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的二智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论宗的"二智"理论
李勇
提要:
本文通过对嘉祥吉藏著述的考察,系统研究了长期为学术界所忽视的三论宗的" 二智" 理论,具体探讨了" 二智" 的种类、" 二智优劣" 、" 二智相即" 、" 二智即解脱"等内容。
李勇,1 9 6 9 年生,哲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社科院。
主题词:三论宗二智
一、" 二智" 的定义及种类
" 二智" 在三论宗佛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吉藏在《法华玄论》、《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都辟有专章,讨论" 二智" 问题1," 二智" 与" 二谛" 、" 二境" 一起构成三论宗佛学的总体框架,简称为" 境" 、"智"、" 教" ,由" 境" 发" 智",由"智" 说" 教" ,再由" 教" 悟"理" ,由"理" 发" 智"," 教" 转为" 境",是三论宗的基本佛学框架2,因此理解" 二智" 对理解三论宗佛学至为重要。
正如吉藏所说:" 然昔在江南著《法花(华)玄论》,已略明二智,但此义既为圣观心法身为父母,必须精究,故重论之,此义若通,则方等众经,不待言而自显。
"3
" 二智" 在吉藏的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比较常用的是" 权实二智" ," 波若、方便" ,也有时称为" 慧、方便"," 实慧、方便慧" ," 波若波罗蜜、沤和波罗蜜" ,其思想主要来源于《般若经》、《维摩诘所说经》、《法华经》、《大智度论》等大乘经论中的相关思想4,当然," 二智" 的关键不在于"二智"的名字问题,而在于" 二智" 的含义。
如果从三论宗佛学的最究竟处来说,"二智" 只是" 无分别中强分别说"," 无名相中强名相说" 的,在佛陀的境界中,连" 境" 、" 智"的分别都没有,如果有" 智" ,也只能是" 不二之智" ,在吉藏的著作中,常将" 不二之智" 称为" 不二正观" 、" 无得正观" 、" 波若" (此" 波若"不是指与" 方便" 相对的作为" 实智" 的" 波若" ,而是指权实尚未分化的"波若")," 智" 是对" 实相" (境)的证悟,也是佛说"二谛"(教)的目的,"智" 本来非权非实,但为了让众生接受,就必须"但于不二而二,为众生故开二智。
" 5但"开" " 二智" 的方法于各个经论中不同,"二智"的定义也就随之不同,在《法华玄论》中,吉藏最初对" 二智" 的定义做了区分,首先他对大乘佛经中的四种" 二智" 的定义做了区分,列表如下:6
实智权智
波若教照空鉴有
净名教内静鉴外动用
法华经照一实照三
涅槃经照常住鉴无常
其次,吉藏又按划分的标准分为7种" 二智" :7
实智权智
空观空知空亦复空
有身不疾身疾
有观身苦无我处生死化物
空有观空鉴有
空有照空有二境审实不虚观空不证,涉有无著
福慧慧福
自化自行化他
最后,吉藏又就"三种二谛辨二智义" 为3 重:8
实智( 真)权智( 俗)
第一重照空照有
第二重照非空非有照空有
第三重照非二非不二照二不二
在《大乘玄论》、《净名玄论》中吉藏又进一步做了补充,首先将佛经中的" 四种二智"扩大为"五种二智" ,增加了小乘的"三藏教二智" 9:
实智权智
三藏教鉴四谛之理照事中之法
大品教照真空鉴俗有
净名经应病授药知病识药
法华照一乘鉴三乘
涅涅槃照常住鉴无常
其次,吉藏又总体上将" 二智" 分为1 0 对:10
实智权智
1 直照空有行空不证,涉有不著
2 照空涉有
3 内静鉴外反动
4 波若( 此指空解)五度
5 照空知空亦空即能不证空
6 知苦无常不取灭
7 直知身病非故非新不厌离
8 不疾之身现疾之身
9 照非有非空不二照空有
10 照非二非不二照二与不二
