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1.2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 展
○ 佛教传入 ○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 响
○ 东亚影响力 ○ 中学西渐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1)过程。 ①两汉之际:来自 _古__印__度__的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_儒__家__文__化__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_禅__宗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宋明时期:以_儒__家__学__说__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 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的影响
改
2、制度建设:古代朝鲜、日
新
本和越南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
学
朝。推动了其中央集权制、赋
习
税制、选官制及教育的进步。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国
古
代
哪
些
制
度?
唐朝长安城
日本京都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生活方式:对周边东亚各国的服饰、饮食、生 活习惯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韩
和
汉
服
服
服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影响
(2)影响:对中国人的_宗__教__信__仰__、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 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 的理念,更加_注__重__境__界__的表达。 ②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_龙__门__石__窟__、敦__煌__莫__高__窟___等石窟,是 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 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 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 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 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诗佛王维 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 悟寂为乐,此生 闲有余”。 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 窟等石窟都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 佛教寺院种茶和饮茶的风气也推进了民间茶文化的发展。 佛教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邻国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 接邻》
1、对文化:推动了周 边地区和国家的文明 发展进程,促使佛教 传播与发展。
鉴真东渡
中华文化对世界
大 化
读教材 自主学 习
提能力 合作探 究
欧洲“中国风”
@《创新设计》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外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外文化交流对促进世界文化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 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高 度发达(内卷化严重)
政治: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 文化:重本抑末、理学的思想
束缚; 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
约束
在1898年前后,西学 与中国的传播内容呈 现出怎样的变化?为 何?
五四运动后前后新 文化运动传播西学 的主题发生了什么 变化?
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甚至顺治、康 熙都曾表示青睐,但 为何没有在中国获得 大范围的传播?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促 使国人为救亡图存,开始向西方学习 先后有洋务思想、维新思潮出现
随着维新运动展开;西方资产 阶级革命学说在中国传播,成 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 (1)造纸术: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 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骑士阶层日渐表落。 •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4)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
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 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影响
• 其他:(1)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 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 尚。
在过去,我们没有谁会相信在 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 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 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然使我们觉 醒了。”
“欧洲文化之特长乃数学的、思 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 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
——莱布尼茨《中国现状》
1840鸦片战争
明末清初
1898戊戌变法
1911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
1919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先进 科学技术为主
戊戌变法时期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为主
辛亥革命前后传播革命 思想为主
西学传播的 主题变迁
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
1826年,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该书自叙编辑原则有 四:一日“事必本夫心”,二日“法必本夫人”,三日“今必本夫 古”,四日“物必本夫我”。据此可知,该书的编辑体现了 A.心学社会影响力较大 B.托古改制以减少改革阻力 C.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D.“师夷长技”的现实追求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 展
○ 佛教传入 ○ 西学东渐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 响
○ 东亚影响力 ○ 中学西渐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1)过程。 ①两汉之际:来自 _古__印__度__的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_儒__家__文__化__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_禅__宗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宋明时期:以_儒__家__学__说__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 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的影响
改
2、制度建设:古代朝鲜、日
新
本和越南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
学
朝。推动了其中央集权制、赋
习
税制、选官制及教育的进步。
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国
古
代
哪
些
制
度?
唐朝长安城
日本京都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生活方式:对周边东亚各国的服饰、饮食、生 活习惯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韩
和
汉
服
服
服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影响
(2)影响:对中国人的_宗__教__信__仰__、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 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 的理念,更加_注__重__境__界__的表达。 ②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_龙__门__石__窟__、敦__煌__莫__高__窟___等石窟,是 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 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 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 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 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诗佛王维 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 悟寂为乐,此生 闲有余”。 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 窟等石窟都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 瑰宝。 佛教寺院种茶和饮茶的风气也推进了民间茶文化的发展。 佛教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邻国
上国羁栖久,多惭万里人。 那堪颜氏巷,得接孟家邻。 守道惟稽古,交情岂惮贫。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人崔致远 《长安旅舍与于慎微长官 接邻》
1、对文化:推动了周 边地区和国家的文明 发展进程,促使佛教 传播与发展。
鉴真东渡
中华文化对世界
大 化
读教材 自主学 习
提能力 合作探 究
欧洲“中国风”
@《创新设计》
2.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中外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外文化交流对促进世界文化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 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学东渐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高 度发达(内卷化严重)
政治:封建统治者盲目自大 文化:重本抑末、理学的思想
束缚; 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
约束
在1898年前后,西学 与中国的传播内容呈 现出怎样的变化?为 何?
五四运动后前后新 文化运动传播西学 的主题发生了什么 变化?
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甚至顺治、康 熙都曾表示青睐,但 为何没有在中国获得 大范围的传播?
背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促 使国人为救亡图存,开始向西方学习 先后有洋务思想、维新思潮出现
随着维新运动展开;西方资产 阶级革命学说在中国传播,成 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 (1)造纸术: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 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2)火药:在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使骑士阶层日渐表落。 • (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4)活字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
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 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影响
• 其他:(1)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 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 尚。
在过去,我们没有谁会相信在 这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完善, 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 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然使我们觉 醒了。”
“欧洲文化之特长乃数学的、思 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 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
——莱布尼茨《中国现状》
1840鸦片战争
明末清初
1898戊戌变法
1911辛亥革命
清末民初
1919五四运动
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先进 科学技术为主
戊戌变法时期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为主
辛亥革命前后传播革命 思想为主
西学传播的 主题变迁
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
1826年,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问世,该书自叙编辑原则有 四:一日“事必本夫心”,二日“法必本夫人”,三日“今必本夫 古”,四日“物必本夫我”。据此可知,该书的编辑体现了 A.心学社会影响力较大 B.托古改制以减少改革阻力 C.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D.“师夷长技”的现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