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章节文化意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會:當代論辯》(吳潛誠編校),台北:立緒。 Eagleton, Terry (2002)《文化的理念》(林志忠譯),台北:
巨流。 Jenks, Chris (1998)《文化》(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
台北:巨流。 Smith, Philip (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林宗德譯),台北:
第一章 文化的意涵
王志弘 摘要
反思多元文化課程
2021/2/2
1
本章摘要
文化是個多元歧異的觀念,文化的 定義和內涵就是引發爭議的領域。
文化不僅是文學藝術作品、個人修 養品味,或人類的文明成就,還是 生活方式的整體。
從批判分析的角度看,還可以從文 化作為意識形態支配機制、承載意 義的文本、表意實踐的系統、快感 經驗的表達,以及再現政治的策略 等取向來理解文化現象。
2021/2/2
16
高級文化、大眾文化與通俗文化
的爭論
支持高級文化的保守主義者(包括貴族、資產階級 及其文化菁英代言者):通俗文化便是大眾文化, 俗爛而毫無品味,缺乏高級文化那種陶冶人心的作 用,會讓民眾道德沈淪、民智淪喪,威脅傳統文化 價值,動搖既有的社會秩序。
支持俗民(勞工)文化者(通常是社會主義者,但 也有人道主義者):通俗文化必須區分為由民眾自 發產生的俗民文化,以及大量生產的大眾文化;前 者是人民或社區有機生活的一部份,表現了民眾的 創造力和文化傳承,後者卻是迷惑人心、缺乏深刻 價值的商業產品。
不過,困難的是如何在這三者之間, 取得效果和意圖上的一致性。
2021/2/2
26
延伸閱讀書目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陳光興主編(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蔡源煌(1992)《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
雅典。 Alexander, Jeffrey C. and Steven Seidman (eds.) (1997)《文化與
文化概念
再現之政 治策略
優點
•強調文化的政治向 度 •有抵抗和改變的餘 地,也有支配群體之 固權策略 •綜合前述的文化概 念,並扣連主體認同 的建構
缺點
•再現的動機與形 式,須以其他文化 概念來補充(支配、 慾望、意義、文本) •結構面向的考量 仍然不足(決定性 的問題)
2021/2/2
13
多元的文化觀
支持通俗文化與消費之積極性的觀點:通俗文化的消 費者和閱聽大眾都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會在消費 或使用中表現出自己的需要和意義,提出與商品或影 視材料所欲傳達的訊息不同的意義,甚且採取抵抗的 立場,產生顛覆的效果。因此,通俗文化的場域裡並 非只有順從和支配,而是一個鬥爭和衝突的場域。
後現代文化論:高級文化與通俗文化的界線日益模糊。 文化現象充滿了拼貼與雜湊,各種(歷史)風格融匯 在一起,從而失去了歷史的(批判)深度。勢力遍及 全球的鉅型媒體娛樂集團掌握了全球的文化娛樂資訊 之流,消費者也以其各式各樣獨特的方式挪用這些文 化(商品)片段。
韋伯文化。 Williams, Raymond (1985)《文化與社會:一七八○年至一九
目前的異質社會情境和文化多樣分歧狀態, 是學界和輿論喜歡以「多元」名之的主要 原因。這是特殊歷史與社會條件下的產物: 移民、旅行、金融交易、跨國公司、全球 市場、媒體資訊的全球傳播等,種種人事 物的流動,帶來了多族群、多文化的生活 現實。不論是透過傳播管道,遙遠彼方的 訊息源源而來,還是直接在當地環境裡, 遇見異質的人群和事物,都增添了「多元」 的感受。
2021/2/2
•突破文本的僵固界線 •可以處理文本意義生產與 解讀的文本脈絡
•符徵與符旨間關係的遞延 性 •打破符徵與符旨的僵固對 應
缺點
•容易落入形式主義 •忽視符號的生產過程 •忽視文本的社會脈絡 •符徵∕符旨的一一對應 •忽視主體解讀的主觀性 與解讀的變異範圍 •偏重文本與文本的關係, 而未及於非文本的層面。
