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对待思维
❖ 先秦哲学还通过对待观点来阐述事物变化的根 源和规律。所谓对待观点,就是认为任何事物 都包含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双方又是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周易大传》提出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认为对立面的相 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转化是宇 宙事物的最普遍、最根本的规律。《老子》提 出“反者道之动”的重要命题,认为事物的发 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 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讲对立面的相待 相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乃是宇宙事物的根 本规律。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七大基础学科的排序中,数学
第一,逻辑学第二。 ❖ 什么是逻辑学?辩证逻辑是逻辑吗?等等。 ❖ [观点参考]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logic,1、science
of reasoning (逻辑学、论理学)2、particular method or system of reasoning(推理的方法或 体系)。显然,权威词典把逻辑学(logic)解释 为推理的科学、方法或体系。
二、思维方法的历史发展
❖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思维还不够 开化,还缺乏自我意识的能力,不能把自己 和自然事物区分开来,把自然存在物如,太 阳、月亮、风、电等都赋有人的形象,兼有 人的特征,有着拟人化的思维方法。原始人 的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都同拟人化的思维方 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 古代思维方法主要是在直接观察基础上的直 觉猜测,如中国的“无行说”等,西方还出 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产生了实验 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等。19世纪末20 世纪初物理学革命使自然科学由近代时期发 展到现代时期,一些新的思维方法如系统方 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等不断涌现。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 主张辩证思维
❖ 与异彩纷呈的哲学内容相应,先秦诸子的思 维方式也是绚丽多姿的。其中既有直观思维、 形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而丰 富的辩证思维正是先秦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 它主要包括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对待思维 与中庸思维。

(一)整体思维
❖ 先秦时代,儒、道、名、阴阳诸家都强 调整体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和 物也都各是一个整体。
❖ 第三,方法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方法 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特殊的实践或送的途径 和方式等。
❖ 思维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规则、 途径、形式和手段。(1)思维方法是思维主 体的行为,是客观规律主体化的结果。(2) 思维方法有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建构,体现着 主体的主观创造作用。(3)思维方法体现着 主体的目的性,它同主体行为的效果相联系。
(三)对待思维
❖ 《孙子兵法》也包含有丰富的对待观点。书中强 调,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众与寡、安与动、 劳与佚等一系列矛盾对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所谓“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即是说只有全面地了解、掌握敌我 双方的真实情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国时法 家的代表人物韩非首倡“矛盾”之说。相对而言, 韩非更强调对立面的斗争,强调矛和盾对立的双 方“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但 他也认为相互斗争的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合 作的,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
(四)中庸(mean;middle of
the road;middlebrow)思维
❖ 人们若能把“中和”的道理加以推广,天地就各安 其所,万物也各遂其生了。《周易大传》也赞扬 “中道”,重视“中正”、“中行”,认为中正则 吉,反之则凶。“中庸”主要是强调适度,认为凡 事都有一个度,“过”和“不及”都不合乎事物的 标准,都会损坏事物的稳定性。其间尤为强调勿太 过,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这种中 庸思维有助于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对事 物的变革则是一种障碍。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概念:逻辑哲学] ❖ 根据逻辑的这一显著特征,可以对逻辑哲学做如下说
明或定义:逻辑哲学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以非技术 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通俗地说,以技术方式研究逻 辑问题,形成现代逻辑。与此相对,在这一基础上,以 非技术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形成了逻辑哲学。应该 承认,即使这可以算一个定义,也仅仅是一个操作性 定义。因为它没有揭示逻辑哲学的本质。
❖ 《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说,也认定天地与人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阴阳家则以 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 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自然界是多样性 的统一。
(二)变易思维来自百度文库
❖ 先秦哲学各流派都认为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物, 自然和社会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如孔 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老子》谓:“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秋水》篇亦云: “物之生也,若驰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 不移。”《周易大传》更是通过对《周易》卦 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总结和阐扬阴阳变易说, 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论述事物发展规律学说的 代表。
第十章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

主讲人:阎华荣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 ❖ 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使杂乱
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 成某种合理的联系;它对思维的具体操作运 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 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 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逻辑哲学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 与推理相关的问题。以技术的方式研究推理,形成现 代逻辑。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研究推理所涉及的问 题,形成逻辑哲学。
