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多选题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下述哪一种内分泌激素不是肾脏分泌产生的?

A.肾素

B.前列腺素

C.醛固酮

D.红细胞生成素

E.1,25(OH)2D3

[答案] C

[题解] 肾脏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物质,而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产生的。

3.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4.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

5.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6.下述哪一项不会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痉挛?

A.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B.近球细胞肾素分泌增多

C.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

D.前列腺素产生减少

E.1,25(OH)2D3减少

[答案] E

[题解] 能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痉挛的体液因素有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后肾素增加和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以及前列腺素减少等。而1,25(OH)2D3主要是调节钙磷代谢,不会引起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功能痉挛。

7.下述哪种情况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A.一侧输尿管结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结石

E.盆腔肿瘤

[答案] A

[题解]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后,即使这一侧肾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可完全代偿,也不会产生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8.急性肾衰竭发病的中心环节是

A.GFR降低

B.囊内压增高

C.血浆胶渗压降低

D.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答案] A

[题解] 无论是少尿型急性肾衰或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GFR)均降低,因此,GFR 降低被认为是急性肾衰发病的中心环节。

9.当全身动脉血压在哪一范围内肾血流可维持自身调节?

A.12.0~22.7kPa(90~170mmHg)

B.10.7~21.4kPa(80~160mmHg)

C.9.3~20.0kPa(70~150mmHg)

D.8.0~18.7kPa(60~140mmHg)

E.6.7~17.3kPa(50~130mmHg)

[答案] B

[题解] 当全身动脉血压为10.7~21.4kPa(80~160mmHg)时,可通过肾血管自身调节性舒缩,维持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持稳定。

10.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的发生关键机制是

A.肾灌注压下降

B.肾血管收缩

C.肾小管阻塞

D.肾小管原尿反流

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答案] E

[题解] 肾灌流压下降和肾血管收缩引起的肾缺血、肾小管阻塞以及肾小管原尿反流,均可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使病人出现少尿。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少尿发生机制的关键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11.急性肾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的机制是

A.远曲小管液[Ca2+]↑

B.远曲小管液[K+]↑

C.远曲小管液[Mg2+]↑

D.远曲小管液[Na+]↑

E.近曲小管液[Na+]↑

[答案] D

[题解] 在缺血和中毒时,近曲小管受损,肾小管的髓袢升支粗段也受损,这些部位对Na+和Cl-主动重吸收能力减弱,因而原尿到达远曲小管外的致密斑Na+浓度升高,刺激致密斑分泌肾素,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12.肾小管原尿反流是指

A.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小球

B.髓袢内液反流到近曲小管

C.髓袢升支内液反流到髓袢降支

D.肾小管内液反流到肾间质

E.集合管内液反流到远曲小管

[答案] D

[题解] 急性肾衰时,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基膜断裂,尿液经断裂的基膜扩散到肾间质,这种现象称为肾小管原尿反流。

13.急性肾衰竭时血液沾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聚集

B.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

C.红细胞破裂

D.血小板聚集

E.纤维蛋白原增多

[答案] E

[题解] 急性肾衰时引起血液粘度升高的因素复杂,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及其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血小板聚集以及全身或局部红细胞压积增高等,均能引起全血液粘度升高。其中纤维蛋白原增高是主要原因。

14.急性肾衰时引起肾小管原尿反流的直接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