時時面對挑戰(抵抗和顛覆 反敗為勝,著墨過少,
一直存在),贏取共識。霸 似乎只能永遠在統治階
權的營造過程即階級鬥爭過 級的霸權營造中分一杯
程。
羹。
2021/2/2
9
文化是承載意義的文本
文化概念
承載意義的文 本
優點
•以符號學方法處理意義的 解讀,比較嚴謹 •彰顯文化作為意義之再現 的特殊性
→互為文本性 →符徵鍊
質論傾向
2021/2/2
8
文化是意識形態支配機制
文化概念
優點
缺點
意識形態支配 •多重決定論
•過度強調結構面向;
機制
•相對自主性
功能論的傾向;未賦予
•意識形態成為社會分析的 主體、意識和抵抗(階
既定範疇,而非虛假意識 級鬥爭)足夠地位。
•主體召喚(建構)說
→霸權論
•比較有彈性:統治者必須 •對於受支配階級如何
自由主義式的多元文化觀點,強調不同群體共 享平等的權利,各群體的文化必須納入成為主 流體制(例如教育場域)一部分。另有相對主 義的多元文化觀,強調必須尊重與其他群體之 間的文化差異,不能妄加評斷好壞。
2021/2/2
20
多元文化論
抱持批判立場的多元文化論,除了同樣主張尊 重多元差異外,還強調我們不能忽視不同社會 群體的地位其實不平等,亦即不同文化間有權 力差異和緊張衝突,如果像自由主義那樣只強 調多元,卻忽略不平等的事實,只會讓少數族 裔的文化呈現成為遮掩實質不平等的藉口。
2021/2/2
3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種認知的範疇;文化是 一種心靈的一般狀態,並且帶有 臻於完美的觀念,此處特別指涉 了個人的意識(修養),文化是 個人獲致成就或解放的目標與期 望。
例如,指稱某人很有文化,就是 說他有文化素養或修養。
2021/2/2
4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較為具體的集體範疇; 文化指涉的是社會中知識與道德 發展的狀態,連繫上文明的觀念, 並且帶有演化論的色彩,亦即以 進步或退化來衡量文化(文明) 狀態。
2021/2/2
14
多元的文化觀
並非原本有個不受外來影響的純淨文化,後來被 其他異國文化沾染混雜。從來沒有真正的單一文 化,只有對單一文化的想像和建構。
以目前的中國版圖範圍來思考,考古學者也發現 並非只有黃河流域是文化發源地,還有西南的三 星堆文化,以及其他無法清楚掌握源流關係的文 化。
以當前正塑造中的台灣國族意識而論,不僅有所 謂的四大族群,還有更多內部差異,包括如何定 位金門、馬祖、澎湖的文化,殘留的荷蘭、西班 牙、日本文化,以及東南亞和大陸配偶帶來的血 緣和文化,這些都已經是「台灣文化」的內在差 異。
然而,如果不要淪為只是逞口舌之快的批判, 而無實際行動的能力,掌握實踐的物質力量和 組織基礎,依然有其必要。
2021/2/2
24
詮釋、批判與實踐
2021/2/2
25
詮釋、批判與實踐
文化詮釋、文化批判,以及文化實 踐,並非三個分開的相繼階段,而 是難分難捨的糾纏在一起。
沒有毫無詮釋觀點的批判,沒有毫 無批判意圖的實踐,也沒有毫無實 踐驅力的詮釋。
2021/2/2
17
高級文化、大眾文化與通俗文化 的爭論
文化工業論(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法蘭克福學派批判 理論):通俗文化是受文化工業掌控的商品消費文化, 充斥了膚淺、標準化和一致性。文化工業不僅追求利 潤,還因其產品特性而有操縱支配民眾意識的效果, 民眾成為消極被動的消費者,但資產階級同樣也無所 遁逃。在這種文化工業支配下的社會,勞動階級不僅 失去了革命動能,且容易受到蠱惑而進入法西斯極權 社會。文化工業的產品與非消費性的「真正藝術」形 成對比,藝術是解放的希望之所繫。
2021/2/2
22
詮釋、批判與實踐
文化詮釋必須站在批判立場上, 揭露支配性的意義生成、壓迫性 的權力關係、排他性的價值選擇 的運作方式。
這裡預設的是一種認為社會關係 基本上充滿不平等,而且必須加 以改善的立場。
2021/2/2
23
詮釋、批判與實踐
實踐是帶有特定行動意圖的作為。實踐預設了 人類改變生存世界的可能性和期待。文化批判 也是一種實踐,藉由批判,揭露原本習焉不察 的世界既定秩序,其實並非那麼理所當然,進 而質疑和反省這種秩序的倫理和正義基礎。
例如中華文化、伊斯蘭文化
2021/2/2
