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DNA的损伤和修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DNA损伤的后果:①点突变、②缺失、③ 插入、④倒位或转位、⑤双链断裂
对生物可能产生4种后果: ①致死性; ②丧失某些功能; ③改变基因型而不改变表现型; ④发生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结果,使生物进
化。
第二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DNA损伤的修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光修复或光复活: 光修复:利用可见光能量将DNA中的嘧啶二聚体通
过光解作用恢复为单体,从而恢复DNA正常结构 的DNA修复过程。 这是最早发现的DNA修复方式。DNA中的嘧啶二 聚体可通过可见光(300~600nm)的光解作用而恢 复为单体。 催化这一过程的酶为光复活酶或光裂合酶。
被DNA嘌呤插入酶识别结合,在K+存在的 条件下,催化游离嘌呤或脱氧嘌呤核苷插 入生成糖苷键,且催化插入的碱基有高度 专一性、与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严格配对, 使DNA完全恢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烷基的转移修复 在细胞中发现有一种O6甲
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能 直接将甲基从DNA链鸟 嘌呤O6位上的甲基移到蛋 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上而 修复损伤的DNA。这个 酶的修复能力并不很强, 但在低剂量烷化剂作用下 能诱导出此酶的修复活性。
电离辐射:引起DNA碱基 损伤、链的断裂、DNA交 联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化学因素导致的DNA损伤
1、亚硝酸:使胞嘧啶脱氨生在尿嘧啶,A脱氨基生 成I。
Nitrous acid
HNO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烷化剂导致的DNA损伤
烷化剂:①碱基烷基化;②碱基脱落;③断 链;④交联
苷酸切除修复。
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①首先由核酸酶识别DNA的 损伤位点,在损伤部位的5’ 侧切开磷酸二酯键。
②由5’—3’核酸外切酶将 有损伤的DNA片段切除。
③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 以完整的互补链为模板, 按5’—3’方向DNA链, 填补已切除的空隙。
④由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 DNA片段与原来的DNA断 链连接起来。
产生严重的细胞学后果
生物细胞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DNA修复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DNA的损伤
DNA损伤
正常DNA分子的化学结构与 C
环外基团
化学结 构与物 理结构
单链断裂
双链断裂
DNA损伤
糖基化 碱基修饰
DNA链间交联
DNA与蛋白质交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断裂链的重接 DNA单链断裂是常见的
损伤,其中一部分可仅由 DNA连接酶参与而完全 修复。此酶在各类生物各 种细胞中都普遍存在,修 复反应容易进行。但双链 断裂缺几乎不能修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直接插入嘌呤 DNA链上嘌呤的脱落造成无嘌呤位点,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
信息改变,均可称为突变 mutation)
从分子水平来看,突变就是DNA分 子上碱基的改变。
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突变称为
DNA损伤(DNA damag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DNA复制过程中,仍难免会存在少量未被校正 的差错。此外,DNA还会受到各种物理和化学因 素的损伤。这些差错和损伤如果不被修复,将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碱基的互变异构 氨基 亚氨基 羰基 烯醇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细胞正常代谢产物对DNA的损伤 O·2 H2o2 ·OH
5-羟甲基82--尿氧氧嘧鸟腺啶嘌嘌呤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物理因素导致的DNA损伤
紫外线UV:主要是形成嘧 啶二聚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错配修复 错配修复:按模板的遗传信息来修复错配
碱基的修复方式。 错配碱基的修复会使复制的保真性提高
102~103倍。 现已在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中发现
了这一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①此酶能特异性识别紫外线造
成的核酸链上相邻嘧啶共价 结合的二聚体,并与其结合, 这步反应不需要光; ②结合后如受300-600nm波长 的光照射,则光复活酶就被 激活,将二聚体分解为两个 正常的嘧啶单体, ③然后酶从DNA链上释放, DNA恢复正常结构。
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磺酸甲酯 DNA链内交联
双功能烷化剂: 可同时和DNA DNA链间交联 中两个不同的 亲核位点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碱基类似物:结构与碱基相似,可改变碱 基配对特性的正常碱基衍生物或人工合成 的化合物。
如:5-溴尿嘧啶(与A或G配对)、 2-氨基 嘌呤(与T或C配对)
DNA损伤的修复:是指DNA受到损伤后, 细胞内发生的使DNA的化学组成和核苷酸 序列重新恢复或使细胞对DNA损伤产生耐 受的一系列反应。
DNA是细胞中唯一具修复系统的生物大分 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直接修复 直接修复:指的是不需要移去任何碱基或
核苷酸就可以将损伤逆转到正常状态的修 复机制。 是生物体内最简单的修复方式,属于无差 错直接修复。
改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DNA的自发性损伤
E cloi 错配10-1—10-2
校正10-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脱嘌呤和脱嘧啶 哺乳动物
脱嘌呤 580/cell·hr
脱嘧啶
9
29/cell·hr
1
2、碱基的脱氨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次黄黄嘌嘌呤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切除修复: 切除修复:指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 分子中受损伤部分切除,然后以另一条完 整的互补链为模板,重新合成切去的部分, 使DNA恢复正常结构的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修复的基本步骤: 识别——切除——修补——连接
修复过程中需要多种酶; 修复主要有两种方式:碱基切除修复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