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医改为契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5-8-17 10:17:42 编辑:体制改革处
【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
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护理工作者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促进康复、减轻痛苦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等方面担负了大量的工作,是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新医改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新的护理需求急剧上升,传统护理模式亟待改变,护理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抓住契机,从五方面入手,解决长期束缚护理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推动护理事业全面发展。
夯实护理人才队伍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护理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已达到9 5%以上,建立了57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强化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透析等8个专科领域的护理人才培养,联合山西省妇联印发了《关于加强合同制护士聘用管理,稳定护士队伍的指导意见》,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保障护士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截至2014年底,山西注册护士数达到12.
7万名,在岗注册护士7.9万名,约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7.74 %;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总的床护比达到1:0.63,平均医护比达到1:1.58,医护比例倒置和临床护士短缺的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群众的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护士数量相对不足,特别是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配备还有一定差距。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的长效机制,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要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继续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综合服务能力,尤其要重视充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使护理队伍建设适应医
改需要。
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国家“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推动的一项重点工程,是一项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医改目标、改善群众就医感受的惠民工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改革护理服务模式,改革沿用几十年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士从原来的简单执行医嘱,转变为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强调人文关怀,全面履行照顾患者的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要求是“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管理水平”。五年来,山西省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三级医院实现优质护理病区全覆盖,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病区达到80%以上,2014年,山西省三级医院第三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45所医院平均满意度达到了95.6%,充分说明优质护理已经得到社会及患者的普遍认可,在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广下去,并且要由“转模式”逐步向“强内涵”深化。在服务模式上,要体现护士对患者全面、全程、连续、延续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服务能力上,要突出体现护士专科护理技术、观察病情、医护配合、健康指导和做好患者心理调适的能力水平;在工作目标上,要锁定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革护理管理方式
公立医院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管理,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护士占医院卫技人员总数近一半,在医院改革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优先推进护理管理改革,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借公立医院改革“东风”改革护士队伍管理方式,既可以解决当前护士管理中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建立以“实行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在护理管理方式的改革上,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科学设置护士岗位。以满足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人力需求为基础,以护士岗位胜任力为主要指标,结合护士的经验能力、学历等条件,进行岗位设置,实现能级对应。二是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破除身份界限,建立同岗同酬、岗动薪动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体现护士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按照护理岗位的劳
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推动护理资源下沉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有效手段。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方案(2013-2015年)》要求,医、药、护、技都要进行对口支援;支援医院要帮扶指导受援医院落实深化优质护理、平安医院建设、就医基础整治等重点工作,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落实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要求,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专门启动了护理对口支援和优质资源下沉工作,安排49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74所县级医院,确定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重点部门专科护理能力、推广护理适宜技术等六项重点工作和具体指标。联合山西省护理学会,开展“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专项行动,组织护理专家走进县医院进行指导帮扶和整改跟进;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优质护理及护理管理培训,并列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为基层免费培训护理骨干2500余名。通过实施以人才、技术、专科为重点的护理对口帮扶,推动优质护理资源向基层流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卫生护理工作薄弱的难题,为构建分级诊疗新机制夯实了基础。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作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同时,要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可以预期,未来的“十三五”,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业将快速发展,护理服务空间将迅速扩大,护理工作将会从单一的临床护理,逐步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服务的新格局,我们护理队伍要做好充分准备。
今年以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把“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协作机制,加快发展康复护理、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动,协同民政部门,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开展养老、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试点工作。与山西省民政厅联合印发《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