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摩托车车架CAE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型摩托车车架CAE分析报告
重庆现代摩托车研究所
摩托车车架可靠性分析
前言
车架是整个摩托车的基体。

作为摩托车的骨架,车架由多种管材及板材焊接而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它不仅支承、连接了摩托车的各零部件,还承受了摩托车本身和外在的各种载荷。

在摩托车行驶时,路况复杂多变,使车架不时处于扭转、弯曲之中,并改变车架上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使车内的受力发生变化。

因此,要使车架结构不影响使用,要求车架本身一方面具有高强度和合适的刚度,另一方面尽量减轻质量,这一切使其受力分析工作复杂而烦乱。

从设计摩托车出发,作为摩托车车架的全面分析,不仅需要了解车架的质量、转动惯量、加载点、量等基本情况,还需了解诸如车架各阶固频、振型和车架材料选用等信息。

在本次分析中,从材料的使用方面出发进行摩托车车架分析,校核材料的使用对车架受力性能的影响,为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车架强度是车架设计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关系到车架的安全。

在摩托车车架分析中,采用三维实体、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车架使用状况,着重关注应力的分布和大小。

为适应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所建立的模型对车架作了如下简化处理:
a模型处理上,省略外挂零件,突出车架本身骨架及其加强部分;
b加载上,力(含骑乘者与整车重量)与力矩转移到车架重心附近(取中间支撑为对象);
c约束上,前减振器支撑点转移到转向柱上,后减振器支撑点转移到尾梁支承及摆臂枢轴孔上。

如下图1:
图1 约束位置
图2 平路行驶应力云图(普钢、不带边轮)
1.典型工况摩托车车架应力
在对摩托车车架的分析中,分别对摩托车选取平路行驶、刹车、启动(0加速)、转弯(带边轮)等几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

为方便比较分析结果,将分析分为带边轮与不带边轮两种情况。

带边轮的情况以力转移的方式,将载荷加在车架上进行处理。

刹车时,假设后轮(及边轮)刚好离开地面,惯性力矩与重力矩平衡,摩托车车身没有偏转;启动时,假设前轮刚离开地面,加上向后的惯性力矩,摩托车车身没有偏转。

其中,使用普通钢材与高强度钢对于应力分布没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如图2、图3:
图3 平路行驶应力云图(特钢、不带边轮)
不考虑边轮的情况下,几种工况的应力云图:图4~图6。

表1 分析数据汇总表(不带边轮)
序号
分析
材料
应力(Mpa)应变
文字叙述最大最小最大最小
1 工况描述平稳行驶,车重240kg、载重160kg,固定前后三处
原选钢种9.394e+001 1.661e-003 3.898e-004 6.891e-009 车架上部方管与尾梁
建议钢种9.401e+001 1.679e-003 3.955e-004 7.062e-009 连接处出现极限值
2 工况描述
50km/h初速刹车,车重240kg、载重160kg,惯性力向前1760N,作用在上支撑
梁上,固定前柱
原选钢种 4.943e+002 2.617e-003 2.051e-003 1.086e-008 方管弯曲处及转向柱
支架受力较大
建议钢种 4.903e+002 2.633e-003 2.063e-003 1.108e-008
3 工况描述
100km/h初速刹车,车重240kg、载重160kg,惯性力向前2352N,作用在上支
撑梁上,固定前柱
原选钢种 5.100e+002 3.111e-003 2.116e-003 1.291e-008 方管弯曲处及转向柱
支架受力较大
建议钢种 5.057e+002 3.099e-003 2.128e-003 1.304e-008
4 工况描述
0初速启动,车重240kg、载重160kg,惯性力向后500N,惯性力矩反时针312.5N.m
作用在上支撑梁上,固定后两点
原选钢种9.483e+001 1.694e-003 3.935e-004 7.030e-009 车架上部方管与尾梁
连接处出现极限值
建议钢种9.490e+001 1.710e-003 3.993e-004 7.196e-009
(1)应力总体反映
(2)大应力区域
图4 刹车应力云图(50km/h初速)
(1)应力总体反映
(2)大应力区域
图5 刹车应力云图(100km/h初速)图6 启动应力云图(0加速)
考虑边轮的情况下,几种情况的应力云图:图7 ~图12
图7 平路行驶应力云图
(1)应力总体反映
(2)大应力区域
图8 刹车应力云图(50km/h初速)(1)应力总体反映
(2)大应力区域
图9 刹车应力云图(100km/h初速)图10 启动应力云图(0加速)
图11刹车应力云图(30km/h)
图12 转弯应力云图
表2 分析数据汇总表(带边轮)
序号
分析
材料
应力(Mpa)应变
文字叙述最大最小最大最小
1 工况描述
平稳行驶,车重360kg、载重240kg,向斗一侧力矩1078N.m,作用在上支撑
梁上,固定前后三处
原选钢种 3.435e+001 2.827e-003 1.425e-004 1.173e-008 车架上部方管与尾梁
连接处出现极限值
建议钢种 3.398e+001 2.981e-003 1.430e-004 1.254e-008
2 工况
描述
50km/h初速刹车,车重360kg、载重240kg,惯性力向前2640N,向斗一侧力
矩1078N.m,作用在上支撑梁上,固定前柱
原选钢种7.415e+002 3.931e-003 3.077e-003 1.631e-008 方管弯曲处及转向柱
支架σ受力较大
建议钢种7.354e+002 3.955e-003 3.094e-003 1.664e-008
3 工况描述
100km/h初速刹车,车重360kg、载重240kg,惯性力向前3528N,向斗一侧
力矩1078N.m,作用在上支撑梁上,固定前柱
原选钢种7.650e+002 4.673e-003 3.174e-003 1.939e-008 方管弯曲处及转向柱
支架受力较大
建议钢种7.586e+002 4.654e-003 3.192e-003 1.958e-008
4 工况描述0初速启动,车重360kg、载重240kg,惯性力向后750N,惯性力矩反时针244.5N.m,向斗一侧力矩1078N.m,作用在上支撑梁上,固定后两点
原选钢种 3.480e+001 2.809e-003 1.444e-004 1.165e-008 车架上部方管与尾梁
连接处出现极限值
建议钢种 1.424e+002 2.566e-003 5.989e-004 1.080e-008
5 工况描述
30km/h初速刹车,车重360kg、载重240kg,惯性力向前2603N,向斗一侧力
矩1078N.m,作用在上支撑梁上,固定前柱
建议钢种7.344e+002 3.927e-003 3.090e-003 1.652e-008
6 工况描述转弯行驶,车重360kg、载重240kg,离心力1435N,固定前后三处
原选钢种 5.676e+001 4.101e-003 2.355e-004 1.702e-008 中间支撑出现极值建议钢种 5.671e+001 4.120e-003 2.386e-004 1.733e-008
2.典型工况摩托车架应力分析
从云图反映的情况看,刹车是对车架造成破坏的主要使用工况。

