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2013,29(1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hineseJournalofZoonoses

DOI:10.3969/cjz.j.

issn.1002-2694.2013.11.018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王君玮,王 娟,曲志娜,黄秀梅,赵思俊,盖文燕

摘 要:空肠弯曲菌是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之后的又一人兽共患病原菌,不仅可导致人类胃肠炎和食物中毒,而且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米勒‐费希尔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充分认知该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时采取科学控制措施,是防止该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防止空肠弯曲菌污染对动物源性产品安全的影响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有关部门前瞻性的采取防控措施提供支持。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动物源产品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94(2013)11-1119-05

ImpactofCampylobacterjejunitofoodsafetyofanimaloriginanditscontrol

WANGJun‐wei,WANGJuan,QUZhi‐na,HUANGXiu‐mei,ZHAOSi‐jun,GAIWen‐yan

(ChinaAnimalHealthandEpidemiologyCenter,RiskAssessmentLaboratory

forLivestockandPoultryProductsofMOA,Qingdao266032,China)

作者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动物产品安全监测室,农业

部畜禽产品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 266032;Email:yffs2000@sina.

comABSTRACT:CampylobacterjejuniisthemostcommonzoonosispathogenoffoodborneinfectionreportedafterSalmonella

andShigella.C.jejunicannotonlycausehumangastroenteritisandfoodpoisoning,butalsokeepcloselycontactwithGuil‐lian‐BarrsyndromeandMiller‐Fishersyndrome.ItisakeyroutetoprotecthumanfromC.jejunihazardthatweshouldfullyrecognizeitsharmfulimpacttoanimal‐derivedfoodsafetyandtaketimelyeffectivemeasurestocontrolit.Wediscussedthis

impactherefromC.jejunicontaminationtohumanandanimalproducts,andbroughtsuggestionofcontrolmeasuresforwardsothatitcanhelprelativeauthoritiestotakepreventionstrategy.

KEYWORDS:Campylobacterjejuni;food‐bornepathogen;foodsafety;productsofanimalorigin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j)是近年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菌之一,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并列为人类三大腹泻致病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家禽肠道中,并通过污染肉品、

食物或水源导致人类感染。1957年,King[1]

首次发

现该菌与人类肠炎的关系,1972年Dekeyser等[2]

成功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Cj并确定其致病

性,1977年Skirrow[3]

通过改进培养技术提高了粪便中该菌的检出率。之后,世界各地关于Cj的报道日益增多。1978年,我国首次从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到Cj。随后,陆续报道在北京、江苏、辽宁等地畜禽中检出该菌,并有人经污染食物感染并引发中毒事件发生。由于该菌除能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外,还与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GBS)、米勒‐费希尔综合征(Miller‐Fish‐ersyndrome,MF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而受到

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对Cj研究和管理进行分析,

并结合近年来开展动物源性致病菌监测和调研情况,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中空肠弯曲菌的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1 空肠弯曲菌的特性

Cj是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对弯曲菌属分类的23个种之一[4]。菌体大小约(0.3~0.4)μm×(1.5~3.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呈S形细长杆状。最适合在42~43℃下含5%O2、10%CO2和85%N2的混合气体环境中生长。Cj基因组大小约1600kbp,G+C含量为33%~35%,约有1654个ORFs。基因组序列中几乎完全缺乏重复序列,无插入序列、噬菌体整合序列和抗生素相关序列。在编码其生物合成和表面结构修饰的基因中普遍存在超变序列。超变序列的存在显示了Cj基因组序列的多样性、致病机制的复杂性以及高度的遗传适应性。

Cj主要通过粘附、定植、侵入、产细胞毒素和分

111万方数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11)

子模拟等机制感染机体并致病。在菌体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对宿主细胞有极强毒性的可溶性分泌蛋白(Cj外毒素)直接作用机体并引起宿主病变。此外,菌体外膜中的类脂A基团是Cj的重要毒力因子,与多数Cj只合成缺乏O抗原的脂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LOS)互补,可能在GBS的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空肠弯曲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人感染Cj主要是因为食用生的或未熟透的禽肉,或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被污染的水源等引起,也可因直接与宠物、感染动物接触而染病。在发达国家,人群易感年龄一般在0~4岁和15~44岁;而发展中国家多集中于5岁以下儿童,且以2岁以下的幼儿居多。我国对Cj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由安徽省芜湖市卫生防疫站首先从2例急性腹泻患者中分离出似胎儿弯曲菌肠道亚种弯曲菌,1981年由司马慧兰从上海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似胎儿弯曲菌,同时又从鸡粪便中检出该菌,随后我国Cj感染的研究一度出现高峰。Cj通常给人类健康带来如下危害。

2.1 胃肠炎 500个Cj活菌就可引起人的胃肠炎[5]。人感染后潜伏期约2~7d,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虚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Cj造成的腹泻甚至超过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成为最常见的腹泻致病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患者多集中在儿童,但成人感染Cj报道也屡见不鲜,华文浩等[6]从253例HIV感染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株Cj,2例患者均为成年人。目前,由于我国Cj监测体系不完善,动物和人群Cj感染的本底情况尚不清楚。

2.2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 GBS是Cj感染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EndtzHP等[7]针对荷兰Cura毕ao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GBS发病率稳步上升以及该地区实验室获得性弯曲菌肠炎报告病例上升的状况,对从肠炎病人分离的弯曲菌进行了溯源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GBS病例均与Cj感染有关,且分离的Cj菌株中有2个是当地Cj流行株。Allos[8]研究发现30%~40%的GBS患者发病前曾感染过空肠弯曲菌。刘超等[9]对1996年5月-1998年5月间我国四川遂宁地区GBS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和家禽家畜大便中Cj培养和质粒分析,血中特异性抗体测定及神经病理学等检查,发现10例患儿中有4例发生了与Cj感染相关的人畜共患周围神经病,其中与猪共患2例,与鸭、鹅共患各1例。李春岩[10]利用Cj成功制成GBS动物模型,进一步证实了Cj在GBS发生中的作用。

