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叶商品经济发展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 。晋帮 曾每年 春季 “ 挟 资裹粮 ” , 不畏艰 难 险阻, 千 里迢 迢, 过黄 河, 越长 江, 结伙赶赴 福建等省茶 区采购茶货, 主营武
元代茶 叶商 品经济 衰退
元 朝茶 叶商 品经济 衰退 , 官 府沿 袭宋制 , 实行茶 引法 , 商 买商卖 。朝廷 在 江西九 江设盐 铁茶 麴都转 运 司 , 下 设榷 茶 转运 司 , 福建路 茶税 归其管辖 , 推行 “ 茶 引法 ” , 长 引受茶 1 2 0 斤, 收钞 五钱 四分 二百八 毫。短引受 茶 9 O 斤, 收钞 四钱
清朝历经 2 6 8 年, 茶 叶商 品经 济不断发 展 , 出现 了多茶 类生产 , 对 外 贸易 繁 荣 , 国 内茶 市 繁荣 , 茶 叶商 品 经济 在 1 8~l 9 世纪 出现第三次兴盛 。 清前期 , 为减轻 农 民负担 , 开 辟荒 山种植 茶树 , 促 进茶
・
此后几年, 全 省闽南 、 闽北 、 闽西等茶 区就有越来越多 的 茶农 、 茶商 或企业在省 内外或 国外办茶庄 茶店, 独 资或与外 地合资建立基地 、 办茶业 企业 , 规模越办越大。 市场经 济 的发展 推动 了福建省 茶 叶沿 着产业 化 、 品牌 化、 标准 化 、 现代化 的 目标 不断前 进 , 促进 了福建茶 叶走 向
全国 , 走 向世界 !
3 5 ・
1 9 5 0 年。 福 建省 开始 实行 国家茶 叶统 购统 销政策, 也就
明朝茶 园所有制有二 种 : 一是寺 院集 体茶 园 , 二是个 体 私有茶园 。当时闽茶岁额 约 占全 国产量之一半 。 茶 叶商品交流从地 方市场走 向省 内外 和海外 。明初 实 行保 护 商业 的政 策 , 令 商 人与 茶农 自相交 易 , 利 于 商 品流 是 执行茶 叶商 品计划 经济, 从 茶 叶收购 、 调拨 、 加工到 销售, 统一 由国家经营, 成 为国家三类 计划物资 。这个体制一直保 留到 1 9 8 5 年 国家实行茶叶体制改革开放之前 。 1 9 8 0 年始 , 国家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 , 农村经济 体制开始 改革, 福 建与 广东两 省作 为改革 开放 的试 点省 份, 率 先走在
锢, 促进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在通商 法实施后 , 福建 腊茶仍行 禁榷 。宋 代榷茶 经济 法规 , 经历 三百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虽 经多次 变革 , 但 不 外为禁 榷法 、 通商法 、 茶 引法 三种 。这些虽 各有利 弊 , 但 推动 了生产和商 品经济 的发 展。每斤为 1 9 0 文, 而卖 出价每 斤达 3 6 1 文, 每斤差额为 1 7 1 文。
四、 明代茶 叶商品经济续升
明朝是 团茶走 向边茶 化 , 末 茶 已衰落 , 炒青 散茶成 为发 展主流 , 福建 出现了花茶 、 日晒茶 、 红茶 、 乌龙 茶 , 闽北 、 宁德 天山茶 区的芽茶是 主要 贡茶 。茶 叶商品经济 仍继续发展 上
升。
七 、当代 茶 叶 商 品经 济 转 换
闽东 ( 今 宁德市) 系我省 主要 出 口和内销茶 叶的最主要产 区, 闽东 三大名茶( 天 山绿茶 、 坦洋 : 夫、 白琳工夫) 产地, 亦 成为