在不考虑边轮的情况下,大一点的车速(50km/h)刹车,车架方管弯曲处的应力已经处于200Mpa左右,之所以没有立即将破坏反映出来,在于大车速刹车不是摩托车使用的经常情况。

当摩托车挂上斗以后,车架所受的惯性力大幅增加,应力也增大到非常明显的地步(挂斗以后,摩托车的使用应该没有多长时间)。

以100km/h速度情况下刹车来看,最大应力已达到320Mpa,应力云图局部放大如图13。

按国标摩托车的检测标准—30km/h刹车来衡量,应力也有~300Mpa(同比日本的检测标准50km/h,达到310Mpa)。

因此,即便是用高强度钢,局部结构也还需要继续加强,何况还要考虑安全系数。

加载图14。

图13刹车应力云图放大(100km/h初速)
图14加载图
图15 车架图
车架图如图15,与实物不完全一致:实物中转向管柱支撑柱曲形加强板有两处。

因此,云图上支撑柱前、后的大应力区只有后面的部分才真实存在。

在30km/h刹车的情况下,应力>200 Mpa,按照100km/h考虑,应力210~260 Mpa,情况比弯曲方管好一些。

其他情况的使用:满足刹车情况的车架都能够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车架在转弯情况下的受力。

本次加载,考虑的是摩托车左向转弯,斗上的车轮刚刚离开地面的情况下,对车架造成的影响。

此时,若车速加得高,转弯半径定得小,摩托已经翻车,故离心力设为1435N。

3.实物应力破坏
照片1
该车架已经进行过路试。

实验结果在弯曲方管与转向管柱支撑柱上的反应与分析一致,见照片1。

虽然弯曲方管还有弯曲变形所施加的应力破坏,但是,分析中所表明的大应力才是结构件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照片2
照片3
实验结果反映的还有另外几处细小裂纹(见照片4、5),在分析的几种情况中,处于应力集中的范围,但应力极值没有达到危险的水平,与出现裂纹不一致,如图16。

原因有几点:本次分析对受力作了简化,没有单独分出油箱、发动机等挂结件,不能具体反映该处实际受力;本次分析对摩托车的工况只分析了几种,该处最大受力可能不在这几种工况之中。

(1)(2)
图16 出现裂纹处应力云图放大
照片4
照片5
4.其他说明
在几种工况的分析中,都出现了极限值非常大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a结构连接点,这样一些部位,由于结构突变,往往有应力集中现象,使极限值超出应力范围,实际情况没有这么严重,而且通过改进焊接工艺还可以改善;b应力过渡区,这些部位应力极值并不高,但与周围相比显得突出,需要从结构设计上加以分解。

图17 结构连接点应力云图(一)图18 结构连接点应力云图(二)
图19 应力过渡区应力云图
5.建议
从分析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摩托车车架结构上,弯曲方管处有必要采取加强措施,一是弯曲处,二是根部应力过渡区;
b车架材料上,弯曲方管与转向柱支撑柱若换用新材料钢种,将提高强度级别,有利于防止破坏,结合结构的改进,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
c结构件连接处的焊接需要提起注意,改进焊接质量,对焊接产生的焊缝采取强化手段。

因此,建议在这三方面加以改进。

注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印.
重庆现代摩托车研究所
二00五年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