三论宗对" 二智" 的定义种类繁多,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将其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从观照方面说," 波若照诸法实相(空),方便能照实相诸法(有)"11,这是三论宗" 二智" 的最主要用法,其他如"照非有非空不二为实,照空有为权" ," 照非二非不二为实,照二与不二为权" ," 照一乘为实,照二乘为权" ," 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 ,"鉴四谛之理为实,照常中之法为权",都可以归到此类,这说明在三论宗的修行(主要指观法)中," 照空" 与"鉴有"同等重要,因为按三论宗的立场,如果只知观空,不知鉴有,那么很容易造成" 实有空" 的倾向,以为离开" 有" 而别有一" 实体空" 存在,因此只有能观照到" 空有不二" ," 虽毕竟空而宛然有,虽宛然有而毕竟空" 才可以做到真正地" 照空" ,真正地观照" 中
道实相"。
第二大类,是从自行、化他的角度而言的,在三论宗看来,不论" 照空" 还是"鉴有" 都是" 自觉" 、"自度" 的方面,尚没有用此智慧设施方便," 照空" 为实,而" 知空亦空,而不取证为权" ,就是要" 出毕竟空,严土化人" ,而不为一己的解脱为究竟,其他如:" 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 ," 照空有二境审实不虚为实,观空不证,涉有不著为权"," 照空为实,涉有为权" ," 知苦无常实,不取灭为权" 等其意义都如此,而" 观空" 本身就是" 自行" ,三论宗又称之为" 慧" ,"涉有"、"动用" 、"不证"等是"化他",三论宗称之为" 福" ,是从最后成佛积累福德资粮而说的。
当然第一类的" 照空为实,照有为权",与第二类"自行为实,化他为权" 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异常紧密的,如只有" 观照" "空有",才能" 观空不证,涉有化他" ,因此又必须将此两大类统一起来,才能全面把握" 二智" 的内容。
吉藏在《二谛义》中,论述由" 二谛" (教)产生"二智" 时,也是这样划分" 二智" 的:" 了世谛第一义谛,发生方便实智名自利,了第一义世谛,发生实方便智名他利,具了真俗二谛,是具生二智名共利也;二者,菩萨自了真俗二谛,发生权实二智名自利,菩萨如实而悟,今还如实而说,令众生亦了真俗二谛发生权实二智名为他利,自他皆了二谛,皆生二智名为共利也。
问:此两种二智何异?解云:初就真俗判二智,后就自他内外判二智,前真俗判二智者,了世谛第一义谛,名方便实智,了第一义谛世谛,名实方便智,了二谛判二智也;后就自他内外判者,内自悟二谛名实智,外为他说二谛名方便智。
" 12此中" 方便实智" 即是" 实智" ," 实方便" 即" 权智" ,"了世谛第一义谛" 即"照空" ,"了每一义谛世谛" 即"鉴有"," 内自悟二谛" 为" 自行" ,"外为他说二谛" 为" 化他" 。
吉藏认为尽管" 二智" 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也都有其经典依据,但不能说哪一种" 二智" 比其他" 二智" 更高级、更正确,更不能因为各经论对" 二智" 的说法不同,而认为佛经之间存在着优劣长短。
在《法华玄论》中,吉藏就指出:" 佛经有种种之说,随人随义用之不得定执,如须真天子波若经下卷明二慧有三十种异可寻之也。
" 13并针对有人认为《法华经》只有二种二智(照三乘为权,照一乘为实;照近为权,照寿量佛复倍上数为实)的说法,用大段篇幅论证《法华经》也具有四种二智(三一二智,空有二智,动静二智,常无常二智)14。
在《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又针对有人按" 五时" 判教的主张,将佛经中的"二智"也分为" 五时二智"(见上文)的理论,称" 寻一经之内,具有五义,不待始终,方备诸智" 15,具体论述了《般若经》、《净名经》、《涅? 经》、《法华经》都有"五种二智" 16,并认为各经只是" 因机设教" 不同,同具" 五种二智" ,但侧重点不同而已:" 问:一经之内具足诸智者,众经何别?答: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旁正不同,三藏一教,唯明理事权实,未辨余门二智,大品以空有为正,余义为旁;法花(华)三一为端,余智泛辨;涅? 以常无常为正,余悉兼明。
" 17这一结论与三论宗的判教思想密切相关18。
此外,在《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吉藏又论述了兴皇法朗的" 六重二智" 理论,
这一理论首先从"权" 智中分为" 方便" 与" 权"两种,这种划分来源于《般若经》与《净名经》对"权" 的不同定义:
《大品》多明实慧方便,《净名经》多辨权实二慧。
问:权与方便何异耶?
