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理念的探讨_刘连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理念是一个非常严肃并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或曰努力的目标,不仅决定大学的今天,更决定大学的明天。对于社会现阶段,随着社会和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高校教育的反馈也在一步步加深。而反过来,作为目前国内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一所大学的教学理念,某种程度上也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理念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1]

一、现代大学的共性

大学这一较高层次的教育模式,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其理念从“育人”到“科研”再到两者并重,最后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心,体现了一种多元化的碰撞和冲击,因此而建立起人类最先进的文明。

由于大学是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决定了大学施行的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启发人的心智,培养人们掌握较复杂的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取得在今后一生中可以自觉进行自

我教育和自我开发的能力。大学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不能只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有在传授知识中发展知识的能力。许多优秀学生在大学里也不光是接受知识,在接受知识中他们也经常能发展知识。人们经常说的“教学相长”应该就含有师生在教与学中互相提升、

发展知识的含义。如果说最初的欧洲中古大学是由于欧洲共同的文字(拉丁文)和共同的宗教(基督教)使得人们能够在一起坐而论道,相互切磋,具有开放性。那么,今天大学的开放性,已经超越了文字和宗教的约束,成为大学的一项传统,成为大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性质。大学的开放性让知识有了更新的力量,让大学不是一潭死水,而是活泼的、极具生命力的、可以绵延不息的江河。另外,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就很难成为知识创新、发展和丰富的摇篮。而且,大学应是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之所在,大学应当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民族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大学应该是主流价值观传播的地方,是先进文化传承、创造和弘扬的地方,是先进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传播者。[2]

现代大学理念的探讨

刘连卫1,徐广州2,周永占3

(1.东北石油大学学科建设处,黑龙江大庆163318;2.东北石油大学党委组织部,黑龙江大庆163318;

3.东北石油大学资产处,黑龙江大庆163318)

·教育与教学·

[摘要]学术自由是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倡导的核心理念,是著名的洪堡五原则之一,由此创造了德国大学和民族世纪的辉煌。蔡元培早年曾留学德国,深受其影响,他主持北大所推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也曾创造北京大学的辉煌,至今中国教育界学者同仁对其倍加推崇。通过论述学术自由作为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从陶养德行、服务社会入手,理解现代大学的理念。

[关键词]现代大学;大学理念;陶养德行;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341(2013)04-0139-02

[收稿日期]2013-05-15

[作者简介]刘连卫(1983-),男,山东陵县人,科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研究。

2013年8月总第179期第4期大庆社会科学

DaQing Social Sciences Aug.,2013Serial No.179No.4

139

··

二、陶养德行是中国大学精神的首要论题

追溯中国大学历史的渊源,启始于孔子开坛设教,广收弟子,至后发展为私塾、书院、学堂,20世纪初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纵观中国大学从古到今,无不把陶养德行(如何做人)放在首位。

中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讲坛开办之初,就对他的弟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告诫其弟子先要做个有仁德的人,然后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中国《四书》的第一本《大学》也明确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出大学最终目的、根本目标,使人由明德、亲民最后达到真善美的道德精神境界。东汉学者许慎在其著名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进一步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后来,韩愈又把教师的作用概括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把教学生怎样做人列为教师的首要职责。

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著名“万木草堂”。他在《长兴学记》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开山鼻祖。科举出身的蔡元培,留学德国,对德国现代大学理念有着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学贯中西。1917年,他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告知学生来北大三项任务:一曰抱定宗旨,研究高深学问;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蔡元培始终把“陶养道德”作为学校教育主题之一。[3]

三、止于至善是现代大学社会服务的最基本理念

19世纪初,拿破仑征服德国,由此唤醒了德国的民族意识。包括德国国王威廉三世在内的有识之士,主张必须通过发展教育振兴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他们认为只有教育能够使个人的道德、知识、体力、经济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德国教育之父洪堡,在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洪堡对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倡导的大学理念中,即“洪堡五原则”,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教育和研究相结合,二是大学的独立和自由精神。随后现代大学在德意志30多个邦国如雨

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德国大学为德意志民族赢得了世界性的辉煌,使德国成了世界的科技和经济的中心。

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效仿德国大学制度,并结合本土的实际,相继创建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这其中美国大学成就最突出,形成了美国大学模式。与德国大学模式比较,美国大学模式有其显著优势,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学院和大专型学院,有上千所高等院校,其中研究型大学只有100多所,占高等院校总数的3%左右,这就避免了德国大学的单一性,使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二是在国外,特别是在二战以后,大学的职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美国,为社会提供专门的专业人才,以及提供技术服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的社会服务理念。且其高端性,让社会经济中的不少研究成果,迅速转化成了经济成果。西方国家的突飞猛进,是现代大学发展对社会影响的最有力说明。但还应看到,现今世界到处奉行的是霸权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是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让人难以相信或想象的是,二战期间,受过现代文明教育那些德国人用着现代机器在夜以继日屠杀着无辜的犹太民族。现在打着反对恐怖主义旗号的美国政府,武力干涉他国内政,到处生灵涂炭。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责问:现代大学向社会提供科学技术成果和智力支持服务的同时,本身应当承担些什么?大学作为智慧的殿堂,是社会责任和社会良心的最后守护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然理当成为吾辈的人生理想,止于至善应是我们追求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1.

[2]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

高教研究,2003,(11).

[3]王冀生.深刻转化中的我国高等教育(续)[J].中国高

教研究,2003,(5).

〔责任编辑:席书涛〕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