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概述-李熙灿-第2章 佛法的基本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阿含时
三世因果循环链条
⑧ 十二因缘
1无明 缘 2 行 缘 3识 缘 4名色 缘 5 六入 缘 6 触 缘 7受 缘 8 爱 缘 9 取 缘 10 有 缘 11 生 缘 12老死
2.2 阿含时
归向 投靠
⑨解脱道
佛弟子皈依之对象:三宝 修学之纲领:三学 修学之路径:三十七道品
修学之果位:四圣果
饿鬼
三恶道 地狱
2.2 阿含时
六道轮回:凡夫依所作的善业或恶业,在六道 中不断生死流转,没有止息
2.2 阿含时
⑦ 因果报应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
楞严经: 佛与波斯匿王的对话
果依众缘,报通三世(前世 今世 后世)
自作自受,不由他代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
业由心造,果亦可由心转 父子上山 各自努力
传统文化通识课
佛教文化 概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 李熙灿
第二章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五时说法(49年)
华严时(21天) ā 阿含时(12年) 方等时(8年) bō rě 般若时(22年)
涅槃时(7年)
2.1 华严时
① 华,同花;严,庄严,严饰。华严:喻佛之 法身本体,如花一般,万德庄严
② 佛于菩提树下成道,于甚深禅定中,为诸 大菩萨,显示绝对、圆融,重重无尽之宇宙观。 历21天。其义深奥,如太阳初升,只照高山; 小根性者,难以接受。是故,佛于鹿野苑,说 阿含法,依次深入
2.2 阿含时
① 阿含,意为法归、 无比法、传等。因佛于 鹿野苑说,又名鹿野苑时,历12年。包括 增 一阿含经、 长阿含经、 中阿含经、 杂阿含 经,盛行于东南亚 ② 主要宗旨
破除我执,度脱自身,证成(阿)罗汉
2.2 阿含时
③ 四圣谛
识苦 断集 证灭 修道
苦谛:人生一世,生、老、病、死都 是苦,苦是真实的,故称谛
2.2 阿含时
⑤ 凡夫身心之分析
五蕴 十二处 十八界 三毒
2.2 阿含时
积聚 旧称 阴
色:宇宙间一切物质现象(含人身) 受:感受 五蕴 想:思想、想法 行:造作、变化、迁流 识:知识、经验
2.2 阿含时
亦作十二入处:六尘外境进入六 根(感觉器官),有进入处所之意
感官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集谛:人的烦恼(迷惑)积集,是产 生苦谛的根源
灭谛:灭尽诸苦之因(烦恼、迷惑), 即得解脱
道谛 :灭苦获得解脱之方法
2.2 阿含时
④ 缘起论
缘起性空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绝对独存 性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足) 所生起,称缘起;因缘和合生起之假有, 其性本空,称性空
性空缘起:因为性空,所以缘起
2.5 涅磐时
① 说极圆教
声闻乘 缘觉乘 菩萨乘
最后7年,佛将入灭,故不讲权宜之 法,只说绝对真实之法,开权显实, 汇三乘归于一佛乘,其说极圆融
பைடு நூலகம்
② 代表经典 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佛遗教经 等
本章总结
佛法
华严时 阿含时 方等时 般若时 涅槃时
② 代表经典 维摩诘经、楞严经、解深密经、圆觉经 等
2.4 般若时
① 般若,解脱生死之大智慧。佛22年讲般若,结 为600卷 大般若经 ② 主旨:此前佛说各种道理与法门,恐凡夫落入 其中。故般若经不断否定,不立一法。当一切现象, 及我法二执,均荡除尽净时,自性即现前,此名般 若。简言之,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③ 代表经典: 金刚经、心经 等
2.2 阿含时
不经佛之言教, 独自悟道证果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大
乘
修学之果位 (四圣)
缘觉(独觉,辟支佛)
四果-阿罗汉
小
三果-阿那含 乘
听闻佛之言教, 声闻 二果-斯陀含
依四谛修而证果
初果-须陀洹
2.3 方等时
① 概述 方,方便、方正、广大;等,平等、等持。佛之 所以说法,为解除众生烦恼。但众生烦恼与根性 各不相同,故佛说不同法门,以对治之。如药治 病,能治愈即为良药。故法法平等,无有高下, 法无定法
2.2 阿含时
佛:不皈依外道
三宝 法:佛法,佛经 僧:住持佛法之清净僧
世间之宝:佛弟子皈依之对象
2.2 阿含时
戒杀
戒盗
五戒 戒淫:在家戒邪淫,出家全戒
戒妄(语)
戒
戒酒
比丘(男僧)戒:二百五十条
三学 定 比丘尼(女僧)戒:三百四十八条
慧
2.2 阿含时
修学之路径:三十七道品
道,能通 品,品类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住,观法无我 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 已生善令增长。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 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 定根,慧根。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 力。七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 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正道:正见,正思惟, 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贪:贪婪、贪爱,执著欲境,不愿舍离
三毒
chēn
huì
嗔:怨恨、嗔恚、嗔怒
痴:愚痴
2.2 阿含时
三界
⑥生 命 的 居 处 及
四圣法界:声闻 缘觉 菩萨 佛
25-28 无色界诸天
三善道
十法界
天
7-24 色界诸天 6他化自在天 5化乐天
4兜率天
变
3夜摩天
迁
2忉利天
六凡法界 人 1四天王天 阿修罗
欲界
畜生
十二处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外境
思想、理论、观点
2.2 阿含时
界别 种类 十八界:六根(感官)对六尘(外境),产生六识 (知觉),合称十八界
六识界: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六根界: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 + ++ + +
六尘界: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2.2 阿含时
一切痛苦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