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电生理VEP--ERG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电极:金属(常用银,金等)丝或面积为几平方厘米的金属片
把大电极放在待测部位即能记录到该处存在的生物电。 它记录到的是许多细胞(例如一个器官)的电活动综合而成的生物电。
大电极放在胸前心脏附近,就能记录到心脏跳动时发生的电活动——心电。 用同样方法可记录到脑电、肌电等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电活动;

微电极:尖端直径可小于1μm,也可大至几μm的玻璃管或金属丝
电极位置同全视野ERG

检查前不需要暗适应,检查时弱光即可 刺激次数可视情况,30~60次,时间太长患者疲劳影响结果
PERG

ERG评价全视网膜功能,PERG主要评价黄斑功能且对黄斑功能异常较敏感 PERG对黄斑功能的客观评价,补充了ERG对局部视网膜功能评价的不足
黄斑病变P50振幅明显降低,重症者甚至没有波形
大多数黄斑病变,PERG的振幅下降和视力下降之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黄斑功能保留而周边视网膜弥漫性变形时,ERG异常而PERG正常


通常N95和P50具有共同性,所以N95/P50振幅比一般不下降
全视野ERG正常,PERG异常,呈熄灭型,病变在黄斑 PERG正常但ERG检测不到,呈典型RP,即黄斑功能良好,周边功能差 ERG稍好,各项振幅均比正常低,PERG P50完全丢失,即黄斑功能差,周边稍好 PERG和ERG均完全消失,视网膜整体功能都很差
PERG


视神经疾病:主要影响N95的振幅 视神经脱髓鞘疾病:N95异常率85%,P50异常率仅50%。
P50异常眼,往往有N95异常。 PVEP异常,P50也异常。


视神经压迫症:N95异常也常见于颅内占5异常最常见,P50异常只见于严重病例
且可以建立新的测量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常用的有:自动测量,讯号分析、提 取、识别、判别,讯号源的定位。

自动测量:从生理讯号波形上测出要求的参数,代替了从记录纸上或示波器照相上手工测量的方法。测量的速度快、精度高。 信号分析:把生理信号分解成组成它的各有关成分。用得较多的是富里哀分析,可把信号分解成它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组合; 又如把记录到的多个运动单位的复合动作电位分解成各运动单位的动作电位。
电生理技术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是以多种形式的能量(电、声,光等)刺激生物体,测 量、记录和分析生物体发生的电现象(生物电)和生物 体电学特性的技术。
生物电测量技术:用电极将微弱的生物电引出,经生物电放大器将它放大,再经 示波器等显示其波形并记录下来,以便观察、分析和保存。 生物体电学特性测量技术:使一定量的电流流过细胞膜,测量它在细胞膜上产生 的电位差,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算出细胞膜的电阻。 用类似方法可测出生物体的电感,电容等参数。
国际临床标准ISCEV ERG
暗适应的a波主要反映视杆细胞的活动 明适应的a波主要反映视锥细胞的活动 Muller细胞,无长突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的去极化形成了ERG的b波
b
rod
a b
OPs
a波的振幅从基线到a波谷底 b波的振幅从a波谷底到b波的波峰
b
Max
a
b
30 Hz cone
a
a
峰时(implicit time)又名隐含期 是指从刺激开始至b波波峰或者a波谷底的时间

视诱发电位(VEP)
记录在一定刺激条件下视网膜的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到达视
皮质层所引起的电位变化(视皮质的脑电图)
F-ERG
全视野ERG ERG P-ERG mf ERG
反映信息最多,应用最广泛 反映第一,二级神经元功能 反映第三级神经元的功能 光栅或棋盘格图形翻转刺激
主要评价黄斑部疾病 反映多个局部视功能
CRT
mini
全视野ERG F-VEP
一般使用2通道即可 4通道适用于多焦
EOG
ERG
视觉电生理检查的主要内容

眼电图(EOG)
记录角膜和眼后极部的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主要位置跨过RP,振幅实际值影响因素多,明暗适应振幅比为主要评价指标

