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城市旅游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及形象设计研究
城市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城市已不仅仅是区域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同时还是旅游活动中心. 在我国,城市与旅游的契合最初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桂林、西安等为代表的山水城市和文化古都;二是为景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1 ] . 但是, 随着城市居民对休闲娱乐的要求的日益高涨, 旅游的发展开始摆脱这两种模式,城市整体的吸引力成为城市发展旅游的新焦点. 城市发展旅游的重点已不再是全力发展景区,而是注意培养城市本身,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终极目的地来发展[2 ] . 城市旅游的思路就是将城市整体而非一个或几个景区作为旅游吸引物推向市场,追求城市的综合吸引力和整体形象,将城市发展为一个终极目的地. 增强城市的综合引力,突出差异性,塑造良好、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根本需要. 个别景点的独立开发已经不再是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旅游发展取决于城市整体的形象、特色、文化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综合引力. 1 芜湖市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城市是一个综合性载体. 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城市旅游的出游动机不一定是名胜秀水或名胜古迹,只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的都可成为旅游资源.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之滨,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交通枢纽, 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线两点”发展战略的重点和突破口. 芜湖市传统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涵盖 3 大景系,7 个景类和34 种景型,具备观光度假、休闲生态、文化宗教等多种类型,但由于强度效应较弱,开发深度不够,景区配置较分散等原因,旅游点总体品位较低,基本上不具备吸引广域性游客的引力. 1 . 1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近三年来,随着中山路步行街、鸠兹广场、凤凰美食街、九华广场、奥林匹克公园等城市亮点工程的建成,芜湖市的城市风光变得十分优美. 芜湖长江大桥的开通,进一步优化了交通条件. 旅游者观念的转变,休闲动机的增强, 种种因素使芜湖市的城市旅游引力增强,省外游客的比重上升,2001 年已达55 % ,超过省内游客比重商务旅游者是其另一主体, 占35.
5 % ,稍逊于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这反映出芜湖商业城市的性质. 芜湖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又是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20 世纪初叶,芜湖成为长江下游以内外贸易为主的商业港口城市,优良的商业传统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以商兴市,推进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建设,商品流通领域不断拓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现已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边缘的重要工业城市,长江流域重要的商务型港口城市和皖江商务中心,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 良好的经济环境使芜湖发展商务旅游的优势突出,随着近三年芜湖系列展会的成功举办,芜湖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作用受到更大的关注,带动了商务旅游的发展. 作为一个滨江城市, 山清水秀是芜湖最大的特色,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 % ,市内拥有“九湖环九山, 曹姑侍大江”的山水组合,可谓“城在山水中, 山水在城中”. 主要景点都设置醒目规范的导游图, 中英文对照景点介绍和路标指示牌,管理规范.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市政旅游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中山路步行街、凤凰美食城、吉和批发市场、长街小商品市场、黄山路图书音像街等特色商业街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购物美食环境,丰富了芜湖城市旅游的内涵. 通过以上芜湖城市旅游资源条件和客源条件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观光/ 休闲/ 度假和商务旅游是芜湖城市旅游发展的两大支柱. 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风光的建设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长. 因此,芜湖市旅游发展应确立以城市观光/ 休闲/ 旅游和商务旅游并重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 同时,文化修学、生态休闲、宗教及工业旅游,也是芜湖市旅游发展的有力补充. 1 . 2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1. 2. 1 充分挖掘城市的独特之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都是城市旅游发展努力追求的目标,芜湖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立一个明确的概念. 笔者认为,根据芜湖现有的特点,它应追求山水旅游城市的终极目标,利用山水特色,保持、完善城市的优美风光.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 山水旅游城市的前景看好,芜
湖市城市的发展要处处体现休闲,创造休闲. 1. 2. 2 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商务旅游是芜湖城市旅游发展的支柱之一,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商务型城市旅游的主要动力. 形成现代化水平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创造优良的城市发展大环境,是芜湖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商务型城市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1. 2. 3 注重培育文化氛围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特色之基,突出自己的特色文化,才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城市应该是文化城市,必须在文化上做好文章. 文化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以人为本”, 体现在城市中即是处处方便游客,处处“人性化”,人文景观山水化. 1. 2. 4 营造城市整体环境芜湖不是以高质量的传统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传统旅游城市,而是靠优美的城市风貌、活跃的经济活动、良好的商业和购物环境组合而成的综合引力吸引旅游者. 旅游是现代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城市的任何设施和活动都是潜在的旅游资源. 因此,营造城市的大环境,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加强社会文化功能,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将会直接影响芜湖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2 芜湖旅游形象设计旅游形象是旅游诸要素本体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认知印象,也是旅游目的地意欲向旅游者传输的引力信息,它首先应是一种综合概念,但更重要的是应该突出特色和个性. 建立独特、鲜明、富有感召力的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 . 1 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城市旅游的形象定位是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它决定着整个城市旅游形象系统发展的方向,是城市特色和个性的提炼和总结. 芜湖市个性突出的引力是什么? 从芜湖的文化特色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从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日益成为旅游业的灵魂. 芜湖市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商业文化的整合应是其深入挖掘的重点. 芜湖市历史悠久,古迹丰富,其中不乏精华所在. 上溯200 万年,延续至今, 以明城垣遗址、南门湾旧城和楚王城为主的古城遗址, 以干将墓、周瑜墓、东汉墓群为主的古墓群,反映了人类早期活动和中国古代科技史;华夏第一城隍庙、广济寺、天主教堂、圣雅阁修道院、清真寺的规模和影响,反映了芜湖深厚的宗教文化; 而芜湖浆染、十里长街、“四大米市”、招商局、米捐巷、老海关等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海洋文化的入侵痕迹, 昭示着特定时期商业巨埠的雄风;再有屈原、干将、莫邪、周瑜、李白、黄庭坚、米芾、张孝祥、吴敬梓、李鸿章、孙中山、李克农等250 多位名人在芜湖的历史和传说以及他们留下的诗文,更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 芜湖的最大特色是隐寓于青山绿水中的浓郁的商贸气息. 从春秋时期的“江东首邑”到20 世纪初叶繁荣的工商业,芜湖的发展史中处处浸染着商业气息. 今日的芜湖延续和发展了过去芜湖的特色,区位优势明显, 商业环境活跃,商业设施完善,是长江沿岸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中心城市和皖江商贸中心城市,并朝着现代化的大城市方向发展,形成了一种浓郁的现代化商业文化. 同时,芜湖是一个美丽的滨江城市, 自然景观以山水为特色,市内拥有“九湖环九山,曹姑侍大江”的山水组合,青山绿水,商业文化, 自然和谐,相得益彰. 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和现代化风貌的相互融合,使这座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又包含了传统文化之精华;浓厚的商业氛围与山水景观的自然和谐,使快节奏的城市节奏中又处处体现出悠闲自得的生活气息, 这就是芜湖独特的吸引力,这就是芜湖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定位的“支点”. 由此可见,芜湖市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应是:古埠新颜———青山绿水中的现代商城. 2 . 2 旅游形象设计与其他领域的形象塑造一样,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也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由三大部分组成: ( ) ( ) ( ) 理念形象设计M I 、行为形象设计 B I 和视觉形象设计V I . 城市旅游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以城市旅游理念为核心, 向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扩展,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2. 2. 1 理念形象设计一级理念:半城山水,休闲胜地;二级理念:购物美食,皖江商都. 一级理念突出了滨江城市山水组合特色和江城观光休闲的旅游形象;二级理念设计体现出古商埠新的经济地位,反映了芜湖这个商业之城绽露的新的商机和旅游吸引力. 理念形象展示了芜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