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宗教复兴及其现代启示_张凤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全球宗教复兴及其现代启示 *
张凤梅 1 , 张志刚 2 (1.安徽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2.安徽工程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宗教在全球掀起复兴之势。 宗教复兴是指宗教在公共领域地位的凸显,或说宗
教的去私人化或政治化问题。 宗教复兴是现代化的双重作用造成的结果,全球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复兴的广
- 70 -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与大批陌生人相互作用,面对着一套新的关系。 他们需要 新认同根源、 新形式的稳定社会以及一套新的道德规范 来赋予他们意义和目的感。 不论是主流的宗教还是原教 旨主义的宗教,都满足了这些需要。 ”[14]现代化进程的这种 双重作用产生出一种悖论,“一方面,几乎所有先进工业社 会的大众在过去 50 年间都朝向更世俗化的方向前进;另 一方面, 现在全世界持有传统价值观的人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多。 ”[15]与现代化进程几乎同步发生的全球化更进一 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全球化过程不只包括经济过 程,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在内的一系列发展过 程。 全球化带来资本、市场、劳工、信息、技术、观念(包括宗 教观念)的流动。 这就促成那些投身宗教活动的人们运用 跨国网络或现代通讯技术来建立和发展宗教联系, 从而 推动宗教势力的复兴。 全球化促进了宗教行为体在全球 范围内建构影响、动员资源、吸引信徒的能力。 [16]
1940 年代末),转而通过全国福音联合会、世界观察等机 构来支持有组织的、持续的社会政治活动;颇有影响的佛 教领袖斯里兰卡的罗睺罗(Walpola Rahula)号召和尚和 平信徒们打破沉默,投身到政治活动中去。 ”[10]
宗教复兴还推动了人权政治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凸 显。冷战之后,随着两极世界的解体,宗教成为国际政治中 身份认同的主要标志。 同时全球化又推动了宗教观念的 传播并密切了宗教团体间的联系。 一些地区或全国性的 宗教组织发起人权运动,推动各种人权议程,使得宗教与 人权政治比以往更多地纠缠在一起。 [11]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可能就是美国基督教右翼所推动建立的 《1998 国际宗教 自由法》。 一些基督教右翼人士宣称现在遭受迫害的基督 徒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美国人有义务去解救他们 在异国他乡受到折磨的兄弟姐妹, 因而大力推动国会立 法。但是,该法之所以能够通过,宗教迫害之所以会成为一 个问题,并非是因为迫害的增加,而是由于宗教势力及其 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因为“如果宗教是不重要的,它就可以 被忽视, 被容忍, 而如果它重要, 政府就会坚决加以控 制— ——规范、压制、或为我所用。 ”宗教的重要性体现在, “首先,它与国家认同相关;其次,它与政府的合法性相关; 第三,它与民族冲突有关。 这三点既为实行宗教迫害提供 了动力,也使得宗教迫害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12]
一、 全球宗教复兴:概念与特征 学界普遍认为, 世俗化发生转向是在 20 世纪 70 年 代下半叶, 以新教皇保罗二世的上任和亲西方的伊朗国 王被推翻代之以宗教政权为标志。 [2]法国学者凯普尔从这 些事件中看到一种情绪上的转变,“大约在 1975 年,世俗 化进程开始转向相反的方向。 一种新的宗教模式已逐渐 形成,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世俗化的价值观,而是试图为 社会组织恢复一种 神 圣 的 基 础— — —必 要 时 可 通 过改变社 会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种宗教模式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它倡导从失败的现代主义中爬起来继续前进, 并把现代 主义的挫折与失败归结为与上帝的分离。 这一模式的主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同又无法统一的。 比如,虽然世俗领域从制度宗教中分离 出来是一种现代的制度倾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 一定会导致宗教信仰与实践活动的衰落或者宗教就必然 会被赶入私人空间,相反,在现代世界中宗教正在“去私人 化”,不断展示自己的公共性角色。 [6]在 2009 年出版的书 中,卡萨诺瓦更进一步地指出,宗教复兴是一种全球现象。 即使在世俗化理论的腹地— ——欧洲, 宗教也越来越在公 共领域作为一种有争议的话题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在欧 洲,人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精神(zeitgeist)正在发生转变。 