2.3 米勒‐费希尔综合征(MFS) MFS是一种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丧失三联征为表现的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常被认为是GBS的变异病型。其发病机制与GBS类似,但感觉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比GBS更常见。Cj感染与GQ1b抗体关系密切,并可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导致MFS的发生。MFS有多种变异型,并且可以与肢体无力同时存在。GQ1b抗体是眼外肌麻痹和共济失调发病的关键,其滴度高低常与患者病情成正相关[11]。

除了上述典型的疾病表现外,Cj感染引起的并发症还有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幼儿、老年人还可出现菌血症,有些病例会进一步发展并导致心内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炎、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孕妇感染后还可引起流产、早产等生殖障碍,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3 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Cj对人的最低感染剂量为500个活菌[5],而一旦在禽群内定居,每克鸡盲肠内容物中弯曲菌含量可高达109个活菌[12],且可持续向外界排菌。因而,在家禽屠宰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肉品污染。而Cj一旦进入人的食物链又很容易导致感染或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美国1980-1982年11个州报告的23起食源性空肠弯曲菌病暴发中,有3起是吃了未熟透或生的肉类引起的。究其原因,是家禽屠宰过程中粪便的溢出使加工中的禽肉受到了Cj污染。

日本自1998年开始通过国家食品监测系统对市场零售的禽产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通过统计分析1998-2008年的检测结果发现市场销售的白条鸡和碎鸡肉中Cj/C.coli的带菌率分别达13.3%和20.9%,此时如果食用加工不熟的鸡肉或受生鸡肉污染的食物将大大增加感染弯曲杆菌病的风险[13]。VindigniSM等[14]2003年5月至8月间对从泰国曼谷50个市场采集的200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5%的新鲜鸡肉样品中分离到Cj,超市的鸡肉样品中Cj菌株分离阳性率高达35%。由于当时泰国很少对零售禽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开展检测研究,上述检测结果给泰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提出了警示,并促进其进一步实施空肠弯曲菌控制计划。

0211

万方数据

11期王君玮等: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禽肉的Cj污染率随着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吴斌等[15]对辽宁地区进出口肉及肉制品进行弯曲杆菌调查,结果发现Cj的污染率达3.4%。陈荀等[16]从四川省部分地区鸡肉生产链中采集鸡粪、鸡肉样品519份检测,结果Cj分离率达34.87%,其中屠宰场样品分离率为17.33%,市场样品分离率为13.66%,表明鸡肉生产链中Cj污染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大大增加新的食品安全危机风险。

4 国家对空肠弯曲菌的管理现状

我国于2000年建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O157∶H7进行监测。2001-2002年,根据食品卫生的新要求,在前期开展食源菌检测经验总结分析基础上,又陆续开展了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的检验技术、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分析等的技术培训,并于2003年在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中增加了对Cj的监测。近年来,农业部门也加强了养殖环节毒害物质残留、细菌耐药性等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的管理,对家禽养殖环节和部分禽产品零售环节开展了Cj检测,但尚没有将食源性致病菌纳入控制规划。目前,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数据均来自卫生部2004年建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国家层面上还缺乏从动物养殖、肉食加工、零售等关键环节防止畜禽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和人群感染的多个部门协同开展的系统控制方案,对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污染和危害的监测网络有待于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的建立不仅能为食品污染物危险性分析提供基础平台,也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保障策略的国际共识。

5 应对策略与建议

5.1 加强空肠弯曲杆菌污染检测技术和分子追踪技术研究 随着禽肉消费数量增加和人感染弯曲菌病例增多,一旦暴发疫情,迫切需要查清污染来源。因此,加强该菌检测技术和分子追踪技术研究将为疫情暴发的溯源和控制提供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传统检测方法基础上涌现了多种基于显色底物的商业化鉴定系统并开始用于Cj的鉴别检测,如API以及BD的细菌检测系统。分子检测和分型技术也已广泛用于Cj的快速鉴定和污染监测。目前,除了基于Cj16SrRNA或

flaA、flaB鞭毛蛋白基因建立的PCR、PCR‐ELISA等分子检测方法外,还有多种表型和基因分型技术用于Cj的快速分型鉴定,如生物分型、血清分型和多位点酶电泳(MLEE)分型等3种表型分型法,以及多位点序列(MLST)、PCR、脉冲场凝胶电泳(PF‐

GE)、核糖体、鞭毛蛋白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6种基因分型法。陈荀等[16]从鸡肉生产链中分离获得83株Cj并进行了PFGE分型。根据分型结果研究了Cj的传播趋势,进一步追踪分析发现Cj在鸡肉生产链中存在水平传播现象。通过分型技术可以将人源分离菌株与动物源分离菌株进行分子比较,进而进行疫情溯源。

5.2 优化和完善追溯体系,实现动物源性产品生产加工过程追溯与养殖过程追溯的有效链接 我国现行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农业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一部分,旨在以动物标识为基本信息载体,将动物的饲养、防疫、检疫、运输、屠宰等信息相关联,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工具,汇集信息到追溯体系数据中心,形成动物从出生到屠宰、肉品流通再到消费的追溯链。目前,我国优先对猪牛羊通过加挂耳标实施生产、流通过程追溯。部分地区种禽采用脚环方式实施家禽生产追溯。由于商业家禽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群体进行养殖,因而,一般采用群体标识或建筑标识对农场或禽舍编号以实现禽群从加工厂到农场、从包装产品到禽群来源、从禽群或专门的加工设备到分销链的追溯。由于禽肉是Cj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实现家禽养殖生产到鸡肉生产链再到消费过程的追溯,将为Cj污染控制提供信息依据。

