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生写作文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

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

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

为了考试,“写什么”都局限于教材规定的内容和划定的范围。

“怎样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出的几种模式。

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了的应试工具、写作的奴隶。

写作不再是真情的流露。

这样的写作让学生胆战心惊,望而生畏。

创新作文就冲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片艳阳天,一块能自由畅谈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的净土,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现就创新作文如何把自主的写作权还给学生,如何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意见。

一、多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

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等,这些东西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
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

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

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多读书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

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

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从课上、课下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

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

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

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展……让学生读有所用。

读书讲故事,不但可以积累材料,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将读书
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

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运用。

三、多思考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

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

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

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

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

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的学生都经历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义,为我们的写作打好基础。

四、依据习作规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生习作同一般写作一样,也是一个从客观世界汲取写作素材,经过头脑反映和加工,获得新的认识或感受,然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智力因素和语言技能因素,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见,学生的习作能力包括了观察事物、汲取素材的能力,整理分析素材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所以,要让学生习作,从写作的几个方面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

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