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教育文摘心得与分享感想及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文摘》感言
张丕红
在假期里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

我被这话深深地感动着,深深地吸引着。

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宽容是老师应有的一种态度》时,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

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

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学生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

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

点几个教师平日就认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

对于我们作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面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各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
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学《文摘》用《文摘》感言
项俊兰
读罢《教育文摘》2009年第6期的《为师者请三思而言》一文,使我深受触动,并且也引发我的深思。

因为与我亲身经历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文中引用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是讲述一位老师用她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名身有残疾的二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并从此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

而另一个事例则是讲述一名校长在高中时因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刺痛,并导致他放弃了爱好的语文改修数学。

虽然他成为了一名校长,但他却对此事深表遗憾:“对那篇习作,我自感满意,可是,教师给的‘0’分以及拆下来在班上讲的话,把我对语文的自信全部摧毁了,使我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并因此改变了我后来的发展道路……”作者表示:“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的那番评论,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很出色的作家!”由这两个事例我们不禁要深思:“教育工作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面对学生稚嫩而幼小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言之。

因为,你的一句话,也许影响他们一辈子!”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学生施以真情的爱,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真情的鼓励,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也能使学生觉得老师没有放弃自己。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对你说句悄悄话”的活动。

说“悄悄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自然和孩子们进行真心的交流。

这“悄悄话”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架起了一座由教师通向大朋友的桥梁。

每堂课开始之前,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的来到微机室,我会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很出色。

”诸如此类的话给孩子们信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一课;每次在学生们进行练习时,我也会送上几句“悄悄话”:“进步了,继续努力!”“如果你的操作能像你弹琴那样熟练,那该多好啊!”恰当委婉的语气使孩子们受到莫大鼓舞,增强了前进的动力。

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春意融融的心灵土壤,关注每一颗心灵,使新型人才具备着健全的心理。

我们播种知识,我们播种希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为每一个学生种下一颗自信、自强的种子。

为了激发这颗种子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我想,任何一位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都不会拒绝这千百次的浇灌与耕耘吧!
愿被誉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们都能将自己的语言化作滴滴甘露去浸润学生们那等待灌溉的心田。

学文摘感言
卢翔云
多读书,勤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基础,是教师充实内涵,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因此学校推荐一些教育报刊。

《教育文摘》以“关注教育热点,广采教育信息,传播教育理念”为宗旨,形成了专辑化的特色,既有“课题研究资料”、“教育文稿写作指导”、“教育科研方法指导”等专辑,也有围绕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校本课程资料”专辑,给教师提供大容量、专题性的学习资料。

通过认真自学,及时做好《读书摘要》,吸取先进的教育观念,获得前沿的教育信息,本人受益匪浅。

学习了《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

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我常想,作为一个老师,我应该怎样去爱我的学生呢?“让我的爱渗透到他们心灵当中吧!”只有他们真正用心灵感受到了我的爱,他们才会成长,才会进步。

心灵的渗透需要我不断的付出,永不放弃。

用我的真诚,用我的真心来打动他们,让他们接受我,信任我,用心灵来交换心灵。

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追求的目标吧!
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好:“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他只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有像父母那样对学生的爱,那么他也比读过许多书,但又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好。

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在工作实践中,我
确实亲身体验到了以情育人的良好效果,感受到了师爱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凝聚智慧和心血的高尚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一群特别需要我们付出情感的孩子,就让我们用爱心为学生筑就一级级台阶,帮助他们拾级而上,努力攀登到人生新的高度。

学习《教育文摘》体会
项俊兰
《教育文摘》是一本范围广泛、角度多样的文摘期刊。

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更有指导意义。

通过书中的文章,使我了解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

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

如:在英语教学中较常用的“全身反应法”即“TPR”活动,其优点是通过身体动作和其他直观手段语言情景,有利于语言教学,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说的表达能力,强调情意因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其缺点是忽视了“对话”这一交际活动的重要功能,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文摘中也明确指出:既要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交际的能力;在处理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系时,强调外语教学,适当利用母语;强调在情景中传授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从强调教师的教,逐步变为强调学生的学。

“英语教与学”这一章节中详细地罗列出了九项教育原则,如:兴趣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多样式
变化原则、理解性模仿原则等。

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过运用上述原则。

其中“兴趣性原则”尤为重要,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就可以使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的负担,表现出喜悦或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

情景性原则也是我在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境化和形象化。

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上述的这些教学原则是通过长期以来对小学英语的总结、概括而制定的英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对小学英语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运用领会到的精神和涵义指导我的教学,同时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有选择地、有机地运用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学文摘用文摘反思
项俊兰
我闲暇时认真地阅读了《教育文摘》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有个专栏叫做“反思与成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论语》中的名句,向我们揭示了思考在工作、学习、
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合自己的工作,我的切身体会是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看到文章后,借此机会我反思自己了的教育教学。