视网膜电图(ERG)
记录视网膜内细胞对光刺激(包括图象)的总的电位变化
mfERG

六边形呈离心分布,使所有地方引出的信号振幅大致相 同。六边形的面积随着离心距离而增加,因此可以记录 周边小的反应,与接收刺激的视网膜锥细胞密度相对应。

每个六边形以双m序列的假随机顺序控制刺激图形的黑 白翻转。通过计算机化的m序列和反应周期之间的交叉 相关技术处理,得到局部反应情况。 视网膜反应的密度(每单位视网膜的振幅)以视野的方 式来组织起来,就得到视网膜电图地形图。
国际临床标准ISCEV ERG:
①视杆细胞反应;②最大或标准混合视杆-视锥细胞反应;
③暗适应震荡电位; ④视锥细胞反应;
⑤明适应30HZ闪烁光反应
全视野ERG
ERG系全视网膜的总体反应,只有广泛的视网膜病变才会导致ERG反应振幅降低; 单纯视锥细胞反应降低见于弥散性视锥细胞变性。 黄斑区视锥细胞密度最高,与中心视力相关,占总数的5%,后极部占30%; 单纯黄斑病变或后极部病变,ERG可正常, 黄斑裂孔ERG可正常。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心视力保留,但广泛的感受器细胞变性,记录不到ERG。

视神经萎缩:N95异常率明显高于P50
多焦电生理

多焦电生理使用CRT刺激器对视网膜进行图形刺激,反映 的是视网膜各个微小局部的信号特征。

可以确定病变的具体视网膜部位。相当于不同部位传统 电生理信号的集合。

相对而言,传统电生理使用全视野Ganzfeld刺激器对视网 膜进行闪光刺激,或通过CRT刺激器对整个视网膜进行图 形刺激,反映的是整个视网膜的综合电信号特征,不能 确定具体的病变部位。
微电极:尖端直径可小于1μm,也可大至几μm的玻璃管或金属丝
用微电极可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电现象进行观测和研究。 将微电极插到细胞的附近,甚至插入细胞体内, 就能记录到少数几个以至单个细胞的电活动。 还可把细胞染料通过微电极注入细胞内使之染色, 便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研究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电极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人眼的视网膜受光或图形刺激后,在视感受器内引起光化学和 光电反应,产生电位改变,形成神经冲动,传给双极细胞,神经 节细胞,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终止于 大脑皮质的距状裂视中枢,过程用电生理学方法记录下来
用于P-VEP;P-ERG;mf-VEP;mf-ERG











PERG
不扩瞳、注视固视点、屈光矫正
标准波形为向上的P50波和向下的N95波
P50
N95主要起源于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病变主要影响N95振幅 P50可能起源于更远端的视网膜
N35
N95
PERG

双眼同时测 两个蓝色参考电极分别置于眼眶左右外侧,黑色电极置于前额,


角膜接触镜电极或DTL电极(避免影响成像)分别安装在双眼眼睑内
用微电极可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电现象进行观测和研究。 将微电极插到细胞的附近,甚至插入细胞体内, 就能记录到少数几个以至单个细胞的电活动。 还可把细胞染料通过微电极注入细胞内使之染色, 便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研究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生物电放大器

细胞发生的生物电的能量很低,必须用放大器放大才能观测

大电极用的生物电放大器应该噪声低、漂移小,具有很强的抑制外界 和生物体内电干扰的能力

微电极放大器需具有极高的输入电阻和减小输入电容的补偿电路,使生物 电能保真地放大。微电路插入细胞体内记录时,对放大器的栅流须有严格 的限制(如应小于10^-11安),以防止栅流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信号处理

