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认为加强物理实验室建设、重视物理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学生综合能力高中生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训练,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广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1、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每一物理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明确的实验目标要求实验
者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重点。
学生在开始实验时,往往只凭一般的兴趣和爱好,在观察时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目标不明确,分不清重点,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本质现象。
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例如:观察水沸腾的实验现象时,就明确提出以下观察目标:水开始加热杯底和杯壁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将怎样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气泡将怎样变化?水沸腾时温度将怎样变化?将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是否沸腾?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观察,避免观察时手忙脚乱。
由于温度计本身制造和环境气压的关系,水的实际沸点不一定是100℃,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分析、评估实验数据。
2、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中小到照明电路的安装,各种物体质量的测量,大到交通运输和生产劳动都需要这方面的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
例如:在《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将测温时间和测得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中,按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位置做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实验数据和熔化与凝固图像,分析归纳该物质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这个探究过程
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
因此要创造条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测力计、天平等知识后,可让学生开展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会有很高的积极性,效果也会很明显。
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本质在一定物理条件下必然
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
现象本身不能揭示其本质和隐蔽的内涵,只有对物理现象进行科学的抽象,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屏弃非本质,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把实验和积极思维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探究性试验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
例如,要求学生通过用一个长木板、几块砖、一个小物块和一把刻度尺,粗测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系数。
由于教材中没有测动摩擦系数的学生实验,因此,本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总之,物理实验能力与学生综合能力是相互依赖、相互交叉、相互制约的结构系统。
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实验能力形成的起点和动力。
物理实验能力是以物理实验的知识经验为中介的。
只有把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科扎实知识基础和物理实验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才能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