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对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对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

作者:李大伟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6期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和优良风气,是家庭成员如何为人处世、做事修德的主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萬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对于个人而言,家风是家庭每个人品行修养的外化,优良的家风可以使家庭更有凝聚力;对于社会而言,家风是社会状态的具体体现,每个家的家风好,社会的风气自然充满正能量。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家庭的建设始终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环节。儒家的经典核心理论体系内,所有人都是以修身为本,齐家是修身的进一步,是个人修身进步由内到外的重要过程,之后的治国平天下都是由己推至他人的外化过程。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呈现出一个由小至大、不断累积变好的过程。这是个不断地完善自我,进而影响他人,由个人到整体,不断优化,进而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过程。良好的风气是文化的直接效果,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凝聚,代表着人们共同的追求和向往,也能使人感受当下的社会正确、向上的状态。朱熹在其注解的《诗经》的大序中写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风字在古代代表着互相指出错误、改正自身的不足,然后共同完成个人品行提升的好氛围。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颜氏家训》说:“万行归空,千门入善”。导人向善是文化的核心,是人自信的根本,无论是诗经这种反映社会风气的著作,还是各类家训,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人心中的坏思想和风气,使人品行善良。《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艰苦朴素的风气,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会起到增益作用。骄奢淫逸的邪风,对社会的发展会起到负面效果。个人的向善是最基础的工程,家风的核心要素,就是要通过一家上下的相互监督和反省,不断纠正每个人身上不正的气质和习性。另外在诸多理论中都指出,淡泊宁静的气质,可以提升人的聪明,一身正气的做人做事,会取到更好的效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传达出淡泊名利、心无旁骛的重要性,可以说,如何更好的做人做事,是文化最直接的目的。

家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夫妻的相处,夫妻,是两家的结合,是人我、男女、子女、父母关系的最基础问题。孟子说:“男女之居室,人之大伦”,朱熹注解诗经首章《关雎》中说:“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夫妻相处,最首先处理的是男女关系问题,在男女结合上,古代家风崇尚的是男正气、女淑德,排斥以财

产和姿色的评价标准,主张纠正贪财重色的错误风气,在基础问题上体现重德行、轻财色的价值观。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是家风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父慈子孝是所有家风中倡导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家风最核心的精神。传统家风提倡父母是子女立德立身的榜样,也是子女立德立身的最好的老师,如孟母三迁,曾子杀猪,岳母刺字,子女的学业、立志、立德都需要父母的监督和亲身指导。《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夫孝,始于事君,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 。古人倡导孝是人立身的根本,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是最大的,作父母的对子女都是倾注了心血,只付出不图回报。而子女如何对待父母也会间接反映了其如何对待他人。《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为人孝顺,这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不会有危害他人、社会的行为

兄友弟恭是家风和谐的又一层延伸。孔融让梨,是家喻户晓的例子,互相关爱、谦让是古代家风重点推崇的品德,兄弟姐妹关系,是家族的扩展,若关系亲近,则家族会更加繁盛,也会更容易应对风险;如果关系疏远,则隔阂较多不利于家庭的发展。另外,兄弟姐妹关系,也是人我观念的缩影,代表着是否可以为他人考虑,不自私的重要标准。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和爱护兄弟姐妹是与他人相处的最基本的部分,是人最基础和重要的品行,兄友弟恭的家风必然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也是人能将品行实践到社会的重要依据。

《颜氏家训》说:“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在中国传统家风里,家庭是一个小单元,天下是无数家庭的集合,个人的修养和素质高了,家庭建设乃至于天下治理自然水到渠成,而且如果对待其他家庭与自己的家庭没有差别,则天下自然其乐融融,这也是孔子“毋我”理念的外化,人我观念越淡化,群体越团结越有凝聚力,自然也是整个社会治理的最终文化目的。

文化的作用在于纠正人心,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家风是个人修养的外化,家风的形成,是整个家庭通过不断修正自身、互相扶持,达到人人向善、内部关系和谐同心建设家庭而形成的良好风气。良好的家风可以教化改正家庭成员不良嗜好和习性的氛围。家风的建设是整个家庭文化工作的集体结果,良好的家风也可以反作用于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习惯。总的来说,个人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作风,汇聚在家庭中就是良好的家风,影响到其他人就是国风,乃至天下“四海来朝”的天下风,这样的文化才是自信的文化。中国传统家风中,关于如何个人如何修身到治理天下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论述,这些内容强调以人心为根本,以去恶存善为提升个人素质,进而改善社会风气,这也是对社会问题标本兼治的基础性问题,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家风即国风,良好的家风积累起来,才会有高品质的国家社会风气,弘扬中国传统优良家风是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实现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必须深刻挖掘传统家风的精神内涵,不断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新的养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