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写作素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话题“脊梁”: 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 当到了汨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 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 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 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 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是炽热的报国心。 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 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 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的密码,它便如 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践 约对它的承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 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 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
(二)补充素材 (1)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与橘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 “ 江陵千树橘 ”,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 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 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 春秋》所记“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说的就是这 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 ? 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 这种“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 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 被疏、赋闲郢 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 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 —— 《橘 颂》。
• 话题“自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记忆顺着汨罗江,流过春秋,越过战国,当秦攻破郢 都的那一刻,你悲愤至极,在叹息中,在号哭中,在 悲痛中,你虽背负太多的无奈与辛酸,但却做真正的 自我,用生命表达你对祖国的忠贞与高洁的品行。 悲哉!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洁与 傲岸,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一江春水一曲悲歌,做真正的自我,满载大江与 汪洋,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 一页历史一面镜子,做真正的自我,昭示理性与 忠贞,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3) 执著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 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 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 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又谁能以身之 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1)个人与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 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 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 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 将自己洗刷得如此透彻清澄。 (2) 真性情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 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 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 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 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 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 屈 原 列 传 》 复 习 之
写 作 素 材
《屈原列传》素材运用
(一)《屈原列传》可证观点、角度: 1、爱国 2、生与死(选择) 3、志洁行廉 4、诗穷而后工(指诗人在受到困厄艰险环境的磨砺, 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 5、中国文人的命运 6、外在环境与内在追求等等
(二)运用实例:
• “心灵的选择”: 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 细细斟酌,手拿调色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 色?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 认真推敲。举手投足之间,你在选择,欢悦还是悲伤?人生的 旅程有太多的十字路口,面对太多的选择,站在街口,我聆 听心的呓语。汩罗江畔,屈平素衣抱石纵身而跃,一代忠臣, 他选择死来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贞不渝。在他面前遗放着南 后的威逼利诱,且凭他的才华,在别国闻达亦非难事。“举 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铮铮铁骨,气吞山河, 在荣华富贵和国家民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汨罗江的每一 朵浪花都是见证。站在街中,一边是权力和地位,一边是祖 国和人民,我聆听心的呓语:荣华富贵,皆乃过眼云烟,祖 国人民,与自己乃有血脉肤发之连,没有国家的强盛,何来 个人的幸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 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 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 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 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 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 醴”,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 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 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是流芳百世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