答:通即无别,皆是善巧之义。
别而言之,方便则长,权语则短,今总明三句:一照实相为实慧,鉴万法为权;二静鉴为实,外反动为权;三就动用,以不疾之身为实,托病方丈为权。
初照实相名为实慧,自余三门皆属方便故。
权义短者,但取外示反动名为权,故权是方便中之别用,所以言短。
问:权与方便既有短长,两实亦得尔不?
答:方便之实则长,权实则短,所以然者,方便既无所为,实慧照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权智但是有中反动,实智是有中之静鉴,故权实则短19。
三论宗认为" 权" 是"方便" 中的一种,因而" 权智" 本身分为" 方便" 与"权" 二种,与此相应" 实智" 中又开为"方便实" 与" 权实" ,"方便"中又开为"实方便" 与"权方便" ," 权"中又开为"实权"与" 方便权" ,就构成了所谓的" 六重二智" ,表解如下20:
方便实:对方便以辨于实,谓知实相慧故名为实
实
权实:1 ) 就菩萨而言,由" 权" 中更开"权实",即"权" 中之实。
2 ) 二乘之"实" ( 鉴空之理为实) 不是" 究竟实",相对于大乘,只能是" 权" ,所
以称" 权实"
实方便:即对照实相之智名为实方便。
方便
权方便:即对二乘之实,明二乘之方便,只能是" 权方便之方便"
实权:从实起权,故名实权(菩萨之权)
权
方便权:二乘之权只是" 虚权"
二、" 二智相即" 与" 二智优劣"
有关" 二智" 之间的关系,在吉藏的著述中有很多论述,如"二智一体" 、" 般若为体,方便为用" ," 般若、方便互有优劣" 等,其中以《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的" 二智开合" 最为代表,现综合起来,大致如下:
第一,开二慧(智)。
" 如前所明,照诸法实相故名波若,照实相诸法称为沤和,如来内照此二故有二慧,佛从此二生故有父母。
" 21之所以如此,是由于" 波若为沤和之体,沤和是波若之用,体鉴实相,用照诸法,故开此二门,即智无不圆,照无不尽,若同照实相,并鉴诸法,即二境不分,两慧相滥。
" 22般若为体,方便为用,是三论宗的一项基本原则,吉藏曾以" 金"与" 金上之巧" 来形容般若为体,方便为用," 波若与方便本体是一,而随义而异,譬如金为种种物,此明权实一体约义分二,金喻波若,波若为体,金上之巧,譬于方便,方便为用。
问:波若何故为体,方便何故为用?答:实相为本,波若照实相故,波若亦为本,诸法为末,方便照诸法故,方便为用。
问:何以知实相为本?答:论(《大智度论》)初卷云: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灭一切言语,过一切戏论,第一义悉檀即实相,论又云:除实相以外一切皆为魔,故实相为本,迷实相故有六道,悟实相即有三乘,故实相为迷悟之原,所以称本也。
" 23般若照实相,实相是迷悟之原,而所谓诸法实相即是" 空",由"照空"之后方能"鉴有",由"自行" 之后,才能" 化他" ,故般若为体,方便为用。
吉藏又具体论述了" 般若四力" 、" 方便三力" 以明其体用关系," 般若四力" 是指:" 一者照实相,二者无所著,三者断惑,四者能方便。
" 24
而所谓"方便三力" 指:" 一有照境之功,二有不证空力,三起行之用。
" 25如此可见," 方便" 无非是" 般若" 的进一步发挥,离开" 般若" ," 方便" 也就不存在了,正如金为体,金上巧(如刀)为用一样,所以三论宗佛学之中," 二智" 是有所偏重的,"般若" 较之" 方便" 更为重要一些。
第二,合二慧为般若。
" 明波若与沤和皆是波若,所以然者,波若为体,沤和为用,体即是波若之体,用是波若之用,故皆名波若。
"并举经论为证:" 如来说《大品》九十章开于二道,皆称《摩河波若经》,不以后为方便,故知二慧皆名波若;又如论(《大智度论》)云:以金为种种物,而即是金更无别体。
