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历史与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镇银行历史与现状

历史沿革

试点阶段(2006年底至2007年10月)。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资本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首批选择在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和湖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该阶段共成立12家村镇银行(占已成立的新型金融机构数目的50%),从试点情况已经可以看出,村镇银行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的支持。表1是试点期间村镇银行的开办情况:推广阶段(2007年10月至2010年末)。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试点省份从已在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部30个省(市/区)。与第一阶段相同的是,各地还是优先选择组建村镇银行,截至2010年4月底,我国共有172 家村镇银行开业。根据银监会的工作安排,计划自2009~2011年的三年间,在全国35个省(市/区)、计划单列市共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预计成立1027家。从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看,村镇银行“一枝独秀”,占据近90%的份额。>>更多最新相关资讯请点击合时代进行浏览…

发展现状

发展优势相对明显。从2006年底“新政”开始,政策设计就已经显示出对村镇银行的偏爱,三类新型金融机构同时推出,但是四年的发展却呈现村镇银行独大的局面。在机构设立条件方面,村镇银行明确规定发起人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资本力量、管理方式、风险控制、人员管理、社会信誉、企业文化等都对村镇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出资和农民自主管理,因此没有村镇银行在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监管角度来说,虽然资金互助社具有天然的农村社区基础,但是作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其基层性使其风险不易控制,监管成本较大。在同样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管理相对容易,所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地区分布不均匀,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在推广阶段成立的172 家村镇银行,其中东部地区11个省市设立66家,中部地区8省共设立46家,西部12个省份共设立60家。虽然试点是从中西部开始,但是资本的逐利性使之自然向东部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动,中西部缺少投资动力。

主要由中小银行发起,国有大型银行谨慎参与。由于农村地区不符合国有大型银行的比较优势,因此多数从1998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开始,就大幅度从农村撤出,设立村镇银行同样不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目前的情况是:农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有4家,交通银行有3家,建设银行有9家,中行正在筹建。外资银行,如汇丰银行,也在我国成立村镇银行,截至2010年末,汇丰银行旗下的村镇银行已达到10家,不过其主要动因是以村镇银行规避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限制,所以难免遵从资金逐利性,

难以实现支农惠农的目的。城商行等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做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热情比较大,现有村镇银行中的80%多是由小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31家城商行共设立37家村镇银行)。但是和外资银行的动机相似,中小商业银行多是想借发起村镇银行实现跨区经营,距离金融支农的目标尚远。

部分实现盈利,离全面盈利还有距离。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村镇银行追求盈利是最终目的,但在短期内追求盈利不现实,没有优良的业务就追求盈利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效控制风险和成本,才能在发展较慢但是持续发展的农村地区实现最终盈利。有人简单算了笔账:一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村镇银行,如果每年的股东分红达到10%,各项管理费用(人员、房租、交通、系统运行)是200万元,即每年要创出400万元的毛利。按照存贷利差4%~5%的水平来计算,至少需要发放贷款0.8~1亿元;如果考虑到部分呆账,则可能需要0.9~1.1亿元的贷款规模;按照75%的存贷比例,则至少需要1.2~1.46亿元的存款规模,每天需要吸收存款33~40万元。现在开办的村镇银行每天吸储也就在10万元上下,要实现村镇银行的盈利可能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起初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2007年和2008年分别亏损20万元和30万元。2008年10月增资扩股至3000万元,2009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1595万元后,才首次实现税后盈利27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