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开发前后生态变迁的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庆油田开发前后生态变迁的调查报告
文献标识码:A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大庆市及其所属杜尔伯特
蒙古族自治县调查时间:2011年3月22日-4 月22日调
查人:王楠
见证人:付同保、王连学、张福伦
调查目的:通过大庆石油开采前后生态变迁的调查,希望找
出变迁的原因,为今后的生态保护提供建议和对策。
调查的基本结论:人们在开发过程中的无意识破坏导致了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的变迁。
一、调查缘起
1959年“松基3 井”(松辽盆地第三口基准井)开始喷油标志着大庆油田被发现。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1] ,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半个世纪以来,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三个第一”,即原油产量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截至2006 年底,大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9.1 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9734 亿元,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 。石油的开采带来经济
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2011年4 月,
笔者对大庆市及其所属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1 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不同时期、不同生活背景下的 3 种类型人群的口述资料,发现大庆油田开发前后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大庆油田开发前的生态环境大庆油田位于松嫩平原的中部,隶属于黑龙江省。所在地清初时为蒙古族杜尔伯特旗的游猎地。大庆油田于1960 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 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 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3] 。
笔者在调查期间,共走访了不同时期、不同职业、不同生活背景的3 类人群,他们分别是1960年最先来到大庆开采石油的工人和干部,当时他们到大庆的目的是为了参加“石油大会战”,所以这一批人被称为“老会战”。第二类是大庆油田正式投入开采后,陆续前来工作的工人和干部,他们都被称为“大庆人“。第三类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居民,希望通过他们的回忆和见证较全面的把握大庆开采前原生生态系统的状况,再结合当今大庆地区的生态环境现实,展开比较研究。
1955年1 月,中央政府将松辽盆地列为主要含油远景区之一,当时的地质研究基本假定这里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具有石油开采远景的重点地区之一,并开始进行勘探式钻井。1959 年“松基3井”喷油,此前的假设获得了证实。于是,1960年2 月
20 日中央批准正式组建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紧接着 4 万多名职工、科技人员和转业官兵开始集结大庆,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20 世纪50 年代的大庆地区,荒无人烟,自然
环境恶劣,居住条件困难,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我特地走访了一些“老会战”,他们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外乡人到达大庆,下车后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太荒凉了。当时在他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北大荒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
虽然这句顺口溜调侃的是,当时前来支援大庆石油会战的女性很少,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一望无际的草滩,苇塘和水泡零星散布其中,诸如兔子和狼等各种野生动物成群结队,栖息于此。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调查中得到例证。
被调查人:付同保,男,78 岁,老会战,现已退休。我是响应《中央决定动员3 万名退伍兵给石油部》的指示,于1960 年3 月28 日到的大庆,在大庆石油会战的核心地带萨尔图的火车站下的车,放眼望去,蓝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甸,狂风呼啸,鲜有人家。3 月的时候这里还很冷,没有解冻,地上覆盖着厚厚的冻土层。前来参加会战的几万人的突然到来,使得住首先成了一大难题。零下30 多度,我们一无住房,二无床铺,有的住在牛棚、马厩、地窖或临时支起的帐篷里,有的直接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在草原上过夜。我在住了几天草甸后,就开始和一些战友建“干打垒” (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我们就地取土,土被冻上了太硬挖不动,就烧芦苇或者原油把冰融化了,
再挖土建房。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的热情很高,干劲十足,当时就有人做了一首打油诗“迎面刮风沙,遍地冰雪滑;北上闹会战,艰苦算个啥”。
在这段回忆当中,除了个人的感受外,实际上客观的反映了
当时原生生态系统的某些基本特征。“萨尔图” 在蒙语和满语中分别是“多风之地”和“大酱缸”的意思,这个名称实际上就是当时大庆油田生态系统最生动的写照。这片地区地处风口地带,每年冬天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都从这穿过,所以是一个“多风之地”。大庆油田所在地区属于寒温带草甸生态系统,容易形成很多“水泡”。“水泡”是当地的俗语,就是周围有水生植物环绕,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水洼。大庆地区的水泡很多,比如杨树林泡、龙王庙、泡亚门气泡、敖包泡等,这是当地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特征性的景观之一。在寒温带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降解很不充分,会形成泥炭一样的物质,也就是腐殖质,将水映衬的很黑,并且蒸发形成大量的沼气,不断向外冒着气泡,就像一缸酱一样,所以被称为“大酱缸”。正因为这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寒温带湿地草甸生态系统,且多风地带水最不容易保存,“水泡”的吸热能力又很强,到了解冻期也不容易融化,所以温度的提升很慢,寒冷的时间持续较长,也才有了“迎面刮风沙,遍地冰雪滑”的打油诗出现。这位老会战又介绍了夏天的情况。这里的夏天与冬天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黄羊、狍子等野生动物在草原上奔跑,芦苇都长到了人的胸口那么高,芦苇的下面是比较矮的草,走近芦苇丛会看到其中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
的“水泡”。“水泡”里的水直观上看是成深黑色的,水底有很多又软又滑的淤泥,走路时都要十分小心,否则就会陷进泥坑中,再有出不来。水面漂着“浮萍草”,水里的野生鱼类比较多,水鸟盘旋其上,偶尔还能听见“呱呱”的青蛙叫声。很显然这样的水泡在当年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水平极高的特征性的生态系统。
大庆油田所处嫩江平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
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总的特点是:春秋两季北风强劲,冬季寒冷多雪。由于当地是一个湿地生态系统,地表水的存积量极大,因而降温和升温都很难,即使到了初夏,有的地方冰雪还不能完全融化,难怪当地的老大庆们都说,大庆油田开采之前这个地方冷得太厉害,他们的这种感受确实反映了当地原生生态系统的部分特点。
被调查人:王连学,男,51 岁,现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干部。
我今年51 岁,与“石油大会战“同龄,我家在大庆下属的一个县城里,直到上大学考到大庆石油学院就留在了大庆。在我小的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到了冬天很冷,风很大,经常早上起来后门都推不开,因为雪都把门堵住了。雪积的很厚,都没过了脚腕,经常会把裤子和鞋弄湿。不过我们一大帮孩子还是很喜欢下雪的,不用太费力就可以堆起一个雪人,打雪仗也玩得很尽兴。
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以前,当地由于“水泡”很多,降雨量比
现在要多得多,降雪量也随之加大,融雪时间比现在也要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