5.3 进一步完善卫生部门对空肠弯曲菌的监测机制 建立由农业部门牵头开展的对动物养殖环节、屠宰环节以及动物源性产品分割、储运和销售环节空肠弯曲菌的监测系统。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建立了空肠弯曲菌的监测体系。欧盟在1994年建立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监测网基础上,又于1998年建立了包括空肠弯曲菌在内的动物源性耐药菌监测网络;新西兰在总结、分析2007-2010年弯曲杆菌控制计划取得成效基础上,自2010年继续由NZFSA组织实施国家弯曲杆菌风险管理策略计划,并提出了5年内实现食源性弯曲杆菌病发生率降低50%的目标。我国虽然自2003年启动了空肠弯曲菌的监测,但由于卫生系统单兵作战,很难获得畜禽自养殖、屠宰、肉品加工、储运系列渠道的Cj污染实际资料,而陈荀等[16]通过对养殖场、屠宰场、市场肉品采样检测研究表明,Cj的污染率沿着鸡肉生产链的传播呈下降趋势。因此,单独卫生系统开展的Cj监测对源头自畜禽养殖环节的Cj

1211

万方数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11)

来说很难做到系统、全面。从现实和长远着想,应进一步完善国家对Cj的监测机制,发挥不同部门对Cj管控的优势,以对该菌的污染状况、危害和耐药性进行监测,适时开展弯曲菌污染危害风险评估,以详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支持决策部门对食源性致病菌的管理。同时,通过HACCP体系实施和对屠宰、肉品加工环节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抽查,引导企业关注食源性致病菌危害,真正发挥HACCP体系对动物源性产品的保障作用。

5.4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科学制定防控方案 目前,针对Cj的生物学、血清学和基因特性以及宿主范围、致病机制、耐药机制、诊断治疗等多个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2,12,17‐20]。新西兰在取得弯曲菌控制初步成效基础上代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起草了枟弯曲杆菌控制指南枠,为探讨弯曲菌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了基本指导。我国在该菌的监测和防控方面相对滞后,应借鉴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空肠弯曲菌的控制经验,结合我国人间疾病控制实施方案和枟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发展规划(2012‐2020)枠积极开展合作研究,科学制定动物源性致病菌的净化和阶段性控制方案。

5.5 加强宣传和风险交流,科学对待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针对Cj的污染和危害开展了大量评估工作,并就评估结果与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风险交流。荷兰学者通过对从肠炎病人分离的Cj遗传多样性和风险趋势分析,推测地表水污染是Cura毕ao地区Cj感染持续上升的根源[7]。之后,通过风险管理和交流,避免了进一步蔓延和扩散。新西兰自2007年就从风险管理准备、管理方式的识别、控制措施的实施以及监督和审核4个方面构建了弯曲杆菌风险管理架构,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为促进风险策略实施,成立了由NZFSA内部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并通过与生产企业、消费者和研究院所合作,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与国际组织、国际科技团体合作,科学评估弯曲菌风险,并进一步将风险交流贯穿于弯曲菌控制策略实施的每个关键环节,不仅向公众宣传了防治弯曲菌污染的知识,也减少了公众对弯曲菌等动物源性致病菌暴露感染风险的恐惧,科学地解决了涉及食源致病菌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还非常薄弱,除了对日常交流的忽视,在危机交流方面也明显存在短视。因此,应从政府、公众、媒体等多个角度,加强宣传和风险交流,以便引导社会科学对待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参考文献:

[1]KingEO.HumaninfectionswithVibriofetusandacloselyre‐latedvibrio[J].JInfectDis,1957,101(2):119‐128.

[2]DekeyserP,Gossuin‐DetrainM,ButzlerJP,etal.Acuteenteri‐tisduetorelatedvibrio:firstpositivestoolcultures[J].JInfectDis,1972,125(4):390‐392.

[3]SkirrowMB.Campylobacterenteritis:a"new"disease[J].BrMedJ,1977,2(6078):9‐11.

[4]ZhouY,BuL,GuoM,etal.Comprehensivegenomiccharacter‐izationofCampylobactergenusrevealssomeunderlyingmecha‐nismsforitsgenomicdiversification[J].PLoSONE,2013,8(8):e70241.DOI:10.1371/journal.pone.0070241

[5]RobinsonDA.InfectivedoseofCampylobacterjejuniinmilk[J].BrMedJ(ClinResEd),1981,282(6276):1584.

[6]HuaWH,WangHZ,ZhaoH,etal.InfectionsofCampylobacterJejuniamongpatientswithHIV/AIDS‐relatedchronicdiarrhea[J].ChinGeneralPrac,2011,14(7B):2273‐2274.(inChi‐nese)

华文浩,王慧珠,赵辉,等.HIV/AIDS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感染空肠弯曲菌的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B),2273‐2274.

[7]EndtzHP,vanWestH,GodschalkPC,etal.Riskfactorsasso‐ciatedwithCampylobacterjejuniinfectionsinCura毕毕ao,Nether‐landsAntilles[J].JClinMicrobiol,2003,41(12):5588‐5592.[8]AllosBM.CampylobacterjejuniinfectionasacauseoftheGuil‐lain‐Barrsyndrome[J].InfectDisClinNorthAm,1998,12(1):173‐184.

[9]LiuC,CaiFC,XiXZ,etal.PeripheralnervousdiseasesrelatedwithCampylobacterjejuniinfectioninhumanandanimals[J].ChinJPediatrics,2000,38(1):13‐15.(inChinese)

刘超,蔡方成,席孝庄,等.空肠弯曲菌感染致人畜共患的周围神经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3‐15.

