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理学先驱、大教育家胡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理学先驱、大教育家胡瑗
来源:如皋之子网
出如皋城南行5公里,有村庄名胡家庄,这里在中国历史上曾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北宋理学先驱、大教育家胡瑗。
他是我国继孔子之后为中国教育史增添光辉的名贤,曾被明朝皇帝封为“先儒胡子”,其教育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胡瑗的出生及其潜心苦读精神
胡瑗,字翼之,因祖居陕西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端明殿学士蔡襄所撰《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①云:“胡氏世居长安,询为唐兵部尚书。
其孙韬因乱留蜀,为伪蜀陵州刺史,蜀平归京师终卫尉卿,于君为曾祖。
(韬)生泰州司冠参军,讳修己,卒葬海陵(时如皋属泰州海陵)。
司寇生宁海节度推官讳讷,赠太子中允,博学善属文”。
胡瑗即是他父亲胡讷任宁海节度推官时,于宋淳化四年(993)农历四月初八,出生于如皋城南胡家庄的。
欧阳修所撰《胡安定墓表》:“先生讳瑗,字翼之,姓胡氏。
其上世为京兆(即陕西安定堡)人,后为泰州如皋人”。
胡瑗的家庭虽然世代为官,但都为官清正,其父任宁海节度推官时,“审鞠刑狱,公正廉明,至贫无以自给”。
胡瑗“幼承庭训,故常能刻苦自励”。
他7岁就能作文,13岁就能读通儒家的经典——五经,被乡人誉为“必成大器”的奇才。
胡瑗20岁时,怀抱雄图大计,北上名岳泰山,与晋州孙复、兖州石介在泰山南麓栖贞观,同窗攻读。
他们在幽静的深山里,潜心钻研儒家经典,攻苦食淡,有时终夜不寝。
胡瑗更是“十年不归,每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涧不阅,深恐分心”。
至今泰山南麓胡瑗的“投书涧”仍在,并立有石碑,上书:“胡安定公投书处?明万历六年二月泰山立”。
白衣而为天下师的光辉人生
胡瑗在泰山苦读10年出山时,已是博通古今,满腹经纶。
但他没有去应科举,他发觉隋唐以来,“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这就造成“经世之学萎缩,粉饰虚张,暗移国本”。
他乃首创“明体达用”教育宗旨,回家乡往来吴中(今江苏大江南北)执教,一时名声大噪,士人倾慕,学子景仰。
宋景祐元年(1034),已届中年的胡瑗,在苏州讲授儒典,得到苏州知事范仲淹的赏识和敬重,向朝廷奏准设立苏州郡学,聘胡瑗为首席教授,并把他的儿子纯佑、纯仁也送来拜胡瑗为师。
胡瑗以“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为宗旨,“倡明教化,奖掖英才”。
苏州郡学由是名扬海内,被各地郡学奉为楷模。
景祐三年,宋仁宗“诏天下深达钟律者更定雅乐”,范仲淹推荐胡瑗入京。
胡瑗以平民身份,受宋仁宗召对崇政殿,特授秘书省校书郎。
其时钟律已失传多年,胡瑗写成《景祐乐府奏议》,并亲自制造了一套钟磬。
康定元年(1040),西夏侵犯北宋边界,范仲淹受命经略陕西,推荐胡瑗为陕西丹州军事推官。
史载:“先生在丹州,实与帅府事”。
实际是参与范仲淹帅府的事。
他建议“更陈法,治兵器,开废地为营田,募士人为兵,给钱供自市劲马,渐以代东兵任战者”。
为保卫边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从“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写成《武学规矩》一书,建议国家大兴武学,训练士兵,强调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充分体现了他的报国之心。
同年调任山东密州观察推官。
次年,因父亲去世,辞官回如皋奔丧。
庆历二年(1042),胡瑗已50岁,他接受范仲淹同年好友腾宗谅的聘请,去浙江任湖州州学教授。
这时已进入中期的宋王朝,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朝野上下又不注重经术实学,朝廷仅凭文章取士。
青年学子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一心琢磨浮华辞藻,鄙薄儒家的仁义礼乐,世风日下,胡瑗忧心如焚,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
主张用“明体达用”之学传授学生,以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
并创立“分斋教学”法。
黄宗羲所纂《宋元学案》,首篇就列的《胡瑗学案》,写道:“其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立经义、治事二斋。
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有器局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
