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7.1.1工程条件
经开区位于长春市区东部,包括南北两大片区,南片区南以小河沿子为界,西起伊通河,北至自由大路-吉林大路-长石公路,东至环城高速;北片区为兴隆山镇镇域范围,南与二道区毗邻,西以东新开河为界,北与高新区接壤,东与九台市相邻。
7.1.1.1 工程对外交通
本工程位于城市边缘区位,多条对外公路、铁路从区内穿过。包括101省道、102国道、长吉南线、长吉高速公路、长石公路、长双公路、长伊公路、长图铁路以及兴隆山车站等,优越的交通条件为开发区发展工业园区、物流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1.1.2 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由沟道土方开挖、现浇混凝土板护岸、拦河建筑物和排涝站等工程组成。
建筑物汇总表
7.1.1.3 建筑物材料的来源
(1)细骨料
建筑物施工所需砼细骨料来源于饮马河砂场,岩性为中砂,运距45km,经室内试验,其质量除个别指标如孔隙率偏高外,其他指标可满足施工要求。
(2)粗骨料
建筑物施工所需砼粗骨料及块石料附近无法找到,可采用九台市放牛沟团山采石场的块石破碎,作为粗骨料料源,其质量、储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运距49km。(3)块石料
块石料选取九台市放牛沟团山采石场块石,岩性为花岗岩,岩质坚硬致密,新鲜,易成块,可供护岸砌石等用,均为商品料,运距为49km,其质量满足石料质量需求。
7.1.1.4 水、电供应条件
本工程供水系统主要是生产用水,按施工区的分布,各建筑物分别考虑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水源以打井方式抽取地下水。生活用水采取在沿岸居民生活区及企事业单位接用自来水的办法解决。
工程施工生产和生活用电考虑从附近居民点接线作为施工电源,个别工程施工区考虑35kW备用柴油发电机。
7.1.2自然条件
7.1.2.1 气象概况
金钱沟位于长春市城区东北部,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盛行
西南风,其气候特点是: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
根据长春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长春市城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95.3mm,夏季受副热带低压和台风影响,气候阴湿多雨。6~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66mm,占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78%,7~8月降水集中,降水量为313.3mm,占全年降水总量53%。7、8月期间,我省处于副高的西北部,有利于西南气流输送,气旋、台风活动频繁,易造成本流域大暴雨。
多年平均气温5.1℃,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达38℃。从11月到翌年3月,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本区低温、干燥少雨。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6.1℃,极端最低气温达-36.5℃,历年最大冻土深度达1.69m。
春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西南风加强,多年平均风速4.4m/s,最大风速达3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1.05m/s,SW风向。
7.1.2.2 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该勘测区处于松辽凹陷的东部边缘,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资料揭示,地貌形态单元为伊通河漫滩、阶地及波状台地组成。地形总趋势为东高西低。阶地地层由上而下为粉质壤土、淤泥质粉质壤土、含细粒土中砂、粗砂直接与全风化泥岩接触;波状台地地层由上而下为黄土状粉质壤土、粉质壤土、含细粒土中砂及全风化泥岩。
7.2 施工导流
7.2.1导流标准
本工程等别为4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施工期洪水按5年一遇考虑,按春汛、主汛、秋汛考虑导流(截流)。工程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中规定,临时建筑物应为Ⅴ级,相应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频率P=10%~20%。施工导流标准采用P=20%。7.2.2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
根据金钱沟道的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工建筑物布置,拦河建筑物施工导流采用全段围堰导流方式,护岸采用分段围堰导流。
7.2.2.1 拦河建筑物
拦河建筑物和排涝站等建筑物施工导流采用全段围堰导流方式,对建筑物分别修建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上、下游围堰间距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围堰均采用草土围堰,
围堰高程按建筑物处上游水位加安全超高0.5m。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外包草袋土,内部填筑粘土或粉质壤土结构,围堰顶宽2.5m,迎水面坡比为1∶1.5,背水面坡比为1∶1。
7.2.2.2 护岸
根据各施工分段采用分段围堰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主要是草袋及土围堰,布置上考虑在护岸沿线距护岸基础1.0m以外修筑纵向围堰,使水流沿两岸围堰内沟道排向下游,或由水泵强排至堰外侧。围堰具体施工方法为:利用挖掘机挖出沿岸护岸土方直接填筑在河道一侧,在围堰的迎水面采用草袋土护砌。
围堰高程1.0m,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外包草袋土,内部填筑粘土或粉质壤土结构,围堰顶宽1.0m,迎水面坡比为1∶1,背水面坡比为1∶1。
7.3 主体工程施工
7.3.1土方工程施工
7.3.1.1 土方开挖
(1)河道开挖
根据设计河底高程,进行施工放样埋设区域控制桩,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先在河道内集土修临时道路,再以机械开挖,汽车倒运的方式开挖河道。采用1.0m3挖掘机挖土,配74kW推土机,局部辅以人工开挖,一部分由8t柴油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弃掉,一部分直接堆在两岸边坡附近,用于修筑草土围堰。施工中应注意河道治理应与河道护坡结合起来,以避免先开挖河道再进行护坡工程,给后面的护坡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
各施工段应统一在河道中心开挖至设计河底,然后再进行两侧开挖,便于形成上下游统一连贯的排水沟,使排水顺畅。
(2)护岸土方开挖
以1.0m3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这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首先,以
挖掘机沿开挖线挖土,在河道一侧的,可将挖出的土直接填筑在河道一侧形成围堰,堤防一侧可将挖出的土甩向开挖线以外,挖至距设计底高程30cm左右时,改用人工清理,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3)、橡胶坝土方开挖
①、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主要是河道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在坝址范围内把覆盖层清除掉,开挖时预留20~3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坝基础。施工方法是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开挖料满足回填要求的,堆放在指定位置待回填时使用,不符合回填要求的开挖料,可用于加固施工围堰或自卸汽车装土运输至指定的地点。
②、施工排水
由于施工场地位于河道内,地下水位较高,受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明渠排水法进行施工排水,1m3挖掘机配合水泵排水方案进行施工。开挖纵向明渠作为主排水沟,在主沟上设几个集水坑,沿横向挖几条支沟与主沟相连,排水沟和集水坑随着基坑挖深的变化而变化。排水沟深一般为0.3~0.5m,集水坑深1.0~1.5m。每个橡胶坝设潜水泵1台(JQB-4-19型)。
7.3.1.2 建筑物土方回填
(1)、拦河建筑物
待各建筑物混凝土养护期过后,采用推土机推土至建筑物周边,不能采用推土机的工作面考虑人工手推车倒运土方至建筑物周边,再利用人工分层回填并且用蛙式夯夯实,保证土的压实度和压实质量。
(2)、护岸土方填筑
本次设计护岸边坡坡度为1∶2.5和1∶2.0,当边坡不足时,需进行回填。填筑时应将堤防削成台阶形并分层填筑,每次回填层厚视夯实机具的有效夯实厚度决定。
(3)、护岸围堰的清除
本工程的护岸形式为现浇混凝土板护岸,当护坡施工达到P=10%以上水位时,即可拆除护岸施工围堰。拆除围堰土方可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沟道两岸坑洼地带堆放平整。
7.3.2钢筋混凝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