[10]LiCY.Acuteaxonalneu‐ropathyGuillain‐Barresyndrome[J].HebeiMedJ,2002,24(5):345‐346.(inChinese)

李春岩.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J].河北医药,2002,24(5):345‐346.

[11]CsepanyT,BoczanJ,MagyarMT,etal.MillerFishersyn‐drome‐‐apresentingclinicalmanifestationoflungcancerinapreviouslyapparentlyhealthyindividual[J].JNeurol,2004,251(7):898‐900.

[12]NewellDG.AnimalmodelsofCampylobacterjejunicoloniza‐tionanddiseaseandthelessonstobelearnedfromsimilarHeli‐cobacterpylorimodels[J].SympSerSocApplMicrobiol,2001,(30):57S‐67S.

[13]Hara‐KudoY,KonumaH,KamataY,etal.Prevalenceofthemainfood‐bornepathogensinretailfoodunderthenationalfoodsurveillancesysteminJapan[J].FoodAdditContamPartAChemAnalControlExpoRiskAssess,2013,30(8):1450‐1458.DOI:10.1080/19440049.2012.745097

[14]VindigniSM,SrijanA,WongstitwilairoongB,etal.Preva‐lenceoffoodbornemicroorganismsinretailfoodsinThailand[J].FoodbornePathogDis,2007,4(2):208‐215.

[15]WuB,QinC,QiansiriGL.Investigatingthecontamination

2211

万方数据

11期王君玮等:空肠弯曲菌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conditionofCampylobacterjejuniinmeatandmeatproducts[J].ChinJMicroecol,2004,16(4):212‐214.(inChinese)

吴斌,秦成,钱斯日古楞.肉及肉制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4):212‐214.

[16]ChenX,LiuSL,WuCM,etal.ContaminationanalysisandPFGEtypingofCampylobacterjejuniisolatedfromchickenproductionchain[J].ChinJZoonoses,2012,28(10):1012‐1016.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2.10.011(inChinese)

陈荀,刘书亮,吴聪明,等.鸡肉生产链中空肠弯曲杆菌的污染分析及PFGE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0):1012‐1016.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2.10.011

[17]TaboadaEN,RossSL,MutschallSK,etal.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comparativegenomicfingerprintingmethodforhigh‐resolutiongenotypingofCampylobacterjejuni[J].JClinMicrobiol,2012,50(3):788‐797.DOI:10.1128/JCM.00669‐11

[18]ClarkCG,TaboadaE,GrantCC,etal.Comparisonofmolecu‐

lartypingmethodsusefulfordetectingclustersofCampylobact‐erjejuniandC.coliisolatesthroughroutinesurveillance[J].JClinMicrobiol,2012,50(3):798‐809.DOI:10.1128/JCM.05733‐11

[19]HanXF,LiuSL,ChenX,etal.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al‐ysisofCampylobacterjejuniisolatesfromchickenproductionchain[J].ChinJZoonoses,2013,29(2):199‐204.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3.02.021(inChinese)

韩新锋,刘书亮,陈荀,等.鸡肉生产链空肠弯曲杆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29(2):199‐204.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3.02.021

[20]QiaoB,XuXB,GuYX,etal.Real‐timePCRdevelopmentforidentificationofCampylobactercolifromstoolspecimen[J].ChinJZoonoses,2012,28(10):969‐972.(inEnglish)

乔博,许学斌,顾一心,等.结肠弯曲菌Real‐time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英文)[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28(10):969‐972.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2.10.001

收稿日期:2013‐05‐28;修回日期:2013‐07‐23

(上接第1118页)

[13]GoisM,KuksaF,FranzJ.Influenceofintraperitonealadmin‐istrationofhyperimmunepigserum,IgGandIgMonthedevel‐opmentofinfectioningnotobioticpigletsinfectedintranasallywithMycoplasmahyorhinis[J].ZentralblVeterinarmedA,1974,21(3):176‐187.DOI:10.1111/j.1439‐0450.1974.tb00490.x

[14]HuangZZ.PathogenicofMycoplasmahyorhinis[J].ChinJVetTechnol,1979,03:45‐48.(inChinese)

黄宗洲.猪鼻枝原体的病原性[J].中国兽医科技,1979,03:45‐48.

[15]SwitzerWP.Swinemycoplasmasis[J].AnnNYAcadSci,1967,143(1):281‐286.DOI:10.1111/j.1749‐6632.1967.tb27667.x

[16]LiuWB,RenTT,JiangBH,etal.Mycoplamalmembraneproteinp37promotesmalignantchangesinmammaliancells[J].CanJMicrobiol,2007,53(2):270‐276.DOI:10.1139/W06‐

120

[17]NamikiK,GoodisonS,PorvasnikS,etal.PersistentexposuretoMycoplasmainducesmalignanttransformationofhumanprostatecells[J].PLoSONE,2009,4(9):e6872.DOI:10.

1371/journal.pone.0006872

[18]KornspanJD,TarshisM,RottemS.InvasionofmelanomacellsbyMycoplasmahyorhinis:enhancementbyproteasetreat‐ment[J].InfectImmun,2010,78(2):611‐617.DOI:10.1128/IAI.01017‐09

[19]LiuWB,ShouCC.MycoplasmahyorhinisandMycoplasmafermentansinducecellapoptosisandchangesingeneexpressionprofilesof32Dcells[J].BiolRes,2011,44(4):383‐391.[20]YangH,QuL,MaHC,etal.Mycoplasmahyorhinisinfectioningastriccarcinomaanditseffectsonthemalignantphenotypesofgastriccancercells[J].BMCGastroenterol,2010,10:132.DOI:10.1186/1471‐230X‐10‐132