以 往,宗教私人化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一种经验现实,并作 为欧洲社会的范式;但是近年来,人们对于宗教以及宗教 在公共领域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 一些著名学者如哈贝 马斯等人不仅愿意接受宗教在公共领域发挥一些作用, 并且提出“后世俗社会”的说法。 [7]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2YJC73001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 SK2012B064)。 作者简介:张凤梅(1974-),女,河北秦皇岛人,安徽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张志刚(1970-),男,河 北秦皇岛人,安徽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讲师。
- 69 -
度与深度。在主观原因上,宗教复兴还与人们意识中长期将宗教排除在国际关系之外的思维定势有关。在宗教复
兴的大潮下,要使宗教有助于共同理解、对话,而非加剧冲突。
关键词:宗教复兴; 现代化;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3-0069-0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宗教在全球掀起复兴之势。 以 往受到普遍赞誉的世俗化范式似乎一夜之间到了穷途末 路。 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公开承认自己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判断出现了失误:“那种认为我们仍然 生活在一个世俗化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 今天的世界 ……仍和过去一样是非常宗教性的, 在一些地区甚至比 以往更具有宗教性。 这意味着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随随 便便贴上‘世俗化理论’标签的一大堆文章基本上都是有 误的。 ”[1]冷战之后,宗教复兴的趋势更为明显。 “宗教在国 际关系中的回归”、“文明冲突论”、“强宗教”、“世界的非世 俗化”等话题都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 那么,是什么导 致了宗教这一传统势力的复兴? 宗教复兴又对当代社会 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应对现代世界的宗教复兴? 本文将对 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需要指出的是, 宗教复兴现象在非西方社会还与其 被殖民经历有着一定的联系。 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政治版 图乃是因殖民主义而被重构, 在当代社会又在全球化冲 击下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对生产力低下,经济萧条,社 会矛盾尖锐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希望重整旗鼓,又发现 整个社会缺乏精神凝聚力。 “他们感到西方国家资本的力 量摧毁了他们国家的原先的经济支柱, 西方国家的世俗 主义的文化观又摧毁了他们国家原先的精神支柱。 他们 想到不能再模仿西方国家政教分离和世俗化的模式,而 想通过恢复他们传统的政教相结合的模式来恢复他们的 精神支柱和国民的凝聚力。 这种呼声在一些穆斯林国家 中最强烈。 某些极端主义者甚至不惜采用恐怖暴力的方 式来实现他们建立宗教、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国家的意图, 以期与西方相抗衡。 ”[17]宗教复兴在这些地区催生了恐怖 主义的发生。
以宗教复兴为特征的“后世俗社会”具有如下几方面 的特征:(1) 宗教复兴意味着宗教信徒与宗教团体从私人 化信仰、家庭、团体、敬拜地的局限中摆脱出来而投入公共 活动,以影响宪法、法律和政策;(2)宗教复兴的主要原因 之一是世俗意识形态产生了危机;(3) 宗教复兴是宗教团 体寻求摆脱政府控制的过程;(4) 在追求自由和政治影响 的过程中,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宗教团体都得益于与民主、 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等现代力量的合作;(5)反过来,现代 通讯、 交通技术也推动了宗教复兴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 特征,即宗教团体演化为跨国政治行为体;(6)不管世界各 国的政府喜欢与否, 宗教复兴意味着他们必须用不同于 40、50、60 年前的方式来思考宗教。 [8]著名学者斯科特·托 马斯(Scott M·Thomas)对全球宗教复兴做了简短的概括: “全球宗教复兴指宗教日益具有显要性和说服力,如在个 人和公共生活中日见重要的宗教信念、实践和话语,宗教 或与宗教有关的人物、非国家团体、政党、社区和组织在国 内政治中日益增长的作用, 以及这一复兴正以对国际政 治具有重大影响的方式发生。 ”[9]
