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宫廷服装风格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清宫廷服装风格赏析
摘要:作为游牧民族,清朝服饰呈现出很强的游牧民族特色。
作为封建王朝,清代的服饰也体现出繁缛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封建意识。
长期的满汉文化交融对服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本文对清朝服饰的特点以及服饰所体现出的政治内涵进行了详细梳理。
关键词:权力符号,色彩,典制,服装内涵,龙纹,补服,云纹
一.权力符号
(1)龙纹
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龙成为代表权势和等级的符号,龙袍成为天子的象征,龙成为代表皇室富贵与权利的符号之时,其面貌也转而变得威严、富丽堂皇起来。
体造型形式为曲线形,这种韵律的动感将帝王的威严与至高无上的权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龙纹主要有“C”和“S”两种曲线形式,其中正龙、团龙纹样为“C”形曲线;行龙纹样为“S”形曲线且动感极为强烈。
二是构成模式,据《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子,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及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帝服的龙补,是胸前绣一正龙,即绣龙头正面龙身则盘旋成团,似乎是稳坐江山的象征,其意义要比历代升龙图案显得
尊贵。
因此可将构成模式大致分为:自由模式、对称模式、适合模式及组合模式。
三是纹样的形式美法则,从视觉感受的角度来分析,龙纹的形态包含了诸多对立统一因素,在形态构成上融进了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在造型上以曲线为主,形体的主要部位则以优美的曲线构成,龙形在自由度上的“三弯九转”、“盘曲回旋”、“腾越潜伏”的运动姿态,形成了动静、刚柔的强烈对比,从而产生了庄严整齐的感觉。
(2)补服
补服图案作为清朝官员品级的徽识,体现了文官武将的等级差别。
文官补服纹样为禽,武官补服纹样为兽。
官员的品位是: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为云雁;五品为白鹇;六品为鹭鸶;七品为紫鸳;八品为鹌鹑;九品为
练雀。
武官一品为麒麟二品为狮;三品为豹;四品为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鸟。
首先,在造型方面补服纹样属于方形构图,整体造型非常规则。
其次,补服纹样的整体构成模式是以具象生物为主体,不同等级的生
物饰有不同的纹饰。
例如,清文二品官补子(盘金线补),锦鸡、海水、江涯、太阳(珊瑚珠绣)、祥云、曲水纹样(贯穿线状植物纹),清文五品官补子(盘金线补),白鹇、海水、江涯、太阳、祥云、曲水纹样(贯穿线状植物纹)。
在构成模式上补服纹样采用了对称模式、叠加模式、连续重复模式、组合模式。
第三,补服纹样在造型模式和构成模式中采用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的法则,使复杂的补服图案显得稳定、庄严、整齐。
(3)云纹
在我国古代观念中,云行天空亦即为天。
云为神仙驾乘飞升的工具,也是滋润万物的雨水来源,具有丰厚的文化意义。
因此云素来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有“祥云瑞日”之说。
日趋精致和复杂的云纹形式演绎,在清代推出了铺张、繁复的叠云纹。
尽管一些传统云纹样式,如卷云、朵云或团云等,在清代装饰中并不鲜见,但叠云纹却是最具时代感的。
在团云纹的基础上,叠云纹以均匀细密的波折曲线、层叠重复的弧旋勾卷和自由
云纹形态既保持着平面化结构、又表露出对“厚度”的追求,它体现在从内向外涟漪般层层推移扩张的同形反复,这种形式处理,巧妙地赋予图案化的云纹以叠加般的“立体感”。
虽然清代云纹的组合形式自由多变,但总体模式却保持朵云的意象,以便强调云形云态的流转飘逸。
二.色彩特征分析
清朝宫廷服饰纹样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五色(即黑、白、赤、黄、青),其色彩表现是感性得和表象的,强调固有色的强烈对比,夸大了色彩的特性。
从唐朝开始,赤黄色(赫黄为帝王所专用),黄袍也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并以品级定袍衫的颜色,即所谓“品色服”。
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
