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章超敏反应本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 质——环磷酸腺苷,他们因此建议过敏者多吃红枣, 水煮、生吃都可以,每次10颗,每天三次。 中医对大枣也有很高的评价,古代医学家张仲景 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大枣的古方有58种。用黑木 耳50克加大枣30颗炖熟,有治疗过敏性紫斑的功效。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主要分布于粘膜组织 激活后才表达高亲和性FcR,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参与I 型超 敏反应
生物活性介质
储备性:组胺 激肽原酶
新合成:白三烯
前列腺素D2 血小板活化因子 细胞因子
白三烯(leukotrienes, LTs)-生物活性
支气管收缩
粘液分泌增加
水肿
嗜酸性细胞募集
二、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致 敏 阶 段 •变应原进入肌体 •诱导特异IgE产生 •IgE不与抗原结合即能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上Fc RI结合,成为致敏靶细胞 •肌体处于持续致敏状态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肌体 •多价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上IgE结合,引起FceRI交联 •活化信号通过激酶级联反应使致敏靶细胞活化 •活化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第四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荨麻疹 湿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四、 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变应原皮试
检出变应原,避免接触及使用变应原药物
(二)脱敏治疗或减敏治疗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时,短期、小剂量注射抗毒素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难以避免的变应原,小剂量注射刺激产生IgG;
其他报道食疗等
蜂蜜:美国免疫学专家罗杰那利认 为它对花粉过敏很有效。如果坚持 每天喝一勺蜂蜜,连续服用两年, 就能安然度过花粉过敏高发的春夏 两季。 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蜂蜜中含有的微量蜂毒起作用, 它是临床上用来治气管哮喘等过敏 性疾病的元素之一; 二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定的花粉粒, 人体习惯以后就会对花粉过敏产生 一定抵抗力,这和“脱敏疗法”的 原理是一样的。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同种不同个体间的Ⅱ型超敏反应 1.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
2.新生儿溶血症
Rh血型不符
(二)自身免疫性Ⅱ型超敏反应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3. Graves病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晚期相反应
三、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全身性过敏反应) 青霉素:青霉噻唑醛酸/青霉稀酸+蛋白 动物免疫血清:TAT、DT (二)皮肤超敏反应 也称异位皮炎,是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 约70%病人有阳性家族史 (三)呼吸道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四)消化道超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亦称 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一、 反应机制 (一)靶细胞及抗原
1. 同种异型抗原
2. 交叉抗原 3. 新生的自身抗原
(二)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2.炎症细胞的募集和活化 3.覆盖有抗体的靶细胞被吞噬: 4.依赖抗体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5.抗细胞表面受体、抗激素、抗交叉抗原等自身抗体
第十七章
【内容提要】
超敏反应
一、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 防治原则
二、Ⅱ、Ⅲ 、Ⅳ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临床常见疾病
概述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 Anaphylaxis 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分型 Ⅰ~Ⅲ型 Ⅳ型 由抗体介导 由T细胞介导
IL-4)个体 )
(正常 IgE 0.1 ug/ml-0.4 ug/ml, 严重超 1 ug/ml
亲细胞抗体 (正常 IgE 半衰期2-3天,结合状态的可达数周)
IgE受体类型
肥大细胞
主要分布 皮 下,粘膜下
嗜碱性粒细胞
主要分布 血液中
膜表面均表达Fc R (水平与基因11q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亦称速发型超敏反应 反应特点


快发亦快消
无组织损伤 个体差异
一、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一)抗原——变应原 (二)抗体——变应素——IgE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原种类
(分子量小一般15000-40000)
IgE抗体
IgE
Fc段
(基因 5 q31-33 有关,
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时, IgG与变应原结
合,使变应原不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
IgE结合
(三)药物防治
抑制介质合成 释放介质拮抗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四)免疫新疗法展望
诸如
IgE
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临床)
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抗IgE单克隆抗体
DNA疫苗应用
常见疾病
1)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2. 链球菌感染后肾 小球肾炎 3. 类风关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效应T细胞介导
CD4+ Th1 CD8+ Tc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发 敏 阶 段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示意图
FcεR交联
致敏阶段(初次应答)
IgE产生,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
发敏阶段(再次应答)
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胞脱颗粒, 释放生物介质, 导致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
局部过敏反应疾病 支气管哮喘 表现及相应的免疫学特征及机制
咽部水肿
早期相反应
常见病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对环境中 抗原的湿疹样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多见) 引起本病的变应原主要三大类型
. 动物性 . 植物性 . 化学性 皮毛、皮屑 生漆 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和金 属(如镍)、染料、磺胺等药物
资料图:2005年9月30 日,在上海徐家汇,两 位工人正在装置由明星 莫文慰代言的著名化妆 品SK-Ⅱ的新广告。中 新社发井韦摄
小分子量半抗原
炎症特点: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

肺结核
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
常用药物所致的超敏反应表


SK-II有害成分现形 SK-Ⅱ品牌系列化妆品中被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 其钕成分含量高达4.5 mg/kg。 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 久而不愈。钕对眼睛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 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
接触性皮炎 一般属迟发型变态反应,机制如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