治事者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
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冠,堰水以利田,算律以明数是也。
且文武兼资、通才与专才兼顾。
”他的这种教学主张与方法,得到当时有识之士的拥护,远道来学者常有数百人。
”
这时在朝廷任副宰相、与胡瑗有同样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主张改革时弊,励精图治。
提出:“夫善治国者莫善育才,育才之方莫善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
”宋仁宗又同时得到胡瑗在湖州办学成功的奏章,于是于庆历四年下诏各州县兴学,在京城设太学。
同时派官员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著为令”。
史称“庆历兴学”。
皇祐四年(1052),胡瑗奉调京城官拜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并主持太学。
这时的胡瑗已饮誉天下,各地学子冠盖云集,联袂而至,多至太学容不下,朝廷只得扩充附近的军营作学舍。
胡瑗将这些学子“依类分别群居进行讲习”,为国家培养出许多栋梁之才,如长于《春秋》的孙觉、精研《周易》的倪天隐、理学大师程颐、词赋大家王观、治水专家刘彝等。
欧阳修所撰《胡先生墓表》称:“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子弟十常居四五”。
嘉祐元年(1056)十二月,胡瑗64岁,晋升为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成为皇太子的老师,并继续掌管太学。
嘉祐四年冬,因病不能朝,以太常博士致仕南归。
史籍记载,胡瑗告老还乡时,朝廷官员和太学学生送出京城东门,有的直送到百里之外,“弟子袒帐,百里不绝”。
同年夏,一代宗师胡瑗病殁于杭州其长子志康任所,终年67岁。
谥文昭。
胡瑗一生著作颇丰,现存的经学著作有门人编录的《春秋口义》5卷,《周易口义》12卷,《洪范口义》2卷,《论语说》8卷,《春秋说》9卷,《学政条约》1卷;音乐理论著作有《皇祐新乐图记》3卷。
散佚的经学著作有《尚书全解》28卷,《春秋要义》30卷,《中庸义》1卷,《资圣集》15卷,《吉凶书仪》2卷;音乐理论著作有《景祐乐府奏议》、《皇祐乐府奏议》各1卷;武学著作有《武学规矩》1卷。
历史评价及其影响
胡瑗一生的人格风范,成就业绩,不仅受到北宋王朝的充分肯定和北宋学子、学者的倾心敬仰,而且受到后世历代人们的钦佩。
宋神宗《御题胡安定先生》赞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
先生之教,行苏湖之中。
师运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诸峰。
法严而信,如四时迭运于无穷,辟居太学,动四方欣慕不远千里而翕从。
召入天章,辅先帝日侍启沃万言而纳忠。
经义治事,从适士用。
议礼定乐,以迪联躬。
敦尚本实,还隆古之淳风。
倡明正道,开来学之颛蒙。
载瞻载仰,谁不思公?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
宋代的许多名贤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蔡襄、米芾、司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为之作像赞,或为之写墓志、墓表,称颂他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
王安石《书赠胡翼之》更曰:“孔孟去世远矣,信其圣且贤者,质诸书焉耳。
翼之先生与予并时,非若之远也。
”把胡瑗与孔孟置于同等的地位。
至明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诏,尊胡瑗为“先儒胡子”,“从祀孔庙”,至今山东曲阜孔庙内,“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与韩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与孙复、石介在历史上还有“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先生”之称。
理学又名宋学,是宋代儒家的哲学思想。
汉儒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宋儒则多以阐释义理,故名理学。
胡瑗坚持朴素的唯物论,反对唯心论,认为“命者禀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开宋儒性命之学的先声。
以传统的儒学伦理为核心,大胆质疑,自立新解,开宋代义理易学之宗。