工作这么长时间,就拿几方面来整体反思一下吧.
先就拿备课来说吧,不同级别,不同版本的的备课本已有不少,以前备课时,有的方面没有考虑到.比如说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与整个课堂气愤的不同同样一堂课要备不同的版本才能更好让学生接受与理解.不能拿备过的课来参考,其实这样是很影响备课的实质性的.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反思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意识到同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并不适合不同时期的孩子,因而,在反思之后,以后备课时要顾及孩子们的现有水平和知识经验,在备课时将更多的时间投放于分析教材,分析孩子们的发展水平、接受能力,不断反问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还要认真设计教学活动,细致记录观察笔记,用心撰写反思案例,真正做个教育的有心人。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巧妙的运用教学机智.
书中提到机智意味着指向他人的实践;机智就是“打动“他人;机智是不可以事先计划的;机智受风解的支配同时又依赖情感;机智支配着实践。

所以说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

对于这些话语,很有感触。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常常使教学情境瞬息变化,情况错综复
杂,随时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

因些,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有很好的教育机智。

关于这点,我有几点初浅的感想。

一.机智应该真诚
教师应该用心去打造学生心灵的世界,才能使课堂教学机智发挥它的优势。

机智是假装不出来的。

因为促使教学机智产生的情境总是随机出现的,突然暴发的,教师往往不能事先作好准备,只能“临场发挥”。

记得在我有一次上课的时候,由于上的正好是一次讲现在进行时的课,讲的正好是某人正在干什么.正在我将的很高兴的时候,发现有为学生在打瞌睡.我这时集中生智指着那位同学问大家:"What is he doing?"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全部投向他.虽然他显的很迷茫.但是还是露出了笑容.也集中了精神.这样既没有让那个学生感到难堪,也使课堂顺利进行.在给足学生面子的同时,达成自己的教学目的,这就是机智,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教师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难堪,而是一切工作为学生,一切工作为教学。

二.机智需要幽默
优质的教学,即要让学生同教师、同教材产生共鸣又要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一个幽默机智的教师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的。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心理学老师,上课从来不瞌睡.看见她来就精神抖擞,现在一想是因为她的语言非常幽默。

都讲到学生的心坎上去了。

本来没兴趣的学生也被调动了积极性。

其实他本身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很幽默很生动的人,到了课堂上,就是他的舞台,可以尽情是表演.在这个舞台上,他运用了幽默的教学机智,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宝库。


里也不段的促使我学习把幽默的机智带到课堂上,在幽默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三.机智需要智慧和巧妙
教学机智其实很考验一个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要运用智慧将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将“恶劣”条件转变成美好,课堂中,对于突发的事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比较合适的处理。

并且这些处理要能使孩子在不经意间继续进行着正常地学习活动。

着就需要教师的智慧。

其实智慧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总结的,所以在这里我把二者结合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与思考,在思考与总结中领悟教学的真谛,在领悟与总结中悟出怎么样做一名进取的教师,并能灵活的使用教学机智.
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一个值得我把全部的情感和智慧融入其中的事业。

学习《教育文摘》体会
《教育文摘》是一本范围广泛、角度多样的文摘期刊。

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是对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更有指导意义。

通过书中的文章,使我了解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

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
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

如:在英语教学中较常用的“全身反应法”即“TPR”活动,其优点是通过身体动作和其他直观手段语言情景,有利于语言教学,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说的表达能力,强调情意因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其缺点是忽视了“对话”这一交际活动的重要功能,不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文摘中也明确指出:既要扎实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交际的能力;在处理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系时,强调外语教学,适当利用母语;强调在情景中传授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从强调教师的教,逐步变为强调学生的学。

“英语教与学”这一章节中详细地罗列出了九项教育原则,如:兴趣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多样式变化原则、理解性模仿原则等。

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尝试过运用上述原则。

其中“兴趣性原则”尤为重要,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就可以使在学习中集中注意,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事或沉重的负担,表现出喜悦或求知欲望,加强对知识的探索力量,激起克服困难的意志。

情景性原则也是我在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这样就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情境化和形象化。

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操练英语知识,能促进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上述的这些教学原则是通过长期以来对小学英语的总结、概括而制定的英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对小学英语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运用领会到的精神和涵义指导我的教学,同时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有选择地、有机地运用这些教育原则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

语化甘露浸润心田
——学《文摘》用《文摘》心得体会
青岛永宁路小学李勇
读罢《教育文摘》2009年第6期的《为师者请三思而言》一文,使我深受触动,并且也引发我的深思。

因为与我亲身经历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文中引用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是讲述一位老师用她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名身有残疾的二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并从此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

而另一个事例则是讲述一名校长在高中时因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刺痛,并导致他放弃了爱好的语文改修数学。