三个茶叶 中心集散地 ” 。
在福建建 宁 、 古 田、 建安及 浙 、 苏、 豫、 赣、 湘、 鄂、 皖等茶 区, 建立 了 1 7 个榷茶提举 司。仁 宗皇庆二年 ( 1 3 1 3 ) , 朝廷增 设榷 茶批验所 和茶 由局 。检查过境茶 叶和茶 引。农村茶 区 经 济萧 条 , 茶 叶产量下 降 , 茶税 直线上 升 。茶引税 率 , 至延 祜五年 ( 1 3 1 8 ) 短 引高达 l 3 两, 增长 3 0 . 8 倍 。茶税税 额 同时 从1 2 0 0 锭上升到 2 5 0 0 0 0 锭, 增长 2 0 8 倍。 元朝从 中央到地方遍设榷 茶机构 , 茶 引层 层转发 , 茶商 向官府买 引 , 也按 引纳税 。元 朝是茶税特别 繁重 的朝代 , 又 是茶 马互市贸易停顿时期 , 茶叶经济走 向衰落 。
全国前面, 福建茶迈开 了改革步伐 , 打开了市场经济绿灯。 1 9 8 2 年名优天 山绿茶特种茶按市场 经济的随行就市销
通 。商税 率为三 十税 一 , 明后期改为 十分税一 。明 中叶 , 国 力 衰弱 , 茶禁 松 弛 , 私商 渐起 , 经 营茶 商 日增 , 出现 资本 萌
芽。
经济, 茶 叶 自由贸易 。这 叫贴 射法 。朝廷 又恢 复榷货 务和
山场 , 只是把 “ 贴射法” 改 为“ 交引法 ” 。
宋 仁宗嘉佑 四年 ( 1 0 5 9 )  ̄ -月 , 废 除宋初榷 茶制度 , 实行 通 商 法 。通商 法解 脱 了 国家 对茶 叶生 产 与流 通领 域 的禁
叶生产和流通 的迅速发展 。
清后 期 , 茶 叶商 品性 生产 和商 品性交换 已发 展到一 个
新 的历 史时期 。红 茶始 自武夷 山市 , 多销 往 国内外 。吴 觉 农先生 曾说 : “ 红茶始 自崇 安 ( 今: 武夷 山市 ) , 发 展到河 口( 江
西) , 再发展到景德镇 , 然后发展到祁门” 。
二分八厘 。
夷茶 、 红茶 、 砖 茶, 输 出到蒙古 、 俄罗 斯。 闽北 的崇安 、 建阳、 建瓯 等县 的茶 叶, 集 中在崇安 县 的赤 石街精 制加 工, 年 产数
十万箱, 是 山西茶 帮主要采 购区。 闽红 三大工 夫红茶, 经广州运 销西 欧, 很受欢 迎。 “ 清 朝,
民国茶叶商品经济变迁
民国期 间, 政局不 稳, 内忧外患, 给福建茶 叶商 品经济带 来变 数, 茶 叶生产上 下起伏, 茶叶 流通时好 时坏, 出 口贸易为 外 商操控, 茶商 茶农 甘苦不 定, 尤 其是上 世纪 三四十年 代 因 受抗 日战争 和国内战争的影响, 茶叶产销和物流走 向萧条 。
福建 白茶 商 品 白毫银 针, 五 口通 商后, 随着对 外贸 易 的 发展, 买办、 洋 行等各种 商业帮派纷纷 成立, 因福州 是全国三 大茶市之一 , 清代 中后期, 花茶 、 红茶 、 白茶 、 黑茶 的继起 , 与绿 茶、 乌龙茶并驾齐驱 , 多种名茶更如雨后春 笋, 百花 争艳 , 驰名 中外 。福建成 为中国东南茶叶一枝花, 成为中国茶叶商品经 济最繁盛 的著名茶 区。
明朝把茶 法视 为要政 , 产茶 州 、 县设茶 课 司 , 茶 叶课 税
依例 。官验茶引 , 付产茶 府 、 州、 县, 凡商人 买茶 , 具 数赴官 ,
纳钱 给引 , 方许 出境贷卖 。
往销 区 , 为后来全 省茶 叶从计 翅I 经济 走 向市 场经 济奠定 了
基础。
五、 清代茶 叶商 品经济
1 8 4 0 年鸦 片战争后, 清政 府采取 门户开放政 策, 福州 、 厦 门成为 “ 五 口通 商” 的两个 口岸, 福 州茉莉花茶 、 乌龙茶, 畅销 中外, 多地设立茶 厂 、 茶栈 、 茶店, 省 内外茶 叶商帮( 如晋帮 、 京 帮、 津 帮及 闽帮 等) 络绎不 绝到闽采购 、 加工 、 贩卖 闽茶, 输出