全面阐述性、命、天、人、政、教的内在关系,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性命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人全望祖撰的《宋元学案》称:“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为然。
”文中所指“安定泰山”,因宋初胡瑗讲学于南方称南派,孙复、石介讲学于北方称北派,亦称泰山派。
“程、朱二先生”,是指程颐、朱熹。
其中程颐是胡瑗的学生,朱熹是程颐的学生。
现代编的《辞海》所载“理学”条目,虽承认胡瑗、孙复、石介有“宋初三先生”、“理学三学生”之称,但又说:“其实理学的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颢、颐),至朱熹始集其成。
”而把胡瑗、孙复、石介完全置于理学之外。
胡瑗在如皋的后裔传至今已35世,其大门楹联历代相传都是写的“乡贤世泽,理学家声”,或“苏湖世泽,理学家声”。
笔者曾在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有幸看到1933年编写的《江苏省志稿》和
1937年出版的《江苏乡土志》,都记载:“胡瑗,理学先驱,为二程所宗,朱熹总其成。
”这应该是最符合历史的定位。
胡瑗“白衣而为天下师”,已距离我们1000余年,但其影响依然极其深远。
他所创造的“分斋教学”法,早于欧美大学分科800余年,不但为中国教育史增添了光彩,且对我们今天大学分科仍有借鉴作用。
特别他提出的“文武兼资”、“通才与专才兼顾”、“一人专治一事又兼摄一事”,与我们现代科学教育承认主修一门,并可兼修一门至二门,毫无二致,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经过多年总结经验而对胡瑗“分斋教学”缺失的补正。
同样他们倡导的“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以“倡明正学”为指针,以“明体达用”为宗旨,以“敦尚行实”为学风等等,都对我们今天教育有借鉴作用。
现在不仅国内学者在研究他,欧美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学者也在研究他。
作为一代宗师的故里如皋,其流传下来的影响和遗迹,可谓是遍布城乡。
胡瑗在如皋的故居有两处:一在城内西南隅严家湾,一在城南5公里胡家庄。
在城内的故居曾于明嘉靖十九年(1538),巡按御史杨瞻驻节如皋,率知县黎尧勋,于严家湾立碑志之。
清道光十七年(1837),知县范仕义重修,并亲笔题写:“宋安定胡文昭公故里”。
在城内还建有胡公祠、安定书院(现名安定小学)、安定桥、安定巷。
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将严家湾南原体育场改建为安定广场,广场中央竖有胡安定先生坐像。
同时将安定小学西侧向南直至安定广场的步行街,命名为安定街。
在城南胡家庄,为胡瑗原住地和衣冠冢所在地。
原住宅在庄上,胡瑗逝世于杭州,葬于湖州,三子志正携其衣冠归葬于胡家庄西首,俗称“安定坟”。
1999年4月16日,为纪念胡瑗逝世940周年,由市“胡安定研究会”会同胡安定33世孙胡国礼等重新修建“胡安定墓园”,并正式举行落成典礼。
对故乡的学校教育影响更大,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历任如皋县民政长、江苏省议长的沙元炳,在如皋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公立如皋师范学堂(今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其校歌就是:
“恬恬泮水,巍峨学宫,我校位其东。
‘经义’‘治事’,安定遗风。
‘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思潮涌,两端执乎中,
奠定家邦,化育童家,责任在吾躬。
”
作为以胡瑗名字命名的乾隆时建的安定书院,清末改为安定学堂,现名安定小学,办学已200余年。
他们始终秉承胡瑗教育思想,坚持古为今用,弘扬“明体达用”,推进素质教育,赢得社会信誉。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胡瑗教育思想研究活动,教学质量步步攀繁升,被省定为省实验小学。
学校规模现已扩至44个教学班,拥有2730余名学生。
最近,全校开展“追寻胡瑗足迹,探求课改新路”活动,其所定的“胡瑗商讨教学法”课题,被列入省教委重要课题,并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出版社列入《中国名校办学模式丛书》出版计划,现已
出版《新思考?新实践?新突破——“胡瑗商讨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果集》论文集、案例集、习作集共3本93万多字。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为之作序,并赋诗一首:
“胡瑗遗风渊源长,古邑如皋声名扬,
故里安定继先哲,桃李芬芳沁脾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