题不再是‘使罗马天主教现代化’,而是将‘欧洲第二次福 音化’,目的也不再是使伊斯兰教现代化,而是使‘现代性 伊斯兰化’,从那一天起,这种现象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3]
使得世俗化理论被重新审视的原因正是在全球范围 内兴起的宗教复兴。 在过去 40 余年中,宗教在各大洲的 几乎所有宗教中都实现了强有力的复兴。 根据《国际宣教 研究公报》1998 年第 1 期的统计表明,从 1990 年到 1997 年, 全世界信仰各类宗教的人数从 42 亿增加到 47.8 亿。 十年后,2007 年第 1 期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信仰各类 宗教的人口比例已达到 85.77%(1997 年时为 81%之多)。 其中,基督教 21 亿 9550 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33.2%;穆 斯林 13 亿 5970 万人,印度教 8 亿 8800 万人;佛教 3 亿 800 万人;新兴宗教 1 亿零 600 万人;锡克教 2600 万人; 犹太教 1500 万人。 另外,还有部落宗教信徒 2 亿 6250 万 人,华人民间信仰崇拜者 3 亿 8800 万人。 非宗教信仰者 7 亿 8700 万人,无神论者 1 亿 5400 万人,两项合计占世界 总人口的 14.23%。 [4]
二、 全球宗教复兴的根源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宗教 复兴运动呢? 学者们大多认为这与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有 很大关系, 宗教复兴其实是现代化进程的 “双重作用” (double effect of modernity)造成的结果,而全球化更进 一步扩大了宗教复兴的范围和广度。 英国社会学家格雷 斯·戴维指出,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前工业经 济发展到工业经济; 二是从工业经济到以服务业为基础 的后工业经济。 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价值系统的相应转 变。 这一转变并非是按照线性进化过程— ——即朝向一个 不断技术化、机械化、理性化、官僚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的。相反,当经济从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阶段,人们开始更 注重后物质主义价值(post-materialist values),而不单单 是为了生存。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数 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倾向:在世界各地,包括西欧在内,当 工业经济转向后工业经济时,对精神的关注(其实就是宗 教信仰)持续上升而不是下降,尽管不再是以制度教会的 形式。 [1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现代化过程在摧毁传 统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个精神真空, 使得人们 需要一个超越世界来慰藉孤独的心灵。 这也正是亨廷顿 所指出的,“全球性宗教复兴最明显、最突出也是最强有力 的原因,恰恰是那些被认为会引起宗教消亡的东西:20 世 纪后半叶席卷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进程。 认同 和权力体系长期存在的根源瓦解了。 人们从农村移居到 城市,脱离了他们的根基,从事新的工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没有工作。他们
简言之, 宗教复兴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宗教正在公 共领域彰显其影响力,或说宗教的政治化问题。 有学者甚 至认为 “全世界主要的宗教行为体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 拥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宗教行为 体不再消极地服从于权力,而是宣扬一种“先知”式的神圣 责任,迫使政治权威按照神的意愿来行事。 “20 世纪下半 叶,各大主要宗教组织都发生了质的转变。 在每种主要宗 教传统中, 领袖们及其发起的运动都放弃了以往只对精 神或文化活动的关注, 而将政治活动作为其宗教使命必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比如,穆斯林兄弟会放弃了其创始人 哈桑·班纳的非政治主张,而支持直接的政治参与;印度国 内影响最大的印度教组织 ‘国民志愿服务团’(简称 RSS) 开始组建政党和其他政治活动组织; 天主教更有力地推 动神职人员和平信徒参与捍卫人权的活动; 美国的保守 派新教徒放弃了长期以来基要主义的、 自我隔离的生活 方式和对政治的漠不关心(从 1925 年的斯科普斯审判到
必须指出的是, 宗教复兴并非仅仅意味着宗教徒或 宗教组织在绝对数量上的增长, 更多是指宗教在公共领 域地位的凸显,或称为宗教的“去私人化(de-privatization of religion)”问题。 [5]“去私人化”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卡 萨诺瓦在 1994 年提出,面对宗教复兴的现实,他试图对 以往过于简单化的世俗化理论进行修正, 指出世俗化理 论其实包括三个命题:(1) 世俗领域从制度宗教中分离出 来;(2)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的衰落;(3)宗教被边缘化从 而只能进入私人领域。 他认为这三个命题其实是截然不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全球宗教复兴及其现代启示 *