收稿日期:2013‐01‐10;修回日期:2013‐05‐27

3211

万方数据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917-26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只有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二、健全法制,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解决畜产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健全和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要针对当前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少的实际,加快立法步伐。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规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8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通 用范本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只有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二、健全法制,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课程名称: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任课教师姓名:秦礼康 研究生姓名:陈旭 学号:2011021670 年级:2011级 专业:食品科学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1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现状 1.1环境污染引起的残留问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食物来源不过百种植物和动物,而且土壤、水、空气、植物和动物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了污染必将导致食物的安全问题。例如:我们所知的食物链以绿色植物和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为最底层;第一级消费者为直接食用植物的食草动物;第二级消费者为食用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就是人类。大气污染和农药残留会造成食物链最底层的污染,被吃后在第一级消费者体内残留,以此类推将会最终残留到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的体内,从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2]。因此,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最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1.2兽药或违禁药品等的非法使用 近十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降低了动物死亡率,缩短了动物饲养周期,促进了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动物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但由于不当或非法使用药物,过量的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当人们食用了残留超标的动物食品后,会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3]。 1.3微量元素、有毒金属及亚硝酸盐的污染及危害 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或有毒金属污染同样会造成动物的损害,例如铜、锌、砷、铝、汞、铅污染会造成微量元素在动物内脏中累积,直接对使用者产生危害。这些金属元素排入土壤和水源中,最终还是会集中在农产品中,又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砷可引起代谢障碍,首先危害的就是神经细胞,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症、多发性神经炎等;铅主要蓄积在人体的骨骼中,最终可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及肾脏,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胃肠炎、口腔金属味、失眠、关节肌肉酸痛、便秘和贫血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或死亡;亚硝酸盐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已知可是多种动物的多种组织器官产生肿瘤,少量多次长期摄入或一次过量摄入均可致癌[4]。 1.4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带来的污染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有些企业不按规定要求,过量使用硝酸盐、亚硝酸盐、色素、矫味剂和防腐剂等,恶意使用硫磺、甲醛、双氧水等漂白剂,从而导致有害物质超标[5]。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

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1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现状 1.1环境污染引起的残留问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食物来源不过百种植物和动物,而且土壤、水、空气、植物和动物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了污染必将导致食物的安全问题。例如:我们所知的食物链以绿色植物和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为最底层;第一级消费者为直接食用植物的食草动物;第二级消费者为食用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就是人类。大气污染和农药残留会造成食物链最底层的污染,被吃后在第一级消费者体内残留,以此类推将会最终残留到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的体内,从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2]。因此,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最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1.2兽药或违禁药品等的非法使用 近十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降低了动物死亡率,缩短了动物饲养周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及预防措施(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新版)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

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饲草、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药物残留、食品的加工卫生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初步分析动物性食品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保障我国动物食品安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食品安全;对策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肉、蛋和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在人类食用的动物性产品中,不应该有或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人们在食用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不应该有导致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危险,不应该有危害后代健康的隐患。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 1.1动物食品产量大安全性差 尽管我国的畜禽产品生产数量和增长速度已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且市场潜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食品安全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生产环节看,分散饲养目前仍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十年前就已淘汰了这种家庭式的养殖方式;从加工环节看,大多数加工企业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私屠乱宰的现象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一些大中型现代化肉联厂的生产能力又处于闲置状态;从营销方式看,我国的动物食品绝大多数是通过农贸市场进行,而发达国家肉类流动全部采用先进的超市零售方式经营。 1.2动物食品安全事故不断 近年来国际上动物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噁英毒鸡”事件,起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其他国家的“疯牛病”、“口蹄疫”,使这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和畜牧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国外相比,我国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如浙江“瘦肉精”中毒事件;农兽药、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对动物食品的安全及环境污染带来了潜在危害;含三聚氰胺婴儿奶粉使更多的婴儿形成尿路结石,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我国的奶牛业造成了难性的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2.1生物性因素 动物性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导致大量微生物、寄生虫孳生,造成食物中毒。人食用了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畜禽肉品后,极易被感染、发病,使得动物疫病流行,尤其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2.2饲料因素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03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 对策和措施正式样本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 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广泛宣传,提高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应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畜产品 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 饲料生产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只有全民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执行国 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只有广大群众 的共同参与,才能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 二、健全法制,完善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解决畜产品安全的根本措施是健全和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要针对当前畜产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少

的实际,加快立法步伐。参考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畜产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规范动物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行为。 三、完善机制,加强畜产品安全体系标准化建设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畜产品安全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大力推广建设以HACCP为核心的IS09001安全管理体系。兽药生产企业大力推行GMP标准,兽药经营实行GSP连锁经营模式。同时应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认证工作,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养殖,保障生产无公害动物源性食品。 四、严格管理,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测加强对畜产品生产过程及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动物源性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 题及对策(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标准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

