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以发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巴氏杆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 ***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禽类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

(一)、病原

1、形态染色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少数近于球形,长约0.6~2.5 um(微米),宽约0.2~0.4 u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呈单个或成对存在。在组织,血液和新分离培养物中的菌体用美蓝、瑞氏、姬姆萨氏法染色均可着色,菌体呈明显的俩极着色,中间部分着色较浅,很像许多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血清型菌株有荚膜,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以见到清晰的荚膜。人工培养后及弱毒株,荚膜不明显或消失。

2、培养特征

巴氏杆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37℃培养18~24h (小时),可见灰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隆起,边缘整齐的露滴状小菌落,直径约1~2 mm(毫米)。本菌在鲜血琼脂,血清琼脂或马丁琼脂平皿上培养,生长良好,不溶血。在肉汤中培养时,初期呈均匀混浊,24h后上清清亮,管底有灰白色絮状沉淀,轻摇时呈絮状上升。新分离的细菌接种到马丁琼脂平皿上,通过45°折光观察,可见菌落有荧光,呈橘红色带金光,边缘有乳白色光带,结构细致,边缘整齐,称为Fo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

力强;另一类菌落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红黄色光带,称为Fg型菌落,对鸡等禽致病力较弱。

该菌可利用果糖,甘露糖,蔗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利用肌醇乳糖,靛基质,过氧化氢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阳性,尿素酶阴性,不液化明胶,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普通琼脂上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3、种类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分类方法有很多种,Garter在1955年用间接血凝试验根据细菌荚膜将其分为A、B、D、E四个型。Rimler 于1987年又发现一种新的荚膜血清型F,[17]Namioka用盐酸除去荚膜做交叉凝集试验,将该菌分为1~12个菌体血清型。至此,本菌的血清型可以用荚膜血清型和菌体血清型合并表示,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菌体抗原,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荚膜抗原,如5:A。禽巴氏杆菌多属A型,少数见于D型。经我国学者对禽巴氏杆菌分型研究表明,我国流行的禽源巴氏杆菌大部分均为5:A、8:A及9:A。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荚膜与其毒力有关,有致病力的菌株如果失去产生荚膜的能力,可导致其毒力的丢失。已有研究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在体内繁殖可以产生毒素,内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引发病理过程。

(二)、禽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病料采集:

无菌操作采取死亡鸡肝脏、脾脏、心脏,采病料时用烧红的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灭菌棉拭子或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插入组织或心脏内取样。

(2)、涂片镜检:

将肝触片和心血涂片,滴加几滴甲醇,作用2~3 min,自然干燥,然后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美兰染色,镜检。

(3)、禽巴氏杆菌分离与纯化:

无菌取急性死亡的鸡的心血、肝分别接种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培养基

等培养基上,37℃培养24h。观察培养基变化情况并涂片镜检。然后再从血平板上挑单个菌落接种到营养肉汤、厌气肉肝汤观察其生长特性。最后从血平板上挑取疑为禽巴氏杆菌的单个菌落,在含4%血清和0.1%裂解全血的马丁平板上划线,37℃培养18h备用。

(4)、禽巴氏杆菌的纯度检验:

将菌株画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18~24 h后观察。菌落形态一致的菌落,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5)、禽巴氏杆菌的生化试验:

将分离的细菌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上,37℃培养18~24h,挑取单取个菌落到乳糖、蔗糖、果糖、山梨醇、尿素酶、葡萄糖、麦芽糖的微量生化反应管中,37℃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注:附禽巴氏杆菌的生化试验鉴定标准表。

表二:巴氏杆菌的生化试验鉴定标准表[19]

试剂乳

尿

-U + + - + +U +U + - - + - -U - “+”表示反应,“-”表示无反应,“U”表示通常,“V”表示不定。

(6)、禽巴氏杆菌致病试验:

将分离的细菌接种营养肉汤,37℃培养18~24h后,取5只小白鼠腹腔注射,每只0.1ml,另外取5只按同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做对照。观察,有死亡小鼠则解剖取心血涂片镜检。

(三)、结果

(1)、涂片镜检:

可见菌体两极浓染,中间部分着色较浅,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小杆

菌。

(2)、禽巴氏杆菌分离:

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出稍突、白色、半透明、奶油状、不溶血的菌落,营养肉汤和厌气肉肝汤混浊,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镜检为革兰氏阴性、两极着色的短小杆菌,多数单个存在。在含0.1%裂解全血和4%血清马丁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对光肉眼观察菌落呈微兰色。在低倍显微镜下,以45℃折光检查,菌落为桔红色荧光。在普通肉汤中能生长。在含4%血清的马丁肉汤中生长良好,呈均匀混浊,少数菌株在管底有微量沉淀。

(3)、禽巴氏杆菌的纯度检验:

划线平板上菌落生长分布均匀,有一定数量单个菌落,且菌落形态一致。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

(4)、禽巴氏杆菌生化实验:

禽巴氏杆菌生化实验的结果如表三所示。根据表二判断,结果符合巴氏杆菌生化特性。

表三:禽巴氏杆菌生化实验

试剂乳糖蔗糖果糖山梨醇尿素酶葡萄糖麦芽糖结果- + + + - + - (5)、禽巴氏杆菌致病性实验:

注射细菌的小鼠24小时内全部死亡。对照组小鼠无不良反应。死亡小鼠涂片镜检见两极浓染,中间部分着色较浅的小杆菌。

(四)、分析

根据分离菌涂片镜检的结果、血平板上形成的菌落形态、培养特性、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生化试验结果、动物攻毒试验,可以确诊该分离菌为鸡多杀性巴氏杆菌。

(五)、小结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中,根据分离菌涂片镜检的结果、血平板上形成的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