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职能定位与科学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的职能定位与科学发展
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面对和解决。

广泛地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领域的观点、方法和成果,重新认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通过调整视角、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探索方法。

寻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突破,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促进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复兴做出贡献。

一、博物馆的职能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服务职能和科研职能是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的。

文物藏品、标本等一切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是博物馆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它是博物馆履行好文化传承使命的物质基础,也是博物馆传承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立馆之本。

文物藏品作为承载社会文化的特殊物质,它具有解读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功能,而这种传承、教育和示范功能的发挥,只有通过专业解读、展示、展览等方式,才能显现和发挥出
来,博物馆的这种属性我们称之为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它是博物馆社会功能和价值所在,是立馆之义。

文物科研工作,既是文物收藏的依据,也是文物社会价值形成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更是文物藏品发挥社会教育服务职能的前提,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活动,它具有把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联系起来的作用和特点,是两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立馆之据。

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服务职能和科研职能,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前提,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收藏、整理、保存文物藏品为基础的基本职能是博物馆有效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也是科研手段及基本职能作用的对象,博物馆的这一基本职能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管理作用,是政府文化职能的延展和扩充;通过对文物藏品的科学解读,文化内涵的诠释,举办展览等途径,博物馆对文化的传承作用、教育意义才能得到体现。

因而,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既是文物藏品基本职能的体现和归宿,也是科研职能的体现和意义所在;文博科研活动,既是实现博物馆基本职能、解读文物藏品思想内涵的方法,透视人类社会及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又是拓展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文物藏品历史和现实统一的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博物馆的三项职能,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三个要素统一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始
终,以占有文物资源为主导的基本管理职能是基础,科研是手段,服务是目的。

二、准确的职能定位是实现博物馆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博物馆事业要切实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应以强化博物馆的基本管理职能为基础,以科研为手段,努力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发展方向。

强化博物馆的基本管理职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文物征集、整理和保存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方面的主导作用,强化博物馆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为保护和传承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文博事业发展的核心,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首先,博物馆要强化自身的基本职能。

加强馆藏文物建设工作.主动地承担起和发挥好社会文化传承的引领作用和主导地位;其次,继续发挥和代行政府在这一领域的管理职能.固本强基.使博物馆始终成为文物收藏、整理和保存的主渠道,成为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引领者。

与此同时,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

鼓励和积极支持民间投资、企业投资收集文物资料,创办博物馆,藏宝于民。

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原则;坚持办好、管好主流博物馆,积极鼓励、支持和帮助社会力量办馆;坚持办馆、收藏多种方式和手段的兼顾,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事业,推动博物馆事业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
格局的方向发展。

目前,从整体上讲,我国博物馆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博物馆的数量、质量、品类、布局不均衡;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比较严重;文物保护和展示环境状况堪忧,发展状况也极不平衡;藏品保护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鉴定分级工作不及时,建档工作不完善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强化基本职能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博物馆事业的整体发展.也必将对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引领作用和主导地位造成深远的影响。

我们必须认清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在博物馆发展中的定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规划好、发展好博物馆事业.使之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指博物馆的藏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传承、教育作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功能。

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文物藏品的现实社会价值,使之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收集”是为了“传承”,“传承”是为了“发展”,这是博物馆事业存在的全部意义所在,也是博物馆事业的落脚点。

博物馆事业的生存空问,发展空间最终聚集在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中。

这个空间是由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藏品自身的价值是基础,文物本身所凝聚的文化沉淀和社会内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
方面,文物藏品自身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对于现实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人们的认同程度。

则是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

文物自身的文化内涵、社会内涵以及现实认同就构成了博物馆的市场空间。

其中,文化内涵是决定因素,而文化认同则是价值取向。

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只有把历史文化内涵同现实认同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

解决文博事业发展的困境,就是要在人的主观同客观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的文化需求之间,构建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扩大博物馆的发展空间就是要努力做到主客观的统一和历史具体的统一。

我国博物馆历来以注重人文关怀、关注道德宣教、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新时期的博物馆工作必须坚持“二为”方针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使这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始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使博物馆成为有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文化殿堂,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力军,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时尚,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尊重,以此赢得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准确科学地定位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是文博事业发展的关键。

但认识永远都无法代替实践,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就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文物考古、文博科研、市场开发、理论探索、管理研究等都是博物馆科研的重要内容。