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1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现状 1.1环境污染引起的残留问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食物来源不过百种植物和动物,而且土壤、水、空气、植物和动物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了污染必将导致食物的安全问题。例如:我们所知的食物链以绿色植物和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为最底层;第一级消费者为直接食用植物的食草动物;第二级消费者为食用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就是人类。大气污染和农药残留会造成食物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知识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知识 食用私屠滥宰肉有什么危害? 私宰肉未经过检验检疫,很可能带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若是毒死、死因不明畜禽被私宰,食用后可能造成感染人需共患病、引起中毒等危害。 如何鉴别生鲜猪肉、牛肉好坏? 新鲜猪肉宰杀口外翻,切面粗糙,周围有血液浸润,表面有一层微干或微湿润的外膜,触摸时不粘手,肌肉呈现均匀的红色、有光泽,切断面稍湿。脂肪洁白,肌肉富有弹性,指压后凹陷能立即恢复,无异味。 生鲜牛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或呈淡黄色;外表微干或风干的膜,不粘手,手指按压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复。 如何鉴别变质肉? 变质肉的脂肪失去光泽,色泽黄甚至变绿,肌肉暗红,表面沾手,切面潮湿,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 如何鉴别注水肉? 注水肉肉色淡红,有光泽,手摸瘦肉不粘手。新切面湿,指压有水渗出,切割刀口内可见渗水。 如何识别老母猪肉? 老母猪肉分层明显,手触有粗糙感。肉色暗红,肌纤维粗,纹路乱,水分少,按压无弹性、无沾性。脂肪松弛,呈灰白色,手摸时手指沾的油脂少。 如何辨别病死猪肉? 病死猪肉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特种:皮肤大片或全身紫红、有红色斑块或多处红点;脂肪黄染,肉中有异物,或外观显著异常;病死猪肉的宰杀口切线平整,切面光滑,无血液浸润;刀口不外翻,平整,周围组织稍有血液浸润。 如何选购安全的畜产品? 到正规的超市或冷鲜肉店购买;(2)购买有明确生产单位或生产日期的畜产品;(3)购买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A/B)》和胴体背部有检验检疫印章的畜产品。 8、食用畜禽产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清洗:制作前要清洗,以保证产品的卫生;(2)休整:修去淋巴、淤血、异常色斑等;(3)煮熟:食用时要熟透,不食用未熟透的畜产品;(4)分开:生熟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5)保存:未食用完的畜产品应立即冷藏保存;(6)加热:再次食用时应完全加热;(7)放置:放置半年以上的冷冻畜产品应慎用;(8)肉制品:应加热后食用,不宜冷用。 社会事务局

动物性食品安全

随着畜牧业高度集约化,大量使用抗菌药物防治疾病,造成动物性食品中抗菌药物的残留,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今,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已由原来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1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成因 食品动物用药后,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与有关杂质可能蓄积、残留在动物的组织、器官或食用产品中,这样便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正确地使用兽药与饲喂不安全的饲料,均能导致动物产品药物残留。 (1)不正确地应用药物。如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与用药动物的种类等不符合用药指示,这些因素有可能延长药物在体内残留的时间,从而增加休药的天数。 (2)不遵守休药期限,在休药期结束前屠宰动物。 (3)屠宰前用药物掩饰临床症状。一些养殖户对发病的动物针对临床症状给药,急于上市销售,以逃避宰前检查,减少经济损失。 (4)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苯丙咪唑等。 (5)药物说明书上用法不当造成违章残留。 (6)饲料加工或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饲料粉碎设备受污染或将盛过抗菌药物的容器未冲洗干净用于贮藏饲料。 (7)任意以抗生素药渣喂猪或其她食品动物等。滥用抗生素就是出现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原因。如用土霉素渣、水飞蓟渣喂猪等。 2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的危害 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少数表现为急性中毒与引起变态反应,但多数表现为潜在的慢性过程,人体由于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同样残留物并逐渐蓄积而导致各种器官发生病变,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与新陈代谢,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 (1)引起中毒。有些药理作用强、代谢周期长的药物,在畜禽产品中含量超标造成残留,将会引起食用者中毒。如人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超标的动物食品(特别就是内脏),就会引起不良反应,出现肌肉震颤、心慌、颤栗、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可以致人死亡。有关盐酸克伦特罗中毒事件在我国已发生多起,并早已明令禁止将盐酸克伦特罗用于猪促生长剂。动物食品因药物残留多发生慢性中毒现象屡见不鲜。 (2)引起食用者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如磺胺二甲嘧啶能诱发人的甲状腺癌、非甾体激素(如己烯雌酚)能引起女性早熟与男性的女性化以及子宫癌;氯霉素能引起人骨髓造血机能的损伤,引发人的再生性贫血;苯丙咪唑类药物能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与致畸作用,引起生产痴呆儿、畸形儿;磺胺类药物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包括出现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3)引起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其本质就是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残留药物有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与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其中以青霉素、四环素类引起的变态反应最为常见。 (4)引起激素样作用。具体激素样活性的化合物已作为同化剂用于畜牧业生产,以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食用含激素的畜禽产品可干扰人体激素正常代谢,长期食用含有同化剂残留药物的动物食品会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性激素功能,另外,外源性雌激素还有致癌作用。 (5)产生耐药性。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动物体内(尤其就是动物肠道内)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这样对人医上使用的同种或同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或交差耐药性。生长期食用含有某种药物超标的肉食品,必然会使人体产生对此种药物的耐药性,影响正常人体对此种药物的反应。 (6)破坏人类正常菌群平衡,使敏感菌受到抑制。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大量繁殖,既影响正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 策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 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 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1我国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现状 1.1环境污染引起的残留问题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主要食物来源不过百种植物和动物,而且土壤、水、空气、植物和动物群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遭到了污染必将导致食物的安全问题。例如:我们所知的食物链以绿色植物和含光合色素的微生物为最底层;第一级消费者为直接食用植物的食草动物;第二级消费者为食用食草动物的肉食动物;位居“金字塔”顶端的就是人类。大气污染和农药残留会造成食物链最底层的污染,被吃后在第一级消费者体内残留,以此类推将会最终残留到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的体内,从而造成身体上的伤害[2]。因此,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来发展经济,只有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最终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1.2兽药或违禁药品等的非法使用 近十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降低了动物死亡率,缩短了动物饲养周期,促进了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动物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但由于不当或非法使用药物,过量的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当人们食用了残留超标的动物食品后,会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3]。 1.3微量元素、有毒金属及亚硝酸盐的污染及危害 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或有毒金属污染同样会造成动物的损害,例如铜、锌、砷、铝、汞、铅污染会造成微量元素在动物内脏中累积,直接对使用者产生危害。这些金属元素排入土壤和水源中,最终还是会集中在农产品中,又通过食物链危及动物和人类。砷可引起代谢障碍,首先危害的就是神经细胞,表现为中毒性神经衰弱

