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升华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孙吴四小崔元华教材简析

本文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

家琼珊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下来。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3、体会破折号的不同作用,积累喜欢的词句。

4、能够独立认识“艾、琼、珊”等6个生字,会写“艾、珊、联、筹”等8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理解中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2、学习小说构思技巧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田世国的人,在年迈的母亲病危之际偷偷地献出了自己的肾。是他,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了慈爱的母亲,使得母亲的生命得以延续。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吗?

2、田世国令我们感动,他用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为母亲铸就生命的支柱,用自己的奉献延续了母亲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起去感受用生命铸就生命的动人故事。(板书:最后的常春藤叶)

3、教师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按要求学习。

2、检查多音字读音。

3、概括段意。

4、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最后的常春藤叶与文中的人物有着怎样的关系?

三、梳理情节,分析人物

1、最后的常春藤叶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关系到她的生死)?相机解释“肺炎”。

2、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交流出示句子:

A、外面见到的只是一个空荡荡、阴沉沉的院子……依

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1)学生朗读句子并谈谈感受。

小结:窗外的常春藤经受了怒号的北风,倾泻的雨水,在漫漫的长夜中,一点点被剥蚀。让人感觉到悲凉。

(2)这悲凉的景物描写与琼珊有什么关系?

小结:用这悲凉的笔调来暗示对这凄风苦雨的世界已不再抱任何希望的琼珊的生命之火,也在一点点的微弱下去,病情越来越重。

(3)带着悲凉的情感朗读句子。

B、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往下飘,往下飘……

(1)请学生朗读句子,并说说应带着怎么样的感情读?

(2)学生有感情地读,在句中的省略号处用低沉、舒缓的语气表达出自己感悟的情感。

小结:是啊!当时的琼珊是多么灰心,多么绝望,对她来说叶子是希望的象征,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对抗病魔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抗争,有所期待,所以最后的常春藤叶关系到琼珊的生死。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如果此时的你和苏艾一样都是琼珊的好友,面对已经灰心,已经绝望的琼珊,你会用什么话语来帮助她?

学生自由表达。

出示:“活着是要有些精神的,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有了精神,我们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才能有目的地生活。”

指导学生朗读名言。

(让学生用发自内心的语言来表达,进行劝说,符合语文课的“言意兼备”的特点。在自由表达后适时拓展与文本相关的信息,既是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又能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内心的体味。)

春藤叶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落了,担心琼珊是不是为此放弃了生命。

(4)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读出贝尔曼当时的心情?

B、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

(1)读读这段话,说说你明白了些什么?(那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贝尔曼急切地在离地面6米多高的地方画藤叶。)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小结: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连雨具也没有带,急切地为琼珊画上那片生命之叶,生怕在此期间琼珊会出什么事情,多么可敬的一个老人啊!

(本环节借助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形成丰富的表象来触动体验,并在推测中激发情感,感受贝尔曼的高尚品格。)

二、填补空白,丰满想象

1、多么不平凡的一片叶子,多么不平凡的贝尔曼!但整篇文章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写,同学们,你能发挥想象来填补这段情节的空白吗?

2、学生练笔,讨论交流。

小结:正像同学们所想、所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6米多高的地方,颤抖着调拌着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的艺术才能,而最终却因此患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充实,我们可以把所写的部分放到文中的哪个地方?(第10自然段后面。)

4、讨论:贝尔曼老人形象如此高大,作者为何不用浓墨重彩去勾勒他的形象呢?

三、探究主旨,情感升华

(一)、贝尔曼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那么最后人们是如何评价这幅画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为什么称得上是杰作,而且没有加引号?

1、多么不平凡的一片叶子,多么不平凡的贝尔曼!但整

篇文章对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有写,同学们,你能发挥想象来填补这段情节的空白吗?

2、学生练笔,讨论交流。

小结:正像同学们所想、所说,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6米多高的地方,颤抖着调拌着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的艺术才能,而最终却因此患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充实,我们可以把所写的部分放到文中的哪个地方?(第10自然段后面。)

4、讨论:贝尔曼老人形象如此高大,作者为何不用浓墨重彩去勾勒他的形象呢?

四、小结

对于琼珊来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她的精神支点,她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火炬。对于贝尔曼老人来说,是他艺术的升华,是爱的结晶,是体现贝尔曼老人人生价值的不朽杰作。

二0一六年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