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产业链升级的创新战略及路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食品产业链升级的创新战略及路径分析
何皛彦
引言
当今世界,产业链分工是国际分工的主要模式,对于食品产业而言,从一种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生产、包装、营销和服务,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跨国公司的参与和价值分配。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跨国公司作为产业链的各环节的主要参与者,不断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通过外包、产业链整合等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工业的年均营业额约为27000亿美元,而中国仅约占5%的份额。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中国参与食品行业国际分工还不够突出。
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产业链升级就成为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食品产业链升级的规律探讨与国际经验借鉴
食品产业链是由设计第一产业范畴的种植业、捕捞业,设计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和涉及第三产业的流通业,餐饮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共同组成的生产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存在诸多问题:
(1)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是食品产业链上多个环节出现问题的结果,包括原材料上种植安全管理不规范、各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降低、公共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
(2)利益驱动及市场诱导所致
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食品产业链各环节在缺乏监管的背景下,放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导致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
另外我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足,对外观的重视大于食品安全自身的问题。
导致食品产业链整体不安全。
全球食品产业价值链分工是各环节分解后,各国家地区形成的价值等级体系。
其中,完善的市场体系、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和高端的人才资源抢占高价值链环节,将低价值链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在食品价值链分工中居主导优势地位。
如美、日以及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
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其他设计环节需要人才资源,因此发达国家几乎在本国进行设计活动,将流水线生产外包给发展中国家。
但由于消费者偏好不同,产品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所以跨国公司将设计环节在发展中国家运行,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以及技术人员,从事改良和设计,但产品核心生产环节依然掌控在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食品价值链的参与环节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样形成了企业数量大,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难以实现的局面。
形成了低利润的恶性循环。
因此发展中国家处于食品产业链的低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参与世界食品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中国在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
从国家贸易角度来看,中国贸易出口从1992年的849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
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口从1992年的80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9558亿美元。
从服务贸易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从1992年的92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171亿美元,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从1992年的9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32
亿美元,但相对于货物贸易来讲比重较小。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国,需要进一步分析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从而为提升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及走向贸易强国奠定基础。
而从我国参与食品产业链环节来看,我国主要参与食品生产和大众消费的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吸引国内和国际跨国公司在国内投产,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控制着产业链的研发、设计等高利润环节。
我国只有通过打造品牌效应,进一步参与世界食品产业链分工,不断争取产业链的高端环节。
二、我国食品产业链升级实证分析
(一)必要性
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在GDP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
1. 食品产出结构水平较低
食品初级加工产出比例很高,约占总销售量的70%,深加工和精加工少。
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的食品较少。
产品鳞次栉比,包装形式单一,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 食品产业产出地区分布差异性过大
从地区结构看,西部地区食品行业比较落后。
西部地区食品行业产值仅占全国食品行业总产值的13.5%,而东部食品行业产值占全国食品行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38.6%。
3. 食品产业规模不足(抄袭食品行业报告)
食品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
如国内粮油加工企业合理的经济规模为面粉加工400-600吨/日、稻谷加工200-400吨/日,而我国78.9%的面粉粉企业为日处理小麦50-100吨的生产规模,80%的稻谷加工设备为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机组,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日处理量。
4. 国内食品产业链不完善
我国原料供应、食品包装和食品销售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和承担风险的双向机制。
从国际上,特别是欧洲较为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来看,我国出口的食品商品部分不符合其标准。
其中部分原因来自食品产业链的原产地环节。
分散的原料生产在品种、品质、卫生安全规格等方面不能适应国际食品行业的要求。
例如:我国苹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国际上有许多生产果汁的企业,对原料的高级加工及销售使其获得了大量收益,并形成了规模经济,组建水果生产基地,专为果汁生产提供原料。
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水果生产基地,这说明我国食品产业链还不完善。
5.食品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食品产业科技成果中初级加工成果所占比重高达70%左右,而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较少,食品工业产生的废料较多,与国际先进标准有较大差距。
技术创新投入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6.食品产业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和国内标准与国际不接轨
我国的食品行业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但相对于国际标准而言,如美国FDA、欧洲IFS标准以及世界普遍认同的HACCP认证标准,我国的食品行业标准制定周期长、要求水平偏低。
由于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职责1。
行政监管不能代替企业内部监管,因此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加工过程中食品监控体系不完善,且产业化水平较低。
7.食品产业链产生的外部性较大
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是我国食品产业的主要外部性表现。
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以假替真的行为屡见不鲜,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获得丰厚收益。
但是由于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不接轨,就使得我国食品产品出口出现退回的现象。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的监管;另一方面要是我国的食品标准和国际接轨。
构建良好的食品出口环境和食品产业链秩序。
(二)主要障碍
1.管理架构和品牌效应欠缺