电子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生理讯号的处理和分析,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而
全视野ERG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 ①散大瞳孔至8mm,暗室或戴眼罩暗适应至少20min ②检查前尽可能避免做荧光造影和眼底照相,如已做,暗适应至少1h 操作步骤 ①参考电极及地电极安装好后,需测阻抗,<10Kῼ方可安装角膜接触镜电极 ②角膜接触镜电极安装好后再暗适应至少5min 测试 暗适应3项检查: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震荡电位 ①必须严格避光②最好测试1次,最多3次,避免破坏暗适应 ③检查完后明适应至少10min(头必须在闪光刺激器亮光里) 电极清洗:①蒸馏水轻轻冲洗 ②抗感染眼药冲洗消毒 ③自然晾干 (不能用酒精消毒,防止损伤角膜)(不能擦洗,避免破坏角膜金丝)
人视野各部位的功能是很不均匀的 随着离心度的增加视敏感度迅速下
降而暗视敏感度增加,色觉功能在
视野各部位也不均匀
mfERG

mfERG是Sutter在1992年发明的,记录电极仍为一个角膜
接触镜电极,刺激图形为若干个黑白相间的六边形(常
用61或103)组成,在同一时刻,一般为黑,一半为白, 六边形黑白颜色随机转换,经过计算机处理,可得到视 网膜相应区域的ERG波形曲线,即为多焦ERG(mfERG, multifocal ERG)
电极

大电极:金属(常用银,金等)丝或面积为几平方厘米的金属片
把大电极放在待测部位即能记录到该处存在的生物电。 它记录到的是许多细胞(例如一个器官)的电活动综合而成的生物电。
大电极放在胸前心脏附近,就能记录到心脏跳动时发生的电活动——心电。 用同样方法可记录到脑电、肌电等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电活动;

Local ERG
眼电生理
VEP EOG
P-VEP
F-VEP mf-VEP
应用人群:视力≥0.1
介于0.01与0.1之间,波形变异较大
视力<0.01
视网膜电图ERG
electroretinogram, ERG / global or full-field ERG
指视网膜受到全视野(ganzfeld)的闪光刺激时,从角膜电极上记录到的视网膜 的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的电反应的总和,它代表了从光感受器到无长突细胞 的视网膜各层细胞电活动的总和。与感受器细胞相邻的色素上皮层的改变也会 影响到ERG.
VEP
视觉诱发(皮质)电位 Visual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VECP) 图形或光刺激诱发的视皮质的脑电图
VEP

大脑枕叶视皮层对视觉刺激(闪光或图形刺激)发生反 应的一簇点信号。

记录技术与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相似,
又与EEG的自发性脑电波不同,VEP的反应振幅较低 (3~25uv),用单次刺激方法很难将VEP信号从100uv左 右的自发性脑电波中提取出来,必须通过有规律的重复 闪光或图形刺激视网膜,并应用计算机叠加平均技术才

mfERG

双眼同时或交替测 散大瞳孔至8mm,矫正至最佳视力
电极安装同全视野ERG
检查前不需暗适应,检查时弱光即可 用角膜接触镜电极或DTL电极(避免影响屈光成像)


安装前需表麻,滴甲基纤维素类药
操作需小心谨慎,防止损伤角膜, 患者耐受差,3~5个循环即可 61个六边形刺激,每个循环47s,103个时,每个循环>1min mfERG选择与情态视野一致时,与眼底彩照成上下镜像,与视网膜 一致时,与眼底彩照方向一致。
电生理技术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 是以多种形式的能量(电、声,光等)刺激生物体,测 量、记录和分析生物体发生的电现象(生物电)和生物 体电学特性的技术。
生物电测量技术:用电极将微弱的生物电引出,经生物电放大器将它放大,再经 示波器等显示其波形并记录下来,以便观察、分析和保存。 生物体电学特性测量技术:使一定量的电流流过细胞膜,测量它在细胞膜上产生 的电位差,根据欧姆定律,即可算出细胞膜的电阻。 用类似方法可测出生物体的电感,电容等参数。




信号的提取:把淹没在噪声中的微弱生理讯号,用计算机处理提取出来。
“平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把N次刺激引起的反应讯号进行平均,能提高信噪比根号N倍。

信号的识别:对于长时间中偶尔出现的现象的观测,用计算机长时间不断监视讯号, 发现规定的偶发现象,把它的波形和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供研究用。 信号的判别:从记录到的生理讯号来判断生物体属于什么状态。如从心电向量图的分析来诊断心脏疾患。 信号定位:通过对从体表许多电极记录到的波形的分析,推测出体内生物电讯号源的位置及其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如从人体表面100路心电记录来推算出心脏电偶极子、电多极子的位置及其运动的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