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斗式水轮机基础理论与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斗式水轮机基础理论与设计》(周文桐,周晓泉主编)的一些结论摘抄
1,双击式水轮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水斗式水轮机就是射流入射角为0的斜击式水轮机,且是所有斜击式水轮机中效率最高者。

2,水斗运动速度U=3.14×D×n/60,喷嘴效率φ2=0.97,射流线速度V12==φ2×2gh,速度比ψ=U/V1,理想ψ=0.5,实际最佳为0.48。

3,水斗式水轮机必须保证在其最优单位转速下运行,所有,n1’=40r/min,速度比ψ=0.48,故Dn=40H1/2,转轮直径与出力和流量无关。

4,水斗式水轮机的直径比m过小,水斗数少,水斗根部强度差,容易裂纹或断斗,效率偏低;m过大,转轮薄,水斗多,水斗尺寸小,制造麻烦。

5,水斗式水轮机没有汽蚀,只有剥蚀,为了避免水斗裂纹和断斗,必须限制水斗式水轮机的直径比m,它不能过小。

6,射流直径d0=0.029751×N/H3/2×η
7,水斗式水轮机与相似理论没有关系,原因为(好多啊,有扫描仪就好了):
相似理论的根本条件是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动力相似有三个相似准则,压力相似,重力相似和黏性力相似。

冲击式水轮机的射流运动为恒压流动,故与压力无关;由于射流的高速度,水在水斗做功的过程非常短,重力和黏性力的因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冲击式水轮机中仅剩下几何相似和运行相似了。

(1)冲击式水轮机的工作介质为大气中的射流,并无固定的边界可言,要保证几何相似,水汽分界面也应该相似,这就使得几何相似的条件非常苛刻,因此可能性非常小,而整机的相似就更加渺茫。

(2)运动的相似就是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的相似,而这已经在水斗设计的时候得到定义,因此运动的相似也是几何相似的一种延伸。

(3)冲击式水轮机的射流是在大气中运行并工作的,其所有能量均表现为动能,射流与水斗的能量交换过程就是碰撞,其原理就是动量定理,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4)射流对水斗的做功状态时刻在变,根本无稳定可言。

(5)按任何水力条件设计的水斗式水轮机,几乎不可能与某个模型水轮机相似。

(6)水斗式水轮机几何相似的根本指数为直径比m。

两台水轮机直径比相同的可能是很小的,因为其转轮直径D由水头定,而射流直径d,则源于流量。

(7)设计了一台冲击式水轮机,很难想象,会为此专门设计一台几何相似模型,然后按此进行模型试验(除非一定要这么做,那是例外),所以,就整体而言,相似理论不属于水斗式水轮机。

现在将书上的一道例题简单的说一下:
H=950m,N=30000kw,发电机效率为93%(低了一些吧),水轮机效率90%,水轮机功率为32260kw,流量Q=3.846=6×0.641m3/s, 喷嘴效率φ2=0.97, 射流线速度V1=(φ2×2gh)1/2=134.46m/s.射流直径d0=8cm,转速n=600r/min,n1’=39.9r/min,速度比ψ=0.479(在最优范围之内),
转轮直径为2.05m, 水斗运动速度U=3.14×D×n/60=64.37m/s,水轮机型号为CJX-L-205/6×8
现在斗胆将shuqin118猛人的<水斗式水轮机选型>实例帖子中的实例5,额定水头540米,单机出力20000千瓦,结论为CJA237-L-155/4×12,n11=40,n=600用速度比复核一下,U=3.14×D×n/60=3.14*1.55*600/60=48.67r/min,
V1=(φ2×2gh)1/2=(0.97*2*9.81*540)0.5=101.3753 r/min,速度比ψ=U/V1=48.67/101.3753=0.480097≈0.48,为最佳速度比。

结论为CJA237-L-185/3×14,n11=39.8,n=500用速度比复核一下,U=3.14×D×n/60=3.14*1.85*500/60=48.41r/min,
V1=(φ2×2gh)1/2=(0.97*2*9.81*540)0.5=101.3753 r/min,速度比ψ=U/V1=48.41/101.3753=0.478,在最优范围之内。

冲击式水轮机的选择
摘要]主要介绍冲击式水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选型方法及计算程序,并提出用最优直径比检查选型及效率修正方面的一些看法,内容的重点在中小型机组。

表5个。

[关键词]冲击式水轮机选型最优直径比
1引言
众所周知,冲击式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的水力条件,其应用的最高水头已接近1800m。

与混流式水轮机相比,特别是在水头大于200m的场合,其优势不容忽视。

由于早期选择的冲击式机组出现的问题不少,目前关于冲击式机组的选型资料又相对较少,因此,冲击式机组的选型受到不少专业人员的关注。

冲击式水轮机主要分为水斗式和斜击式,斜击式的比转速n s=30~70m·kW,是介于混流式和水斗式之间的品种,目前中小型范围内已做到转轮直径D1=100cm、发电机容量N g=2500kW,虽斜击式效率相对偏低些,但设备价格优势不能忽视,所以仍得到广泛应用。

