ,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 =10N /k g );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4.压强公式S F p = , 导出公式 pS F =和P F S = 5.液体压强计算:gh p ρ=,(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 ;g=9.8 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 6.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排液排浮gV G F ρ== 8.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 浮= G- F 拉 (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拉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排浮gV G F ρ== (4)平衡法:F 浮=G 物 (适合漂浮、悬浮) 9.杠杆平衡的条件:F 1L 1=F 2L 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0.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 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G /n 11.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s) 的乘积。 功的公式:W =F s ;单位:W →焦(J);F →牛顿(N);s →米(m)。(1焦=1牛·米). 12.功率(P):单位时间(t )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知识回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