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后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1 几种典型采后病害的侵染特性
时间 采前侵染 病害 香蕉炭疽病 柑橘茎端腐 葡萄灰霉病 苹果皮孔病 甜瓜黑斑病 马铃薯干腐病 采收或采 后侵染 香蕉冠腐病 菠萝黑腐病 番茄酸腐病 马铃薯软腐病 甜瓜软腐病 香梨青霉病 病原 刺盘孢(Colletotrichum) 色二孢(Diplodia) 葡萄孢(Botrytis) 盘长孢(Gloeosporium) 链格孢(Alternaria) 镰刀孢(Fusarium) 刺盘孢( Colletotrichum ) 根串珠菌(Thielaviopsis) 地霉(Geotrichum) 欧氏杆菌(Erwinia) 根霉(Rhizopus) 青霉( Penicillium) 侵染部位和途径 表皮 花萼 花萼、花瓣、幼果 皮孔 表皮裂纹 表皮或损伤处 冠垫 果柄 表皮损伤 表皮损伤或皮孔 表皮损伤 表皮损伤 损伤果柄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一.病原与果蔬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互作用 二.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 三.采后病害的侵染过程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五.侵染性病害的防治 六.侵染性病害的实例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一.病原与果蔬的相互作用 植物在生长期间,对真菌和细菌具有较强 的抵抗力,成熟的果蔬采后对病原侵染比较 敏感。通常每种果蔬仅受相对少的几种真菌 或细菌的侵染。由于病原菌营养的需要和产 生孢外酶的潜力限制了它在植物组织的发展。 例如,指状青霉可引起柑桔果实绿霉病,但 在苹果和梨果实上不造成病害;扩展青霉侵 害苹果和梨,但不危害柑桔果实。
三.采后病害的侵染过程
指病原菌与果蔬接触、侵入寄主、寄主发病 出现症状的过程。分为: 1)侵入期前期 病原菌与寄主接触并向侵入部位生长或活动 2)侵入期 病原菌侵入并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但不表现 出症状。适当的低温和湿度可抑制病原菌侵入。 主动侵染:借助细胞壁降解酶和机械力侵入 被动侵染: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果蔬所处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影响果蔬的 生理状态,保持或降低其抗病力,另一方 面也直接影响病原菌是促进还是抑制其生 长发育。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必须有3个条件: 1.病原物 2.易成病的寄主(果蔬) 3.适宜的环境条件 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缺一不可。
二 .侵染性病害病原种类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果蔬组织本身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它对侵染的病原菌进行抵抗。 侵染的条件: ①病原必须具有克服寄主的防卫能力; ②必须能够在寄主的营养、pH、水分条件下 生长; ③必须能够合成分泌分解寄主组织的酶,以 释放所需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病原菌在寄生 组织内寄生性生长发育。因此,虽有大量的 病原存在,但果蔬是否生病,是否腐烂,还 取决于产品组织抗病性的强弱。
果品蔬菜主要侵染性病害实例 1苹果炭疽病(Apple bitter rot)
苹果炭疽病病斑中间生密集小黑点
苹果炭疽病分生孢子
苹果炭疽病病果
炭疽病斑分泌肉红色孢子团
2.细菌性病原: 引起蔬菜腐败
(1)大白菜软腐病--欧氏杆菌 马铃薯的黑胫病 (2)假单胞杆菌 引起黄瓜、番茄、芹菜腐烂,但臭味弱, 欧氏杆菌引起的软腐病臭味浓。 •其它蔬菜:灰霉病-灰葡萄孢菌 • 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有相应的细胞壁降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 素降解酶和蛋白酶等,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3)潜育期 •从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表现明显症状。 潜伏侵染: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寄主抗病性强,只能在寄主体内潜伏而不表 现症状,当寄主抗病性减弱时才出现症状的现象。 4)发病期 即显症期,病原真菌在受害部位产生孢子,细菌性病害病部出现浓状物。 •采后病害和田间病害多数是同一病原菌。如炭霉病、果腐病、软腐病、疫病、绵疫病、 炭疽病等。 •果蔬收获时多带病原菌,甚至病菌已侵入而暂时处于潜伏状态, 采收之后则大量发病 引起腐烂。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园艺产品的贮藏库或采后包装处理间内 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孢子,有调查显示: 甜瓜、苹果、梨、番茄的贮藏库内空气中 有大量的青霉、曲霉、根霉、链格孢、葡萄 孢、镰刀菌、细菌、假丝酵母等。 微生物种群除对贮藏不同果蔬有差异外, 库温高低直接影响种群。当库温>10℃,苹 果、梨、甜瓜等的库内均以青霉菌占优势; 库温<10℃,则以链格孢占优势。
1.病原真菌: 引起水果腐烂
引起水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 引起蔬菜采后腐烂的病原菌主要是-细菌。 大约有25种真菌和细菌与果蔬采后腐烂有 关。常见果蔬的侵染病害及病原菌: 仁果类:青霉病-扩展青霉 核果类:软腐病-匐枝根霉 葡萄 草莓:灰霉病-灰葡萄孢 柑桔类:指状青霉引起柑桔果实绿霉病 蕃茄 辣椒:黑斑病-互隔交链孢
柑橘青(绿)霉 青霉( Penicillium)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1.机械损伤 几乎所有病原物都会通过机械伤口侵入,伤口 是有些病原物侵入体内唯一途径。如Rhizopus根霉、 Penicillium根青霉、 Geotrichum地霉、Erwima 欧氏杆菌。 因此,采收、采后处理及贮运过程,应注意 防止机械损伤。 2.温度 影响寄主、病原菌及侵染过程。适宜的低温可抑制呼吸作用,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 长,减少侵染,控制病害发展,图4-3。 但如温度过低,出现冷害或冻害,抗病性↓, 会造成大量腐烂。
6.1 果蔬采后侵染性病害
在果蔬的表面和角质层裂缝内附着有大 量的病原孢子,繁殖也很快。1个桃子果皮 表面有17万个链核盘菌孢子。只需少数孢 子发芽侵入果实组织生长繁殖,就可引起 桃果实的褐腐病,病原孢子的增殖速度也 是惊人的。1个指状青霉孢子,接种在柑桔 果实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7天, 可以增殖到1010个。
第六章 果蔬采后病害及防治
6.1 侵染性病害 6.2 采后生理性病害
引起果蔬采后损失的因素
生理学变化:呼吸、愈伤、 成熟、衰老与生理病害
贮 运 中 果 蔬 的 各 种 变 化
生物物理学变化:蒸发蒸腾、萎蔫、 冷却、冻结、重量及体积变化
机械变化:变形、破损、 挤压伤害 微生物学变化:由微生物活动 所引起的一切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