张凤梅 1 , 张志刚 2 (1.安徽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2.安徽工程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宗教在全球掀起复兴之势。 宗教复兴是指宗教在公共领域地位的凸显,或说宗
教的去私人化或政治化问题。 宗教复兴是现代化的双重作用造成的结果,全球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宗教复兴的广
- 70 -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与大批陌生人相互作用,面对着一套新的关系。 他们需要 新认同根源、 新形式的稳定社会以及一套新的道德规范 来赋予他们意义和目的感。 不论是主流的宗教还是原教 旨主义的宗教,都满足了这些需要。 ”[14]现代化进程的这种 双重作用产生出一种悖论,“一方面,几乎所有先进工业社 会的大众在过去 50 年间都朝向更世俗化的方向前进;另 一方面, 现在全世界持有传统价值观的人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多。 ”[15]与现代化进程几乎同步发生的全球化更进一 步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全球化过程不只包括经济过 程,而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在内的一系列发展过 程。 全球化带来资本、市场、劳工、信息、技术、观念(包括宗 教观念)的流动。 这就促成那些投身宗教活动的人们运用 跨国网络或现代通讯技术来建立和发展宗教联系, 从而 推动宗教势力的复兴。 全球化促进了宗教行为体在全球 范围内建构影响、动员资源、吸引信徒的能力。 [16]
1940 年代末),转而通过全国福音联合会、世界观察等机 构来支持有组织的、持续的社会政治活动;颇有影响的佛 教领袖斯里兰卡的罗睺罗(Walpola Rahula)号召和尚和 平信徒们打破沉默,投身到政治活动中去。 ”[10]
宗教复兴还推动了人权政治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凸 显。冷战之后,随着两极世界的解体,宗教成为国际政治中 身份认同的主要标志。 同时全球化又推动了宗教观念的 传播并密切了宗教团体间的联系。 一些地区或全国性的 宗教组织发起人权运动,推动各种人权议程,使得宗教与 人权政治比以往更多地纠缠在一起。 [11]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可能就是美国基督教右翼所推动建立的 《1998 国际宗教 自由法》。 一些基督教右翼人士宣称现在遭受迫害的基督 徒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美国人有义务去解救他们 在异国他乡受到折磨的兄弟姐妹, 因而大力推动国会立 法。但是,该法之所以能够通过,宗教迫害之所以会成为一 个问题,并非是因为迫害的增加,而是由于宗教势力及其 重要性的不断增加。因为“如果宗教是不重要的,它就可以 被忽视, 被容忍, 而如果它重要, 政府就会坚决加以控 制— ——规范、压制、或为我所用。 ”宗教的重要性体现在, “首先,它与国家认同相关;其次,它与政府的合法性相关; 第三,它与民族冲突有关。 这三点既为实行宗教迫害提供 了动力,也使得宗教迫害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12]
一、 全球宗教复兴:概念与特征 学界普遍认为, 世俗化发生转向是在 20 世纪 70 年 代下半叶, 以新教皇保罗二世的上任和亲西方的伊朗国 王被推翻代之以宗教政权为标志。 [2]法国学者凯普尔从这 些事件中看到一种情绪上的转变,“大约在 1975 年,世俗 化进程开始转向相反的方向。 一种新的宗教模式已逐渐 形成,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世俗化的价值观,而是试图为 社会组织恢复一种 神 圣 的 基 础— — —必 要 时 可 通 过改变社 会来达到这一目的。 这种宗教模式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它倡导从失败的现代主义中爬起来继续前进, 并把现代 主义的挫折与失败归结为与上帝的分离。 这一模式的主
哲学论丛
理论月刊 2013 年第 03 期
同又无法统一的。 比如,虽然世俗领域从制度宗教中分离 出来是一种现代的制度倾向, 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 一定会导致宗教信仰与实践活动的衰落或者宗教就必然 会被赶入私人空间,相反,在现代世界中宗教正在“去私人 化”,不断展示自己的公共性角色。 [6]在 2009 年出版的书 中,卡萨诺瓦更进一步地指出,宗教复兴是一种全球现象。 即使在世俗化理论的腹地— ——欧洲, 宗教也越来越在公 共领域作为一种有争议的话题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在欧 洲,人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精神(zeitgeist)正在发生转变。 