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注射薄上注销,同时将结果告 知患者及家属。 • 6.如对皮试结果又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 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使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反应。
13
(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 1.发生机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属Ⅰ型变态反 应,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 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 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 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量的IgE类抗体。 IgE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 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 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从排出的颗粒 中及细胞内释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 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 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与青霉素有关的变 应原成分有关。
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1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
素杀菌力强、毒性低人群中3%~6%对青霉 素过敏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较多 见,过敏性休克少见,任何年龄、任何剂 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 应。
2
•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
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表12-4), 注入剂量为20-50U(0.1ml)。
9
• 表12-4 青霉素皮试试验液的配置(以青霉素钠80万U为例)
青霉素钠 加0.9%氯化钠 每ml药液青 要点与说明
•
溶液(ml) 霉素钠含量
•
(U/ml )
80万U 4ml
20万 用5ml注射器,6~7号针头、
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
发痒、荨麻疹、全省淋巴结肿大及腹痛等症状。上述反应
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属Ⅰ型变
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其发生、发展迅猛,可
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3
•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
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如
11
• 1.试验结果判断(表12-5)
• 表12-5 青霉素皮试试验结果的判断
• 结果
部皮丘反应
全身情况
• 阴性 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 阳性 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 可有头晕、心慌。恶心。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
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
12
【注意事项】
• 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 家族过敏史。
0.1ml上液 0.9
2 万 ·以下用1ml注射器,6~7号针头
0.1ml上液 0.9
2000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摇匀
0.1ml上液 0.9
200 ·配制完毕换接4.5号针头妥善放置
10
• 1.试验方法 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 患者前臂掌侧下端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 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20分钟后 观察、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
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为3%~6%。多
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各
种类型的变态反应(Ⅰ、Ⅱ、Ⅲ、Ⅳ型)都可以出现,但以
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反应较为多见。前者主要表现为荨麻
疹,严重者会发生剥落性皮炎;后者一般与用药后7~14天
• (2)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 合要点。
6
• 2患者准备
• 患者了解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 项及配合要点。
• 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患者于 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有眩晕、恶心等 反应,易于过敏反应相混肴。
7
• 3.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 手,戴口罩。
• 2.凡初次用药、停药1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请没 死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 3.皮试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 4.严密观察患者 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
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
来自百度文库
球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
过敏试验阴性方可青霉素治疗。
5
• [目的] 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 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
• [操作前准备]
• 1.评估患者并解释
• (1)评估患者:①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 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 反应疾病史者慎用。②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如曾 使用青霉素,停药1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 不同生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做。③心理状态、意识状态, 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识程度、合作态度。
• 4.用物准备
• (1)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2~5ml注射 器、4.5~5号、6号针头,青霉素药液、生 理盐水。
• (2)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急救 小车(备常用抢救药物),氧气,吸痰器 等。
• 5.环境准备 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 8
• 【操作步骤】 • 1.试验液的配制 以每ml含青霉素
14
• 2.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 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 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 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 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
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多肽结合
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半
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
苄西林等)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试过敏试验。
4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
•
青霉素过敏试验通常以0.1ml(含青
霉素20~50U)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
13
(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其处理
• 1.发生机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属Ⅰ型变态反 应,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目前对其 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 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 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量的IgE类抗体。 IgE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 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 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颗粒。从排出的颗粒 中及细胞内释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 多。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 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与青霉素有关的变 应原成分有关。
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1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
素杀菌力强、毒性低人群中3%~6%对青霉 素过敏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较多 见,过敏性休克少见,任何年龄、任何剂 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 应。
2
•
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
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表12-4), 注入剂量为20-50U(0.1ml)。
9
• 表12-4 青霉素皮试试验液的配置(以青霉素钠80万U为例)
青霉素钠 加0.9%氯化钠 每ml药液青 要点与说明
•
溶液(ml) 霉素钠含量
•
(U/ml )
80万U 4ml
20万 用5ml注射器,6~7号针头、
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
发痒、荨麻疹、全省淋巴结肿大及腹痛等症状。上述反应
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属Ⅰ型变
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其发生、发展迅猛,可
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3
•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
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如
11
• 1.试验结果判断(表12-5)
• 表12-5 青霉素皮试试验结果的判断
• 结果
部皮丘反应
全身情况
• 阴性 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 阳性 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 可有头晕、心慌。恶心。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
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
12
【注意事项】
• 1.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 家族过敏史。
0.1ml上液 0.9
2 万 ·以下用1ml注射器,6~7号针头
0.1ml上液 0.9
2000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摇匀
0.1ml上液 0.9
200 ·配制完毕换接4.5号针头妥善放置
10
• 1.试验方法 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于 患者前臂掌侧下端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 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20分钟后 观察、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螺旋体感染。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
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为3%~6%。多
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各
种类型的变态反应(Ⅰ、Ⅱ、Ⅲ、Ⅳ型)都可以出现,但以
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反应较为多见。前者主要表现为荨麻
疹,严重者会发生剥落性皮炎;后者一般与用药后7~14天
• (2)向患者解释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 合要点。
6
• 2患者准备
• 患者了解过敏试验的目的、方法、注意事 项及配合要点。
• 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皮试,因个别患者于 空腹时注射药物,会发生有眩晕、恶心等 反应,易于过敏反应相混肴。
7
• 3.护士自身准备 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 手,戴口罩。
• 2.凡初次用药、停药1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请没 死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 3.皮试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 4.严密观察患者 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
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 5.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病历、
来自百度文库
球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
过敏试验阴性方可青霉素治疗。
5
• [目的] 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 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
• [操作前准备]
• 1.评估患者并解释
• (1)评估患者:①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如有青 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 反应疾病史者慎用。②病情、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如曾 使用青霉素,停药1天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 不同生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做。③心理状态、意识状态, 对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认识程度、合作态度。
• 4.用物准备
• (1)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2~5ml注射 器、4.5~5号、6号针头,青霉素药液、生 理盐水。
• (2)抢救用物:0.1%盐酸肾上腺素,急救 小车(备常用抢救药物),氧气,吸痰器 等。
• 5.环境准备 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 8
• 【操作步骤】 • 1.试验液的配制 以每ml含青霉素
14
• 2.临床表现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 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 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 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 程中。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
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多肽结合
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半
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
苄西林等)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用药前同样要做皮试过敏试验。
4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
•
青霉素过敏试验通常以0.1ml(含青
霉素20~50U)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