" 又认为在佛说"六度"之中,将"般若" 与" 方便" 合为" 般若" ,因为" 余五度但明五种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义属波若,知有义亦
属波若,故知二慧合明波若。
" 26合二智为般若,是从" 用"归" 体" 。
第三,合权实皆名权,即"摄体" 为" 用"。
" 照有功用即名为方便,照空之巧,亦是方便,二照同巧,即两皆方便。
" 并引《胜餯经》为证:"《胜餯经》云:一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说空说有,皆名方便,以悉是诸佛大善巧故。
"27" 般若" 之中并非没有" 方便" ,因为" 照" 本身就是" 方便" ,因此都可以称为" 方便" ,如此可见," 二智"划分在三论宗佛学之中并不是绝对的。
第四,非开非合。
这是从究竟之处而言,根本就没有" 二智" 之分,既然由" 不二之理" 发生" 不二正观",怎么会有" 二智" 呢?有" 二智" 就意味着分别、执著,就意味着还不是"正观" ,还未体证" 实相" 之境。
因此" 正观未曾有实,亦未曾是权,亦未曾开,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佛不能行,佛不能到,而今有开合权实者,皆是无名相中,为出处众生故,明开合不同耳。
" 28一但众生禀" 二谛教" ,发生"二智",同样如佛一样达到"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的地步,此"二智"也是" 无名相" 中强" 名相" 说的,如果要" 说",就必须有"二" ,就必须有分别,才由" 不二之观" 开为" 权实二智" ,当然" 开" 仍然是有标准的,不是随意的:" 通而言之,波若既照得名为慧,方便亦照亦得称慧,方便既巧,波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开辟,隐显互说,波若显其照名隐其巧解,方便显其巧称隐其照名,所以然者,波若从实相境立名,又当其体,故显照隐巧,方便从照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显巧没照,又慧名照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名慧。
" 29" 开避隐显"是三论宗区别" 二智" 的基本原则,由此原则,也可看出三论宗并不截然划分" 二智" 的界限,相反吉藏对这种"权实"二智绝然对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旧义波若不能照诸法,沤和不能照实相,虽复并观,智用恒别,即是格局圣心,对执二见。
"30只见" 二智" 的分别,不见" 二智一体" 与"开合",此" 二智" 便是" 二见" ,不能称为"智" 。
因此有时三论宗称" 般若"为" 沤和般若" ," 沤和" 为" 般若沤和",称" 实" 为" 方便实" ," 方便" 为"实方便" ,以显示" 二智" 之间的相即关系。
既然"二智"本身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因此,尽管" 般若为体,方便为用" ,但也并不能说"般若"永远优于" 方便" ,相反,在三论宗看来," 二智" 互有优劣,有时"方便"要胜些,当然从根本处来讲,三论宗还是认为" 般若" 高于" 方便" 的。
如以金巧为喻:" 金虽是体,未作巧物,则金为劣也,制金为巧,即巧胜于金" ,同样"六地虽得波若之体,未得妙用,故波若则劣,至七地时,波若妙用,故称为方便胜也。