以 往,宗教私人化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一种经验现实,并作 为欧洲社会的范式;但是近年来,人们对于宗教以及宗教 在公共领域的看法正在发生转变, 一些著名学者如哈贝 马斯等人不仅愿意接受宗教在公共领域发挥一些作用, 并且提出“后世俗社会”的说法。 [7]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2YJC73001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 SK2012B064)。 作者简介:张凤梅(1974-),女,河北秦皇岛人,安徽工程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张志刚(1970-),男,河 北秦皇岛人,安徽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讲师。
- 69 -
度与深度。在主观原因上,宗教复兴还与人们意识中长期将宗教排除在国际关系之外的思维定势有关。在宗教复
兴的大潮下,要使宗教有助于共同理解、对话,而非加剧冲突。
关键词:宗教复兴; 现代化;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3-0069-0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宗教在全球掀起复兴之势。 以 往受到普遍赞誉的世俗化范式似乎一夜之间到了穷途末 路。 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公开承认自己在 20 世纪 60 年代 关于宗教世俗化的判断出现了失误:“那种认为我们仍然 生活在一个世俗化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 今天的世界 ……仍和过去一样是非常宗教性的, 在一些地区甚至比 以往更具有宗教性。 这意味着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随随 便便贴上‘世俗化理论’标签的一大堆文章基本上都是有 误的。 ”[1]冷战之后,宗教复兴的趋势更为明显。 “宗教在国 际关系中的回归”、“文明冲突论”、“强宗教”、“世界的非世 俗化”等话题都是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 那么,是什么导 致了宗教这一传统势力的复兴? 宗教复兴又对当代社会 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应对现代世界的宗教复兴? 本文将对 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需要指出的是, 宗教复兴现象在非西方社会还与其 被殖民经历有着一定的联系。 历史上这些地区的政治版 图乃是因殖民主义而被重构, 在当代社会又在全球化冲 击下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面对生产力低下,经济萧条,社 会矛盾尖锐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希望重整旗鼓,又发现 整个社会缺乏精神凝聚力。 “他们感到西方国家资本的力 量摧毁了他们国家的原先的经济支柱, 西方国家的世俗 主义的文化观又摧毁了他们国家原先的精神支柱。 他们 想到不能再模仿西方国家政教分离和世俗化的模式,而 想通过恢复他们传统的政教相结合的模式来恢复他们的 精神支柱和国民的凝聚力。 这种呼声在一些穆斯林国家 中最强烈。 某些极端主义者甚至不惜采用恐怖暴力的方 式来实现他们建立宗教、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国家的意图, 以期与西方相抗衡。 ”[17]宗教复兴在这些地区催生了恐怖 主义的发生。
以宗教复兴为特征的“后世俗社会”具有如下几方面 的特征:(1) 宗教复兴意味着宗教信徒与宗教团体从私人 化信仰、家庭、团体、敬拜地的局限中摆脱出来而投入公共 活动,以影响宪法、法律和政策;(2)宗教复兴的主要原因 之一是世俗意识形态产生了危机;(3) 宗教复兴是宗教团 体寻求摆脱政府控制的过程;(4) 在追求自由和政治影响 的过程中,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宗教团体都得益于与民主、 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等现代力量的合作;(5)反过来,现代 通讯、 交通技术也推动了宗教复兴中另一个非常突出的 特征,即宗教团体演化为跨国政治行为体;(6)不管世界各 国的政府喜欢与否, 宗教复兴意味着他们必须用不同于 40、50、60 年前的方式来思考宗教。 [8]著名学者斯科特·托 马斯(Scott M·Thomas)对全球宗教复兴做了简短的概括: “全球宗教复兴指宗教日益具有显要性和说服力,如在个 人和公共生活中日见重要的宗教信念、实践和话语,宗教 或与宗教有关的人物、非国家团体、政党、社区和组织在国 内政治中日益增长的作用, 以及这一复兴正以对国际政 治具有重大影响的方式发生。 ”[9]
题不再是‘使罗马天主教现代化’,而是将‘欧洲第二次福 音化’,目的也不再是使伊斯兰教现代化,而是使‘现代性 伊斯兰化’,从那一天起,这种现象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3]
