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关系
黄河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与黄河水旱灾害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过程中,逐渐
形成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而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进行有效地结合,将为黄河治理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精神
力量。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黄河精神的内涵,并且对黄河文化和黄
河精神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一、黄河文化
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毗邻黄河水而居,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给我们留
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远古社会,黄河流域已有远古人类的踪迹。山西芮成西侯度遗址
发现有距今180万年的刮削器、砍砸器、三棱大尖器等人类留下的遗物。直立人最早的化
石以陕西蓝田猿人为代表,距今100万~150万年,这是迄今已知的亚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
黄河流域远古文化遗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其系统性方面,在我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仰韶文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遗址首先在河南省渑
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先民通常集结
成一个个凝聚式群体,其社会结构已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另外,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人
的制陶技术已相当成熟。约当仰韶中、晚期之交是,黄河下游的先民发明了“轮制法”,
系当时制陶的较高水平。
黄河流域气候适宜、位置适中、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使得黄河流域长期以来是我
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我国的七大古都中,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
域或黄河沿岸。
农业和科学技术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农业领域,引泾、引洛和引
渭三个系统的灌溉工程形成了交完整的灌溉网络,特别市郑国渠这一引泾灌溉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科学技术领域,黄河流域的先民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结合黄河中下游地区农
业生产的时令,把一年二十四等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先民们的智慧结晶。
在当今形势下,黄河流域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因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
理念应运而生。“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其初步理论框架为:“维持
黄河健康生命”为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
不抬高”是体现终极目标的4项主要标志。该标志可以通过9条途径可以实现,“三条黄河”建设是确保各条治理途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二、黄河精神
黄河具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根据文件资料的记载粗略统计,从先秦到国
民党统治时期的2500多年里,黄河下游的漫溢、决口和改道大约有1593次,平均每三年
就有两次决口,大的改道有26次。改革开放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迅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黄河流域的广大民众以及黄河工
作者与黄河水旱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黄河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10字黄河精神,凝结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团结”是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
结出生产力。有了坚强团结的集体,就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务实”就是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唯书,不唯上,但唯实。作决策,办事情,不能超越实际、脱离实际,不能劳民伤财,不能图个人名利。务实就是要克服教
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作风浮漂、沽名钓誉、不切实际的不良作风。要形成
务实的作风,必须注重实际,力戒虚名;注重实践,力戒浮漂;注重实干,力戒空谈;注
重实效,力戒形式。
“开拓”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知
难而进,锐意进取,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开拓创新,必须有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
的工作方法和扎实的工作态度。
“拼搏”是一种精神状态。干事业要有一股拼劲,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好,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积极性和潜力,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和创造。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关系
当今,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河道形态独特;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依旧十
分突出,当代黄河工作者面临的治黄形势非常严峻,这要求我们将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进
行有效地结合,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提供有力的精神力量。
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并存于黄河治理和开发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主体上的重合性。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主体都包含着生活在黄
河流域的广大群众以及黄河工作者。黄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世世代代沿黄民众以及黄河
工作者智慧的结晶,而黄河精神也是黄河流域的广大民众以及黄河工作者与黄河水旱灾害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黄河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第二,目的上的一致性。
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使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向着科学化不断前进,黄河精神则是提供精
神力量,两者的目的都是推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迈上新的台阶。
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重在建设,要使两者相融共建,必须着眼于它们的主要方面,寻
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最佳结合,确保彼此促进,相得益彰。黄河精神可以借鉴黄河文化,
拓宽精神的发展思路,丰富黄河精神内容,使黄河精神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同时,
黄河文化可以借助黄河精神充实其内涵,使黄河文化发展更具方向性。总之,两者相结合
形成合力,效能无穷。(张国庆隋欣)
参考文献:
[1]王星光. 郑州与黄河文明.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李国英. 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人民黄河. 2004年,(01).2页
[3]陈梧桐. 黄河传.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