❖ 逻辑与哲学关系的密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面,逻辑研究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问题, 而且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除真这个问题外,还有 诸如存在、必然、可能等等问题。另一方面,逻辑自 身的研究不仅为哲学研究提供可行的技术性的科学 方法,而且为哲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成果,不仅有 技术性的理论成果,而且有非技术性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周礼全还说:“康德先验逻辑和黑格尔辩证逻辑,都 是从认识论角度来阐明思想形式的性质。它们都不 是研究思想形式本身的正确性,而是要研究思想形式 的真理性。它们都是不同于形式逻辑的认识论逻 辑。”[同上书](P27-28)
❖ 列宁:“逻辑学是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列 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P167)指 出辩证逻辑是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的统一。 (“辩证逻辑”中之“逻辑”改成“思维”似乎准 确一些——讲授者)
❖ 方法一词源自希腊语,由“沿着”和“道 路”两个词组成,意思是沿着道路运行或接 近某物的途径。由此可见方法是指人们为了 到达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 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方法有以下三个特 点:
❖ 第一,方法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
❖ 第二,方法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人们所使用 的方法 可以说是思想、观点的具体化;
(二)变易思维
❖ 《周易大传》的中心内容就是讲变易,认为变易是 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变易的实质就是生而又生, 不断地产生新事物,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 谓易”(《系辞上》)。《周易大传》还赞扬社会 政治的变革,《革卦·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 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 哉!”《周易大传》的这种变易哲学,为中国文化 的优良传统和封建时代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现代逻辑的特征是构造形式语言和建立演算。 借助形式语言和演算,逻辑产生了一系列重要 成果,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了形式语言,逻 辑的演算成为形式化的。这种形式化的演算 不仅成为逻辑研究的方式,而且也成为逻辑的 专门技术。 (王路 :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 考,载《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譬如,关于“思维形式”就有抽象思维形式、形象 思维形式、动作思维形式、甚或还有直觉、灵感、 顿悟等思维形式之分;又如,康德认为,范畴是 “我思”联结经验材料使之得到统一的各种形式, 即思维形式,而康德把所谓的先天思维形式的范畴 看作是来源于自我的自发活动,即来源于“理智”, 独立于感觉,不是来自感性对象,是没有任何经验 成分的“纯概念”,这不免又给人一种神秘主义的 印象;再如,现行比较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一般认为, 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参考外文词典的有关释义、承袭专家的真知卓见, 赞同这样的认识:逻辑学是旨在研究推理并且主要 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科。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我 们就很容易明确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并把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与哲学的研究对象比较清楚地区别开来, 而普泛所谓的“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定义则实在是太过于宽泛了,因为“思维形式”同 时也是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不要说思维及 其形式本身至今为止仍然还是含义很不确定、存在 不同理解的一些词汇了。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一般来说,人们都同意,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 性的,或者简单地说,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推理问题就是逻辑问题。 基于现代逻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推理进 行说明。一方面,推理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 另一方面,推理与前提的真和结论的真有关。 因此,与推理相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前 提和结论的关系,另一个是真。
❖ 因此,要了解各部分,就必须了解整体, 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据《庄 子·天下》篇载,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惠 施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 谓之小一”和“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 著名命题,对宇宙万物从大小两个向度作 出高度的概括,并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 体。
(一)整体思维
❖ 庄子的《齐物论》更宣扬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 的相对主义理论,强调从“道”的观点来看,一切 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是一体的。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间的关系,在黑格尔是明确 的:“思辨逻辑内包含有单纯的知性逻辑,而且从前 者中就可抽取出后者。我们只需要把思辨逻辑中的 辩证的和理性的成份排除掉,便可得到知性逻 辑。”[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0. ](P182)
❖ 周礼全说:“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辩证 法,是以辩证的方法来研究思维形式在认识过程中的 内容、联系和发展。”[周礼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P3)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必须接受辩证法 的改造。
❖ 牟宗三说:“辩证逻辑不能成为一个逻辑”。(周云 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上)[M].兰州:甘肃 人民出版社,1991. P480)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 学》不把辩证逻辑列入逻辑。
❖ 林仲达:“数理逻辑主精严,辩证法主活实;数理逻 辑重解析,辩证逻辑重综合。二者合一始两益,而且 合一乃合辩证之理。这两者合起来,真是明宇宙,活 学问的无上利器。” (同上书P283)
(四)中庸思维
❖ 孔子赞美“中庸”为至高的德性,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同时,孔子又认为中庸是 一种思维方式方法,强调“时中”、“用中”, 要求人们随时选取适中的标准,随具体情况采 用适当的方法。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着 重继承并发挥孔子“中庸”的思想,强调“和 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说:“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 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 李小五认为,“逻辑就是对形式正确的推理关系进 行可靠且完全刻画的形式推演系统。”[《什么是 逻辑?》[J],载《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78 页 ]王路则是从逻辑的内在机制出发探讨逻辑的本 质,并认为这种内在的机制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 与现代逻辑一脉相承的“必然地得出”,指出逻辑 是关于推理的科学,并且是关于必然的推理的科学, 特别是这种推理的必然性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 由形式决定的[《论“必然地得出”》[J],载《哲 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51-54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