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和民商法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和民商法的区别:
1.调整对象不同,公共经济关系和微观经济关系
2.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不同
3.法律价值,法律本位不同
4.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联系:民法是基本法,反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
经济法体现了政府机制,保证正常,自由的竞争环境。
经济法主体:
1.国家经济管理主体
2.经济活动主体
3.自然人(消费者)
4.社会中间层主体
经济法的产生:
1.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
2.国家职能发展的必经阶段
3.法的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法主体体系:
1.国家经济管理主体(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
3.社会中间层主体
侵犯商业秘密的种类: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
掌握的商业秘密
4.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
业秘密
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
2.赔偿损失(1,按照专利侵权的赔偿损失方式计算,2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当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害赔偿额)
横向垄断协议的种类:
1.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2.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3.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4.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联合抵制交易
6.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设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垄断豁免的情形:
1.为了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3.为提高中小经营着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着竞争力的
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
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
7.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低价购买商品
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着进行交易5.没有正当理由兜售产品,或者在交易是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经营者集中的情形:
1.经营者售并
2.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
3.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
影响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与豁免的区别:
1.适用除外是指不适用反垄断法的决定,而豁免是在普遍适用法律规范的情况下的免除
责任
2.适用除外是在立法上的排除,豁免是在执法上的排出
3.适用除外针对整个行业或者领域,豁免针对的是个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适用除外具有合法性,豁免考虑其合理性,利大于弊而被免除责任
5.反垄断法的豁免一般要求经营者承担证明其属于豁免情形的法律责任
产品质量瑕疵责任定义:
产品质量的合同责任,也称瑕疵责任或瑕疵担保责任,它是指产品不具备应有的使用性能,不符合明示采用的质量标准,或不符合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责任主体为销售者
价格法的定价形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经营者定价
政府定价的范围:
1.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
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
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
4.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
5.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
价格调控措施:限定差价或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财政法体系:
1.财政管理体制法
2.预算法
3.财政收入法
4.财政支出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
1.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2.不当低价销售及其法律规制
3.兜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调价
4.不当有奖销售行为及其法律规制(a;采用谎称有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
有奖销售。
b;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C: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5.诋毁商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6.串通招投标的行为
7.限制竞争行为
8.侵犯商业秘密
9.混淆行为
产品瑕疵责任:
1.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2.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3.不符合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消费者权利保护法:
1.消费者定义
2.权利(1.安全保障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获得赔偿权6成立团体权
7获取相关知识权8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9监督,批评,建议,检举,控告去)
3.经营者义务:(1提供符合人身保险,财产安全的商品或服务。
2须有警示义务)
4.惩罚性赔偿:赔偿费用为价款的一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