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作者: ————————————————————————————————日期:

浅谈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学院:ﻩ学号:

班级:姓名:

甲骨文与金文的异同

从文明伊始到春秋时期,神巫史观和天道史观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占据极大的统治地位,直到战国时期这种文化理念才有所改变。正是这种情况造就了甲骨文,也使其成为书法史上第一段辉煌,而钟鼎大篆则显示出盖世气概。

在早期的商代书法体系中,主要有甲骨文和金文两个系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和章法,结体上虽然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态势。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它较甲骨文粗犷、浑厚也更壮观。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

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以金文为代表的文字铸造系统,通过两周时代的继承发展,直到战国以后才逐渐衰落,但为小篆的出现作了良好的铺垫。

一、甲骨文与金文书体的异同点

甲骨文与金文相比,不同之处大概有以下这几点:

1.从文字的进化程度看,甲骨文象形意味尚浓,如:月,山,水,田等。因甲骨文以刀刻为主,所以线条细瘦,很难表现出更多象形意味的文字。而早期的金文比甲骨文更具象形意味,金文多以铸造为主,笔画粗细多变,字型亦丰满,更能体现出文字的象形意味,其规范美、装饰美、象形美都远远超过了甲骨文。

2.从使用的工具上看,甲骨文用刀或利器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有的刻辞以单刀契刻而成,笔画线条纤细,如有需要肥笔和圆转之处,一般也是重新起笔,或刻成方折笔。也有的是双刀深刻,古朴醇厚,具有浓重的书写意味。而金文是用范模浇铸而成,其笔画线条成倍变粗,转折处过度圆浑,不带棱角,当然也有刀刻的文字。两者使

用不同的工具制作,产生了不同的文字效果。甲骨文书风大多为纤巧清俊的,金文书风则多为茂密圆厚。

二、甲骨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

甲骨文字主要特点有: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大小决定其繁简。

3.因为甲骨文字独特的契刻方式,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有方头尖尾的,也有尖头尖尾中间粗重的。早期的甲骨文学者兼书法家如罗振玉书写的甲骨文字都仅仅注意字型的正确与否,在技法上则基本借用传统小篆笔法。此外,早期的甲骨书法家过于注重单字的结体,很少关注整版的布局。虽然谋篇布局的概念是后世书法家的发明,但古人于不经意之中已下意识地在甲骨刻辞中创造出了文字行篇以及字型方、圆、大、小之间的揖、让、拱、辅关系,这是后世书法家们所不可及的地方,古人出于本能,所以能自然而然,后人出于安排,所以往往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甲骨契刻文字之美,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通篇结构有关,早期甲骨文书法家在这方面的疏失,不能不说是甲骨文书法的一个遗憾。到20 世纪80 年代前后的甲骨契刻文字以线条坚挺、短促、直率来表现书法的线条。此外,笔书甲骨文无须拘泥于中锋,往往侧锋更能得契刻文字锋芒毕露,古奥霸气,这与甲骨文字在中国文字中领袖的地位亦相整合。

三、金文字的特征及后人的书写技法

西周铭文具有下列特点:

1.起笔、收笔、转笔多为圆笔,笔画圆润。这也成为后来篆书用笔的基础。

2.文字的结构比周初金文更加紧密、平稳,字形比较有规律性。这也为以后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章法上比较讲究字距行列。有的严整规矩,有的显得疏朗开阔。

春秋战国金文的特点:

1.笔划的取舍经过精心安排,别出心裁,字势瘦长,婀娜多姿,强调竖划的曲动,

以流美胜。

2.铭文多铸造于器物外部最显眼的部位,出于一种让人欣赏的目的。

3.因地区不同而使得各国文字风格各异,极具装饰化,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所特有的唯美主义装饰文字,脱离了书写意味。金文书写技法在西周和春秋战国形成了两种不同面目:一种是清代的西周金文,书写利用回锋、藏锋、中锋、枯笔、飞白等技法,几乎发掘完了毛笔在宣纸上运动的各种可能性来表现西周铸造文字的朴拙、厚重以及锈蚀、残破所传达出来的特殊美感,笔法上主张重、拙、壮而不避残、烂、断,以书写西周金文著称的书法家有吴昌硕、黄宾虹等人。另一种取法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书法创作材料,而在这方面的书法家甚少,只有秦孝仪和徐无闻。春秋战国时代的金文字体的怪异,造型奇崛无律可寻,以变化极大的字型和富于图案意味的结构著称。

综上所述,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中国古文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先祖们的智慧结晶,作为中国的古文字在推动华夏文明的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甲骨文和金文所组成的中国文字历史,构成中国书法艺术史的前一阶段,推动中国文字作为语言符号与艺术表现载体方面的双重演进。中国书法的前艺术史既是中国先秦字体的演变史,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出现以前的充分积淀、酝酿、准备阶段。

(以上内容大部分摘自2010-4期《高教前沿》中由嵇培松老师所写文章“甲骨文与金文的特点及书写技法”,封面设计来自于HPU电气学院11级的王博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