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1、用“者”或“也”表判断
判 2、用副词“乃”“则”“即”“皆”“为” 断 是“ 句
等表判断。
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 表示否定的判断。
4、直接判断
2020/12/27
12
倒装句
1.主谓倒装 2.定语后置 3. 状语后置 4.宾语前置
1.主谓倒装
古汉Fra Baidu bibliotek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 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 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 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 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2.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 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 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 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 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 式。
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请判断: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过去藉著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 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5、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大之四海
宾语前置
2020/12/27
17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 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 “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 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 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适奚也?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沛公在安?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其又尤何?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洞庭君在安哉?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判断句:2、3、4、6、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判断句:2、3、4、6、8、9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
例、(2004年江苏卷考题)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 惜之。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为……所”表示的被动与 “惜”字的为动用法能否译出。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 此感到惋惜。
3、倒装句。
例1、(2004年广东卷考题)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解析:本句中“以”是介词,“奚”是疑问词作宾词提 前了,翻译时必须将“奚”归到它原来的位置上才符合 现代汉语的规则。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例2、(2004年湖南卷考题)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解析:此句中“于斯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翻译 时应将它提到动词“饮酒”之前。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 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 语,组成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 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 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 后》〈战国策〉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 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什么)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1、判断句。
例、(2004年全国卷四考题)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所以考生必须将本 句译成“……是……”的格式,而且“者”前面的内容应在判 断动词“是”之前,“者”后面的内容应在“是”之后。
译文: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忌不信自”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未有之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知句读,不解惑”
疑问代词“谁”、“何”、“奚”、 “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 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 “......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常用判断句式
2、用 “乃”“则”“即”“皆 ”“为””是“等表判断。
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
门宴》)
我持一双白璧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而者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之马者
4、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带陆离之长铗兮,冠崔嵬之切云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常用判断句式
3、用否定副词“非”、“莫 ”、“无”等表示否定的判
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 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常用判断句式
4、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