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翻译适应选择论_看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0看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摘 要] /翻译适应选择论0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文章从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角度对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做出解释,指出严译5天演论6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是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产物。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生态环境;严复;5天演论6

[中国图书分类号] H31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44(2006)12-0157-02 一、引言

2004年胡庚申博士在其大作5翻译适应选择论6中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学说,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0学说引入了翻译界,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

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1]严

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的翻译家,其译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译者适应和选择的角度对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做出解释,并指出严译5天演论6是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产物。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¹

/翻译适应选择论0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做出了宏观的解释,它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0学说引入了翻译界,以/以译者为中心0的翻译观为其核心内容,用自然界的互连规律、/汰弱留强0的自然法则和/自然选择0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阐述,证明了/适应/选择0学说确实可以用来解释和阐述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

作者对翻译适应论的本体表述如下:译论元素主 题 描 述

哲学依据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0学说基本理念

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

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积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

翻译实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

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原则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三维0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评标准

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0最高的翻译

三、严复及其5天演论6

严复(1854)1921),近代中国著名学者、翻译家、政论家和资产阶级启蒙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翻译家。他毕生致力于通过翻译传播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自1898年起,他译出了八种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内容包括进化论、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等,率先把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系统地引进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五四0运动的动因之一。他在中国首次提出比较完整的翻译理论/信、达、雅0,对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译坛影响深远,对我国的翻译理论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至今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5天演论6(E vo lutio n a n d Ethics ),是由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撰写的5进化论6、5进化论与伦理学导言6而成,揭示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0的客观规律。1898年,严复翻译的5天演论6正式出版,立即使其名声大振。多数人对5天演论6的翻译是持肯定及赞誉态度的。梁启超5清代学术概论6中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0[2](P59);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0[2](P59);胡适说/严复实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0[2](P 59)。但对其持否定态度的也大有人在。如傅斯年在5译书感言6中,评价严复的译文时就说过:/假使赫胥黎和孟德斯鸠晚死几年,学会了中文,看看他原书的译文,定要在法律上起诉;不然,也要登报辨明0,/严

几道先生译的书中,5天演论6和5法意6最糟0。[2](P62)

瞿秋白

也在5给鲁迅的回信6中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角度批评了严复的译文:/,,中国的中世纪的末代士大夫是多么可怜,他们是怎么样被新的社会力量强迫着一步一步地抛弃自己的阵地,逐渐离开中世纪的文言正统,可是,又死死地抓住了文言的残余,企图造成一种新的文言统治,,0[2](P65)下面我们就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做出解释。

=收稿日期>2006-06-21=作者简介>焦

(1984))女,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20卷第12期2006年12月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J O URN A L OF CHENG D U COL LEG E OF ED UC A TIO N

Vol20.No 112

Dec 12006

四、用翻译适应选择论解释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0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0。[1](P105)严复翻译5天演论6时主要的翻译生态环境就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正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一种特殊动机的驱使下,用一种特殊的译法,严复翻译了5天演论6。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已使人感觉到祖国的前途危机重重,帝国主义正在疯狂地瓜分中国,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要发出这么一个问题:中国真的要亡国了么,还是依旧可以奋发图强呢?严复翻译5天演论6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5天演论6告诉人们:中国真的是危机重重,因为侵略中国的国家,无论在德、智、力哪一方面,都要比中国强,根据5天演论6中/优胜劣汰0的规律,中国将要灭亡了。然而,他对赫胥黎的原文也并没有亦步亦趋地翻译,而是做了很多的增减。如/导言一#察变0的后段,严氏译述了原文内容,而将/物竞0、/天择0重点发挥,并添入/斯宾塞尔曰:存其最宜者也0等来映衬。赫胥黎的/导论四0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宇宙演化过程原理0和/园艺演化过程原理0的特点,严译5天演论6则以/导言六#人择0一节概括上述内容,突出/人定胜天0的思想。在/导言十五#最旨0中,他将原文作了改编,简要综述了上文各章节的内容,最后又加以发挥,设问/国家将安所恃而有立于物竞之余?0以期引起/深查世变之士0三思,这些都是为了告诉人们人的努力可以/与天争胜0而终/胜天0,只要人治日新,国家就可以永存,种族就可以不坠。类似这样的增减修改还有很多,这是严复在呼吁/只要发愤,变法自强,中国仍旧可以得救,存亡生死,其权仍旧操之于我0。[3](P46)由此可见,严复选择翻译5天演论6和翻译时的增减修改都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和其翻译的目的。

(二)对翻译方法的选择严复在翻译理论上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中国翻译史上首次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翻译标准/信、达、雅0。在翻译实践中,严复用古文翻译,译文非常尔雅,又由于中西文法的差异,为了表达原文的意思,严复的译文/词句之间,时有颠倒附益,不斤斤计较于字比句次0,合乎/达0的标准,但于/信0字方面似有所亏。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T.H.赫胥黎著5进化论与伦理学6选段: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tw o tho usand years ago,before Caesar set fo ot in southern B ritain,the who le co 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 indo w s of the roo m in which I wri te,w as in w 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0.Except,i t may be,by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such as those which s till,here and there,break the flo win g contours o f the do wns,man.s hands had made no mark upon i t;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 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The native grasses and weeds,the scattered patches o f gorse,co ntended wi th one another for the po ssession o f the scanty surface soil;they foug ht against the dro ughts of su mmer,the frosts o f winter,and the furious gales w hich sw ept,wi th unbroken fo rce,no w from the Atlantic,and no w fro m the No rth Sea,at all ti mes o f the y ear;they filled up,as they best mi ght,the gaps made in their ranks by all sorts o f underg round and overground ani mal ravagers.

严复译文: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者,则无一页。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势如争长相雄,各据一扌不壤土,夏与畏日争,冬与严霜争,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上有鸟兽之践啄,下有蚁之啮伤,憔悴孤虚,旋生旋灭,菀枯顷刻,莫可究详。º

对照起来可以看出:

a1原文里的第一人称的I变成了译文里第三人称的/赫胥黎0,/很可能,是为了要使译文读起来像中国古代的说部与史书0。[5]

b1原文是五个句子,而译文变成了十个,换句话说,原文里的复合长句在译文里变成了若干平列短句,/读起来反而更加流畅0。[5]

c1译文用了大量的文言语汇,如/乃0、/者0、/耶0等;四字词组,如/怒生之草0、/交加之藤0、/旁午交扇0、/无时而息0等;对仗排比,如/上有鸟兽之践啄,下有蚁之啮伤0;等等。

d1译文有情有景,夹叙夹议,生动有致,引人入胜,本身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所有的这些变动和翻译手法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知识分子的胃口,这也与他唤醒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的翻译目的是分不开的。

五、结语

虽然严译5天演论6在有的方面没有很好地忠实于原作,对内容和语气都作了修改,但我们不应该脱离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孤立地对其做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严译5天演论6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其不应过于苛求,应有更公正的评价。当然,严复的5天演论6的翻译是特定翻译生态环境下的产物,他的翻译方法/实非正法0,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注释:

¹本文所有对/翻译适应选择论0的论述均出自胡庚申: 5翻译适应选择论6,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º朱徽.著名译家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翻译家的译学论述及译例赏析,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年。(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下转第160页)

第12期2006年12月焦: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5天演论6的翻译

No112

Dec1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