使得世俗化理论被重新审视的原因正是在全球范围 内兴起的宗教复兴。 在过去 40 余年中,宗教在各大洲的 几乎所有宗教中都实现了强有力的复兴。 根据《国际宣教 研究公报》1998 年第 1 期的统计表明,从 1990 年到 1997 年, 全世界信仰各类宗教的人数从 42 亿增加到 47.8 亿。 十年后,2007 年第 1 期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信仰各类 宗教的人口比例已达到 85.77%(1997 年时为 81%之多)。 其中,基督教 21 亿 9550 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33.2%;穆 斯林 13 亿 5970 万人,印度教 8 亿 8800 万人;佛教 3 亿 800 万人;新兴宗教 1 亿零 600 万人;锡克教 2600 万人; 犹太教 1500 万人。 另外,还有部落宗教信徒 2 亿 6250 万 人,华人民间信仰崇拜者 3 亿 8800 万人。 非宗教信仰者 7 亿 8700 万人,无神论者 1 亿 5400 万人,两项合计占世界 总人口的 14.23%。 [4]
二、 全球宗教复兴的根源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成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宗教 复兴运动呢? 学者们大多认为这与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有 很大关系, 宗教复兴其实是现代化进程的 “双重作用” (double effect of modernity)造成的结果,而全球化更进 一步扩大了宗教复兴的范围和广度。 英国社会学家格雷 斯·戴维指出,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前工业经 济发展到工业经济; 二是从工业经济到以服务业为基础 的后工业经济。 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价值系统的相应转 变。 这一转变并非是按照线性进化过程— ——即朝向一个 不断技术化、机械化、理性化、官僚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的。相反,当经济从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阶段,人们开始更 注重后物质主义价值(post-materialist values),而不单单 是为了生存。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数 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倾向:在世界各地,包括西欧在内,当 工业经济转向后工业经济时,对精神的关注(其实就是宗 教信仰)持续上升而不是下降,尽管不再是以制度教会的 形式。 [1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现代化过程在摧毁传 统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创造出一个精神真空, 使得人们 需要一个超越世界来慰藉孤独的心灵。 这也正是亨廷顿 所指出的,“全球性宗教复兴最明显、最突出也是最强有力 的原因,恰恰是那些被认为会引起宗教消亡的东西:20 世 纪后半叶席卷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进程。 认同 和权力体系长期存在的根源瓦解了。 人们从农村移居到 城市,脱离了他们的根基,从事新的工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没有工作。他们
简言之, 宗教复兴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宗教正在公 共领域彰显其影响力,或说宗教的政治化问题。 有学者甚 至认为 “全世界主要的宗教行为体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 拥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宗教行为 体不再消极地服从于权力,而是宣扬一种“先知”式的神圣 责任,迫使政治权威按照神的意愿来行事。 “20 世纪下半 叶,各大主要宗教组织都发生了质的转变。 在每种主要宗 教传统中, 领袖们及其发起的运动都放弃了以往只对精 神或文化活动的关注, 而将政治活动作为其宗教使命必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比如,穆斯林兄弟会放弃了其创始人 哈桑·班纳的非政治主张,而支持直接的政治参与;印度国 内影响最大的印度教组织 ‘国民志愿服务团’(简称 RSS) 开始组建政党和其他政治活动组织; 天主教更有力地推 动神职人员和平信徒参与捍卫人权的活动; 美国的保守 派新教徒放弃了长期以来基要主义的、 自我隔离的生活 方式和对政治的漠不关心(从 1925 年的斯科普斯审判到
必须指出的是, 宗教复兴并非仅仅意味着宗教徒或 宗教组织在绝对数量上的增长, 更多是指宗教在公共领 域地位的凸显,或称为宗教的“去私人化(de-privatization of religion)”问题。 [5]“去私人化”的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卡 萨诺瓦在 1994 年提出,面对宗教复兴的现实,他试图对 以往过于简单化的世俗化理论进行修正, 指出世俗化理 论其实包括三个命题:(1) 世俗领域从制度宗教中分离出 来;(2)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的衰落;(3)宗教被边缘化从 而只能进入私人领域。 他认为这三个命题其实是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