我国食品产业参与生产与管理的小企业众多,能够进行资源整合和组织生产的大企业较少,而能够在国际食品市场上产生深远影响力的企业只有中粮集团等少之又少的几个企业。
中粮集团下的很多品牌产品的确能得到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但是消费者没有将这些品牌与和中粮集团先联系。
这意味着我国食品产业链缺乏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管理分散,且由于企业众多缺乏链条的统一管理和要素分配。
在品牌效应没有形成时,食品产业的国际化将十分困难。
2.食品产业链资源整合困难
全产业链式监管既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更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食品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将外部成本内化,降低成本,形成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但由于且也数量众多,各企业间联合与联系较少,缺乏横向管理,无法实现资源的跨界和跨区域配置。
3.管控难度大
从客观角度考虑,食品产业链价值链长,对于企业和整条产业链的管理来说难度必然加大。
“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中,环节纷繁复杂。
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形成全产业链的统一管理和协调模式,才能确保产业链上企业的高效有序运转。
三、食品产业链升级的创新战略分析
(一)基础前提
食品产业链升级的基础前提是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已实现成熟和完善的链接且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
从世界食品产业链发展和国内资源要素禀赋角度来看,食品产业链管理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实现企业间的联合,而且从宏观监督来看,有利于提供培养国际知名企业的土壤,加强产业链协作运营和管理的结合,从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当产业链的各环节以实现完全对接后,有助于信息从企业到生产者到销售者的自由流动,有助于实现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模块化销售,提高整条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
(二)实现条件
1.有效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在食品原料的生产环节,政府一直在采取补贴或最低价格的方式支持农业发展,但在整条食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政府依然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指导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作用,对每个环节要制定符合WTO的法律和行业标准。
从而指导企业、各级协会、食品相关连的企业和行业等不断提高企业产业链管理水平,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行业需要。
2.提高食品产业链信息流动水平是食品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关键
由于供应链中信息流动具有不对称性,产业链上个各环节的企业无法收集到准确、及时有效地需求信息。
信息共享是提高食品产业链整体管理水平和各环节上关联企业相互沟通协作的重要条件。
要充分利用网络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实现食品产业链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规范化、快速化。
四、我国产业链升级的路径分析
食品产业价值链分工从根本上说是各个国家根据自身资源、技术、市场等条件形成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条上进行的利润在分配过程。
从世界食品产业的发展形势定位中国的食品产业,结合中国食品产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创新食品产业链管理模式必将成为食品产业链条升级的必然途径,同时对于提高中国食品产业在世界的参与程度具有深远战略指导。
只有在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进行前瞻和战略性投入,才能获得比较优势。
(一)食品产业链管理模式创新
食品产业链可以细分为产品供应环节、产品生产环节、产品销售环节和服务环节。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产品生产企业在各环节均有所涉猎,但主要集中在生产和销售环节。
因此食品产业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应实现创新。
第一、实现品牌效应。
在农产品种植与生产、食品制造与加工、食品跨国跨地区贸易、深加工以及餐饮等环节突出品牌效应,在各个环节上打造国内外知名企业。
根据国内的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我国的食品生产企业应首先集中在是
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如中粮集团在采购和生产加工等环节还应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扩大宣传力度,聚拢旗下企业,共同构筑企业文化,形成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第二、外包弱势环节,培育一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
目前在包装设计、产品研发、企业培育等方面,我国相对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金、管理经验和人才供应方面有差距。
现阶段,食品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可以通过资金和引进外资的方式,引入国际知名企业在华投资。
同时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吸收引进在创新的能力。
培育中小企业,促进其专业化生产,重点提高弱势环节的管理、研发和创新,是整条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形成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单元。
第三、提高各环节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整条产业链的信息化
在引进国际知名食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基础上,学习其先进技术,实现食品产业链各环节的畅通联动。
种植的农产品通过现代物流,快速转移至食品初级加工环节,运用大数据和现代国际贸易,实现标准化出口。
加大对食品加工与新视频的研发,不断改良食品加工技术,提高安全标准。
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迅速发展,增强配套功能,实现原料基地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管理标准化、市场品牌化。
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二)技术创新和革新实现食品链条的安全生产
基于生态生产方式的大食品安全研究提到外源技术和内源技术的内涵,指出外源技术是非自然的、环境难以消解的或消解后有污染的技术;内源技术是可以增强生态系统产出能力且无污染的技术,它以糖(碳水化合物)代谢为中心,可再生、无污染,克服了以“烃”(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石化农业及转基因的污染问题(杜龙政等2010)2。
目前我国的食品产业的农业供应仍然伴随着污染和食品不安全的现象。
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化肥对农产品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土壤的污染、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环节产生的假冒伪劣和安全不达标、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意识,刺激了产品的需求,而在现存的机制下,不安全产品得以大量生产。
实现整条产业链的资源和信息整合,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
第一,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降低有污染的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和无污染生产。
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零污染,保证源头安全。
第二,加强食品产业链检测技术革新。
一方面要提高检测标准,适应国家通用标准,另一方面要引进新技术,提高技术的吸收创新能力,加强食品加工、包装、餐饮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监测,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促进食品的废物利用与转化,实现从饲料生产、农产品种植、采购、食品贸易和物流、食品原料与产品加工、餐饮行业和消费等多方面的零污染绿色安全生产与监控。
(三)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食品安全监督是蕴含在整条食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且不可欠缺的体系。
农产品生产环节需要对农药的含氮、磷量检测;食品加工、贸易环节和餐饮消费需要对食品各项指标进行监督。
这急需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食品安全的监督与执法需要发改委、财政、司法、工商业、卫生质检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
因此建立“食品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和“食品产业链安全监督小组”负责资源的调配、需求信息流通和安全监督。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加大粮食行政执法的宣传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
加强立法和司法,共同建立食品安全体系,促进国家食品产业链快速、整体、有效发展。
2基于生态生产方式的大食品安全研究杜龙政.汪延明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