" 31之所以有般若劣于六地,方便胜于七地,是由于:"有是俗谛,离有即易,故波若巧劣,空是真谛,免无即难,故方便即胜,又入实相观,不著于有,即勉凡夫地,即实相观而照诸法故不滞空,离二乘地,勉凡即易,故波若劣,超圣即难,故方便胜,所以有六七优劣义也。
" 32这是从修行的过程而言," 六地照空" ," 七地鉴有" ,此" 鉴有" 具有进一步的意义,因为如果不" 鉴有" ,很有可能于此时滞著于" 空" ,当然如果于" 六地" 滞于" 空" ,此" 空"便" 非空" ,因而必须达到" 空有" 不二,才是"毕竟空"义。
吉藏又于《净名玄论》、《大乘玄论》中开" 二智长短门"专门讨论" 二智" 的长短优劣:
" 总论众经,具有四句:一实智长,权智短,二权长,实短,三俱长,四俱短。
" 33此种长短优劣的差别,在于" 二智" 所处的不同语言环境之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类似这样的论述在三论宗佛学之中很为普遍34。
所谓实智长权智短,是以动静分二智," 静鉴空有为实故,实义即长,外反动为权,权但是有用,所以为短。
" 权智长实智短,是约鉴空为实,照有为权,分于二智,实智只是静鉴空义,所以是短,而权智照有,有动静两方面的意义,所以权智长;二智俱长,是就空有分二智,实智照动静皆空,权智照动静皆有,所以二智都长;二智俱短,只就有中分二智,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二智都只是有,所以俱短。
当然,吉藏这种划分也是一种随机的说法,并没涵盖所有"二智"的内容,有些说法也未免牵强,但从中可以看出三论宗对" 二智优劣" 的总的看法,吉藏也曾说过"此二慧,无有优劣" 35的话,因为在究极处,本没有" 二智" 的划分,谈何" 优劣" ,但在有划分的情况下,吉藏总体上比较重视" 般若" 。
吉藏也提到" 二智体" 的问题,在当时流行的看法是" 二智" 以心为体,吉藏反驳道:" 心为解惑体者,心与惑为一为异?若一断惑应则应断心,心若不断,惑亦不断,又若一而断惑留心,何不断心而留惑耶?若惑断心不断,则心与惑异,若异者惑便非心,心是识虑惑应非情,又惑若异心,惑自是惑,心应不惑,若尔自是智知,心终不知,知此求心境不可得,是则无心以何为二智体。
" 36此处吉藏采用了中观学派惯用的"双遣法" ,认为如果以为" 心" 是" 二智" 之体,"二智" 能断惑,那么" 心" 便能断惑," 心" 与"惑" 之间必然" 非一即异" ,但如果" 心" 与"惑" 是一,那么断惑的同时也就断心,心若断,不能称为" 智" 之体,事实上心不断,则" 心" 与" 惑"便是"异" ,如果是" 异" ," 心" 与" 惑"没有关联,怎能断惑。
因此吉藏认为" 心" 不能做为"二智"之体,"心与惑一异无有二智,诸佛菩萨了此心惑不见一异,既无一异则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权不实,如是五句皆不可得,但于不二而二,为众生故开于二智,故二智以不二为体也。
" 37," 不二为二智体" 是吉藏的主张,作为" 二智体" 的东西,不能是有分别的、有所得的,因此所谓"二智体" 就是指" 不二之理" ,由" 不二之理" ,生" 不二之智",再由" 不二之智" 强开" 二智" ,而其他如"心" 等概念都是有分别,有实体的,因而不能称为" 体" 。
三、" 二智即解脱"
" 二智" 之所以重要,在于" 二智" 能"说教悟理" ,观照诸法实相,这是从" 理教境智"这一框架来说的,如果从宗教修持上说," 二智" 就是解脱,因此,吉藏引用《净名经》的话:"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称" 二智为三世佛父母" ,没有" 二智" 便无" 三世诸佛" 。
那么" 二智" 是怎样实现" 解脱" 的?《净名玄论》卷四,吉藏曾自问自答:
问:解脱云何是二智?
