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把握应用
营山县力帆光彩小学校华成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启动了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入开展教研,提升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倡导使用“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如何把握“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1、注重新课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这是四步探究教学的前奏曲,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准备。前奏曲的演奏可以有多种方式,但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习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的各知识点应掌握的程度,结合课型及学科特点,进行定向设疑,为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境提供方向和依据。
②民主情境的准备与营造。在上课前,教师就要认真详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突破口,精心准备,营造民主的、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这样孩子们都有一种探究新知识的渴望、奋力向前的冲力。为四步探究的成功,提供充分的情境保证。
③课堂导入要多元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2、教师预设学案,布置自主学习
(1)展示学习目标
【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黑板、卡片等让学生看。
【时间】使用初期一般在1分钟左右,以学生明确为准,特别是操作熟练后可以灵活掌握。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出示的目标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表述,鼓励用“学会”、“记住”、“能够”、“会运用”等词语,切忌大而空的语言。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
②要有针对性,表述具体,层次清楚,简明扼要,坚决要避免空洞语言。
③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问题(或默看,或朗读),指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记忆。
④此环节在实验初期可用,在学生熟悉四步探究教学法基本流程后应直接进入阅读环节,毕竟学习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过程。
(2)指导学生自学
【操作】明确阅读的范围,阅读的方法,指导要具体。
【时间】老师在讲明阅读要求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多种自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意点】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做到四个明确:
①明确学习时间。
②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③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④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多在5—8分钟,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领会。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老师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初步发现学生自学中的典型情况或问题,简要进行个别指导。
【意义】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困惑,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4)梳理问题,明确目标
【操作】检查自学情况,问题归类梳理。
【时间】1-2分钟,总之,时间要抓紧。
【目的】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提出的问题,激发思考主动性,落实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责任意识。
【注意点】
①老师引导很重要,特别是角度提示要规范,归类要准确,表达要简洁,紧扣学习目标。
②老师要规范板书,表述具体,提炼的问题一般控制在5个以内。
③区分核心问题与边缘问题,核心问题是本节课学习必须始终围绕的中心,要求当堂解决,结论要明确,思路要规范;边缘性问题则可一语带过马上解决,也可引导学生课后解决,但要具体落实检查与展示,作为课外拓展、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④老师在备课时,要围绕本节课具体的学习目标预设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并用简明扼要的词语形成规范化的答案,落实教学内容问题化,这样做目的不是在学生阅读前展示给学生,而是作为归纳梳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形成规范表述的依据。
3、提出梳理出来的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操作】
①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在教科书上标记问题,写出分析思路与解决方案。
②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内讨论。
③学习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提交课堂讨论,教师和其他小组参与解决。
【时间】约10—15分钟,不同课堂内容可灵活掌握。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教学参考书上规定再重点的内容也无须再讲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每组提出问题的汇总就是学生心中的疑惑,尽管教师的教案上没写,也要给学生解决了,确保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注意点】
①开展小组合作,班级要有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将自己的问题向小组提出,小组讨论解决,最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师生合作,共同解决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
②分组坚持同组异构原则,由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一般2-4人为宜,明确组长与组员的具体任务,小组讨论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小组成员要人人有问题,这样做能够照顾到程度稍差的同学,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可进行轮换。
③教师与学生互动解决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时间不易过长,精讲点拨,老师应尽量避免给出现成的结论。
④引导学生归纳,学会概括与运用。
⑤教师要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可采用灵活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共同的学习活动。
4、及时训练,反馈信息。
【操作】
①围绕具体问题化整为零。进行完一项内容进行提问,或找学生上黑板演示,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同桌互相监督检查等,落实达标要求。
②整节课内容学习结束后集中检测。将本节内容进行完,集中进行提问、板演、竞赛等,检查学生完成目标情况。
③学生能够完成目标,称谓达标;大多数完不成任务,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找出学生没学会的原因,及时进行矫正,直到学生明白。课后还要进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