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思: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文思: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11月28日,由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主办,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观、大数据文摘等协办的网络分享会——“区块链100分”成功举行,本期分享会的主题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区块链项目Seele首席架构师兼研发负责人、北京易链天下CEO刘文思结合工作中相关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向大家分享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分享全文内容(略有删减)。

简要回顾一下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几个定义:

1. 一种金融服务,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为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同时也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

2. 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3. 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场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参与者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物流商在内的资金需求端;包括商业银行、保理公司在内的资金供给端;包括征信机构、增信机构在内的金融服务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企业在内的基础服务商。贸易数据流、支付数据流、物流等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大量数据在各个供应链金融体系参与者之间存储、流转和共享。

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核心企业和银行,但实际受益者和需求者往往是大量的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中小微企业。通常来说,核心企业信用评级比较高,获得资金的渠道也比较多样,但围绕其存在的许多上下游和周边生态的中小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获取资金的渠道比较少,并且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核心企业账期的问题,给这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会造成压力,这也会影响到核心企业生产的安全。

中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在银行缺乏信用数据,或者达不到银行的融资贷款

门槛要求。此外,中小微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的不足,使得银行在放贷时更加谨慎。而且在供应链金融的场景中,相关的贸易、物流数据是否真实可信,是否存在关联风险,银行核验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并且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可能会比较高。

核心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动力帮助其生态企业解决资金的问题。将核心企业的剩余信用安全低成本地传递给这些企业和资金方,实现多方共赢。同时,中小微企业需要向银行等资金方证明自身的信用,以及本次贷款所依赖的商业和贸易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让资金方能够更加简便直接和低成本地评估本次信贷的风险。

由此便衍生出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信任,包括数据信任和关系信任。

数据信任:客户/合作方的数据能相信吗?比如数据的来源不明;各方对同样的数据,其存储内容上的不一致;商业票据造假和重复质押等。任何单方进行独立审核的成本比较高。

关系信任:客户A是优质客户,客户A的客户能够被信任吗?也即信用是否能够被安全可信地进行传递,如果这种关系的信任传递出现偏差,严重的后果就是商业串谋造假,影响面广、危害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践

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各个参与方数据的一致性和不可任意篡改;确保流程在各方之间完整、安全、透明地执行和监管,从而建立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双方、多方网络互信的商业体系。

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上,实施路线大概有下面几个流程:

1. 将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资金方、监管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作为区块链的节点链接起来,形成基于联盟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

2. 为各个参与方的节点颁发安全证书作为身份标识,代表该节点进行签名验证和共识等操作过程;

3. 将各方的数据上链、多方共识和存证确权,主要包括:主体信息、交易票据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信用信息等;

4. 利用智能合约将流程程序化、合约化,确保关键流程的执行过程是完整

的、不可篡改的、不可否认的和可追溯的。

根据具体的情况,项目实施和应用的层面和阶段大概分为三个:初级旁路应用阶段、中级数据融合阶段、最终的数据和流程全链化。

1. 初级旁路应用阶段 - 作为旁路运行:将部分关键业务数据上链,和当前业务系统平行运行,仅作为各方的数据校验参考。比如对一笔单据的数据进行比对和验真,确认链上和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2. 中级数据融合阶段 - 与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深度融合:实现数据的实时互通,也即业务系统向区块链系统开放全部数据接口,将所有步骤和流程的数据都上链,实现各方对数据的全流程管控和追溯;

3. 最终的数据和流程全链化 -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所有数据上链,不可任意篡改,实现对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所有流程合约化,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实现对过程的管控。

下面是几个在项目实施过程的一些典型问题,也是经常被客户问到的:

1. 如何确保各参与方将数据完整、准确的上链?实现中可能会存在给区块链的是一套数据,真正运行和起作用的是另一套数据。一方面,随着参与方的增多,特别是利益关系相互制约的参与方的加入,有助于缓解这种情况,因为一方或少数几方的数据不完整甚至造假,在其他参与方那里有可能审核确认不通过;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任何上链数据都会留下记录,不能被单方或少数参与方任意擦除,这样也能够为事后审计监督提供证据。

2. 对现有系统的改造和实施成本的问题。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改造,也即与区块链进行数据对接和流程打通;对非数字化数据的改造,比如存在大量纸质单据的情况,要应用区块链,首先需要解决这些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的问题,才能被上链存储。

3. 大数据存储的问题。区块链本身不适合存储大数据,包括合同文件、票据图片等,在链上的存储形式只是其哈希等摘要信息,以及原始数据的位置。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链上的票据和贸易数据,默认情况下,所有节点都是有副本和可以访问的。利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记录和字段级的加密处理,并作点对点的访问授权,确保涉及商业秘密和隐私的数据只被限定范围的节点和用户所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