动物源性食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有关要求

进境检疫审批 申请单位资质: 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拟作为该批进口产品的直接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的单位,并已列入总局主管部门公布的进口肉类收货人备案名单。 ②诚信经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检验检疫的有关规定。 ③能按实际进口需求如实申办检疫许可证。 三、申请时间 进口肉类产品、需要申请许可的水产品应当在贸易合同签订前办理审批手续,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四、申请要求 1、同一申请单位、同一品种、同一输出国家(地区)、拟从同一结关地入境的,一次只能办理一份检疫许可证。 2、申请单位能按规定逐份使用许可证,即:在同一结关地的同一品种、

同一输出国家(地区)的前一份许可证核销完毕后,才核销使用下一份证。 3、凡许可证未核销使用且已超过有效期的(因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突发疫情废止的除外),不再受理该企业当年提交的同一输出国家(地区),同一肉类品种的申请。 进出境肉类产品 一、136号令 1、本办法所称肉类产品是指动物屠体的任何可供人类食用部分,包括胴体、脏器、副产品以及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制品,不包括罐头产品。 2、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收货人、发货人根据监管需要实施信用管理及分类管理制度。 3、进出口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一)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制度或管理措施: 1、国家质检总局对向中国境内出口肉类产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实施备案管理, 2、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肉类产品实行检疫审批制度。 3、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进口肉类产品口岸。进口口岸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具备进口肉类产品现场查验和实验室检验检疫的设备设施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口肉类产品应当存储在检验检疫机构认可并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的存储冷库或者其他场所。肉类产品进口口岸应当具备与进口肉类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存储冷库。存储冷库应当符合进口肉类产品存储冷库检验检疫要求。 4、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出口肉类产品实行安全监控制度,依据风险分析和检验检疫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监控计划。 (二)由地方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制度或管理措施 1、建立信用分类管理和“黑名单”制度 2、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肉类产品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 3、出口肉类产品加工用动物应当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养场。

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九章动物源性细菌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菌 2、有菌免疫 3、波浪热 4、鼠毒素 5、F1抗原 6、水肿因子 7、串珠试验 二、填空题 1、布氏杆菌是一类革兰染色——的短小杆菌,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布氏杆菌。 2、布氏杆菌感染动物主要引起——,感染人类引起——。 3、布氏杆菌是专性需氧菌,初次分离还需——气体。培养基内加入——浸液可促其生长。 4、布氏杆菌的侵袭力主要与——酶和——的抗吞噬作用有关。 5、布氏菌为——菌,所致布菌病较难根治,易转为——且——。 6、鼠疫杆菌属于——菌属,引起的鼠疫是——烈性传染病。 7、鼠疫杆菌的抗原种类较多,与其毒力有关的主要有——、——和——。 8、鼠疫杆菌革兰染色——,菌体两端浓染称为——,在陈旧培养物中形态常呈——。 9、鼠疫杆菌在肉汤培养液中生长48h后可形成——,稍加摇动可出现——状下沉。 10、鼠疫杆菌的荚膜抗原又称为——;与毒力有关,可制备类毒素的抗原是——。 1l、鼠疫杆菌的典型菌落是——型,其S型菌株的毒性——。 12、鼠疫杆菌产生的毒素有——和——。 13、杀死炭疽杆菌的芽胞除高压灭菌法外,还可采用1:2500 ——浸泡或干烤——℃,3h。 14、Ascoli沉淀反应检测的抗原是——杆菌的——抗原。 15、炭疽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和——。 16、人类炭疽因侵入途径的不同分为——、——和——三种临床类型。 17、对炭疽疫区的牧民、屠宰工、兽医等人员应接种——,其免疫力维持时间为——左右。 18、炭疽杆菌的抗原有——、——、——三种。 三、最佳选择题 l、感染动物后引起母畜流产的病原是( ) A.布氏杆菌B.炭疽杆菌C.鼠疫杆菌D.钩端螺旋体E.空肠弯曲菌 2、布氏杆菌的致病物质是( ) A.芽胞B.荚膜C.鞭毛D.血浆凝固酶E.链激酶 3、食人未经消毒的羊奶,最有可能患的病是( ) A.波浪热B.结核C.伤寒D.破伤风E.肉毒中毒 4、慢性波浪热患者分离布氏杆菌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 A.血液B.粪便C.尿液D.痰E.骨髓 5、培养布氏杆菌应接种于( ) A.血平板B.巧克力平板C.罗氏培养基D.肝浸液培养基E.吕氏血清斜面 6、可以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细菌是( ) A.布氏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肺炎链球菌D.破伤风梭菌E.炭疽杆菌 7、布氏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区别是( ) A.可以在巨噬细胞内生长B.致病性与超敏反应有关

【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关键字】安全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药物残留、食品的加工卫生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初步分析动物性食品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保障我国动物食品安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食品安全;对策 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肉、蛋和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在人类食用的动物性产品中,不应该有或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人们在食用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不应该有导致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危险,不应该有危害后代健康的隐患。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 1.1动物食品产量大安全性差 尽管我国的畜禽产品生产数量和增长速度已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且市场潜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食品安全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生产环节看,分散饲养目前仍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十年前就已淘汰了这种家庭式的养殖方式;从加工环节看,大多数加工企业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私屠乱宰的现象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一些大中型现代化肉联厂的生产能力又处于闲置状态;从营销方式看,我国的动物食品绝大多数是通过农贸市场进行,而发达国家肉类流动全部采用先进的超市零售方式经营。 1.2动物食品安全事故不断 近年来国际上动物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噁英毒鸡”事件,起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其他国家的“疯牛病”、“口蹄疫”,使这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和畜牧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国外相比,我国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如浙江“瘦肉精”中毒事件;农兽药、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对动物食品的安全及环境污染带来了潜在危害;含三聚氰胺婴儿奶粉使更多的婴儿形成尿路结石,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我国的奶牛业造成了难性的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因素 2.1生物性因素 动物性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导致大量微生物、寄生虫孳生,造成食物中毒。人食用了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畜禽肉品后,极易被感染、发病,使得动物疫病流行,尤其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由此可见,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污染严重影响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2.2饲料因素 饲料霉烂变质、含有毒性物质、被药物污染,或饲料中某些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肉品的品质;饲料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通过动物性食品的富集作用使人中毒。现代化的养殖业由于高度的集约化,需大量使用药物来防治动物疾病,容易在饲料中超量使用兽药,甚至使用违禁药品,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2.3环境因素 环境污染影响动物产品安全。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体现在:饲养场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排放的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污染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和农药的滥用,会引起大气、土壤、水域及动植物的污染,致使动物遭受到化学性污染;在动物生产过程中,还会受到放射性元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最新版)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19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最新版)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