元代茶 叶商 品经济 衰退
元 朝茶 叶商 品经济 衰退 , 官 府沿 袭宋制 , 实行茶 引法 , 商 买商卖 。朝廷 在 江西九 江设盐 铁茶 麴都转 运 司 , 下 设榷 茶 转运 司 , 福建路 茶税 归其管辖 , 推行 “ 茶 引法 ” , 长 引受茶 1 2 0 斤, 收钞 五钱 四分 二百八 毫。短引受 茶 9 O 斤, 收钞 四钱
清朝历经 2 6 8 年, 茶 叶商 品经 济不断发 展 , 出现 了多茶 类生产 , 对 外 贸易 繁 荣 , 国 内茶 市 繁荣 , 茶 叶商 品 经济 在 1 8~l 9 世纪 出现第三次兴盛 。 清前期 , 为减轻 农 民负担 , 开 辟荒 山种植 茶树 , 促 进茶
・
此后几年, 全 省闽南 、 闽北 、 闽西等茶 区就有越来越多 的 茶农 、 茶商 或企业在省 内外或 国外办茶庄 茶店, 独 资或与外 地合资建立基地 、 办茶业 企业 , 规模越办越大。 市场经 济 的发展 推动 了福建省 茶 叶沿 着产业 化 、 品牌 化、 标准 化 、 现代化 的 目标 不断前 进 , 促进 了福建茶 叶走 向
全国 , 走 向世界 !
3 5 ・
1 9 5 0 年。 福 建省 开始 实行 国家茶 叶统 购统 销政策, 也就
明朝茶 园所有制有二 种 : 一是寺 院集 体茶 园 , 二是个 体 私有茶园 。当时闽茶岁额 约 占全 国产量之一半 。 茶 叶商品交流从地 方市场走 向省 内外 和海外 。明初 实 行保 护 商业 的政 策 , 令 商 人与 茶农 自相交 易 , 利 于 商 品流 是 执行茶 叶商 品计划 经济, 从 茶 叶收购 、 调拨 、 加工到 销售, 统一 由国家经营, 成 为国家三类 计划物资 。这个体制一直保 留到 1 9 8 5 年 国家实行茶叶体制改革开放之前 。 1 9 8 0 年始 , 国家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 , 农村经济 体制开始 改革, 福 建与 广东两 省作 为改革 开放 的试 点省 份, 率 先走在
锢, 促进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在通商 法实施后 , 福建 腊茶仍行 禁榷 。宋 代榷茶 经济 法规 , 经历 三百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虽 经多次 变革 , 但 不 外为禁 榷法 、 通商法 、 茶 引法 三种 。这些虽 各有利 弊 , 但 推动 了生产和商 品经济 的发 展。每斤为 1 9 0 文, 而卖 出价每 斤达 3 6 1 文, 每斤差额为 1 7 1 文。
四、 明代茶 叶商品经济续升
明朝是 团茶走 向边茶 化 , 末 茶 已衰落 , 炒青 散茶成 为发 展主流 , 福建 出现了花茶 、 日晒茶 、 红茶 、 乌龙 茶 , 闽北 、 宁德 天山茶 区的芽茶是 主要 贡茶 。茶 叶商品经济 仍继续发展 上
升。
七 、当代 茶 叶 商 品经 济 转 换
闽东 ( 今 宁德市) 系我省 主要 出 口和内销茶 叶的最主要产 区, 闽东 三大名茶( 天 山绿茶 、 坦洋 : 夫、 白琳工夫) 产地, 亦 成为
三个茶叶 中心集散地 ” 。
