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危因素
多因素:早产,低体重,吸氧,窒息,呼吸 窘迫,贫血,感染等
公认的高危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
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过程
视网膜由2个血管床提供营养:

外周-脉络膜循环 内侧-视网膜循环(早期没有血管)
32W视网膜血管开始发育,始于视盘并以其为 中心呈“树枝样分叉”生长至锯状缘,40-42w
ROP形成两阶段理论与ROP发病时间、 病变定位、临床表现相符。
ROP分为5期: 1期(分界线期):血管化和非血管化视网膜出现分界线; 2期(嵴期):分界线扩大成嵴; 3期(嵴伴视网膜外血管纤维化增殖期):按增殖面积分为 轻、中、重度;
4期(部分视网膜剥离期): 4A期:中央凹以外的部分视网膜剥离; 4B期:中央凹在内的部分视网膜剥离; 5期(全视网膜剥离期):整个视网膜呈漏斗状剥离。 以上5期统称为活跃期,
完成;
鼻侧血管比颞侧先到达锯状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形成, 分泌减少则新生血管生长缓慢甚至停滞。
右眼 颞 侧
左眼 视神经盘




黄斑
发病机制
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未发育成熟,周 边为无血管区,大片视网膜无血管区处于 缺氧状态,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新生血 管生长。
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敏感,高浓度氧 使视网膜血管收缩和闭塞,引起视网膜缺 氧,扩大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因而产生大 量新生血管,且带入大量纤维组织,导致 玻璃体内严重的纤维组织增殖,引起牵引 性视网膜脱离。
ROP病理形成过程
ROP形成分为两个阶段: 1高氧性血管停滞期(急性期)
以相对性视网膜高氧和正常血管化停 滞为特征; 2 缺氧性血管增生期(慢性期或晚期)
以相对性视网膜缺氧和异常血管纤维化 增殖为特征。
纤维化增生侵入玻璃体致渗出、出血、 挛缩,随之导致视网膜褶和剥离、黄斑 异位和瘢痕化、视力急剧下降。90%以 上急性期ROP能自发愈合,仅少量瘢痕 形成和轻度视力下降,10%出现显著瘢 痕化。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流行病学
发生率 36.4% 美国37000例/年早产儿,体重小于1500g,其
中8000例发生,2100例因此视力障碍,500例 致盲(60年代低,80年代高) 发生率与新生儿病死率负相关,与其存活率 正相关 与新生儿出生登记,管理和随访等因素有关
必需建立完备有效的ROP筛查制度, 争取作到早诊断、早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历史
1942年Terry首先报道,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retrolental fibroplasia)
1950年Heath命名,也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 1951年Campbell认为与吸氧有关 1984年正式命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附加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影像表现
一般为双眼发病,CT上表现为双眼球内 玻璃体密度增高,伴有晶状体后杂乱条状 高密影,随病程可出现视网膜脱离,球内 钙化,眼球萎缩变小。
MR为双眼球内玻璃体信号增高,伴有晶 状体后增生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鉴别诊断
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多为单眼发病,和 早产及吸氧无关,CT示患侧眼球较小,球内密度增 高而无钙化,可见前连晶状体后部,后附于视盘的 玻璃体内圆锥形肿块。
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环内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常 伴有钙化,可双眼发病
Coats病:伴有视网膜部分或全脱离,全脱离的视 网膜表现为“V”字形,但其玻璃体内不出现肿块, 两侧眼球大小差别不大。
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表现可类似PHPV,但玻璃体 内不出现肿块。
结语
ROP治疗主要集中于预防和干预阶段, 一旦出现牵拉性视网膜剥离,则失明 率和致残率高
1期ROP
2期ROP
3期ROP
4期ROP
4B期ROP
5期ROP
随着年龄增长疾病自然停止,进入 退行期,分界线由灰白变成粉红,嵴上 血管继续发展为正常视网膜毛细血管, 周边视网膜逐渐透明,不留后遗症。
附加病变(plus diseases):视网膜后 极血管怒张、扭曲,玻璃体呈雾状,虹 膜血管扩张,瞳孔僵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