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动物性食品安全

图书分类号: A 密级: 食品标准与法规 浅谈动物性食品安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名称 授课教师 2014 年6月8日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仅只是温饱的需要,而是对食品营养和卫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动物性食品是人们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可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然而这类食品又容易腐败变质,特别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农残、重金属、化学物质等的污染,食用了这类变质且被污染的食品,使人们易发病、中毒、致癌、致畸等,不仅影响人们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其子孙后代。因此,动物性食品安全一直以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 动物性食品安全危机重重 动物性食品安全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这些年国际国内连续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有很大关系。 1.1 疯牛病事件 1986年月日990年英国有2万头牛患疯牛病,进行销毁,2001年日本出现首例疯牛病,在全社会引赶快了强烈反响,因为疯牛病可通过消化道在不同的动物间传播,为此牛肉及牛奶的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慌。 1.2 二蟋英事件 19洲年比利时某鸡场的饲料受到二嗯英污染,鸡脂肪予鸡蛋中二嗯英超标量100一1000倍,同时导致鸡、猪、牛被二口恶英污染,造成损失25亿欧元,并波及到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引发了社会动荡。 1.3 禽流感事件 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198一199年香港曾发生禽流感波及全球。199年香港再发生禽流感,并波及到人,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目前在我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发生禽流感,也导致人的死亡。 1.4 瘦牛精事件 瘦肉精主要是促进动物生长、脂肪含量的作用,但残留在动物体内对人有毒害作用。1989年5月5日香港发生食用含瘦肉精猪肉内脏造成17人中毒。2001年我国浙江、北京、广东、河南等地发生了数十到数百人的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造成极坏的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动物源性细菌

第15章动物源性细菌 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为人畜(兽)共患病,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zoonosis)。由于人类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污染物及媒介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鲁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 第一节布鲁菌属 布鲁菌属(Brucella)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有4个生物种、13个生物型,因最早由美国医师 David Bruce首先分离出,故得名。本属使人致病的有牛布鲁菌(B.abortus又称流产布鲁菌)、羊布鲁杆菌(B.melitensis)、猪布鲁杆菌(B.suis)和犬布鲁杆菌(B.canis),在我国流行占绝对优势的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布鲁菌病。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小球杆菌或短杆菌。大小为0.4~0.8μm ×0.5~1.5μm。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荚膜。革兰染色经常着色不佳,故复染时间应适当延长至3min左右。 培养特性需氧菌,牛布鲁菌在初分离时需5%~10%CO2。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如加入血清或肝侵液,或加硫胺、烟酸和生长素等可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为6.6~6.8。经37℃培养48h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型(S)菌落,经人工传代培养后可转变成粗糙型(R)菌落。两种菌落可用吖啶黄玻片凝聚试验鉴别,S型在1:1000的吖啶黄中呈均匀混浊,而R型菌出现凝块。布鲁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形成轻度混浊并有沉淀。 生化反应大多能分解尿素和产生H2S。根据产生H2S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羊、牛、猪等三种布鲁菌。 (表 15-1) 抗原构造与分型布鲁菌含有两种抗原物质,即A抗原和M抗原。两种抗原在不同的布鲁菌中含量不同,牛布鲁菌含A(abortus)抗原多,故又称牛布鲁菌抗原;羊布鲁菌含M(melitensis)抗原多故又称羊布鲁菌抗原。两种抗原量的比例不同可对菌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国内相继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残留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对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不应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换取畜产品量的增加,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不能保障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就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连国内市场也将失去立足之地。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物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准上市,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瓶颈。我国仅2000年上半年就有634批出口食品因药残,食品卫生问题被美国FOA扣留;近几年,我国出口到俄罗斯,日本等国的鸡肉中常有被检出违禁药物超标事件;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虾、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其后不久,欧盟委员会有关机构通过了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食品的决议。该决议称:近期欧盟食品兽医局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对药物残留的控制体系存在严重缺陷,问题出在兽医使用了受禁的药物。因此,只有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才能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我国畜牧业长期持续发展。 畜产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动物疫病传播微生物污染、滥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兽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和残留等,同时还包括如营养、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涉及畜禽养殖环节,畜禽运输,流通环节以及畜产品的加工环节。本文仅就畜产品生产阶段不安全动物源性食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饲草、饲料的污染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饲料的金属毒物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和农药污染。污染饲料的金属毒物有汞、镉、铅、砷等,上述有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地区土壤,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某些有毒元素含量过高以及工业三废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危害最重的当属黄曲霉毒素污染,感染霉菌后饲喂动物,可使动物中毒;我国每年有数万吨有机氯和有机杀虫剂撒在地上,直接导致饲料的农药污染。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畜禽肉品质的质量。 1.2疾病多年来,一些严重的畜禽疾病,特别是畜禽传染病在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