虽然他成为了一名校长,但他却对此事深表遗憾:“对那篇习作,我自感满意,可是,教师给的‘0’分以及拆下来在班上讲的话,把我对语文的自信全部摧毁了,使我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并因此改变了我后来的发展道路……”作者表示:“如果当初没有老师的那番评论,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很出色的作家!”由这两个事例我们不禁要深思:“教育工作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面对学生稚嫩而幼小的心灵世界,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三思而
言之。

因为,你的一句话,也许影响他们一辈子!”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对学生施以真情的爱,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特别是对后进生给予真情的鼓励,哪怕只是一句简短的话语,也能使学生觉得老师没有放弃自己。

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对你说句悄悄话”的活动。

说“悄悄话”就是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自然和孩子们进行真心的交流。

这“悄悄话”轻如丝丝细雨,柔若习习春风,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架起了一座由教师通向大朋友的桥梁。

每堂课开始之前,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的来到微机室,我会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穿着打扮、音容笑貌,不失时机的和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很出色。

”诸如此类的话给孩子们信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让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一课;每次在学生们进行练习时,我也会送上几句“悄悄话”:“进步了,继续努力!”“如果你的操作能像你弹琴那样熟练,那该多好啊!”恰当委婉的语气使孩子们受到莫大鼓舞,增强了前进的动力。

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面对着春意融融的心灵土壤,关注每一颗心灵,使新型人才具备着健全的心理。

我们播种知识,我们播种希望,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为每一个学生种下一颗自信、自强的种子。

为了激发这颗种子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我想,任何一位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都不会拒绝这千百次的浇灌与耕耘吧!
愿被誉为“人类心灵工程师”的教师们都能将自己的语言化作滴滴甘露去浸润学生们那等待灌溉的心田。

《教育文摘》心得体会
青岛永宁路小学刘海峰
假期里我学习了《教育文摘》2009年的1至6期,让我爱不释手而又引发我深深思考的是每一期的开卷篇。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第2期的开卷篇《二十八张“留言条”》。

文章中教师用第11张留言条(这次数学考试你考了全班第一,大家都很羡慕你,也想向你请教问题,你愿意帮助他们吗?)换回了学生的第一张留言条(李老师,我明白您的苦心。

我虽然不爱说话,但心里早就充满感激之情,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直到后来,教师珍藏了学生的28张留言条,“换回”了一个孩子与老师的亲近,换回了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与孩子的沟通。

因为,倘若没有了沟通,也便没有了教育。

与学生的沟通,与其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不如说需要教师的爱心——对那些个别的孩子,以平等的和平常的心态去尊重他们,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沟通则是最好的桥梁,它让教师与学生的心走的更近。

只有与学生成为朋友,平等的与他们交流,才会产生心灵的碰撞,激发出爱的火光,才会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育文摘》读后感
永宁路小学曲健打开《教育文摘》,《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

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教师育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必须具备爱心和责任心。

一位名符其实的好老师必须具备这种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职业作风,才能在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教育、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和熏陶学生,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工作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感染学生。

对待差生首先要树立“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转变人,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的思想,坚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教育,尊重教育效果的客观性,探讨教育措施,进行不懈的教育效果的积累,以达到质的飞跃。

在塑造人、转变差生过程中,要细致了解和分析学生,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做到眼中有“人”,因人施教,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

学生犯了错误,批评处理要恰当,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就要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其形成较完美的人格。

教师自始至终都应把一颗爱心融化在学生的心田,以微笑和友谊蕴含学生的不足和过错,以情感和宽容激励学生的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育人的本职工作。

我想,只要每个教师都用爱心和责任心去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不会有“孺子不可教”的现象存在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学《文摘》之精华,用《文摘》于实践
青岛永宁路小学孙蕾
自从学校给老师们订阅下发红蕾·教育文摘以来,每期我都会抽空细细阅读,这本杂志浓缩了很多专家与老师的教学理念精华,我从中吸取了很多养分,受益非浅。

其中2009年第五期的一篇文章《教室:出错的地方》让我印象深刻,文中作者提出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允许学生适度的出错,它彰显了教育者的大思想、大智慧,蕴涵着教育的本质和意义,这也坚定了我对学生要适度的宽容的信念。

除了象作者那样对待学生的课业要宽容,我认为更要适度宽容孩子的性格脾气。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

有时,他的性格可能会很出格,是不被大家接受的那种,这时的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用理解和真爱温暖每一个固执或受伤的心。

当老师的几年里,我见到的孩子大多数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都快乐向上,充满阳光。

但就在这样一些集体里,总有个别另类的孩子。

有一个男孩,他孤单不合群,学习成绩不差,但也并不优秀,见到老师也露叛逆的目光,让人有些害怕。

有一次因为某件小事,他竟然做了我对手。

上课脑袋歪向一边,摆出一副“我就不学,你耐我何”的姿势,下课见了我也扭头不理,似乎有着深仇大恨。

一时间,我的心也凉了,我教他还教出仇来了?我很难过,但是我坚持着上课提问他,看着他的眼神,关注他的学习,可他仍然是那份生硬的态度对我。

但是慢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