2装置型式的选择
2.1转轮及喷嘴数目的选择
按水头和出力查水轮机应用范围图,小机组一般均用单轮单喷嘴;小型卧式双喷嘴一般在D1=90~140cm,射流直径d0在7~14m中使用;斜击双喷嘴目前还没有使用。

2.2布置方式的选择
大中型机组立式、卧式均有使用,小型机组一般用卧式。

卧式布置拆卸方便,但每个转轮只能布置1~2个喷嘴,当喷嘴数目多时,必须增加转轮数;立式布置可在同一转轮上布置2~6个喷嘴,但当喷嘴数多如用3个以上时,转速不宜选得太高,以避免各射流间相互影响,而降低水轮机的效率。

3改变比速法选择冲击式水轮机
冲击式水轮机的选择方法,有固定比速法和改变比速法二种。

由于这些年来各制造厂开发的新品种越来越多,可选择的D1和d0也越来越多,选型者可不必受固定比速法关于D1/d0的限制,不同的D1可以搭配不同的d0,喷针机构已成系列可以装在不同的D1的机体上,因此这种选择方法已经代替固定比速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改变比速法选择的程序和方法如下所述。

3.1转速n的确定
式中:n s为比转速(m·kW);H r为设计水头(m);N r为出力(kW)。

比转速可在有关手册中方便查得。

框算时,对水斗式单喷嘴暂取25(多喷嘴
n s=25√Z0,Z0为喷嘴数);对斜击式取50。

计算出转速n后,向上取发电机同期转速。

3.2确定转轮直径D1
式中:u为转轮节圆周速(m/s);φ为转轮周速系数,按比转速ns值从表1查取;g为重力加速度9.8m/s2。

表1ns~φ值表
2)求出转轮直径D1,并取规格值
D1=60u/πn(m)
现在可供选择的规格值越来越多,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表2列出目前的规格值。

表2D1规格值
其中:卧式单喷嘴D1=45~140;
卧式双喷嘴D1=90~140;
立式双喷嘴D1=925~275;
立式四喷嘴D1=140~275。

框算D1时,可用下式:
3.3确定射流直径d0并靠取规格值
式中:K为转轮数;Z0为喷嘴数;Q为水轮机设计流量(m3/s);Hr为设计水头(m)
d0规格值列于表3供选择。

表3d0规格值
其中:卧式单喷嘴d0=4.5~14;
卧式双喷嘴d0=7~16;
立式双喷嘴d0=9~24;
立式四喷嘴d0=9~24。

3.4斜击式D1/d0的配套品种。

用改变比速法选配的斜击式品种由表4列出,供选择。

表4斜击式D1/d0配套值
对小型机组,D1还有37,46,53可供选择。

3.5水轮机效率的估算及额定出力的验算
1)大中型机组:原型水轮机的D1/d0与模型水轮机的相同或D1/d0=10~20时,可不作效率修正;如D1/d0与模型的差别较大时,可参照相应预期效率表估算原型水轮机效率值。

2)中小型机组:原型水轮机的D1/d0与模型的相同或D1/d0=8~10时,效率可不作修正;如D1/d0与模型的差别较大时,可参照预期效率表估算原型水轮机效率值。

效率的保证值=预期效率-1%,如1个转轮2个喷嘴,在100%的负荷下应增加0.5%。

3)若计算出来的d0值不向上靠取规格值,则效率可不作修正,否则需扣除1%。

4)斜击机组目前还没有公式计算,只能按预期效率确定,一般可按机型大小取△η=0.005~0.015,具体数值参见各制造厂提供的保证值。

5)效率及出力验算
①由于射流直径取了标准值,必须重新计算水轮机设计流量:
式中:Z0为喷嘴数;H r为设计水头(m)。

②由Q计算单位流量Q1,并计算参数取标准值后的单位转速n1:
式中:d n为喷嘴出口直径(m);d nM为模型转轮出口直径(m);D1M为模型转轮直径(m)。

为应用方便对常用的2种机型可简化为:
③在综合特性曲线上查取模型效率并修正为原型机效率ηr。

④验算出力Nt=9.81HQηr,额定水头必须能发到额定出力。

4最优直径比D1/d0的检查
最优直径比m=D1/d0,是设计水斗式水轮机的重要参数。

水斗上的应力与工作水头成正比,与直径比m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当直径比m减小时,会引起斗叶上的应力急剧增大。