答:二智无累,故称解脱,则此解脱,心行处断故,意不能思,言语又灭故,则口不能议,故知二智则解脱也38。
具体而言,首先" 二智" 能断" 有无" 二见,"有无是诸见之根,障中道本,诸见根者,如因有无成断常,因断常生六十二见,故有无是诸见之根,若有无病生则众病并生,有无若灭,诸患皆灭。
" 39"二智" 能断有无,"有无"又是诸见之根,因而" 二智" 是解脱:" 波若斥其有见,方便破其无见,即显中道,远离二边,故前明实慧后明方便慧。
" 40具体而言,凡夫被有见所缚,二乘被无见所困,都不能解脱,而" 二智" 破其" 有无" 二缚," 又凡夫住有,不能观空,二乘入空,不能观有,空有俱缚故无解脱,以无解脱,故非不思议,今(二智)双斥二见,明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虽有而常行空,虽空而常涉有,空有无碍,故名解脱也。
"41总之,三论宗的解脱是指对" 中道实相" 即"空" 的证悟,而要观照"空" 境,就必须生"不二之智" ,般若照空境,即是解脱的完成,此时的" 般若"即" 不二之智" ," 空境" 即" 不二之境" ,但是往往此时,有些人容易以为实有" 空" 境可证,实有" 般若" 之智可得,因此尚须" 不二之智" 开为权实二门,以" 般若" 破其有执,以" 方便" 破其" 无"执,如果有人再执着于" 非有" ," 非无" ,就需要于"二智"中再开" 二智" ,即三论宗所谓的" 六重二智" ,这样" 二智" 可以有无穷" 重" ,但三论宗重点还是论证一重二智。
其次,从断烦恼方面来讲," 二智" 能断烦恼因此能完成解脱。
断烦恼得解脱是小乘佛教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大乘佛教则从不断生死而得涅? 的角度,认为如果实有烦恼可断,实有解脱可得,还是执著,还是烦恼,这是中观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论宗继承了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这一原则,吉藏引用兴皇法朗的话说明此点:" 又我师兴皇和上,每登高坐,常作是言:行道之人,欲弃非道求于正道,则为道所缚;坐禅之者,息乱求静,为禅所缚;学问之徒,谓有智慧,为慧所缚;复去习无生观,欲破冼有所得心,则为无生所缚;并是就缚之中,欲舍缚耳,而实不知皆是系缚。
"42在法朗的三论宗立场上看来,所谓" 坐禅" 、" 求道" 、" 智慧" 、" 无生观" 等等当时流行的修行方法,都是"以缚舍缚" ,最终仍就要被" 禅"、" 道" 、" 慧"、" 观" 所系缚,不得解脱,那么这些不是解脱,是否另有真正的解脱存在呢?吉藏认为:这种提问本身就是没有能够领会法朗的意思,仍然是以为离烦恼另有解脱:" 观问者之心,则离上缚外,别欲求解,便谓缚解为二,经(《涅? 》)云:明与无明,愚者谓二,则名为缚,何犹解脱耶?. . . . . . 考详问意,终有所求,则终有所缚,何犹解脱耶?此之一训,足晓玄悟,如其未了,今略示教门,前云有烦恼而断之令无,故于烦恼上,起有无新缚,若能了烦恼本不有今不无,则故惑自消,新病不起,毕故不造新,名得解脱也,上云:舍烦恼不为烦恼所缚,欲求智慧为慧所缚,今若能愚智双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