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50336

课程名称:能源与节能技术

英文名称:energy sources & technology of energy saving

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综合运用课

学时:18

学分:1

适用对象: 热能与动力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交报告)

先修课程:热能与动力专业课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为热能与动力专业选修课,以讲座的形式首先强调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9次共18课时来介绍能源科学的内涵及能源基础知识,包括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能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与环境、能量的转换与储存,各种燃料,电能,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能源管理和能源系统工程等。同时还特别对目前广泛采用的节能技术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尝试以讲座的形式,进一步系统深化热能与动力专业学生关于能源的重要性及节能的紧迫性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了解能源科学的内涵及能源基础知识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能源体系构成,懂得节约高品位能源、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一般技术的基础上,用开拓、创新的精神挖掘能源节约的潜力,使得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为能源高效利用、节约能源作贡献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前言、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懂得能源科学的内涵;

3.高效利用及节约能源是热能与动力专业学生的历史使命。

4.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5.专心听讲积极提问、讨论。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能源体系的构成,能源的品位,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高效利用与能源节约的内涵。

3.问题与应用:在节能的紧迫形势下,有什么工作需要作?我们自己又可作些什么工作?

(三)课后练习

课后查关于能源局势的相关论文,谈对我国能源局势的看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讲解及提问、讨论。

第二讲能源的转换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能源的转换内容

2.准确领会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及能源的转换方式,

3.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讨论。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能源的转换内容、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及能源的转换方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能量与能源的概念、能源资源及能源的转换方式

3.问题与应用:有那些能源资源,有那些能量可转化为电能,最常用的电能转化方式?何为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及风力发电?(三)课后练习

上网查找关于:我国水电资源布局及我省太阳能资源的评述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讲解及提问、讨论。

第三讲燃料

(一)目的与要求

1.概略了解燃料的种类、作用,燃料的消耗对能源局势的影响;

2.固体、液体及气体燃料的各自的特性及用途

3.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讨论。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燃料的种类、作用,固体、液体及气体燃料的各自的特性及用途。

2.燃料的燃烧,不同燃料的热值,清洁燃料的来源,固体燃料的液化、液体燃料的汽化以及天然气,燃料燃烧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3.各种燃料的燃烧技术

(三)课后练习

网上查询:关于我国煤、石油、天然气布局以及年消耗量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讲解及提问、讨论。

第四讲电能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其它能源转化为高品位能源电能的转换方式及主要设备。

2.了解电能的输配送系统及电网系统。

3.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讨论。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其它能源转化为高品位能源电能的转换方式及主要设备;电能的输配送系统及电网系统。

2.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发电及发电设备,汽轮机、柴油机、内燃机、水轮机,高压电网,输配电,市电,低压配电,空调用电,

分时计费与移峰填谷。

3.问题与讨论:发电与供电的关系,电力局与供电局的职能。(三)课后练习

网上查询:关于我国年发电量及我国主要城市的近年来的耗电量走势、建筑用电、工业用电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讲解及提问、讨论。

第五讲核能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核能的主要作用及核能利用的技术发展状况。我国核发电规划及技术、人才培养规划。

2.了解核反应堆及核发电系统组成,核发电安全技术。

3.提高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讨论。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核能利用的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核反应堆及核发电系统组成,核发电安全技术。

2.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核能,核裂变,核燃料,核反应堆,防核辐射,核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

3.问题与讨论:大力发展核电的重要意义与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状况讨论。

(三)课后练习

网上查询:目前我国已建及拟建核电厂选址的基本条件及核电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讲解及提问、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