一般当水头H>1000m时,要求直径比m≮15,m下限值≮8~9。

根据现有资料,为使水轮机具有较高效率,应使m=10~18,高水头取高值、低水头取低值。

对接触较多的中小型水斗式机组,直径比统计值m=7.78~15.7,中小型斜击式m=3.57~7.15;对大中型水斗式m=10~23,高效区为10~18,其统计方程为m=D1/d0=4 0.01H(H为工作水头)。

若选出来的D1/d0过小,会导致效率下降,强度计算难以通过;若选出来的D1/d0过大,将使比转速下降,能量指标降低,又会使转轮的风损等损失增大,也会使效率下降。

因此,若选出来的D1/d0过小或过大,必须采用改变转速、转轮数及喷嘴数等办法重新选择,使其处于合理的范围。

对小型水斗式水轮机,可选择较小的m值。

这样,水轮机的效率虽然会下降一些,但比转速增加了,使机组转速n也增加,使发电机尺寸相应减小,可降低电站造价。

经样本统计,对常用小型机组,水斗式m≥7.78,斜击式m≥3.57,当m小于上列数值应重新确定转速来选择D1。

5主阀的选择
5.1直径的确定
主阀的内径一般与喷管内径一致,可由产品样本直接查取。

表5收集了一部分制造厂的统计资料供选择时参考。

1个品种在表中出现不同的配套阀门,应以各厂的配套表为准,因为使用的水头段不同。

表5部分制造厂主阀内径统计资料
注:斜击不带A、B者,H≤100m,带A,H=100~160m,带B,H≥160m;球阀直径规格φ300,400,500,600,650,800,1000,1200,1600。

表中Dn为球阀或闸阀的公称直径,即内径;XJ代表斜击式,CJ代表水斗式。

5.2主阀型号的确定
冲击式机组一般配用闸阀,对高水头大中型机组也有选用球阀。

主阀的压力等级关系到价格,因此不宜选得太高。

由于冲击式水轮机具有折向器机构,喷针关闭时间比混流式导叶关闭时间慢得多,升压相对较小,一般升压≤0.15(指相对升压≤15%),因此对中小型机组可直接按设计水头选择,等于或略大于设计水头即可。

常用闸阀的压力规格有6kg/cm2、10kg/cm2、16kg/cm2、25kg/cm2、40kg/cm2、64kg/cm2等,选用时应向规格值靠,一般压力≥16kg /cm2。

阀体、阀盖、闸板的材料需用碳钢,尾部符号为C,不标C者为铸铁。

同样的直径、阀门的密封面材料也有不同,关系到造价,因此,应按压力等级选择密封面材料:通常6~10kg/cm2用铜(T),显然选择铜密封面价格要低些。

闸阀有电动或手动之分:电动由φ300mm起,φ350mm及以上无电动闸阀。

闸阀还有明杆和暗杆的区别,5为暗杆、1为明杆。

一般暗杆用于6~10/cm2的压力,直径范围为φ300~1600mm。

常用闸阀示例如下:
Z941H-16CD n=800
Z—闸阀;9—电动;4—法兰联结;1—明杆;H—合金钢密封面;16—压力等级;C—碳钢阀体;Dn—公称直径;
Z41T-10D n=250
Z—闸阀;4—法兰联接;1—明杆;T—铜密封面;10—压力等级;Dn—公称直径。

6调速器的初步选择
6.1调速功计算
调速功分喷针调速功和折向器调速功二部分,若二者联动,总调速功为二者调速功之和;若折向器不联动,则按喷针调速功选择调速器容量。

喷针调速功A1=Z0(d0 d03Hmax/6000)(kg·m)
式中:Z0为喷嘴数;d0为射流直径(cm);Hmax为最大水头(m)
1个折向器调速功A2=0.11×10-3d0Hmax或
A2=Z0(d0 d03Hmax/6000)(kg·m)
式中:Z0为折向器数;d0为射流直径(cm);Hmax为最大水头(m)。

总调速功A=A1 A2=2A1
6.2调速器容量的选择
AP=(1.3~2)A1,系数1.3~2是考虑加工装配量及润滑等因素。

6.3调速器类型的选择
一般按下列原则选配调速器:
水斗式:
D1≤70cm,N g≤800kW,配手动或电动调速器;
D1≥70cm,N g>800kW~2500kW,配手动或自动调速器;
D1≥125cm,N g>2500kW,配自动调速器。

斜击式:
D1=40~80cm,N g≤2500kW,配手动、电动调速器及自动调速器;
大中型斜击机组(1000kW以上),多数配自动调速器。

冲击式机组选配调速器类型无规定,可综合电站实际情况选择。

此外,小型调速器常用非自动调节的操作器来取代,特点是能满足关闭时间的要求,关闭时间可在2~12s内整定。

若选择自动调速器,由于冲击机组需快速关闭折向器,缓慢关闭喷针机构,宜选择专用的冲击式CJ型自动调速器,它无接力器缸及转臂,调速器本体上设有喷嘴及折向器的进出油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