考古发掘、鉴定、文物珍藏等科研工作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应当走专业化、集约化管理的模式,可以通过建立文物研究机构,或建立考古人才专家库等方式,加强文博科研工作的基础建设,增强研究实力,努力突破地域和行业界线,打破垄断,实现资源共享,使沉淀的文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提高管理规格和管理水平,制定研究规划,明确研究方向,集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经费,推进文博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研究水平和质量,推动文博事业沿着科学、规范和服务社会的方向健康发展。

知识和人才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坚实的技术支持,文博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文博科研思想,增强科研意识,健全科研体制,形成科研机制,使科研手段、思想、方法、机制形成合力,推动博物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广泛借鉴和运用,强化技术支撑,提高文博科研的技术含量。

同时,也要积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中,从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各个方面都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着眼人员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行持证上岗,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人力资源的配置功能。

确立文博科研职能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强化人才观念,重视科研手段,注重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实现博物馆职能多元化是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博物馆职能的科学定位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基础。

基本职能、服务职能和科研职能构成了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科学职能体系,以基本职能为前提,以科研手段为支撑,以服务社会为落脚点的思想,奠定了现代博物馆科学发展的基础。

博物馆可能实现多元化,不仅是指基本职能的多元化。

也包括服务职能的多元化和科研职能的多元化。

基本职能的多元化,就是在博物馆的管理实践中。

要突出强调打好基础,运用多种方法、途径,最大限度地占有和开发文物资源。

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和保存有价值的文物来夯实基础,这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

文物价值越高。

文化沉淀和社会内涵越丰富,博物馆的分量和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产生政府关注、资金投人、人才聚集、社会瞩目、经济和社会效益俱进的聚合效应。

博物馆的发展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个根本。

加强博物馆的基本管理职能就是在思路、方法、来源和手段上强调不拘一格,多元并举,不失时机地加强和抓好博物馆基本管理职能建设,为博物馆事业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攒足本
钱。

我国现有的博物馆藏品为1200万件,加上其他博物馆藏品,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在2000万件以上,其中我省文物藏品为120万件,省博物馆收藏20余万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文化财富,但从总体上讲,文物藏品的管理还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保护水平有限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藏品资源状况不是十分清楚。

存在着底数不清、等级不明、无案可查、管理混乱的问题;另一方面,文物保护环境不符合要求,藏品流失、损毁严重,有30%的藏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再有,藏品整体的利用率不够理想,没有充分发挥出藏品潜在的价值和功能,有些是无法展出,更多的是研究不够充分,不能也不敢展出,当然也存在着意识保守、观念陈旧、落后等问题。

服务职能的多元化,就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它不仅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博物馆基本职能和属性的表现形式。

博物馆在需要服务的同时,也提供着服务,多元的社会服务体系。

要求博物馆的社会服务理念也必然是多元的。

同时,博物馆对社会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呈现多元并举的特点。

文化服务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我们必须增强市场意识,注重市场效益,努力开拓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的多元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博物馆每年推出的陈列展览大约1万个左右,观众可以达到1亿五千万人次,同过去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博物馆文化还远没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焦点,仍然没有发挥出文化的引领作用,有些博物馆甚至门庭冷落,这与美国博物馆年观众的人次达到其人口总数的三倍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巨大的。

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状况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极不协调,一方面,说明博物馆的服务观念、服务方式和手段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供需脱节,遭遇冷落;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博事业在引领文化需求发展、文化生活多元化方面的作用和潜力没有发挥好。

文博科研的多元化,就是以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开拓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己任,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博科研的支撑作用。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博物馆的科研工作要广泛地借鉴和利用其它学科、行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人才、手段和方法为我所用,提高文博科研的能力和水平,使之成为文博事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同时,文博科研工作的成果也应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开拓全新的领域和空间。

目前,全国约有600万件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许多文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的馆藏文物利用
水平低,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科研工作跟不上,对许多藏品的解读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更有相当数量的藏品处在待研究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成为新的收藏、整理和抢救保护对象;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许多有重要价值的社会行为和文化现象,也逐步成为稍纵即逝的潜在藏品。

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科研思想、管理模式、手段和方法无能为力的.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文博科研理念,广泛地借助先进的科研手段、技术和人才,共同应对多元化社会的挑战。

只有这样,文博科研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撑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