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其次他们还注意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并采用晕色法,利用明度高度的提高或降低取得纹样的统一色调。
根据上述分析,清朝宫廷服饰纹样有三个鲜明的色彩特征:一是对五色的运用,二是鲜明色彩的对比运用,三是晕色法的运用。
三.穿衣典制
皇帝穿衣也有不顾典制而随心所欲的时候。
按规定,皇帝吉服为最高的等级明黄色,皇子嫔等人的龙袍是香色(秋叶色)。
典制中虽然服饰的颜色有等级、身份的差别,但乾隆却明确表示喜欢香色。
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二十九日是除夕,乾隆皇帝要在宫中神祖供像前行辞旧岁礼。
是日晚,他照例沐浴更衣。
当四执库太监捧出明黄色龙袍时,他却下旨要穿“香色刻丝黑狐面龙袍”。
并且说,这件龙袍“着寻常日少伺候,留至每年十二月三十日沐浴后再伺候,以后每年是为例”。
如果换了别人,穿着不符合身份的服装,肯定有违制之嫌。
皇帝金口玉言,为所欲为,不受制度限制。
另外,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衣冠服制遵循古礼,可他在许多宫廷绘画中都以汉装出现。
他曾说过,他的汉装像不过是“丹青游戏”。
宫廷绘画多是写实的作品,水平再高的画家也不敢为皇帝画像张冠李戴。
由此可知,宫廷生活往往被政治化,更显皇权的至高无上。
清宫内设有尚衣监,存放皇帝的袍褂和服饰,又有专门的衣服库,管理皇帝平日常用的服和冠,还有一大群随时侍侯皇帝更换衣服的太监们。
皇帝一天之中多次更换服饰,有时一天内更换二至三次。
四.服饰内涵
清代服饰不仅具有繁复的穿着作用,还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
从袍服两肩、袖口及披肩装饰上,不仅能找到象形满足马鞍、马蹄和弓的身影,而且把清人“马上得天下”的历史充分表现了出来。
早在清入关之前,披肩领和马蹄袖作为满族的独特象征就已确定下来。
清人袍服袖口有装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因其袖似马蹄,故称“马蹄袖”。
平常袖口翻起,行礼时放下。
这种服装是满族的服装特色,最初出现在入关之前,而后沿用于整个清代。
一般士庶如穿无衩之袍作礼服时,也须另装一幅马蹄袖,用钮扣系在袖端,礼毕则解下。
这种袖子叫“龙吞口”。
另外,清代的龙吞口套马蹄袖的作用,除了御寒以外,另一功用是在夏季内穿吉服下裳而不服全套吉服时使用。
被大多数人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之说。
在清代典章制度中,就有皇帝恩赏臣属五爪龙袍(或五爪龙饰品)时,受赏者必须先用针将龙爪挑去一爪才能穿用,其称谓也要变龙袍为蟒袍的明确规定。
但更准确地讲,龙与蟒的属性首先是等级上的区别,其次才是纹样细部及颜色上的差异。
一件同样纹样的服装,穿在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其称谓则截然不同。
比如:清代皇帝与皇子的吉服袍上,都饰有九条五爪龙纹样。
皇帝穿得吉服才能称为“龙袍”;皇子穿得就只能叫做“蟒袍”。
尽管皇帝龙袍
之上还饰有十二章还使用金黄色。
但是纹样与颜色并不是决定龙、蟒之间属性的辅助因素。
比如:清代皇太后、皇后和皇贵妃的明黄色吉服袍上就没有十二章,却也称龙袍,而皇帝的贵妃、妃和嫔们的吉服袍上,既无十二章,也同样使用了与皇子相同的金黄色和香色,但他们的吉服袍仍称为龙袍。
也就是说,清代男性中只有皇帝的吉服袍称为龙袍;女性中只有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妃、嫔等女眷的吉服袍称龙袍,其余所有人等,即便他们是王公贵族、宗室成员的吉服袍,都称蟒袍。
所以说,只有身份、等级才是决定其是龙是蟒的唯一标准。
五,总结
从整个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服饰的形制,在中国历史服饰中最为庞杂,繁缛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是中国服饰沉淀、固化的时期。
而清代服饰是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又采纳了汉族服饰的某些服饰元素发展起来的。
清代服饰文化的产生,与满族形成的历史及清入关前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清朝服装盛行近三百年时间,并对近现代的服饰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我国服饰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