在福建建 宁 、 古 田、 建安及 浙 、 苏、 豫、 赣、 湘、 鄂、 皖等茶 区, 建立 了 1 7 个榷茶提举 司。仁 宗皇庆二年 ( 1 3 1 3 ) , 朝廷增 设榷 茶批验所 和茶 由局 。检查过境茶 叶和茶 引。农村茶 区 经 济萧 条 , 茶 叶产量下 降 , 茶税 直线上 升 。茶引税 率 , 至延 祜五年 ( 1 3 1 8 ) 短 引高达 l 3 两, 增长 3 0 . 8 倍 。茶税税 额 同时 从1 2 0 0 锭上升到 2 5 0 0 0 0 锭, 增长 2 0 8 倍。 元朝从 中央到地方遍设榷 茶机构 , 茶 引层 层转发 , 茶商 向官府买 引 , 也按 引纳税 。元 朝是茶税特别 繁重 的朝代 , 又 是茶 马互市贸易停顿时期 , 茶叶经济走 向衰落 。
全国前面, 福建茶迈开 了改革步伐 , 打开了市场经济绿灯。 1 9 8 2 年名优天 山绿茶特种茶按市场 经济的随行就市销
通 。商税 率为三 十税 一 , 明后期改为 十分税一 。明 中叶 , 国 力 衰弱 , 茶禁 松 弛 , 私商 渐起 , 经 营茶 商 日增 , 出现 资本 萌
芽。
经济, 茶 叶 自由贸易 。这 叫贴 射法 。朝廷 又恢 复榷货 务和
山场 , 只是把 “ 贴射法” 改 为“ 交引法 ” 。
宋 仁宗嘉佑 四年 ( 1 0 5 9 )  ̄ -月 , 废 除宋初榷 茶制度 , 实行 通 商 法 。通商 法解 脱 了 国家 对茶 叶生 产 与流 通领 域 的禁
叶生产和流通 的迅速发展 。
清后 期 , 茶 叶商 品性 生产 和商 品性交换 已发 展到一 个
新 的历 史时期 。红 茶始 自武夷 山市 , 多销 往 国内外 。吴 觉 农先生 曾说 : “ 红茶始 自崇 安 ( 今: 武夷 山市 ) , 发 展到河 口( 江
西) , 再发展到景德镇 , 然后发展到祁门” 。
二分八厘 。
夷茶 、 红茶 、 砖 茶, 输 出到蒙古 、 俄罗 斯。 闽北 的崇安 、 建阳、 建瓯 等县 的茶 叶, 集 中在崇安 县 的赤 石街精 制加 工, 年 产数
十万箱, 是 山西茶 帮主要采 购区。 闽红 三大工 夫红茶, 经广州运 销西 欧, 很受欢 迎。 “ 清 朝,
民国茶叶商品经济变迁
民国期 间, 政局不 稳, 内忧外患, 给福建茶 叶商 品经济带 来变 数, 茶 叶生产上 下起伏, 茶叶 流通时好 时坏, 出 口贸易为 外 商操控, 茶商 茶农 甘苦不 定, 尤 其是上 世纪 三四十年 代 因 受抗 日战争 和国内战争的影响, 茶叶产销和物流走 向萧条 。
福建 白茶 商 品 白毫银 针, 五 口通 商后, 随着对 外贸 易 的 发展, 买办、 洋 行等各种 商业帮派纷纷 成立, 因福州 是全国三 大茶市之一 , 清代 中后期, 花茶 、 红茶 、 白茶 、 黑茶 的继起 , 与绿 茶、 乌龙茶并驾齐驱 , 多种名茶更如雨后春 笋, 百花 争艳 , 驰名 中外 。福建成 为中国东南茶叶一枝花, 成为中国茶叶商品经 济最繁盛 的著名茶 区。
明朝把茶 法视 为要政 , 产茶 州 、 县设茶 课 司 , 茶 叶课 税
依例 。官验茶引 , 付产茶 府 、 州、 县, 凡商人 买茶 , 具 数赴官 ,
纳钱 给引 , 方许 出境贷卖 。
往销 区 , 为后来全 省茶 叶从计 翅I 经济 走 向市 场经 济奠定 了
基础。
五、 清代茶 叶商 品经济
1 8 4 0 年鸦 片战争后, 清政 府采取 门户开放政 策, 福州 、 厦 门成为 “ 五 口通 商” 的两个 口岸, 福 州茉莉花茶 、 乌龙茶, 畅销 中外, 多地设立茶 厂 、 茶栈 、 茶店, 省 内外茶 叶商帮( 如晋帮 、 京 帮、 津 帮及 闽帮 等) 络绎不 绝到闽采购 、 加工 、 贩卖 闽茶, 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