5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描述性與具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範疇; 文化就是某個社會裡藝術與知識 作品的集合;這是文化在日常用 語裡的意思,而且帶有特殊性、 排外性、菁英主義、專業知識與 訓練等意涵。
例如印象派畫作、貝多芬作品、 紅樓夢、歌劇、書法
2021/2/2
6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社會範疇;文化指涉 的是生活方式之整體。
例如勞動文化、泰雅族文化、消 費文化、通俗文化
2021/2/2
7
文化是整體生活方式
文化概念
優點
缺點
整體生活 方式
•反經濟決定論
•缺乏「決定性」
•強調文化之自主性 的理論
•文化成為左派之正 •未能質疑「經
當議題
驗」的建構性
•擴大了文化的定義 •人文主義與本
2021/2/2
19
多元文化論
有關多元文化的討論經常以「多元文化論」 (multiculturalism)來概括。這最初源自教育 領域,主張必須面對多元族群並存的事實,改 變課程內容,在西方白人經典思想外,包含譬 如黑人、女人、亞裔等少數族裔的文化內容。 不過,我們可以進一步區分自由主義式的多元 文化論,還是批判的多元文化論。
2021/2/2
11
文化是快感經驗的表達
文化概念
優點
快感經驗 •提出慾望與快感 的表達 的向度
•主體不僅生產與 消費意義,還表達 與滿足慾望 •強調(消費)慾 望的顛覆性
缺點
•過於強調主體 的能動性 •未處理慾望的 結構性限制 •對通俗文化的 顛覆能力太樂觀
2021/2/2
12
文化是再現政治的策略
2021/2/2
15
多元的文化觀
另一種討論文化多元狀態的方式,涉及 了對文化的分類和評價。例如高級文化 (high culture)、大眾文化(mass culture)、俗民文化(folk culture)和通 俗文化(popular culture)等有不同評價 和爭議的區分,以及共同文化(common culture)、公共文化(public culture)、 次文化(subculture)等,涉及主流共享 的文化和次群體文化的分別。
多元文化論者:消費領域與通俗文化呈顯出多元多樣
的品味,每個人在多樣選擇中,尋找自己的需要。沒
有單一獨大的支配階級或文化規範,每個人或群體都
位於複雜制衡的多元並存狀態。雖然還是有社會問題,
但只是進化過程中的負功能,而非意識形態與階級支
配的根本問題。
2021/2/2
18
高級文化、大眾文化與通俗文化 的爭論
•意義不穩固,甚至解離。
10
文化是生產意義的表意實踐系統
文化概念
優點
表意實踐 •強調文化再現的 之系統 操弄(書寫與論述
實踐的概念) •賦予主體或社會 群體在文化生產與 消費上的更大自由 度 •積極抵抗的可能 性
缺點
•過於強調主體 的能動性 •主體再現的層 次與結構性變革 之間有落差 •未充分處理表 意實踐與其他實 踐的關係
相較於相對主義文化觀,批判立場的多元論, 尤其是部份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者,還強調 有人類共通的正義標準,不能將某些侵害普遍 人權的事實(例如非洲割除女性陰蒂習俗,或 印度種性制度對底層人民的迫害和拘限),以 相對的文化差異為藉口而忽視不理。
2021/2/2
21
詮釋、批判與實踐
「詮釋」不是依據科學方法來發現客觀存在的 「真相」,而是從特殊角度和立場出發來「理 解」社會文化現象的意義和運作方式(參見第 三十章有關認識論的討論)。我們利用各種理 論和概念來協助我們詮釋,除了學術理論,也 有日常「理論」(即習以為常的看待事物方 式)。我們總是已經擁有基本的分類和認知架 構(語言、價值觀、意識形態),來認識各種 文化和社會現象。
2021/2/2
2
本章摘要
多元的文化觀不僅顯現在理解文化的不同取向 上,也牽涉了不同的文化分類和價值爭議,例 如高級文化、通俗文化、大眾文化等區別。
多元文化源自每個社會內部不同位置群體間的 差異,不同性別、階級、種族、年齡等群體, 都各自有其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主流文化的 差異。
再者,隨著人員、事物、資訊的跨國全球流動 日益增加,我們處於文化多元更加混雜的時代。 在思考多元文化論時,不能僅是尊重差異,還 要看到這些不同差異間不均等的權力關係。我 們提出文化詮釋、批判與實踐的反思文化三層 次做為主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